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进展期胃癌新辅助免疫治疗的突破与展望
1
作者 张镭 罗思麒 +4 位作者 戚泓斌 金相任 戴礼 王海斌(综述) 贺通(审校) 《中国肿瘤临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697-702,共6页
本文综述了进展期胃癌新辅助免疫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通过检索2020-2023年PubMed、Web of Science及中国知网等数据库的相关文献,系统分析了免疫治疗的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及生物标志物研究。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1,PD-1... 本文综述了进展期胃癌新辅助免疫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通过检索2020-2023年PubMed、Web of Science及中国知网等数据库的相关文献,系统分析了免疫治疗的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及生物标志物研究。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1,PD-1)抑制剂联合化疗可显著延长进展期胃癌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微卫星不稳定性(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MSI)、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ligand 1,PD-L1)表达和肿瘤突变负荷(tumor mutational burden,TMB)是重要的预测生物标志物。多组学分析在筛选最佳应答者方面显示出巨大潜力,焦亡相关基因评分系统(pyroptosis-related gene scoring system,PRS)与抗肿瘤免疫浸润呈正相关。肿瘤微环境中的代谢重编程和表观遗传调控在免疫逃逸中发挥关键作用。Claudin 18.2等新兴靶点展现出良好的抗肿瘤活性,联合靶向策略可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尽管进展期胃癌新辅助免疫治疗已取得显著进展,但仍面临精准筛选适合患者、克服耐药机制等挑战。未来研究应聚焦于验证生物标志物的预测价值,开发个性化治疗策略,深入解析肿瘤微环境动态变化,以及探索新型联合治疗方案以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生物标志物 新辅助治疗 肿瘤微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