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试论费孝通历史功能论对民族发展研究的启示
被引量:
2
1
作者
贾仲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9-23,共5页
历史功能论是费孝通先生以西学结合中国民族问题实际而创建的理论学说。他在充分学习、合理借鉴西方功能主义学说的基础上,特别地强调了用历史的、垂直的眼光看待并理解文化,指出坚持整体论的极端重要性,以及坚持"从实求知"...
历史功能论是费孝通先生以西学结合中国民族问题实际而创建的理论学说。他在充分学习、合理借鉴西方功能主义学说的基础上,特别地强调了用历史的、垂直的眼光看待并理解文化,指出坚持整体论的极端重要性,以及坚持"从实求知"的实践论的重要意义。费先生的历史功能论对于正确理解中国少数民族半个多世纪发展进程中的经验教训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是开展中国民族发展研究的重要理论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费孝通
历史功能论
民族发展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合宗共济:贺州“过山瑶”的家屋社会及其结群逻辑
被引量:
1
2
作者
陈容娟
贾仲益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1-134,156,共15页
贺州“过山瑶”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并重,传统上流行两性婚姻流动自由的婚姻形式和两性继嗣平等的双系继嗣,形成了以家屋延续作为社会自我保全基础的家屋社会。这种社会有效统合了女嫁婚和男赘婚、父系继嗣和母系继嗣、父系亲属和母系亲...
贺州“过山瑶”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并重,传统上流行两性婚姻流动自由的婚姻形式和两性继嗣平等的双系继嗣,形成了以家屋延续作为社会自我保全基础的家屋社会。这种社会有效统合了女嫁婚和男赘婚、父系继嗣和母系继嗣、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等在许多其他社会中往往难以并行因而厚此薄彼的婚姻家庭和亲属制度,以及复杂社会关系。“合宗共济”“互利共生”便是“过山瑶”式家屋社会的结群和运行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屋
双系继嗣
社会结群
瑶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开发热带雨林:瓜拉尼人的智慧与现代人的偏见
被引量:
2
3
作者
理查德·K芮德(Richard
K.Reed)
贾仲益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10年第3期25-32,共8页
工业社会中的绝大多数人总是把包括"刀耕火种"在内的"游耕"类型归属于落后的生产方式。他们认定"刀耕火种"是一种严重浪费资源,损害生态环境的谋生方式。理由是以此谋生的"农夫"必须耗费巨大...
工业社会中的绝大多数人总是把包括"刀耕火种"在内的"游耕"类型归属于落后的生产方式。他们认定"刀耕火种"是一种严重浪费资源,损害生态环境的谋生方式。理由是以此谋生的"农夫"必须耗费巨大的劳动力去砍伐和焚烧密林,以便在灰烬上栽培农作物;开辟出来的耕地又难以平整,使之有利于连续耕作,同时又得考虑到恢复地力的必要性等等,因而这样的耕地耕种一年之后都得休耕多年,这样一来就会造成大量的土地闲置和浪费。然而,这样去评价"游耕"类型种植有违事实,并且会把复杂的问题过于简单化。在本文中,原作者理查德.芮德以巴拉圭热带雨林中一支印第安人——瓜拉尼人(the Guarani Indians)的生计方式为个案,向我们证明:印第安人的"刀耕火种"种植是一种采集与狩猎有机结合的资源利用方式,这种复合型的谋生手段能够充分利用热带雨林中的各种各类资源,同时还能为现代意义的热带雨林管理提供经验和借鉴,从而匡正了"现代人"的上述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雨林开发
刀耕火种
爪拉尼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印度圣牛
被引量:
4
4
作者
马文·哈里斯
贾仲益
(翻译)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09年第3期61-66,91,共7页
以一般人的眼光看,别的民族的宗教活动和宗教信仰往往显得费而不惠。之所以会造成这种印象,一方面,因为出于这些宗教活动和信仰的需要,大量稀缺的资源被用在仪式上;另一方面,宗教中的种种禁忌限制人们将那些明显是有用的资源加以利用。...
以一般人的眼光看,别的民族的宗教活动和宗教信仰往往显得费而不惠。之所以会造成这种印象,一方面,因为出于这些宗教活动和信仰的需要,大量稀缺的资源被用在仪式上;另一方面,宗教中的种种禁忌限制人们将那些明显是有用的资源加以利用。从生态学的角度看来,这些宗教的存在似乎是缺乏合理性的。印度禁止屠牛的宗教规定经常被拿来作为支持上述观点的例子。很多人想不通,在印度这样一个时常遭受食物短缺和饥荒威胁的国度,为什么人们在自己都没有东西可吃的情况下,还能够眼看着牛群四处游逛、随处取食而无动于衷?对于这种观点,即认为其他民族的宗教缺乏生态意义上的合理性的看法,马文.哈里斯是不以为然的。他通过对印度进行实证研究,强调指出:在印度,牛不仅不是没有用处,而且还是印度生产条件的必要组成部分;宗教上禁止屠牛有其生态方面的合理性,添增牛犊和保存牛群是为了确保这些有用的牲畜能够持续不断地供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圣牛
文化唯物论
文化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费孝通历史功能论对民族发展研究的启示
被引量:
2
1
作者
贾仲益
机构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出处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9-23,共5页
基金
中央民族大学"985工程"中国当代民族问题战略研究基地当代少数民族社会敏感和突出问题研究中心子课题"费孝通先生对民族社会学的探索"阶段成果
文摘
历史功能论是费孝通先生以西学结合中国民族问题实际而创建的理论学说。他在充分学习、合理借鉴西方功能主义学说的基础上,特别地强调了用历史的、垂直的眼光看待并理解文化,指出坚持整体论的极端重要性,以及坚持"从实求知"的实践论的重要意义。费先生的历史功能论对于正确理解中国少数民族半个多世纪发展进程中的经验教训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是开展中国民族发展研究的重要理论工具。
关键词
费孝通
历史功能论
民族发展研究
Keywords
Hsiao-T′Ung Fei
social functional theory
research of ethnic histories
分类号
C95-0 [社会学—民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合宗共济:贺州“过山瑶”的家屋社会及其结群逻辑
被引量:
1
2
作者
陈容娟
贾仲益
机构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
出处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1-134,156,共15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项目“南岭走廊少数民族梅山教经籍搜集、整理与研究”(20VJXG027)。
文摘
贺州“过山瑶”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并重,传统上流行两性婚姻流动自由的婚姻形式和两性继嗣平等的双系继嗣,形成了以家屋延续作为社会自我保全基础的家屋社会。这种社会有效统合了女嫁婚和男赘婚、父系继嗣和母系继嗣、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等在许多其他社会中往往难以并行因而厚此薄彼的婚姻家庭和亲属制度,以及复杂社会关系。“合宗共济”“互利共生”便是“过山瑶”式家屋社会的结群和运行逻辑。
关键词
家屋
双系继嗣
社会结群
瑶族
Keywords
House society
Bi-lineal descent
Social grouping
the Yao ethic group
分类号
C954 [社会学—民族学]
C912.4 [经济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开发热带雨林:瓜拉尼人的智慧与现代人的偏见
被引量:
2
3
作者
理查德·K芮德(Richard
K.Reed)
贾仲益
机构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出处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10年第3期25-32,共8页
文摘
工业社会中的绝大多数人总是把包括"刀耕火种"在内的"游耕"类型归属于落后的生产方式。他们认定"刀耕火种"是一种严重浪费资源,损害生态环境的谋生方式。理由是以此谋生的"农夫"必须耗费巨大的劳动力去砍伐和焚烧密林,以便在灰烬上栽培农作物;开辟出来的耕地又难以平整,使之有利于连续耕作,同时又得考虑到恢复地力的必要性等等,因而这样的耕地耕种一年之后都得休耕多年,这样一来就会造成大量的土地闲置和浪费。然而,这样去评价"游耕"类型种植有违事实,并且会把复杂的问题过于简单化。在本文中,原作者理查德.芮德以巴拉圭热带雨林中一支印第安人——瓜拉尼人(the Guarani Indians)的生计方式为个案,向我们证明:印第安人的"刀耕火种"种植是一种采集与狩猎有机结合的资源利用方式,这种复合型的谋生手段能够充分利用热带雨林中的各种各类资源,同时还能为现代意义的热带雨林管理提供经验和借鉴,从而匡正了"现代人"的上述偏见。
关键词
热带雨林开发
刀耕火种
爪拉尼人
Keywords
tropical rain forest
swidden farmin
the guarni indians
分类号
Q988 [生物学—生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印度圣牛
被引量:
4
4
作者
马文·哈里斯
贾仲益
(翻译)
机构
不详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出处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09年第3期61-66,91,共7页
文摘
以一般人的眼光看,别的民族的宗教活动和宗教信仰往往显得费而不惠。之所以会造成这种印象,一方面,因为出于这些宗教活动和信仰的需要,大量稀缺的资源被用在仪式上;另一方面,宗教中的种种禁忌限制人们将那些明显是有用的资源加以利用。从生态学的角度看来,这些宗教的存在似乎是缺乏合理性的。印度禁止屠牛的宗教规定经常被拿来作为支持上述观点的例子。很多人想不通,在印度这样一个时常遭受食物短缺和饥荒威胁的国度,为什么人们在自己都没有东西可吃的情况下,还能够眼看着牛群四处游逛、随处取食而无动于衷?对于这种观点,即认为其他民族的宗教缺乏生态意义上的合理性的看法,马文.哈里斯是不以为然的。他通过对印度进行实证研究,强调指出:在印度,牛不仅不是没有用处,而且还是印度生产条件的必要组成部分;宗教上禁止屠牛有其生态方面的合理性,添增牛犊和保存牛群是为了确保这些有用的牲畜能够持续不断地供应。
关键词
印度圣牛
文化唯物论
文化适应
Keywords
Indian ' s Sacred Cow
cultural materialism
acculturation
分类号
Q988 [生物学—生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试论费孝通历史功能论对民族发展研究的启示
贾仲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合宗共济:贺州“过山瑶”的家屋社会及其结群逻辑
陈容娟
贾仲益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开发热带雨林:瓜拉尼人的智慧与现代人的偏见
理查德·K芮德(Richard
K.Reed)
贾仲益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1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印度圣牛
马文·哈里斯
贾仲益
(翻译)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09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