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血清P21蛋白的Western印迹测定 被引量:6
1
作者 贾定武 吴逸明 +1 位作者 陈琛 高亚胜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1995年第1期17-20,共4页
建立了Western印迹法测定人血清中ras癌基因蛋白的方法,检测限值为3mg/L血清。丽春红S染色后裁掉非靶蛋白部分硝酸纤维素膜,可大量节约一抗的用量;微波炉促进免疫结合,加速显色过程;用国产碱性磷酸酶ABC试剂,... 建立了Western印迹法测定人血清中ras癌基因蛋白的方法,检测限值为3mg/L血清。丽春红S染色后裁掉非靶蛋白部分硝酸纤维素膜,可大量节约一抗的用量;微波炉促进免疫结合,加速显色过程;用国产碱性磷酸酶ABC试剂,可降低成本;实验结果可用560nm波长的色谱扫描或血清系列稀释法进行定量,并已用于职业肿瘤高危人群的筛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 印迹 WESTERN印迹 血清 P21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环芳烃接触者染色体畸变和血清P21水平检测 被引量:4
2
作者 吴逸明 贾定武 +3 位作者 李时恩 孟爱民 陈琛 杨廷章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2000年第3期225-227,共3页
目的 :了解多环芳烃接触者遗传指标和血清癌基因蛋白P2 1表达水平及其在肺癌早期诊断中的意义 ,为多环芳烃作业者的劳动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接触多环芳烃化合物的焦炉工 2 4名、沥青工 2 7名和健康对照组 31名的染色体畸变率和... 目的 :了解多环芳烃接触者遗传指标和血清癌基因蛋白P2 1表达水平及其在肺癌早期诊断中的意义 ,为多环芳烃作业者的劳动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接触多环芳烃化合物的焦炉工 2 4名、沥青工 2 7名和健康对照组 31名的染色体畸变率和血清癌基因蛋白P2 1水平进行了检测。结果 :染色体异常检出率 ,焦炉工和沥青工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0 5 ) ;染色体裂隙次数 ,焦炉工和沥青工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 ;染色体结构、数目畸变数 ,焦炉工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血清P2 1水平 ,焦炉工、沥青工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沥青工显著高于焦炉工 (P <0 .0 5 )。结论 :多环芳烃化合物具有遗传毒性 ,并可致血清P2 1蛋白水平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接触 多环芳烃 染色体畸变 P21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性肺癌高危人群筛检的聚类与判别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吴逸明 王新朝 +2 位作者 李卓炜 贾定武 陈琛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2000年第3期203-205,共3页
目的 :通过职业性肺癌高发人群多因素聚类分析并建立判别函数 ,判定职业人群中个体在已知类中的归类。方法 :用系统聚类法和逐步判别法对 2 7名肺癌高发人群的细胞水平变化、分子水平变化及其它好发因素进行分类并建立判别函数。结果 :... 目的 :通过职业性肺癌高发人群多因素聚类分析并建立判别函数 ,判定职业人群中个体在已知类中的归类。方法 :用系统聚类法和逐步判别法对 2 7名肺癌高发人群的细胞水平变化、分子水平变化及其它好发因素进行分类并建立判别函数。结果 :共聚为 2类 ,3人被聚为肺癌高危个体类 ,2 4人被聚为肺癌发生危险度较低的另一类 ;经逐步判别 ,姐妹染色单体互换频率 (SCE)、P2 1进入了判别函数 ,分别建立了 2类的判别函数 :Y1=3.2 2 1×10 -3 ×P2 1+1.6 2 8×SCE - 14.70 9和Y2 =1.11× 10 -2 ×P2 1+0 .41×SCE - 44 .46。以此判别函数进行回代分析 ,表明回代率为 10 0 %。结论 :可以按多因素对肺癌高发人群进行聚类、判别分析 ,以数学模型对职业人群作出未来是否患癌的预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类分析 判别分析 职业病 肺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烟对多环芳烃接触者生物膜损伤指标、染色体畸变和P21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李时恩 吴逸明 +2 位作者 贾定武 陈琛 杨廷章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2000年第3期222-225,共4页
目的 :了解吸烟对多环芳烃接触者生物膜损伤指标、染色体畸变和血清癌基因蛋白P2 1的影响。方法 :对接触多环芳烃化合物的 2 4名焦炉工和 2 7名沥青工中吸烟与不吸烟者的血清谷胱甘肽S 转移酶 (GST)、血清脂质结合唾液酸 (LSA)、染色体... 目的 :了解吸烟对多环芳烃接触者生物膜损伤指标、染色体畸变和血清癌基因蛋白P2 1的影响。方法 :对接触多环芳烃化合物的 2 4名焦炉工和 2 7名沥青工中吸烟与不吸烟者的血清谷胱甘肽S 转移酶 (GST)、血清脂质结合唾液酸 (LSA)、染色体畸变和血清癌基因蛋白P2 1水平进行研究。结果 :吸烟与不吸烟者间GST、LSA、染色体畸变率和血清P2 1水平各指标差异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吸烟对多环芳烃接触者沥青工和焦炉工的GST、LSA、染色体畸变率和血清P2 1水平无明显影响 ,可能是沥青工、焦炉工接触多环芳烃混合物浓度较高 ,掩盖了吸烟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烟 职业接触 多环芳烃 染色体畸变 P21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妆品用透明质酸诱变育种及发酵生产工艺研究
5
作者 阎家麒 赵敏 贾定武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7-9,共3页
采用透明质酸酶缺陷型链球菌发酵生产透明质酸。从牛鼻粘膜分离兽疫链球菌,经诱变获得透明质酸酶缺陷型变异株Y-921。Y-921在含葡萄糖、蛋白陈、酵母浸膏及无机盐的发酵液中,pH7.0,37℃下发酵42h,得透明质酸4... 采用透明质酸酶缺陷型链球菌发酵生产透明质酸。从牛鼻粘膜分离兽疫链球菌,经诱变获得透明质酸酶缺陷型变异株Y-921。Y-921在含葡萄糖、蛋白陈、酵母浸膏及无机盐的发酵液中,pH7.0,37℃下发酵42h,得透明质酸4.5g/L。其分子量为1.9×10 ̄6,蛋白质含量0.2%,这种高分子量透明质酸适合应用于化妆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质酸 发酵 诱变 化妆品 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安市休闲渔业发展战略探讨 被引量:1
6
作者 吴树敬 贾定武 《黑龙江水产》 2006年第5期38-41,共4页
休闲渔业是集渔业、旅游、观光、休闲为一体的新兴产业,是渔业可持续发展的新举措,更是渔业经济新的重要增长点。本文就瑞安市休闲渔业发展的现状,分析有利与制约因素,提出今后发展目标、任务和对策措施,供上级领导部门参考。
关键词 休闲渔业 战略 瑞安市 浙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重组P53蛋白的制备
7
作者 李卓炜 吴逸明 +2 位作者 陈琛 贾定武 许东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2000年第3期211-214,F003,共5页
目的 :制备人重组P5 3蛋白。方法 :使用含人p5 3基因的重组质粒pT7Hup5 3转化大肠杆菌BL2 1(DE3) ,于培养过程中加入异丙基 β D硫代半乳糖苷诱导转化菌表达目的蛋白P5 3,然后采用溶菌、盐酸胍抽提等方法提取纯化目的蛋白。结果 :最终... 目的 :制备人重组P5 3蛋白。方法 :使用含人p5 3基因的重组质粒pT7Hup5 3转化大肠杆菌BL2 1(DE3) ,于培养过程中加入异丙基 β D硫代半乳糖苷诱导转化菌表达目的蛋白P5 3,然后采用溶菌、盐酸胍抽提等方法提取纯化目的蛋白。结果 :最终提取物经蛋白电泳 (SDS PAGE)和免疫印记 (Westernblot)鉴定 ,确为P5 3蛋白 ,含量约0 .373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质粒 免疫印迹技术 P53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鲈仔稚幼鱼的形态特征及其生态习性的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竺俊全 李明云 +1 位作者 邵全利 贾定武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2期38-42,共5页
对人工育苗条件下花鲈仔、稚、幼鱼发育过程中的形态特征变化及生态习性进行了观察 ,结果表明 ,孵后7~9日龄 ,卵黄囊消失 ;36日龄左右 ,奇鳍膜开始分化 ;56日龄左右 ,开始出现鳞片 ;85日龄左右 ,鳞片覆盖全身。随着形态特征的变化 ,与... 对人工育苗条件下花鲈仔、稚、幼鱼发育过程中的形态特征变化及生态习性进行了观察 ,结果表明 ,孵后7~9日龄 ,卵黄囊消失 ;36日龄左右 ,奇鳍膜开始分化 ;56日龄左右 ,开始出现鳞片 ;85日龄左右 ,鳞片覆盖全身。随着形态特征的变化 ,与之相适应的生态习性也发生了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鲈鱼 仔稚幼鱼 形态特征 生态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脏胰岛素基因治疗对链脲霉素糖尿病小鼠肠神经病变的疗效 被引量:1
9
作者 游硕 张清 +5 位作者 Mallappa Anitha 贾定武 Darin E.0lson Shanthi Srinivasan Peter M.Thule 周智广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46-553,共8页
目的:检测肝脏胰岛素基因治疗对糖尿病肠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经阴茎静脉注射链脲霉素建立糖尿病模型,并随机将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组和糖尿病基因治疗组。基因治疗组接受肝脏胰岛素基因治疗,其余2组仅接受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空... 目的:检测肝脏胰岛素基因治疗对糖尿病肠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经阴茎静脉注射链脲霉素建立糖尿病模型,并随机将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组和糖尿病基因治疗组。基因治疗组接受肝脏胰岛素基因治疗,其余2组仅接受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空白病毒对照。观察各组小鼠随机血糖、体质量、亚甲基蓝排空率、肠道总长度、亚甲基蓝肠道绝对和相对前进距离,结肠透壁电刺激反应以及结肠神经核染色计数。结果:成功建立糖尿病肠神经病变小鼠模型。具体表现为:8周持续高血糖状态,肠道总长度的延长,亚甲基蓝相对前进距离缩短,结肠平滑肌舒张能力受损以及结肠抑制性神经核减少。而糖尿病基因治疗组小鼠可有效预防或改善上述异常指标,从而阻止肠神经病变的发生。结论:肝脏胰岛素基因治疗可有效预防链脲霉素糖尿病小鼠肠神经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肠神经病变 基因治疗 腺相关病毒 胰岛素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