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西藏高原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及功能分析
被引量:
15
1
作者
贺桂芹
杨改河
+1 位作者
冯永忠
姜艳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85-189,共5页
西藏高原地理位置特殊,发育了类型多样的高原湿地,这些高原湿地生态系统在全球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通过实地考察结合文献分析,系统研究了西藏高原湿地生态系统的构成、分布及特点。详细介绍了西藏高原湿地的组成类型,分布...
西藏高原地理位置特殊,发育了类型多样的高原湿地,这些高原湿地生态系统在全球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通过实地考察结合文献分析,系统研究了西藏高原湿地生态系统的构成、分布及特点。详细介绍了西藏高原湿地的组成类型,分布区域以及其生物多样性、稀有性和脆弱性等特点。运用市场价值法、影子工程法、碳税收法等,计算出西藏高原湿地生态系统总的生态功能价值为6 207.83亿元。功能价值量大小依次为:降解污染>大气组分调节>调蓄洪水>气体调节>科研文化和生物栖息>水源涵养。其中降解污染物的功能最大,为2 080.15亿元,最小的是水源涵养功能25.12亿元。最后,对该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湿地
结构与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西藏农作制度的演变特征及发展
被引量:
1
2
作者
贺桂芹
杨改河
+1 位作者
金涛
冯永忠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2141-2142,2170,共3页
从西藏的实际出发,简要介绍了西藏农作制度的类型、特征以及农作制度在西藏“一江两河”区的发展,提出了西藏农作制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关键词
西藏
农作制度
演变特征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土壤水分生态效应研究
被引量:
5
3
作者
胡江波
杨改河
+4 位作者
贺桂芹
张笑培
刘志超
淮宗安
李会萍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29-31,共3页
采用野外调查、定点观测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渭北旱塬丘陵沟壑区不同植被恢复模式(A组为刺槐林1和荒坡,B组为封育和未封育,C组为刺槐林2和农田)土壤水分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土壤水分的季节动态变化...
采用野外调查、定点观测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渭北旱塬丘陵沟壑区不同植被恢复模式(A组为刺槐林1和荒坡,B组为封育和未封育,C组为刺槐林2和农田)土壤水分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土壤水分的季节动态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近似于抛物线形,但也存在一定的差异。10月份以前,A、B两组植被恢复模式的土壤含水量均小于对照,此后较对照明显提高,说明在降水较少的月份,尤其是旱季,保水效果好;C组中,刺槐林2土壤含水量表现出和农田基本相似的变化趋势,且土壤含水量始终较农田高。3组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土壤水分平均值总体上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加,当年降水对土壤水分的补偿作用均较好;其变异系数总体上随着土层的增加而逐渐减小;3组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不同层次土壤水分的变化幅度差异较大,随着土层深度的加大,土壤水分含量随时间的变化幅度呈减少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恢复
模式
土壤水分
渭北旱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西藏高原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及功能分析
被引量:
15
1
作者
贺桂芹
杨改河
冯永忠
姜艳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陕西省循环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出处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85-189,共5页
基金
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前期研究专项(2005CCAO5300)
文摘
西藏高原地理位置特殊,发育了类型多样的高原湿地,这些高原湿地生态系统在全球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通过实地考察结合文献分析,系统研究了西藏高原湿地生态系统的构成、分布及特点。详细介绍了西藏高原湿地的组成类型,分布区域以及其生物多样性、稀有性和脆弱性等特点。运用市场价值法、影子工程法、碳税收法等,计算出西藏高原湿地生态系统总的生态功能价值为6 207.83亿元。功能价值量大小依次为:降解污染>大气组分调节>调蓄洪水>气体调节>科研文化和生物栖息>水源涵养。其中降解污染物的功能最大,为2 080.15亿元,最小的是水源涵养功能25.12亿元。最后,对该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西藏
湿地
结构与功能
Keywords
Tibet
alpine wetland
structure and function
分类号
X32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西藏农作制度的演变特征及发展
被引量:
1
2
作者
贺桂芹
杨改河
金涛
冯永忠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农业研究所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2141-2142,2170,共3页
基金
重大基础研究前期研究专项(2005CCAO5300)
文摘
从西藏的实际出发,简要介绍了西藏农作制度的类型、特征以及农作制度在西藏“一江两河”区的发展,提出了西藏农作制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关键词
西藏
农作制度
演变特征
发展
Keywords
Tibet
Tillage system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
Development
分类号
S344 [农业科学—作物栽培与耕作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土壤水分生态效应研究
被引量:
5
3
作者
胡江波
杨改河
贺桂芹
张笑培
刘志超
淮宗安
李会萍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千阳县林业工作站
出处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29-31,共3页
基金
国家重大基础预研项目(2005CCA05300)
文摘
采用野外调查、定点观测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渭北旱塬丘陵沟壑区不同植被恢复模式(A组为刺槐林1和荒坡,B组为封育和未封育,C组为刺槐林2和农田)土壤水分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土壤水分的季节动态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近似于抛物线形,但也存在一定的差异。10月份以前,A、B两组植被恢复模式的土壤含水量均小于对照,此后较对照明显提高,说明在降水较少的月份,尤其是旱季,保水效果好;C组中,刺槐林2土壤含水量表现出和农田基本相似的变化趋势,且土壤含水量始终较农田高。3组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土壤水分平均值总体上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加,当年降水对土壤水分的补偿作用均较好;其变异系数总体上随着土层的增加而逐渐减小;3组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不同层次土壤水分的变化幅度差异较大,随着土层深度的加大,土壤水分含量随时间的变化幅度呈减少趋势。
关键词
植被恢复
模式
土壤水分
渭北旱塬
Keywords
vegetation rehabilitation
mode
soil moisture
arid table land of the north Weihe River
分类号
S152.7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西藏高原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及功能分析
贺桂芹
杨改河
冯永忠
姜艳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西藏农作制度的演变特征及发展
贺桂芹
杨改河
金涛
冯永忠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土壤水分生态效应研究
胡江波
杨改河
贺桂芹
张笑培
刘志超
淮宗安
李会萍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07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