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LBSS盆地模拟系统几个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2
1
作者 贺晓苏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59-66,共8页
本文从准噶尔盆地的实际地质情况出发,就SLBSS盆地模拟系统存在的一些问题作了改进,提出了新的压力方程、边界条件、剥蚀处理及应用化学动力学求产烃率方法,并将其数学模型在计算机上加以实现,使改进后的盆地模拟系统更加适应各类复杂... 本文从准噶尔盆地的实际地质情况出发,就SLBSS盆地模拟系统存在的一些问题作了改进,提出了新的压力方程、边界条件、剥蚀处理及应用化学动力学求产烃率方法,并将其数学模型在计算机上加以实现,使改进后的盆地模拟系统更加适应各类复杂地质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LBSS系统 盆地 模拟 有机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原油裂解气资源估算 被引量:6
2
作者 贺训云 王招明 +4 位作者 贺晓苏 杨文静 杨兰英 肖中尧 胡剑风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82-186,共5页
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正、反演相结合的方法,对台盆区原油裂解气资源与分布进行了研究。对台盆区原油裂解气资源反演估算。结果表明,其约占台盆区天然气总资源量的40% ̄52%;根据油气生成运聚理论及油气系统理论,首次采用盆地模... 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正、反演相结合的方法,对台盆区原油裂解气资源与分布进行了研究。对台盆区原油裂解气资源反演估算。结果表明,其约占台盆区天然气总资源量的40% ̄52%;根据油气生成运聚理论及油气系统理论,首次采用盆地模拟正演方法对台盆区原油裂解气资源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其约占台盆区天然气总资源量的49%.正反演综合结果表明,塔里木盆地台盆区原油裂解气资源约占其天然气总资源量的40% ̄52%,具有丰富的资源前景;原油裂解气主要分布在塔东地区和麦盖提斜坡,其次为塔北和塔中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原油 裂解 资源评价 天然气资源 正演 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近5年油气勘探进展与启示 被引量:40
3
作者 张强 吕福亮 +2 位作者 贺晓苏 王彬 孙国忠 《中国石油勘探》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4-61,共8页
采用统计学方法对南海最新收集数据进行系统分析,并对典型油气田进行解剖,同时结合南海油气地质背景,对南海周边国家近5年油气勘探进展与趋势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发现:(1)南海新发现油气藏主要分布于南海北部珠江口盆地、琼东南盆地、... 采用统计学方法对南海最新收集数据进行系统分析,并对典型油气田进行解剖,同时结合南海油气地质背景,对南海周边国家近5年油气勘探进展与趋势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发现:(1)南海新发现油气藏主要分布于南海北部珠江口盆地、琼东南盆地、莺歌海盆地和南海中南部湄公、万安、曾母和文莱沙巴等盆地;(2)以三角洲、扇三角洲砂岩为储层的构造油气藏发现数量最多,但以深水沉积体为储层的岩性油气藏累计储量最大;(3)油气主要富集于中中新统,其次为上新统与上中新统。研究结果表明:(1)深水区已逐渐成为南海下一步勘探主战场和新增储量接替区;以深水沉积体为储层的岩性油气藏和以生物礁为储层的岩性油气藏已成为南海新增储量的主要贡献者。(2)直接位于源上或源侧的中新统生物礁是南海中南部盆地最为现实的勘探目标,前古近系潜山油气藏是南海西北部重要的潜在勘探目标;差异压实岩性体与上倾尖灭体是陆坡深水区深水沉积体相关油气藏的主要圈闭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 深水沉积 生物礁 潜山 深水勘探 曾母盆地 莺歌海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沉积盆地含油气系统分布特征及勘探潜力评价 被引量:7
4
作者 张强 贺晓苏 +1 位作者 王彬 孙国忠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0-49,共10页
南海深水区盆地油气发现率极低,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对其油气成藏条件、特征及主控因素认识不清。结合南海区域地质背景,通过系统总结南海油气地质条件,分析南海海域已发现油气藏和含油气构造系统,并对典型油气藏进行解剖,将南海沉积盆... 南海深水区盆地油气发现率极低,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对其油气成藏条件、特征及主控因素认识不清。结合南海区域地质背景,通过系统总结南海油气地质条件,分析南海海域已发现油气藏和含油气构造系统,并对典型油气藏进行解剖,将南海沉积盆地含油气系统从区域上划分为5类,这5类含油气系统对南海油气成藏特征与油气分布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始新统湖相烃源岩含油气系统主要分布于南海北部内裂谷带断陷陆架区,坳陷区深层碎屑岩具较好的油气勘探前景;(2)下渐新统海陆过渡相烃源岩含油气系统主要分布于南海北部外裂谷带陆坡区,是目前南海油气勘探的主战场;(3)上渐新统海陆过渡相烃源岩含油气系统主要分布于南海南部陆架区,生物礁碳酸盐岩在该区勘探中要尤为重视;(4)中—上中新统海陆过渡相烃源岩含油气系统主要分布于南海南缘前陆碰撞带,深水区朵叶砂体具有较好的勘探潜力;(5)中新统陆源海相烃源岩含油气系统主要分布于南海陆坡深水区,预测该区域具有较好的成藏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 沉积盆地 含油气系统 分布特征 勘探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