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高温高压含硫井测试技术 被引量:11
1
作者 项培军 张明友 +1 位作者 贺秋云 邓乐 《油气井测试》 2007年第z1期53-56,共4页
四川油气田经过30年的发展,配套完善了高温高压高含硫深井井下测试工具和地面测试设备,形成了复杂条件下的中途测试技术、多项联作完井测试技术和高压高含硫大产量地面测试计量技术等系列油气井测试工艺技术,其中一些技术在塔里木高温... 四川油气田经过30年的发展,配套完善了高温高压高含硫深井井下测试工具和地面测试设备,形成了复杂条件下的中途测试技术、多项联作完井测试技术和高压高含硫大产量地面测试计量技术等系列油气井测试工艺技术,其中一些技术在塔里木高温高压含硫井也得到了成功应用,完成了B1井深井(6006m)高压(地层压力124MPa)完井测试,LJ11H井高含硫(92000ppm)高产(302×104m3/d)气井的试气作业。通过较系统地介绍和实例说明,有助于进一步推广和提高高温高压含硫深井测试技术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油气田 高温 高压 含硫 深井 测试 井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水泥浆失重与胶凝强度之间关系的新认识 被引量:7
2
作者 张兴国 冯明 +1 位作者 贺秋云 姬长生 《钻采工艺》 CAS 2002年第6期77-80,共4页
在Sabins水泥浆失重计算模型中 ,水泥浆失重与胶凝强度之间为一线性关系。本文通过对该关系进行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 ,发现了该关系存在的不足 ,并通过大量的水泥浆失重实验结果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 ,水泥浆失重与胶凝强度之间的关... 在Sabins水泥浆失重计算模型中 ,水泥浆失重与胶凝强度之间为一线性关系。本文通过对该关系进行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 ,发现了该关系存在的不足 ,并通过大量的水泥浆失重实验结果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 ,水泥浆失重与胶凝强度之间的关系 ,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 ,而是一分段函数关系 ,因此 ,不能用Sabins水泥浆失重计算模型计算水泥浆在整个凝结过程中的失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浆 失重 胶凝强度 油气井 固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下工具高温高压实验装置研制 被引量:9
3
作者 庞东晓 王志敏 +1 位作者 潘登 贺秋云 《油气井测试》 2017年第4期45-48,51,共5页
针对目前高温高压试验装置不能满足井下工具研制的问题,介绍了静密封条件下最大压力210 MPa、动密封条件下最大压力105 MPa、最大温度200℃、可稳定工作时间15 d井下工具高温高压实验装置研制过程。所研制的实验装置采用液缸加载,热风加... 针对目前高温高压试验装置不能满足井下工具研制的问题,介绍了静密封条件下最大压力210 MPa、动密封条件下最大压力105 MPa、最大温度200℃、可稳定工作时间15 d井下工具高温高压实验装置研制过程。所研制的实验装置采用液缸加载,热风加热,三路压力系统独立加压,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可对井筒内部的井下工具进行加载、扭动,能完整模拟井下全过程的工况,使实验装置能更贴近现场实际,确保井下工具试验更真实、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高压 实验装置 空气加热 动密封 压力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继传输技术在井下无线地面直读中的应用 被引量:7
4
作者 庞东晓 韩雄 +1 位作者 潘登 贺秋云 《油气井测试》 2016年第6期43-45,共3页
目前井下无线地面直读技术的传输距离不能满足现有深井、超深井应用。从井下无线中继传输的基本原理入手,开展中继传输技术研究,设计了井下无线中继器功能和传输协议,研制了井下无线中继器功能样机。井下试验表明,研制的无线中继器功能... 目前井下无线地面直读技术的传输距离不能满足现有深井、超深井应用。从井下无线中继传输的基本原理入手,开展中继传输技术研究,设计了井下无线中继器功能和传输协议,研制了井下无线中继器功能样机。井下试验表明,研制的无线中继器功能样机实现了中继传输功能,设计的井下无线中继器的传输协议满足要求,采用该技术将井下无线信号强度提高了3倍。此研究为中继传输技术在井下无线地面直读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直读 中继传输 通讯协议 试油测试 无线中继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高压高产气井测试技术在双探1井的应用 被引量:13
5
作者 陈光智 贺秋云 赵益秋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1-33,128,共3页
双探1井位于四川盆地双鱼石潜伏构造上,是一口风险探井。针对双探1井高温、高压、高产特征及相关技术难点的实际情况出发,在优选测试管柱组合的同时,还做了管柱受力的分析计算、环空操作压力精确控制分析,结合现场实践形成了适合于本井... 双探1井位于四川盆地双鱼石潜伏构造上,是一口风险探井。针对双探1井高温、高压、高产特征及相关技术难点的实际情况出发,在优选测试管柱组合的同时,还做了管柱受力的分析计算、环空操作压力精确控制分析,结合现场实践形成了适合于本井的一套测试工艺技术,实现了射孔、酸化、测试一体化的作业目标,也为此构造上高温高压气井探索出了一套成熟、可靠、适用的试油工艺技术,同时该工艺对于类似高温高压气井的测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探1井 高温 高压 高产 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下无线微小信号识别技术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庞东晓 潘登 贺秋云 《石油机械》 2016年第3期44-47,共4页
低频电磁场虽然具有穿透性强、传输距离远和导向能力强的优点,但由于其受功率限制和工频噪声的干扰,所以难以推广。鉴于此,对似稳恒电磁场在油管-套管-大地介质中的传播规律进行分析,采用金属导通工具提高上部套管分压,井下发射器采用... 低频电磁场虽然具有穿透性强、传输距离远和导向能力强的优点,但由于其受功率限制和工频噪声的干扰,所以难以推广。鉴于此,对似稳恒电磁场在油管-套管-大地介质中的传播规律进行分析,采用金属导通工具提高上部套管分压,井下发射器采用自适应技术发射信号,提高信号稳定性,采用扩频技术等手段提高低阻抗、高噪声环境下井筒内微小信号分辨率,增强抗干扰能力。现场试验结果表明,这些技术手段能有效提高低频电磁场传输性能,有助于推动基于似稳恒电磁场的信号传输技术在深井中的推广应用,为智能完井工具、智能测试工具和地面直读系统的研制奠定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频电磁场 微小信号 金属导通工具 自适应技术 扩频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气相沉积Cr/DLC薄膜对Mg-Gd-Y合金耐蚀性能的改善
7
作者 何明格 刘文博 +5 位作者 杨柳青 贺秋云 张明友 袁艺绮 杨川琴 何博 《材料保护》 CAS CSCD 2024年第10期126-133,共8页
Mg-Gd-Y合金作为一种优秀工程材料在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中具有广泛应用。为了改善其在井下工作服役时的耐蚀性能,研究了以Cr为过渡层的类金刚石薄膜(DLC)对Mg-Gd-Y合金耐蚀性能的影响。采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PECVD)法制备了以C... Mg-Gd-Y合金作为一种优秀工程材料在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中具有广泛应用。为了改善其在井下工作服役时的耐蚀性能,研究了以Cr为过渡层的类金刚石薄膜(DLC)对Mg-Gd-Y合金耐蚀性能的影响。采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PECVD)法制备了以Cr元素为过渡层的类金刚石薄膜,采用拉曼光谱分析DLC膜层的碳结构类型,采用3.5%(质量分数)NaCl盐雾腐蚀试验、电化学极化测试及接触角测试评价了试样的耐蚀性能,采用SEM分析了试样腐蚀前后的表面形貌及断面形貌。结果表明:由拉曼光谱检测数据计算得出,Cr/DLC薄膜的I_D/I_G值为0.64,说明膜层中sp~3杂化键所占比例较多,且组织致密,因此Cr/DLC薄膜在3.5%NaCl溶液中的腐蚀倾向和腐蚀速率降低。Cr/DLC薄膜有效提高了镁合金基体的耐蚀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 Cr/DLC膜层 耐蚀性能 PECV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低射孔爆轰伤害的超深探井测试管柱安全控制措施
8
作者 曾小军 任文希 +2 位作者 黄靖富 贺秋云 李明飞 《油气井测试》 2024年第3期25-31,共7页
国内超深探井试油采用射孔-测试联作工艺,超深井小井眼射孔易出现封隔器下部管柱及封隔器中心管弯曲和断裂等井下复杂情况。根据气体克拉柏龙方程和爆轰气体能量公式,导出射孔爆轰井底和封隔器处最大峰值压力计算公式;根据管柱力学屈曲... 国内超深探井试油采用射孔-测试联作工艺,超深井小井眼射孔易出现封隔器下部管柱及封隔器中心管弯曲和断裂等井下复杂情况。根据气体克拉柏龙方程和爆轰气体能量公式,导出射孔爆轰井底和封隔器处最大峰值压力计算公式;根据管柱力学屈曲理论和材料力学弯曲理论,导出射孔段管柱的弯曲应力计算公式;结合峰值压力下的活塞效应,导出射孔冲击载荷作用下管柱的应力计算公式,判断管柱的强度安全。根据射孔段管柱力学分析成果,采用改变管柱组合、调整工具下入顺序、加入双向减震器、分段延时射孔等技术,建立了超深探井测试管柱安全控制措施。以LX1井为例,实测了管柱震动加速度,上、下高速压力计实测上、下峰值分别为100、150 m/s^(2)和60、80 m/s^(2),相差40%~50%,说明双向减震器可以起到减震降损的作用。经多口超深井探井现场应用,验证了安全控制措施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控制措施 超深探井 测试管柱 射孔 冲击载荷 爆轰 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渝地区深层超深层试油完井技术现状及展望
9
作者 孙虎 贺秋云 +2 位作者 徐文 卢齐 庞东晓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0-140,共11页
近年来随着勘探开发持续向深部地层进军,川渝地区8 000 m级深井试油完井需求逐渐增加,万米深井试油也进入作业倒计时。川渝地区深部产层具有高压、超高温、高含硫化氢的特点,试油完井技术面临极大挑战。文章围绕深井安全快速试油完井和... 近年来随着勘探开发持续向深部地层进军,川渝地区8 000 m级深井试油完井需求逐渐增加,万米深井试油也进入作业倒计时。川渝地区深部产层具有高压、超高温、高含硫化氢的特点,试油完井技术面临极大挑战。文章围绕深井安全快速试油完井和提升井下资料录取质量及效率的两大核心目标,分析了在深层超深层试油完井工程基础研究、试油完井技术、高温高压地面装备和试油完井工具等方面取得的进展,总结了在长期工程实践中形成的试油完井一体化、高压气井地面装备自动化测试、生产井动态监测、试油完井管柱安全评价等川渝地区深井超深井试油完井特色技术,为国内其他类似区块试油完井工程作业提供参考。面对超深、特深井愈加复严苛的地质条件和工程挑战,探讨了试油完井技术的发展和展望,在安全、快速试油作业方面,重点攻关研发更高温度、压力等级的试油完井工具,从而简化管柱结构,提升可靠性;在资料录取方面,发展基于传感器和无线传输的实时测量技术,打造井筒“信息高速公路”,提升数据时效性和准确性,为大数据分析和智能决策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渝地区 超深井 试油 完井 井下工具 地面装备 完井液 数字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下测试数据地面直读技术发展现状 被引量:28
10
作者 刘飞 贺秋云 +4 位作者 肖军 张明友 潘登 林轶斌 庞东晓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8-51,136,共4页
为在试油测试期间快速获取井下压力、温度数据,实现储层快速解释和评价,及时制定下步施工方案,以及确定合理的压井液密度等,井下测试数据地面直读技术的研究成为科学试油发展的必然方向。通过对国内外地面直读技术进行广泛的调研,归纳... 为在试油测试期间快速获取井下压力、温度数据,实现储层快速解释和评价,及时制定下步施工方案,以及确定合理的压井液密度等,井下测试数据地面直读技术的研究成为科学试油发展的必然方向。通过对国内外地面直读技术进行广泛的调研,归纳总结出4大类试油测试以及投产期间井下测试数据地面快速直读方式,主要包括井下永久式压力监测技术、电缆有线地面直读技术、全井无线传输地面直读技术以及井下电子压力计投捞工艺技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各种技术的原理、影响因素、适用条件详细进行阐述,并对比分析了各技术的优缺点,为下一步地面直读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提供了指导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油测试 地面直读技术 电缆有线 全井无线 井下压力计投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流量控制钻井中两相许用钻杆下行速度研究
11
作者 孔祥伟 林元华 +1 位作者 贺秋云 邱伊婕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66-172,共7页
针对微流量控制钻井中气液两相许用钻杆下行速度问题,考虑气体滑脱、相与环空壁面阻力、回压及井底压差,开展了对不同井深的气液两相许用钻杆下行速度半经验模型的研究,获得了气液两相许用钻杆下行速度的变化规律。当钻杆在气液两相中... 针对微流量控制钻井中气液两相许用钻杆下行速度问题,考虑气体滑脱、相与环空壁面阻力、回压及井底压差,开展了对不同井深的气液两相许用钻杆下行速度半经验模型的研究,获得了气液两相许用钻杆下行速度的变化规律。当钻杆在气液两相中下行运动时,回压的增大使井筒空隙率减小、气液两相密度增大,加载在井底的有效压力增大,从而使许用钻杆下行速度减小;当井底气侵量增大,此时井底压力小于地层压力,许用钻杆下行速度增大,可借助增大的激动压力消除一部分井底与地层欠压差;当井底安全压差减小,许用钻杆下行速度呈减小趋势。控压钻井中精确计算钻杆许用下行速度,可增大钻井时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流量控制钻井 气液两相 激动压力 钻杆下行速度 气侵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高压井下测试工具橡胶密封材料的优选 被引量:28
12
作者 贺秋云 韩雄 曾小军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6-39,8,共4页
高温高压井下测试工具的主要技术指标为耐温耐压,要实现这两个指标的提升关键点是解决测试工具橡胶密封件的耐温耐压。文章从工作介质、工作时间等总结了高温高压井下测试工具密封可靠性面临的严苛挑战,介绍了高温高压井下测试工具常用... 高温高压井下测试工具的主要技术指标为耐温耐压,要实现这两个指标的提升关键点是解决测试工具橡胶密封件的耐温耐压。文章从工作介质、工作时间等总结了高温高压井下测试工具密封可靠性面临的严苛挑战,介绍了高温高压井下测试工具常用两种密封结构,分析了高温高压井下测试工具常用3种橡胶材料的使用特性和存在的技术短板,最后对高温高压井下工具橡胶密封件使用、研发以及试验标准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高压 井下测试工具 橡胶密封件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石油高温高压试油测试装备研发现状 被引量:10
13
作者 贺秋云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9-11,共3页
近年来,中石油在高温高压防硫试油测试装备研制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地面测试装备严格执行国际先进技术规范和标准,实现成套化、系列化,最高工作压力140 MPa,处于国际先进技术水平。研制了70 MPa、177℃井下测试工具和试油测试完井一... 近年来,中石油在高温高压防硫试油测试装备研制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地面测试装备严格执行国际先进技术规范和标准,实现成套化、系列化,最高工作压力140 MPa,处于国际先进技术水平。研制了70 MPa、177℃井下测试工具和试油测试完井一体化工具,井下测试数据实时传输系统取得技术突破,最大无线传输井深5 000 m。这些成果为中石油西南油气田、塔里木油气田高温高压油气藏的勘探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撑。随着作业的井更深、温度更高、安全环保要求越严格,需不断提升井下工具的工作温度等技术参数,地面测试装备研制应从环保出发研发,对试油测试作业产出流体环保处理的装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高压 试油测试 装备 研制 状态 中石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高压井APR试油测试管柱中伸缩管作用机理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贺秋云 黄靖富 吴军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5-79,共5页
高温高压井APR试油测试作业在储层改造、放喷测试等工况下井筒压力、温度会改变,APR试油测试管柱的长度会随着井筒环境的变化而发生改变,为了保障管柱在作业期间受力稳定,有时需要在管柱中设置伸缩管来补偿管柱的长度变化,因此,有必要... 高温高压井APR试油测试作业在储层改造、放喷测试等工况下井筒压力、温度会改变,APR试油测试管柱的长度会随着井筒环境的变化而发生改变,为了保障管柱在作业期间受力稳定,有时需要在管柱中设置伸缩管来补偿管柱的长度变化,因此,有必要对伸缩管在管柱中的工作机理进行系统的分析总结。文章从RTTS封隔器工作原理、性能包络线等方面阐释了伸缩管对封隔器保持有效坐封的影响,计算了伸缩管设置对管柱三轴应力强度安全系数的影响,最后分析了伸缩管对液压旁通阀工作的影响。通过现场实例分析,验证了伸缩管的设置应主要以液压旁通在井下的工作和提高管柱三轴应力强度安全系数为出发点,而以保持RTTS封隔器有效初始坐封压重为目的的做法不符合实际情况。分析结论对优化高温高压APR试油测试管柱中伸缩管的数量和下入深度、保持管柱的强度安全和井下测试工具的可靠性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R试油测试管柱 伸缩管 RTTS封隔器 完井设计 管柱长度 管柱强度 应力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宁-威远区块页岩气井地面测试流程优化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贺秋云 《钻采工艺》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38-40,55,共4页
长宁-威远区块作为国家页岩气开发示范区,其勘探开发工作快速推进,预计到2020年天然气产量将达到100×10~8m^3/d。为了适应示范区高效、低成本的建设需要,各项钻完井技术不断优化完善。示范区页岩气地面测试技术作为钻完井技术组成... 长宁-威远区块作为国家页岩气开发示范区,其勘探开发工作快速推进,预计到2020年天然气产量将达到100×10~8m^3/d。为了适应示范区高效、低成本的建设需要,各项钻完井技术不断优化完善。示范区页岩气地面测试技术作为钻完井技术组成之一,除了具备常规井地面测试作业功能外,还需满足试采、井口高压除砂、压裂砂堵应急处理和钻磨桥塞地面压力控制流程等多项作业。地面测试流程优化十分必要,但影响地面测试流程优化的因素也较多。文章作者从长宁-威远区页岩气气藏特征、地理环境、工厂化拉链式作业模式、作业功能需求等方面分析对地面测试试流程优化的影响,并提出了下一步地面测试流程优化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宁-威远区块 页岩气 地面测试流程 优化 影响因素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油测试作业H2S腐蚀破坏的防护工艺 被引量:1
16
作者 贺秋云 廖刚 宋军正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64-67,I0019,共5页
试油测试作业是石油勘探开发链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含硫油气井试油测试期间测试工具和地面计量装备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H2S,H2S会对设备造成严重的腐蚀。对H2S腐蚀表现形式的剖析,认为试油测试期间硫化物应力开裂(SSC)腐蚀为H2S... 试油测试作业是石油勘探开发链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含硫油气井试油测试期间测试工具和地面计量装备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H2S,H2S会对设备造成严重的腐蚀。对H2S腐蚀表现形式的剖析,认为试油测试期间硫化物应力开裂(SSC)腐蚀为H2S主要腐蚀形式。分析含H2S油气井硫化物应力开裂(SSC)破坏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温度、硫化氢分压、p H值等,以此为中心,制定了相应的控制措施,为含硫油气田试油测试中H2S的提前防护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油测试 H2S腐蚀 硫化物应力开裂 防护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油地面除砂器作业适应性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贺秋云 《钻采工艺》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0-52,共3页
油气井试油测试或生产作业时,井筒排出含有固体颗粒的高速流体,如加砂压裂返排出的陶粒等,将对地面测试设备和生产管网带来严重的冲刷破坏,试油地面除砂器是消除此问题的关键设备。目前试油地面除砂器主要有管柱式除砂器和旋流式除砂器... 油气井试油测试或生产作业时,井筒排出含有固体颗粒的高速流体,如加砂压裂返排出的陶粒等,将对地面测试设备和生产管网带来严重的冲刷破坏,试油地面除砂器是消除此问题的关键设备。目前试油地面除砂器主要有管柱式除砂器和旋流式除砂器,两种除砂器结构和工作原理迥然不同。文章在对两种除砂器的工作原理分析的基础上,从砂子粒径、流体速度、流体流动性、流体气液比、除砂元件强度等方面分析两种除砂器除砂作业适应性,提出了两种除砂器作业适应的不同作业井况,推荐了页岩气井两种除砂器同时应用的除砂工艺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油地面除砂器 工作原理 作业适应性 推荐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深高温高压含硫化氢气藏高效试油技术新进展 被引量:22
18
作者 邱金平 张明友 +3 位作者 才博 贺秋云 姜伟 戴强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9-50,94,共3页
超深高温高压储层逐步成为油气勘探的重要部分,面临埋藏加深、压力增高、温度升高、物性变差并含H_2S和CO_2等气体,对试油测试的安全性、高效性等提出新需求。文章结合川中、塔里木库车油气勘探试油新难点,介绍了超深高温高压含硫化氢... 超深高温高压储层逐步成为油气勘探的重要部分,面临埋藏加深、压力增高、温度升高、物性变差并含H_2S和CO_2等气体,对试油测试的安全性、高效性等提出新需求。文章结合川中、塔里木库车油气勘探试油新难点,介绍了超深高温高压含硫化氢储层配套技术新进展,包括:形成试油完井投产一体化管柱,单井试油周期平均节约12 d以上;研发全井无线地面直读技术,实现140 MPa/150℃下信号无线传输最大距离4 610 m;研发了175 MPa/210℃/170 h的超高温超高压射孔器材,解决了超高温条件下射孔技术难题;发展140 MPa的地面流程集中控制技术,完善试油作业井筒完整性评价软件及安全环保系统。以上技术在川中高石梯-磨溪、塔里木库车前陆冲断带等重点勘探区域应用230井次,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高压 硫化氢 试油 地面直读 射孔 地面计量 安全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宁区块页岩气井排液技术现状及攻关方向探讨 被引量:16
19
作者 韩慧芬 贺秋云 王良 《钻采工艺》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9-71,77,共4页
页岩气储层具有脆性高、孔隙度和渗透率极低、天然微裂缝发育等特点,须通过大规模水力压裂作业形成复杂裂缝网络来获得工业气流。排液作为压裂和后期生产"衔上接下"的关键一环,在页岩气开发中被高度重视。目前长宁大多数页岩... 页岩气储层具有脆性高、孔隙度和渗透率极低、天然微裂缝发育等特点,须通过大规模水力压裂作业形成复杂裂缝网络来获得工业气流。排液作为压裂和后期生产"衔上接下"的关键一环,在页岩气开发中被高度重视。目前长宁大多数页岩气井采用经验方法或者借助邻井的返排数据指导控制排液,缺乏理论依据。文章针对长宁区块页岩气井返排关井时间、返排速率、返排率、返排液矿化度等,提出了从五个方面进行排液技术研究:压裂后关井时间对裂缝扩展、气井产量的影响;返排液矿化度和离子成分变化的特征及离子来源;页岩气井返排效果影响因素及压裂液去向问题;压裂液滞留于地层对页岩气储层伤害及返排率对气井产量的影响;返排控制参数对返排率及支撑剂回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宁区块 页岩气井 排液技术 自吸机理 返排控制参数 矿化度 裂缝扩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气井返排液离子来源分析及启示 被引量:1
20
作者 韩慧芬 贺秋云 +2 位作者 王良 秦毅 雷现梅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4-66,111,I0004,I0005,共6页
大多数页岩气井返排液离子及矿化度随返排时间增加而增加,页岩与压裂液作用存在离子交换现象,但对于页岩与压裂液间离子交换的原因以及离子来源研究较少。通过对某区块页岩与压裂液作用后离子类型及含量变化的量化分析,计算出了各种物... 大多数页岩气井返排液离子及矿化度随返排时间增加而增加,页岩与压裂液作用存在离子交换现象,但对于页岩与压裂液间离子交换的原因以及离子来源研究较少。通过对某区块页岩与压裂液作用后离子类型及含量变化的量化分析,计算出了各种物质对溶液矿化度的贡献率,探索了页岩气井返排液离子来源及离子交换机理,并通过离子强度、总硬度计算,分析了页岩与压裂液作用后胶液的稳定性与二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页岩与压裂液作用后会发生离子交换,储层中各类可溶无机盐的溶解及黏土矿物是返排液中离子的重要来源;页岩天然裂缝或孔隙中充填有大量的可溶盐,页岩中水溶性可溶盐含量在页岩中占到了较大的比例;页岩与压裂液作用后胶液的稳定性由表面电荷控制,液体离子强度越大,胶液就越不稳定,矿物质越倾向于聚集进而导致裂缝张度或者孔的堵塞,影响气井产能;在页岩气井优化设计中,要根据页岩与压裂液作用后离子类型、浓度以及胶液稳定性结果对压裂液配方进行优化,尽可能防止液体絮凝沉淀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离子交换 离子强度 胶液稳定性 可溶盐 电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