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缓释肥与尿素配施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1
作者 丁永刚 乔玉强 +5 位作者 刘茗 贾倍倍 曹承富 陈欢 王冠军 杜世州 《江苏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76-682,共7页
为了探明缓释肥和尿素配施对小麦产量、氮利用效率和面粉品质的影响及其减氮潜力。本研究设置不施氮对照(CK0),施氮量为240 kg/hm^(2)(其中60%的施氮量采用复合肥基肥,40%的施氮量采用尿素作为拔节肥追施)对照(CK),以及5个缓释肥一次性... 为了探明缓释肥和尿素配施对小麦产量、氮利用效率和面粉品质的影响及其减氮潜力。本研究设置不施氮对照(CK0),施氮量为240 kg/hm^(2)(其中60%的施氮量采用复合肥基肥,40%的施氮量采用尿素作为拔节肥追施)对照(CK),以及5个缓释肥一次性基施或与尿素配施处理(分别以M1、M2、M3、M4、M5表示),共计7个处理,分析不同处理间小麦产量及其构成、氮肥利用效率、籽粒品质和面团流变学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与CK相比,M2、M4处理在减氮12.5%的前提下,籽粒产量分别增加了687 kg/hm^(2)和681 kg/hm^(2),花前氮素积累量增加16.30%和25.93%。M4处理氮肥表观利用率和氮肥吸收效率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籽粒中醇溶蛋白含量、谷蛋白含量、总淀粉含量、直链淀粉含量、支链淀粉含量与CK相比显著增加;面团形成时间、拉伸面积、拉伸阻力和最大拉伸阻力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M5处理施氮量高于M4处理,小麦产量和籽粒总蛋白含量与M4处理相比增幅不显著,氮肥表观利用率、氮肥吸收效率、面团拉伸特性显著低于M4处理。综上,选择施氮量为210 kg/hm^(2),60%的施氮量采用缓释肥基施,40%的施氮量采用尿素作为拔节肥追施可以实现小麦产量、氮利用效率、籽粒品质和面团流变学特性协同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释肥 尿素 小麦 氮利用效率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肥一体化对小麦-水稻轮作体系作物养分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贾倍倍 陈晓芳 +4 位作者 袁自然 王家嘉 胡芹远 曹阿祥 叶寅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1年第8期24-29,共6页
肥料过多施用,不仅造成资源严重浪费,还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基于此水肥一体化技术被越来越多地提及和应用,所以针对这种现象,研究在水肥一体化下,化肥减量是否会造成作物减产,以选择最优种植方案。研究了一年小麦-水稻轮作,方案分为9... 肥料过多施用,不仅造成资源严重浪费,还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基于此水肥一体化技术被越来越多地提及和应用,所以针对这种现象,研究在水肥一体化下,化肥减量是否会造成作物减产,以选择最优种植方案。研究了一年小麦-水稻轮作,方案分为9个处理,分别为A、B、C、D、E、F、G、H、I。通过研究产量、千粒重、N、P、K含量来选择最优种植方案。小麦和水稻产量均在有机无机肥减量20%时最高,化肥减量对小麦水稻体内P、K含量大体无明显的影响,小麦在有机无机肥减量20%+叶面肥追肥时经济效益最高,水稻在配方肥减量30%+叶面肥追肥时经济效益虽然较配方施肥+常规追肥无明显增加,但肥料产投比却明显增加。因此,推荐小麦种植方案为有机无机肥减量20%,在小麦养分临界期追施叶面肥,推荐水稻种植方案为配方施肥减量30%,在水稻养分临界期追施叶面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水稻 水肥一体化 化肥减量 叶面肥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固存效应研究进展
3
作者 董艳梅 于晟玥 +10 位作者 张昊鑫 荆勇 樊秉乾 雷秋良 杜新忠 贾倍倍 王则玉 蒲胜海 武淑霞 安妙颖 刘宏斌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25年第8期248-258,共11页
土壤有机碳是陆地生态系统碳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持土壤肥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以及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团聚体作为土壤有机碳的重要载体,为有机碳的固存提供了储存空间。土壤有机碳的固存又进一步促进团聚体的形成、稳... 土壤有机碳是陆地生态系统碳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持土壤肥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以及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团聚体作为土壤有机碳的重要载体,为有机碳的固存提供了储存空间。土壤有机碳的固存又进一步促进团聚体的形成、稳定及周转,改善土壤结构、提升土壤质量。目前,在土壤团聚体固碳机理领域已有大量研究,但对参与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固存的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的作用机制尚缺乏系统性总结。本文系统梳理了国内外土壤团聚体中有机碳来源和组成的发展历程,综述了土壤团聚体对有机碳的固存机制,并讨论了土壤水分、温度、土壤类型、施肥、秸秆还田及耕作方式等因素对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固持的影响。最后,本文展望了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固存机制研究的发展方向,旨在全面认识土壤团聚体碳固存机制,为优化土地管理策略、提升土壤质量及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机碳 团聚体 土壤结构 碳固存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