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贵阳市市售调味品中脂肪和钠含量研究
1
作者 贺林娟 李洪波 《食品安全导刊》 2024年第28期63-65,70,共4页
目的:分析市售调味品中的脂肪含量、钠含量,了解市售调味品中的营养素含量现状,为及时调整人群饮食,降低慢性病风险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在贵阳市随机抽取3个区域并采集537份市售调味品的营养标签信息(脂肪含量、钠含量),并对其中20份调... 目的:分析市售调味品中的脂肪含量、钠含量,了解市售调味品中的营养素含量现状,为及时调整人群饮食,降低慢性病风险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在贵阳市随机抽取3个区域并采集537份市售调味品的营养标签信息(脂肪含量、钠含量),并对其中20份调味品进行检测复核。结果:537份调味品中,植物油的脂肪含量最高,酱油和盐、味精类的脂肪含量最少;盐、味精类调味品中钠含量最多,植物油类未检出钠元素。结论:537份调味品中脂肪、钠含量没有超过每日推荐摄入量标准,但过多食用可能增加患慢性病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味品 脂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明区中小学生营养素养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2
作者 贺林娟 李洪波 《食品安全导刊》 2024年第26期116-119,共4页
目的:了解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中小学生营养素养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对南明区921名3~9年级学生进行营养素养评价,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人口学特征营养素养得分的差异。结果:南明区中小学生营养素养平均得分为(60.... 目的:了解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中小学生营养素养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对南明区921名3~9年级学生进行营养素养评价,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人口学特征营养素养得分的差异。结果:南明区中小学生营养素养平均得分为(60.13±13.25)分,认知领域和技能领域的得分分别为(62.07±17.06)分、(47.26±13.60)分。结论:年级、主要带养人及其文化程度、家庭经济情况、是否留守儿童和挑食或偏食的情况是影响中小学生营养素养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素养 中小学生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鲭鱼鱼肉中组胺产生菌的筛选与鉴定 被引量:7
3
作者 周卫枫 汤海青 +2 位作者 贺林娟 杨华 欧昌荣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225-229,共5页
根据产组胺能力,采用二步筛选法从鲭鱼肉中分离、筛选组胺产生菌(HPB),并通过生理生化实验结合16S rRNA序列同源性分析,对分离得到的HPB进行鉴定。结果表明:筛选出的5株组胺产生菌中,2株为革兰氏阴性菌、3株为革兰氏阳性菌,将5株菌接种... 根据产组胺能力,采用二步筛选法从鲭鱼肉中分离、筛选组胺产生菌(HPB),并通过生理生化实验结合16S rRNA序列同源性分析,对分离得到的HPB进行鉴定。结果表明:筛选出的5株组胺产生菌中,2株为革兰氏阴性菌、3株为革兰氏阳性菌,将5株菌接种到含2.0g/100mL组氨酸的培养基中,36℃条件下培养24h,培养液中组胺产量分别为210.5、823.0、130.5、229.0、217.0mg/L。根据生理生化特性与16S rRNA序列同源性分析,分离得到的HPB分别为蒙氏假单胞菌(Pseudomonas monteilii)、弗氏柠檬酸杆菌(Citrobacter freundii)、球形芽孢杆菌(Bacillus sphaericus)、溶酪大球菌(Macrococcus caseolyticus)以及松鼠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sciur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胺产生菌 16S RRNA 组胺 鲭鱼 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即时性图像法应用于学龄儿童膳食评估的效果评价
4
作者 彭江江 刘俊 +7 位作者 石柱 李洪波 龙泓江 贺林娟 黄伊彦文 吴胜男 唐振闯 刘怡娅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3年第11期71-77,共7页
目的:将即时性图像法膳食调查技术应用于学龄儿童膳食评估,并进行效果评价,为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中膳食评估方法的改良提供参考。方法:在贵州省龙里县民族完全中学和铜仁市正光小学各招募20名学生,分别使用称重法、24小时回顾法、即时性... 目的:将即时性图像法膳食调查技术应用于学龄儿童膳食评估,并进行效果评价,为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中膳食评估方法的改良提供参考。方法:在贵州省龙里县民族完全中学和铜仁市正光小学各招募20名学生,分别使用称重法、24小时回顾法、即时性图像法对其进行膳食评估,通过相关性分析及配对t检验/Wilcoxon秩和检验对即时性图像法和24小时回顾法分别与称重法的一致性进行评价。结果: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即时性图像法与称重法的相关性更优,数据的分布更集中于线性趋势(r=0.954,P<0.01),配对t检验或秩和检验结果显示,即时性图像法与称重法数据的差异较小,四分位数间距较小(P<0.01)。24小时膳食回顾法在单个膳食或是总膳食都高估了食物摄入量(d=4.00±16.00,P<0.001),而即时性图像法对总膳食的评估则没有出现这种情况(d=0.00±8.63, P=0.852)。结论:即时性图像法应用在学龄儿童膳食摄入量评估中显示出相对有效性,有望应用于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即时性图像法 24h回顾法 膳食评估 学龄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