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36份红花种质资源抗旱性鉴定及综合评价
1
作者 张云 侯献飞 +6 位作者 宋贤明 赵倩 于月华 李强 贾东海 苗昊翠 顾元国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21,共11页
为筛选红花抗旱性种质资源,确定红花抗旱性鉴定指标和评价方法提供依据,以236份红花种质资源为研究对象,设置正常灌水组(CK)、干旱处理组:全生育期不灌水处理(T1)、于初花期灌水一次处理(T2)。通过测定红花株高、单株产量和籽粒含油率,... 为筛选红花抗旱性种质资源,确定红花抗旱性鉴定指标和评价方法提供依据,以236份红花种质资源为研究对象,设置正常灌水组(CK)、干旱处理组:全生育期不灌水处理(T1)、于初花期灌水一次处理(T2)。通过测定红花株高、单株产量和籽粒含油率,对其进行抗旱性鉴定、抗旱指标筛选及抗旱性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供试材料间变异系数介于0.158~1.617;抗旱系数的变异系数介于0.118~1.071,抗旱指数的变异系数介于0.131~1.104,通过综合抗旱指数排序,初步将供试材料的抗旱性分为5个等级。定量关系分析表明,干旱胁迫处理1组拟合精度较高(R^(2)=0.9078),而干旱胁迫处理2组的拟合精度较低(R^(2)=0.6235)。灰色关联分析、主成分和隶属函数分析表明,干旱处理2组的R^(2)平均变异较处理1组的R^(2)提高0.2843。此外,根据抗旱综合评价值进行聚类分析,可将抗旱性划分为五类:分别为强抗旱、抗旱、中抗旱、较敏感性和敏感性抗旱类型,其中强抗旱材料包括‘23A020’、‘23A042’、‘23B035’和‘23H005’等。通过逐步回归分析方程建立综合评价数学模型,干旱处理1组(R^(2)=0.196)和处理2组(R^(2)=0.195)入选的综合抗旱指标均为株高、株高抗旱指数和产量抗旱指数。研究结果可为红花抗旱种质资源筛选、品种选育及适宜区域推广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 抗旱性 抗旱指标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综合评价塔额盆地油菜新品种(系)
2
作者 王贺亚 罗静静 +3 位作者 孟玲 李怀胜 艾海峰 贾东海 《新疆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8-128,共11页
【目的】选育塔额盆地优质春油菜新品种,为塔额盆地油菜选择育种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以15份油菜品种(系)为参试材料,利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对参试品种(系)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参试品种生育期在93~100 d,油菜品种(系)11... 【目的】选育塔额盆地优质春油菜新品种,为塔额盆地油菜选择育种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以15份油菜品种(系)为参试材料,利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对参试品种(系)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参试品种生育期在93~100 d,油菜品种(系)11个性状对产量的有较大正相关的有单株产量、全株角果数、一级分枝数、二级分枝数、千粒重和角果粒数相关系数分别为0.44^(*)、0.36^(*)、0.34^(*)、0.24、0.18和0.16,在育种中应该更加关注提高全单株产量、全株角果数和一级分枝数,降低分枝高度;前4成分累计贡献率达到78.472%;对应的方差贡献率加权求和:F=0.4483F_(1)+0.2671F_(2)+1568F_(3)+1279F_(4)。排名第1的品种为YC_(6)(新油17号),其得分为306.63分,其表征11个性状指标综合表现最佳,在15个参试品种中YC_(6)(新油17号)适应塔额盆地的能力相对最强;可将15个参试品种聚分为4大类群;第1类群包括YC_(2)、YC_(3)等4个品种,平均产量最低,为3433.15 kg/hm^(2),属于低产群体;第2类群包括YC_(5)、YC_(6)等5个品种,平均产量最高,为3669.22 kg/hm^(2),属于中高产群体;第3类群包括YC_(12)和YC_(13)等5个品种,产量较低,平均为3522.60 kg/hm^(2),属于中低产群体;YC_(15)为第4类,产量最高,为3891.90 kg/hm^(2)(高产品种)。【结论】在春油菜育种中更加关注提高全单株产量、全株角果数和一级分枝数,降低分枝高度,同时综合考虑一级分枝数佳、茎粗和主序角果数。第2类群和第4类群各性状指标处于中等偏上,其中又以YC_(6)(新油17号)、YC_(8)(CFZqt221060)和YC_(15)(CFZqt221067)表现最佳,是塔额盆地栽培的高产油菜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相关性分析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肥减量配施微生物菌肥对膜下滴灌红花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贾东海 宋贤明 +5 位作者 顾元国 李强 曾幼玲 苗昊翠 郭美丽 侯献飞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81-790,共10页
【目的】研究化肥减量配施微生物菌肥对膜下滴灌红花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方法】2020~2021年在新疆塔城地区裕民县设置2年定位施肥试验,采用裂区试验设计,设6个处理:(1)对照CK:不施肥;(2)CF:复合肥20 kg/667m^(2);(3)OF:微生物菌肥2... 【目的】研究化肥减量配施微生物菌肥对膜下滴灌红花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方法】2020~2021年在新疆塔城地区裕民县设置2年定位施肥试验,采用裂区试验设计,设6个处理:(1)对照CK:不施肥;(2)CF:复合肥20 kg/667m^(2);(3)OF:微生物菌肥20 kg/667m^(2);(4)CF+25M:化肥15 kg/667m^(2)(化肥减量25%)+微生物菌肥5 kg/667m^(2);(5)CF+37.5M:化肥12.5 kg/667m^(2)(化肥减量37.5%)+微生物菌肥7.5 kg/667m^(2);(6)CF+50M:化肥10 kg/667m^(2)(化肥减量50%)+微生物菌肥10 kg/667m^(2)。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红花农艺性状、干物质积累与分配和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处理CF+25M和CF+37.5M有利于红花的生长发育,可以显著增加红花株高、分枝数、叶片数和叶绿素含量等,并能促进红花干物质积累,调节干物质分配,协调改善红花产量构成因素,从而增加红花花丝和籽粒产量。其中以CF+37.5M处理下红花综合性状表现最优,其单株果球数、千粒重、花丝产量和籽粒产量分别比CF处理显著提高了87.85%、12.29%、11.42%和15.78%,同时株高、根长和叶绿素含量亦均达到最高水平。【结论】化肥减量配施微生物菌肥CF+37.5M:化肥12.5 kg/667m^(2)(化肥减量37.5%)+微生物菌肥7.5 kg/667m^(2)最优,能有效降低化肥施用量,促进红花生长发育,从而提高肥料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 化肥减量 微生物菌肥 干物质积累 生长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氮耦合对膜下滴灌红花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侯献飞 宋贤明 +5 位作者 李强 顾元国 苗昊翠 曾幼玲 郭美丽 贾东海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91-803,共13页
【目的】研究水氮耦合对膜下滴灌红花生长发育、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的影响。【方法】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以灌水量水平为主区。播前施基肥磷酸二铵(总养分64%,N-P_(2)O_(5)=18-46)150 kg/hm^(2),氧化钾(30%)75 kg/hm^(2)。设灌水量(W)和... 【目的】研究水氮耦合对膜下滴灌红花生长发育、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的影响。【方法】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以灌水量水平为主区。播前施基肥磷酸二铵(总养分64%,N-P_(2)O_(5)=18-46)150 kg/hm^(2),氧化钾(30%)75 kg/hm^(2)。设灌水量(W)和施氮量(N)2个因素,3个灌水量水平:W_(1):1200 m^(3)/hm^(2)(低灌量)、W_(2):1500 m^(3)/hm^(2)(中灌量)和W_(3):1800 m^(3)/hm^(2)(高灌量);3个施氮量水平:N_(0):不施氮(空白)、N_(1):300 kg/hm^(2)(传统施氮量)和N_(2):600 kg/hm^(2)(高施氮量)。测定不同处理下红花的农艺性状、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评估不同水氮耦合处理对红花生长发育和产量影响。【结果】适宜的灌溉量和施肥量对红花生长发育有显著的促进作用,W_(2)N_(0)和W_(2)N_(1)处理下红花的株高、分枝数和叶片数等农艺性状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其中W_(2)N_(1)处理下红花干物质积累速率及积累量、单株果球数和每果粒数均达到最高水平,花丝产量和籽粒产量在W_(2)处理下均比W_(1)和W_(3)处理显著增加了8.09%和20.84%,但在N_(1)和N_(2)处理下差异较小,却均比N_(0)处理显著增加了10.69%和25.66%。【结论】中灌量和传统施肥量处理W_(2)N_(1)(灌溉量1500 m^(3)/hm^(2)及施肥量300 kg/hm^(2))最优,可以促进红花的生长发育、提高水肥利用效率、增加干物质积累、协调产量构成因素,达到高产优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 水氮耦合 干物质积累 生长发育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花生轮作下的根系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及功能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崔福洋 侯献飞 +14 位作者 苗昊翠 贾东海 顾元国 陈晓露 李强 施俊杰 汪天玲 高君 胡凤仪 宋贤明 张云 罗玉涛 黄奕 尚随腾 张帆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25-634,共10页
为了提升棉花和花生产量,开展棉花-花生轮作模式研究,分析轮作模式下土壤根系微生物的群落结构与功能。以棉花连作、花生连作、棉花花生轮作、花生棉花轮作和休耕为研究对象,探明轮作后作物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利用16S rRNA基... 为了提升棉花和花生产量,开展棉花-花生轮作模式研究,分析轮作模式下土壤根系微生物的群落结构与功能。以棉花连作、花生连作、棉花花生轮作、花生棉花轮作和休耕为研究对象,探明轮作后作物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利用16S 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根系细菌群落结构与功能。结果发现:轮作提高了根系细菌群落的多样性;土壤样本中共获得5009952个有效序列,休耕模式下OTU(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含量最多。在轮作种植模式中变形菌门、酸杆菌门和放线菌门为优势菌门;其次轮作模式增加了厚壁菌门、拟杆菌门和芽单胞菌门的丰富度。根据功能不同,将菌群共划分为8类,轮作出现较多微生物基因遗传相关的功能类群,整体以代谢相关的类群居多,与人类和植物病原菌的功能蛋白组富集明显。由此得出,棉花,花生轮作能够提高微生物丰富度,增加多样性,改变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促进作物根系对营养物质的吸收,提高作物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花生 轮作 细菌群落 PICRUSt功能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7份匍匐型花生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汪天玲 侯献飞 +6 位作者 施俊杰 孙全喜 贾东海 顾元国 单世华 苗昊翠 李强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2-54,共13页
【目的】分析匍匐型花生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为挖掘花生资源中的有利基因提供参考。【方法】统计分析67份匍匐型花生质量性状和农艺性状的遗传参数,利用近红外光谱法对参试材料品质进行测定。【结果】在6个质量性状中,遗传多样性指数... 【目的】分析匍匐型花生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为挖掘花生资源中的有利基因提供参考。【方法】统计分析67份匍匐型花生质量性状和农艺性状的遗传参数,利用近红外光谱法对参试材料品质进行测定。【结果】在6个质量性状中,遗传多样性指数变幅在0.08~1.14,在11个数量性状中,总分枝数的遗传多样性指数最低,为3.55,单株产量和百仁重的遗传多样性指数最高,均为4.20。总分枝数的变异系数最大,为46.40%。前4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为70.30%。将67份供试材料聚为三类,第Ⅰ类群蛋白质、含油量及亚油酸含量处于较高水平,第Ⅱ类群整体性状指标良好,特别是平均单株产量高达77.01g,第Ⅲ类群的油酸含量最高。【结论】67份匍匐型花生种质资源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农艺性状改良潜力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匍匐型花生 种质资源 遗传多样性指数 差异性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植密度和行距对膜下滴灌红花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7
作者 宋贤明 侯献飞 +5 位作者 顾元国 苗昊翠 李强 郭美丽 曾幼玲 贾东海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04-813,共10页
【目的】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和行距对膜下滴灌红花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为构建红花高光效种植模式提供参考。【方法】2020~2021年在新疆塔城地区裕民县设置田间试验,采用两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种植密度设4个处理:1.0×10^(4)株/667m^(2... 【目的】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和行距对膜下滴灌红花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为构建红花高光效种植模式提供参考。【方法】2020~2021年在新疆塔城地区裕民县设置田间试验,采用两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种植密度设4个处理:1.0×10^(4)株/667m^(2)(A_(1))、1.5×10^(4)株/667m^(2)(A_(2))、2.0×10^(4)株/667m^(2)(A_(3))和2.5×10^(4)株/667m^(2)(A_(4)),行距设2个处理:20 cm(B_(1))和30 cm(B_(2)),分析不同种植密度和行距对膜下滴灌红花农艺性状、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结果】在一定种植密度范围内,红花株高、叶绿素含量、干物质积累量、产量等指标均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加,单株果球数、每果粒数和千粒重则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而降低,而不同行距则对红花的各指标影响较小。A_(3) B_(1)和A_(3) B_(2)处理下红花的综合指标和产量均显著优于其他处理,A_(3)处理下花丝产量分别比A_(1)、A_(2)和A_(4)处理增加了15.73%、11.23%和7.97%,籽粒产量分别比A_(1)、A_(2)和A_(4)处理增加了18.75%、11.96%和14.50%。【结论】种植密度(2.0×10^(4)株/667m^(2)(A_(3)),20 cm(B_(1))或30 cm(B_(2)),等行距)为红花高产高效的栽培模式,能协调红花生长,显著提高红花花丝和籽粒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 种植密度 行距 干物质积累 生长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盐碱胁迫对花生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8
作者 张帆 陈晓露 +5 位作者 王洁 侯献飞 贾东海 顾元国 苗昊翠 李强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168-2182,共15页
【目的】研究混合盐碱胁迫对花生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为盐碱地的有效利用与耐盐品种的培育提供依据。【方法】以花生品种花育25号为材料,人工模拟混合盐碱胁迫条件,测定花生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盐害率及花... 【目的】研究混合盐碱胁迫对花生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为盐碱地的有效利用与耐盐品种的培育提供依据。【方法】以花生品种花育25号为材料,人工模拟混合盐碱胁迫条件,测定花生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盐害率及花生幼苗的根长和茎长。【结果】(1)高浓度胁迫下,Cl^(-)和SO_(4)^(2-)组成的混合盐碱溶液对花生种子萌发产生强抑制效果;当混合盐碱溶液的pH值>10时,对花生种子初生幼苗生长产生强抑制效果;(2)不同浓度的混合盐碱胁迫对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盐害率、根长、茎长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高浓度的混合盐碱会对花生种子萌发产生抑制作用;(3)花生对各处理的耐盐碱性从大到小依次为B>C>D>E>A。【结论】不同的混合盐碱成分及浓度对花生种子的影响不同,而种子萌发期是植物对盐碱胁迫最敏感的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混合盐碱胁迫 种子萌发 幼苗生长 耐盐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覆盖模式与补充灌溉对花生光合特性及干物质积累速率的影响
9
作者 施俊杰 侯献飞 +5 位作者 于月华 李强 苗昊翠 贾东海 顾元国 汪天玲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22-1130,共9页
【目的】研究不同覆盖模式与补充灌溉对花生干物质积累速率、光合特性及品质的影响。【方法】以花生品种冀花18(半匍匐型)和花育9610(直立型)为供试材料,设置无膜限制灌水(T_(1))、无膜中等灌水(T_(2))、无膜充分灌水(T_(3))和有膜充分... 【目的】研究不同覆盖模式与补充灌溉对花生干物质积累速率、光合特性及品质的影响。【方法】以花生品种冀花18(半匍匐型)和花育9610(直立型)为供试材料,设置无膜限制灌水(T_(1))、无膜中等灌水(T_(2))、无膜充分灌水(T_(3))和有膜充分灌水(T_(4))4个处理,分析不同处理下花生光合特性及品质的差异,制定适宜的组合模式。【结果】花育9610生育前期的土壤含水率T_(4)较T_(1)处理高3.26%,冀花18 T_(4)较T_(1)处理高3.63%;相同处理下,冀花18土壤含水量高于花育9610。T_(4)处理下花生干物质积累速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与T_(1)~T_(3)处理相比,成熟期花育9610干物质积累速率地下部分别提高了0.6%、0.5%和0.3%,地上部分别提高了34.4%、17.9%和4.2%;冀花18干物质积累速率地下部分别提高了1.2%、0.8%和0.2%,地上部分别提高54.9%、37.2%和27.3%。相同处理下冀花18的蛋白质含量、含油量、油酸含量均高于花育9610;无膜处理下花育9610各类指标随着水分的增加而提高。【结论】T_(4)处理下花生各指标最佳。冀花18作为半匍匐型花生,能够增加地表覆盖面积,减少水分的蒸发,有利于提高土壤含水量,增加植株干物质积累,提高花生光合速率及品质。半匍匐型花生在无膜栽培模式下综合性状指标相对较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覆盖模式 补充灌溉 干物质积累 光合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花生轮作模式对土壤养分及其产量的影响
10
作者 侯献飞 李强 +4 位作者 苗昊翠 贾东海 顾元国 买买提依明·斯马依 崔福洋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657-1665,共9页
【目的】研究棉花-花生轮作模式下土壤养分及作物产量变化规律,为新疆绿洲农区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试验为长期定位试验,设棉花-花生、花生-棉花、花生-花生(对照)、棉花-棉花4个处理(对照),于各轮作作物收获后取土... 【目的】研究棉花-花生轮作模式下土壤养分及作物产量变化规律,为新疆绿洲农区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试验为长期定位试验,设棉花-花生、花生-棉花、花生-花生(对照)、棉花-棉花4个处理(对照),于各轮作作物收获后取土样,测定0~20 cm,20~40 cm,40~60 cm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水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结果】棉花-花生轮作下,0~20 cm土壤有效磷含量最高,是棉花连作的2倍左右,且土壤速效钾含量明显高于棉花连作,在0~40 cm土层花生连作的土壤全氮含量最高,棉花-花生轮作的土壤水解氮含量最高;棉花-花生轮作的花生、棉花产量均高于连作棉花、连作花生,且棉花-花生轮作,较花生-花生连作的花生增产16.33%;2017年花生-棉花轮作下,棉花产量较棉花轮作增产8.2%。【结论】棉花-花生轮作模式可以提高连作棉田土壤肥力,提高棉花和花生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作 棉花 花生 土壤养分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花生轮作模式对花生干物质积累量分配及产量的影响
11
作者 高君 侯献飞 +6 位作者 苗昊翠 贾东海 顾元国 汪天玲 黄奕 陈晓露 李强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648-1656,共9页
【目的】研究棉花-花生轮作模式下花生干物质积累量分配规律特性。【方法】以新疆常规连作花生为对照(CK),设置棉花-花生-棉花轮作(CPC处理)、花生-棉花-花生轮作(PCP处理)2个不同的种植模式,在花生苗期、花针期、结荚期、成熟期分别测... 【目的】研究棉花-花生轮作模式下花生干物质积累量分配规律特性。【方法】以新疆常规连作花生为对照(CK),设置棉花-花生-棉花轮作(CPC处理)、花生-棉花-花生轮作(PCP处理)2个不同的种植模式,在花生苗期、花针期、结荚期、成熟期分别测定花生根、茎、叶和果的干鲜比、干物质积累量等指标。【结果】花生荚果干重、叶干重与单株生物量间均呈显著正相关。花生全生育期棉花-花生-棉花轮作,花生-棉花-花生轮作的茎、叶、果的干鲜比及干物质积累量均显著高于CK,其中棉花-花生-棉花轮作的百果重、百仁重和产量比CK增加21.17%、35.33%和78.02%;花生-棉花-花生轮作的百果重、百仁重、出仁率和产量比CK分别增加14.68%、6.64%、1.39%和40.54%。棉花-花生-棉花轮作百果重、百仁重均显著高出CK和花生-棉花-花生轮作处理21.42%和35.28%、5.69%和26.08%。【结论】轮作模式具有加快生育进程的效果,轮作可以显著提高干物质积累量及百果重、百仁重,且有利于花生产量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花生轮作 干物质积累量 产量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种植密度和施肥量对新高粱3号产量及含糖量的影响 被引量:42
12
作者 贾东海 王兆木 +1 位作者 林萍 陈跃华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7-53,共7页
【目的】确定新高粱3号高产高效栽培适应的种植密度和施肥量。【方法】运用群体生理学的方法,采用两因素五水平完全组合试验设计,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和施肥量对甜高粱新高粱3号产量及茎秆汁液含糖量的影响。【结果】在北疆伊犁河谷地... 【目的】确定新高粱3号高产高效栽培适应的种植密度和施肥量。【方法】运用群体生理学的方法,采用两因素五水平完全组合试验设计,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和施肥量对甜高粱新高粱3号产量及茎秆汁液含糖量的影响。【结果】在北疆伊犁河谷地区,不同种植密度和施肥量影响下,新高粱3号生物产量、茎秆产量、产糖量和籽粒产量在生育后期均存在明显差异;生物产量、茎秆产量和产糖量在密度的作用下,从D1—D5呈现逐渐递减的趋势,在肥料的作用下,F1~F5这种趋势不明显;籽粒产量在密度和肥料的影响下变化趋势较为明显;含糖量在密度和肥料的影响下变化趋势不明显。【结论】处理D1F2即种植密度为166650株/hm^2,施肥量为450kg/hm^2(N225kg/hm^2,P2O5150kg/hm^2,K2O75kg/hm^2)最为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高粱 种植密度 施肥量 产量 含糖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2份油药兼用红花种质资源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6
13
作者 贾东海 王秀珍 +8 位作者 侯献飞 顾元国 买买提伊明·斯马依 梁鸿 孙杰 石必显 苗昊翠 李强 陈跃华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775-1784,共10页
【目的】筛选出油药兼用优质红花种质资源,为选育适应新疆油药兼用优质红花品种提供参考。【方法】对收集的32份油药兼用红花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变异和聚类分析。【结果】种质资源中生育期在80~90 d的有4份,90~100 d的6份,100~11... 【目的】筛选出油药兼用优质红花种质资源,为选育适应新疆油药兼用优质红花品种提供参考。【方法】对收集的32份油药兼用红花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变异和聚类分析。【结果】种质资源中生育期在80~90 d的有4份,90~100 d的6份,100~110 d的16份,110 d的以上的6份。参试材料的10个质量遗传多样性指数变幅在0.37~1.29;花色的遗传多样性指数最高(1.29);数量性状中多样性指数最大的是含油率和油酸,为3.47;聚类分析将32份材料可以分为10大类,其中第一大类中以青海的材料为主;第二大类包含14份材料;第三大类3份材料;第四大类包括3份材料,主要来自山东。其他材料BXY11(甘肃)、BXY1(新疆)、BXY19(河北)、BXY3(江苏)、BXY8(浙江)分别成一类。【结论】油药兼用红花种质资源主要是叶型倒披(90.6%)、籽粒壳性普通(87.5%)、花球性状圆锥(84.4%)、籽粒性状圆锥(87.5%)为主,新疆油药兼用红花品种品质性状遗传多样性高于产量性状,且材料的聚类与其来源无明显的联系,但青海、甘肃、河南、山东的材料优先聚在一起,新疆拥有丰富的油药兼用红花种质资源,且遗传距离较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 油药兼用 表型 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油菜新品种筛选及灰色综合评判 被引量:4
14
作者 贾东海 李强 +2 位作者 顾元国 王娟 陈跃华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15-819,共5页
【目的】通过对不同冬油菜品种在新疆地区综合性状的比较,筛选适合新疆种植的冬油菜品种。【方法】应用灰色评判分析法,对10个冬油菜品种的10项性状进行综合评判,将众多性状视为灰色系统,综合为一个整体进行比较,以综合性状的优劣对品... 【目的】通过对不同冬油菜品种在新疆地区综合性状的比较,筛选适合新疆种植的冬油菜品种。【方法】应用灰色评判分析法,对10个冬油菜品种的10项性状进行综合评判,将众多性状视为灰色系统,综合为一个整体进行比较,以综合性状的优劣对品种做出评价。【结果】陇油9号、陇油7号的灰色综合评判值G>0.847,为一级品种;陇油6号、天油4号、陇油8号的灰色综合评判值G介于0.703~0.785,为二级品种;其余5个品种的灰色综合评判值G<0.677,为三级品种。【结论】陇油9号、陇油7号为新疆冬油菜生产应用首选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油菜 综合性状 灰色评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地区不同红花品种经济性状及生育特性比较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贾东海 李国顺 +4 位作者 赵卫芳 王娟 顾元国 李强 陈跃华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1-98,共8页
【目的】比较不同红花品种产量及生育特性,筛选适于新疆种植的优良红花新品种。【方法】从新疆现有品种资源中筛选出W69、ZY012、13H046、13B001、13B007和新红花4号(对照)6个红花新品种(系)进行品种比较试验,测定其干物质、叶面积、叶... 【目的】比较不同红花品种产量及生育特性,筛选适于新疆种植的优良红花新品种。【方法】从新疆现有品种资源中筛选出W69、ZY012、13H046、13B001、13B007和新红花4号(对照)6个红花新品种(系)进行品种比较试验,测定其干物质、叶面积、叶绿素含量、农艺性状和品质,测定数据采用DPS3.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不同红花品种在生育特性、干物质、叶面积、叶面积指数、叶绿素含量、产量以及品质方面有显著差异。在42×104株/hm2种植密度及栽培管理的条件下,红花新品种(系)中,13B001表现早熟,单位面积干物质积累量高、叶绿素含量高、叶面积适宜,分枝数、果球数多,单株生产力高,籽粒产量达1 931.9 kg/hm2,较对照增产13%,花丝产量达312.6 kg/hm2,较对照增产72.7%。【结论】红花新品种(系)13B001在产量、生育特性和经济效益方面表现优,可在新疆红花种植区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品种 经济性状 生育特性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冬油菜不同密度水平生育特性及经济性状比较研究 被引量:27
16
作者 李强 顾元国 +4 位作者 林萍 贾东海 王红波 张玉华 陈跃华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59-64,共6页
结合新疆地区冬油菜生长情况,研究了不同密度条件下冬油菜越冬率及叶面积和叶面积指数、鲜重净增量、单位面积干物质积累量、经济性状及产量、含油量。结果表明,密度对冬油菜越冬率、叶面积和叶面积指数、鲜重净增量、单位面积干物质积... 结合新疆地区冬油菜生长情况,研究了不同密度条件下冬油菜越冬率及叶面积和叶面积指数、鲜重净增量、单位面积干物质积累量、经济性状及产量、含油量。结果表明,密度对冬油菜越冬率、叶面积和叶面积指数、鲜重净增量、单位面积干物质积累量及产量和经济性状、含油量有着显著影响。30、60、90、120、150万株/hm2五个密度处理,低密度处理30万株/hm2叶面积较高,高密度处理150万株/hm2(CK)叶面积指数相对较高,而越冬率、鲜重净增量、单位面积干物质积累量、产量、经济性状和含油量均以90万株/hm2处理最高。适宜的密度水平能提高冬油菜越冬率和最终的产量、含油量。试验结论:在新疆地区冬油菜适宜密度在60~90万株/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油菜 密度 越冬率 生育特性 产量 经济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花生生产现状、趋势及发展对策研究 被引量:17
17
作者 石必显 朱明成 +4 位作者 王起才 顾元国 贾东海 于伯成 李强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74-584,共11页
【目的】回顾我国花生生产特点、分布以及品种引种与栽培现状等;总结近年来新疆花生生产中存在问题,提出相应对策,为新疆花生产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收集、汇总,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和对比分析。... 【目的】回顾我国花生生产特点、分布以及品种引种与栽培现状等;总结近年来新疆花生生产中存在问题,提出相应对策,为新疆花生产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收集、汇总,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和对比分析。【结果】根据文献记载和资料统计,中国花生种植历史悠久,是世界花生生产和消费大国,总面积居世界第二,总产量居世界第一。我国油料作物中花生面积位居第二,但产量居全国首位,2015年花生种植面积462×10~4hm^2,总产1 680.5×10~4t,占世界花生总产量的40%以上,花生生产分布主要集中在河南、山东、河北、辽宁等14个省份(种植面积占全国花生总面积的93.5%),产量约占全国花生总产量的96%;新疆花生研究相比内地起步较晚,目前种植品种除新疆老地方品种外,多数主栽品种从河南、山东等引进,近几年新疆从不同渠道引进的花生品种约数百个,从中筛选出了适合新疆种植相对优良品种(含机械模式的新品种)。经过多年试验,总结出了新疆花生种植的高产栽培技术,包括林果间套种花生技术等。【结论】新疆在气候土质等方面均有利于花生种植,花生产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但存在花生生产中品种混杂,机械化程度低和深加工落后等问题,建议加大对花生品种选育和栽培技术的研究,加强良种推广,提升机械化水平,促进花生深加工产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地区 花生 生产现状 存在问题 发展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播期对冬油菜鲜、干重净增量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10
18
作者 李强 陈跃华 +2 位作者 林萍 顾元国 贾东海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17-522,共6页
【目的】探索冬油菜在西北旱寒区的最佳播期,完善高产配套技术。【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不同播期对冬油菜越冬率、鲜干重净增量、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随播种期的推迟,冬油菜越冬率、单株鲜重净增量、单株干重净增量、根冠... 【目的】探索冬油菜在西北旱寒区的最佳播期,完善高产配套技术。【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不同播期对冬油菜越冬率、鲜干重净增量、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随播种期的推迟,冬油菜越冬率、单株鲜重净增量、单株干重净增量、根冠比均逐渐降低;株高、茎粗、全株有效角果数和主序有效角果数都相应减少;不同播期处理间株高、一次分枝、二次分枝、主序有效长度、主序有效角果数、千粒重均达到极显著水平,茎粗、角果长均达到显著水平;单株产量和单株总有效角果数存在一定关系,不同播种期间产量存在差异。【结论】在乌鲁木齐及其周边地区冬油菜适宜播期在9月5-15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油菜 播种期 越冬率 单株鲜 干重净增量 农艺性状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旱区不同种植密度对花生光合生理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2
19
作者 李强 顾元国 +3 位作者 王娟 贾东海 张乐 陈跃华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4-90,共7页
【目的】探寻在新疆旱区不同密度处理花生的光合生理及产量变化,找出在新疆特殊生态条件下密度与产量的最佳配置,以指导生产实践。【方法】设置5种(A^E)不同密度,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花生光合生理变化及产量性状变化规律。【结果】种... 【目的】探寻在新疆旱区不同密度处理花生的光合生理及产量变化,找出在新疆特殊生态条件下密度与产量的最佳配置,以指导生产实践。【方法】设置5种(A^E)不同密度,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花生光合生理变化及产量性状变化规律。【结果】种植密度对花生干物质积累、叶面积指数、叶绿素含量及光合势影响较大,在出苗后44 d,在低密度范围内(1.35×105~1.5×105穴/hm2),单位面积干物质积累量随密度的增加呈增加趋势;在高密度范围内(1.65×105~1.95×105穴/hm2),单位面积干物质积累量随密度的增加呈减少趋势。不同群体密度下的叶面积系数随着生育期的增长不断增加,出苗后98 d达到最大值,出苗后107 d,密度进一步增加,叶面积系数反而下降。叶绿素含量整体趋势高密度处理(1.65×105~1.95×105穴/hm2)叶绿素含量高于低密度处理(1.35×105~1.5×105穴/hm2)。光合势在出苗后64~77 d的群体光合势最大,约占整个生育阶段的18%~20%。群体光合势随着密度的增加先升高后下降趋势。【结论】高密度处理(1.65×105~1.95×105穴/hm2)在干物质积累、叶面积指数及叶绿素含量变化相对均衡,而在经济性状及产量性状均优于低密度处理,相应的高密度配置在生产上更有利于产量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旱区 花生 密度 光合生理 产量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干旱胁迫对花生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4
20
作者 石必显 林明 +5 位作者 顾元国 贾东海 侯献飞 苏君红 于伯成 李强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22-429,共8页
【目的】在新疆特殊生态条件下,分析花生在不同干旱胁迫下的生长发育规律,研究花生不同生育时期对干旱胁迫的敏感性,为新疆花生生产合理灌溉和产量提高提供依据。【方法】以花生品种花育36为材料,通过人工控水对其进行干旱胁迫,设置花... 【目的】在新疆特殊生态条件下,分析花生在不同干旱胁迫下的生长发育规律,研究花生不同生育时期对干旱胁迫的敏感性,为新疆花生生产合理灌溉和产量提高提供依据。【方法】以花生品种花育36为材料,通过人工控水对其进行干旱胁迫,设置花针期干旱、结荚期干旱和全生育期干旱三个处理,以正常灌水为对照,研究不同生育时期各处理的相关农艺性状及最终产量的变化。【结果】干旱胁迫会影响到花生的各生育期进程,长期受旱会缩短花生的生育期时间;各生育时期遭受干旱胁迫后,花生在株高、叶面积系数、地上部干物质积累和荚果干重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且随干旱时间的延长,降低幅度增大。结荚期干旱胁迫对花生株高的影响相对较小,花针期干旱对植株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较大。干旱胁迫对最终产量的影响不但与有效果数的降低有关,而且与荚果的饱满度(百果重)有关,两者共同作用造成了花生产量的降低。【结论】不同程度干旱胁迫会对花生的生育期进程、株高、叶面积系数、地上部干物质积累和荚果干重等造成不同影响,花针期干旱对花生生长发育及收获产量的影响相对较大,该生育时期花生对土壤缺水比较敏感,易限制产量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干旱胁迫 生长发育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