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孢混杂培养物分离纯菌种的原理与方法
1
作者 贺新生 张锐杰 +2 位作者 杨锡 林志强 陈波 《食用菌》 2025年第1期31-35,共5页
简单的多孢分离法无法得到遗传性状一致的纯菌种,而多孢培养物经多次菌丝纯化(边缘、尖端)后可得遗传性状单一的纯菌种。总结介绍同宗结合、异宗结合物种的遗传学基础及孢子收集方法,从多孢混杂培养物中获得单一遗传性状菌种的操作方法... 简单的多孢分离法无法得到遗传性状一致的纯菌种,而多孢培养物经多次菌丝纯化(边缘、尖端)后可得遗传性状单一的纯菌种。总结介绍同宗结合、异宗结合物种的遗传学基础及孢子收集方法,从多孢混杂培养物中获得单一遗传性状菌种的操作方法、检测方法。讨论多孢菌种、混合播种、多孢杂交、多孢融合等方法和术语的谬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杂菌种 纯菌种 多孢杂交 多孢融合 Ⅲ级同宗结合 菌种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肚菌栽培的原理和方法
2
作者 贺新生 王光礼 +4 位作者 张锐杰 杨锡 罗维维 林志强 陈波 《食药用菌》 2025年第1期28-33,共6页
羊肚菌(Morchella spp.)的栽培原理和方法不同于大多数食药用菌物种。指出食药用菌栽培依据子实体形成与培养料的关系可以分为4种类型:纯料出菇、覆土出菇、少料出菇、无料出菇,而羊肚菌栽培属于少料出菇(培养料超过一定比例就不会出菇)... 羊肚菌(Morchella spp.)的栽培原理和方法不同于大多数食药用菌物种。指出食药用菌栽培依据子实体形成与培养料的关系可以分为4种类型:纯料出菇、覆土出菇、少料出菇、无料出菇,而羊肚菌栽培属于少料出菇(培养料超过一定比例就不会出菇),列举并说明段木栽培法、营养袋法、营养袋+营养料法、营养料法及全菌种栽培法等栽培方法的技术要点与存在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料出菇 营养袋栽培法 营养料栽培法 全菌种栽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绵胶煤炱菌适宜培养基筛选试验
3
作者 林志强 李诗雨 +3 位作者 叶羿辰 索志荣 贺新生 徐刚 《食用菌》 CAS 2024年第4期46-50,共5页
目的:探索在试验条件下能够培养出大型海绵胶煤炱菌子实体的培养基。方法:采用离子色谱法测定居竹伪角蚜蜜露的可溶性糖成分,再分别选用5种传统培养基、4种含蜜露糖成分的培养基、4种麸皮加蜜露糖成分的培养基培养海绵胶煤炱菌,比较该... 目的:探索在试验条件下能够培养出大型海绵胶煤炱菌子实体的培养基。方法:采用离子色谱法测定居竹伪角蚜蜜露的可溶性糖成分,再分别选用5种传统培养基、4种含蜜露糖成分的培养基、4种麸皮加蜜露糖成分的培养基培养海绵胶煤炱菌,比较该菌的子实体形态大小、分枝情况、颜色和产量等。结果:①蜜露糖主要含有海藻糖、葡萄糖、果糖、蔗糖、麦芽糖;②5种传统培养基培养的海绵胶煤炱菌子实体产量均较低,但麸皮葡萄糖琼脂培养基(BGA)培养的子实体有较多的分枝;③含蜜露糖成分的培养基SH4培养的子实体产量为53mg/cm^(2),但分枝级数为5级;④采用麸皮加蜜露糖成分的培养基(SHBA)培养的子实体产量虽然低于SH4培养基,但形态更接近野生状态,分枝级数也提升到7级,最长8mm,各方面极显著优于普通培养基。结论:适宜海绵胶煤炱菌生长的、可以形成大型子实体、形态接近野生状态的培养基为麸皮加蜜露糖成分的培养基(SHB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胶煤炱菌 离子色谱 蜜露 纯培养 培养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舌灵芝菌丝体发酵工艺条件试验 被引量:6
4
作者 贺新生 王茂 +4 位作者 欧文婧 程鹏瑞 赵扬 苏艳秋 力昌红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88-292,共5页
树舌灵芝是灵芝属真菌中的一种,是我国中医药宝库中的珍贵药用菌。为寻求高产的生长条件和经济的培养基,进行了转速、温度、pH值、装瓶体积、接种量、碳源、氮源、C/N等单因素试验和多因素试验设计,利用菌丝体液体培养探索这些条件对菌... 树舌灵芝是灵芝属真菌中的一种,是我国中医药宝库中的珍贵药用菌。为寻求高产的生长条件和经济的培养基,进行了转速、温度、pH值、装瓶体积、接种量、碳源、氮源、C/N等单因素试验和多因素试验设计,利用菌丝体液体培养探索这些条件对菌丝体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菌丝生长的最适转速为150r/min,最适温度为25~30℃,最适pH值为5.5~6.5,最适装瓶体积为125ml,最适接种量为5ml/100ml;最适碳源为葡萄糖,最适氮源为米糠,最适C/N为25:1。液体培养的最佳营养条件为:3%的葡萄糖,0.072%的KNO3,0.02%的NaH2PO4,pH为8.5。通过生长曲线实验得出logistic方程:Y=0.616/(1+17.732e-8.874x),菌丝体干重达到500~700mg/100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舌 菌丝体 碳源 氮源 转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类煤烟病大型病原菌——海绵胶煤炱菌的分子鉴定 被引量:12
5
作者 贺新生 刘超洋 +4 位作者 林琦 郑俊娟 竹文坤 商圆圆 霍存录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63-367,共5页
煤烟病是竹类常见的一类病害。在四川省成都、德阳、绵阳、宜宾和江苏、浙江等地共采集到100多份竹类煤烟病的一种产生大型子实体的病原菌标本,经组织、孢子分离得到纯培养菌株。提取纯培养子实体的总DNA,进行ITS序列分析,鉴定为Scorias... 煤烟病是竹类常见的一类病害。在四川省成都、德阳、绵阳、宜宾和江苏、浙江等地共采集到100多份竹类煤烟病的一种产生大型子实体的病原菌标本,经组织、孢子分离得到纯培养菌株。提取纯培养子实体的总DNA,进行ITS序列分析,鉴定为Scorias spongiosa,海绵胶煤炱菌。该菌是中国竹类病原菌的新记录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胶质煤炱菌 分生孢子器 ITS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培养料C/N和含N量对毛木耳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3
6
作者 贺新生 侯大斌 王光礼 《食用菌学报》 1998年第1期33-38,共6页
试验结果表明,商业化栽培毛木耳的培养料不需添加有机氮源,采用高C/N(60~100:1)和低含N量(0.4%~0.8%)的配方,干耳生物学效率(ABE%)为20%~24%,出耳后污染少,耳片商品率高。干耳产量(y_1=ABE%)、单袋经济效益(y_2,元/袋)、培养料... 试验结果表明,商业化栽培毛木耳的培养料不需添加有机氮源,采用高C/N(60~100:1)和低含N量(0.4%~0.8%)的配方,干耳生物学效率(ABE%)为20%~24%,出耳后污染少,耳片商品率高。干耳产量(y_1=ABE%)、单袋经济效益(y_2,元/袋)、培养料C/N(x_1)及N%(x_2)的回归方程分别为: y_1=-15.1746+20.4322 lgx_1,r=0.9630,P>0.01; y_2=-3.5729+2.8329 lgx_1,r=0.9815,P>0.01; y_1=20.9942-20.7741 lgx_2,r=-0.9474,P>0.01; y_2=1.4202-2.4361 lgx_2,r=-0.8061,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N量 毛木耳 回归方程 生长发育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环林地蘑菇的生物学特性和栽培特性 被引量:5
7
作者 贺新生 李纯华 康晓惠 《食用菌学报》 2001年第3期23-28,共6页
双环林地蘑菇菌丝无锁状联合。菌丝生长温度 10~ 4 0℃ ,最适 2 0~ 2 5℃ ;pH4 .5~13,最适 6~ 8.5 ;培养料含水量 4 5 %~ 75 %菌丝均可生长 ,最适 68%~ 73% ;最适C源是淀粉、蔗糖、纤维素 ;最适氮源是酵母粉、干酪素、硫酸铵、硝... 双环林地蘑菇菌丝无锁状联合。菌丝生长温度 10~ 4 0℃ ,最适 2 0~ 2 5℃ ;pH4 .5~13,最适 6~ 8.5 ;培养料含水量 4 5 %~ 75 %菌丝均可生长 ,最适 68%~ 73% ;最适C源是淀粉、蔗糖、纤维素 ;最适氮源是酵母粉、干酪素、硫酸铵、硝酸铵 ;麦芽、麸皮、松针、干糙皮侧耳子实体、小麦、牛粪的热水提取液可促进菌丝生长。双环林地蘑菇子实体形成温度 2 0~ 35℃ ,最适 2 4~30℃ ,子实体形成期最适宜的空气相对湿度为 70 %~ 8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环林地 蘑菇 形态特征 生物学特性 栽培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袋栽毛木耳镰刀菌病害研究简报 被引量:10
8
作者 贺新生 张玲 《食用菌学报》 1995年第2期44-47,共4页
镰刀菌病害是四川省袋栽毛木耳的主要病害,从各主产地采集的16个耳袋样品中分离到20个菌株,鉴定结果显示它们同属一种镰刀菌,即茄腐皮镰孢霉[Fusarium solani(Mart.)Sacc.].本文描述了该病菌的培养特征、形态特性、症状及发病规律。... 镰刀菌病害是四川省袋栽毛木耳的主要病害,从各主产地采集的16个耳袋样品中分离到20个菌株,鉴定结果显示它们同属一种镰刀菌,即茄腐皮镰孢霉[Fusarium solani(Mart.)Sacc.].本文描述了该病菌的培养特征、形态特性、症状及发病规律。研究表明,毛木耳是镰刀菌在食用菌中的一个新寄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木耳 茄腐皮镰孢霉 病原菌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栽培羊肚菌的形态发育分析 被引量:33
9
作者 贺新生 张能 +4 位作者 赵苗 谢敬宜 王银 陈波 刘超洋 《食药用菌》 2016年第4期222-229,238,共9页
首次系统分析栽培羊肚菌的形态学特征和形态发育循环过程,包括菌丝和菌丝体、子实体形态和数量性状、组织解剖形态、菌核形成过程、无性繁殖体、子实体发育过程、栽培过程的生活循环、孢子萌发方式等,讨论形态特征与子实体产量的关系。
关键词 羊肚菌 多核细胞 菌肉膨大细胞 无性型 菌核形成方式 生活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肚菌生产大面积绝收的原因分析与对策 被引量:16
10
作者 贺新生 伍永华 +4 位作者 王光礼 王珏 王一璞 李小勇 赵苗 《食用菌》 CAS 2021年第6期5-8,共4页
分析规模化栽培羊肚菌出现大面积绝收的原因,提出应用可靠原种、提高栽培种质量、加大栽培种用量、提高营养料质量、增加营养料投放量、改进栽培设施、加强田间精细管理、控制生产规模等丰产稳产对策措施。
关键词 羊肚菌 土壤含水量 水分管理 极端高温 极端低温 菌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红侧耳子实体生产膳食纤维工艺条件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贺新生 竹文坤 叶琴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58-162,共5页
以红侧耳干子实体为原料,用酶法、酸法、碱法制备膳食纤维。比较各种方法的优缺点:酶法制得的产品色泽浅,易漂白,无异味;综合经济和技术等因素,较优的酶法工艺参数为水解温度为60℃,液料比为12:1(ml/g),水解时间2h,木瓜蛋白酶液浓度3%,... 以红侧耳干子实体为原料,用酶法、酸法、碱法制备膳食纤维。比较各种方法的优缺点:酶法制得的产品色泽浅,易漂白,无异味;综合经济和技术等因素,较优的酶法工艺参数为水解温度为60℃,液料比为12:1(ml/g),水解时间2h,木瓜蛋白酶液浓度3%,便可得60%左右的膳食纤维产品。酸法制得的产品色泽深,不易漂白,有异味,纤维产量低,不适合膳食纤维的制备。碱法制得的产品色泽深,不易漂白,无异味,纤维产量中等,工艺参数为:1%的氢氧化钠,液料比10:1(ml/g),水浴温度为70℃,水解时间2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侧耳 膳食纤维 提取 木瓜蛋白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鬼笔菌丝体和子实体中提取天然防腐物质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贺新生 黄倩倩 +2 位作者 潘家莲 罗玲 余新竹 《四川食品与发酵》 2004年第4期40-42,共3页
从野外采集的野生标本中,分离得到2个腹菌菌种。用液体发酵得到的干菌丝体和栽培的子实体进行蒸馏,得到抑菌活性物质。用抑菌活性物质进行抑菌实验,供试菌株为从变质肉汤中分离到的四种腐败菌。结果显示蒸馏提取物可以抑制各种腐败菌的... 从野外采集的野生标本中,分离得到2个腹菌菌种。用液体发酵得到的干菌丝体和栽培的子实体进行蒸馏,得到抑菌活性物质。用抑菌活性物质进行抑菌实验,供试菌株为从变质肉汤中分离到的四种腐败菌。结果显示蒸馏提取物可以抑制各种腐败菌的生长,其中FBJ_2对抑菌物质最为敏感,FBJ_1和FBJ_3次之,FBJ_4稍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实体 菌丝体 栽培 生长 野生 活性物质 液体发酵 肉汤 标本 提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栽培蕈菌的种类和分类系统 被引量:17
13
作者 贺新生 候大斌 《食用菌学报》 1997年第2期54-64,共11页
本文报道了目前人工培养菌丝体和子实体的囊菌150多种,它们属于子囊菌亚门和担子菌亚门,有4纲,14目,30科,60余属。据Ainsworth和Bisbys(1983)的《真菌字典》列出了这些属的分类系统。
关键词 栽培 蕈菌 物种 分类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混合食用有机酸浸渍双孢蘑菇技术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贺新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53-155,共3页
分别用不同浓度的混合食用有机酸、食盐加混合食用有机酸、食盐等的溶液作为汤汁,浸渍双孢蘑菇子实体,结果表明用2.0%~2.5%的混合食用有机酸直接浸渍蘑菇子实体,保质期可以超过500d。
关键词 蘑菇子实体 混合食用有机酸 相对质量系数 浸渍 保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生假蜜环菌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3
15
作者 贺新生 吴钰娟 《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9-21,共3页
采用固体培养方法研究天然原料、碳源、氮源、pH值、温度对假蜜环菌菌丝体生长的影响,及出菇试验。菌丝体生长最佳的天然原料是麦麸、栎树枝、木屑等的热水提取液;最佳碳源是可溶性淀粉、葡萄糖;最佳氮源是蛋白胨、酵母浸膏。适宜温度是... 采用固体培养方法研究天然原料、碳源、氮源、pH值、温度对假蜜环菌菌丝体生长的影响,及出菇试验。菌丝体生长最佳的天然原料是麦麸、栎树枝、木屑等的热水提取液;最佳碳源是可溶性淀粉、葡萄糖;最佳氮源是蛋白胨、酵母浸膏。适宜温度是5~35°C,最适为20~25°C;适宜的pH范围是4~10,最适为6.0~8.0。出菇培养料最适配方为麦麸比木屑为7∶13。子实体形成的温度是18~28°C,最适温度是20~25°C,空气相对湿度为80%~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蜜环菌 形态特征 生理特征固体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西南地区羊肚菌高产栽培作业流程 被引量:11
16
作者 贺新生 王珏 +7 位作者 王一璞 李小勇 王亚洲 朱晓琴 周莉 赵苗 张能 谢敬宜 《食药用菌》 2020年第6期454-460,共7页
结合实践经验,详细叙述我国西南地区羊肚菌栽培的详细操作流程。包括:菌种和营养料袋的准备、栽培场地的选择与处理、场地和土壤的预处理、出菇棚搭建、播种、菌丝体生长阶段的管理、出菇阶段的管理、采收与加工等,列出每一步操作的数... 结合实践经验,详细叙述我国西南地区羊肚菌栽培的详细操作流程。包括:菌种和营养料袋的准备、栽培场地的选择与处理、场地和土壤的预处理、出菇棚搭建、播种、菌丝体生长阶段的管理、出菇阶段的管理、采收与加工等,列出每一步操作的数量参数、时间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肚菌 大田栽培 菌种用量 季节 出菇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纵条纹炭角菌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7
作者 贺新生 谭仁豪 +3 位作者 袁小红 马林 黄毅 陈波 《食药用菌》 2020年第2期93-97,共5页
纵条纹炭角菌具有镇静、催眠等药用价值,已实现工厂化、规模化栽培。为探究纵条纹炭角菌的研究进展,对其分类学地位、生物学特性、人工培养、化学成分和生理活性等方面的文献进行综述,并提出未来研究的方向和应用前景。
关键词 纵条纹炭角菌 药用价值 人工栽培 化学成分 生理活性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肚菌菌种规模化生产技术 被引量:14
18
作者 贺新生 王茂辉 +5 位作者 王珏 王一璞 李小勇 王亚洲 朱晓琴 赵苗 《食药用菌》 2020年第5期346-350,共5页
羊肚菌菌种生产是羊肚菌栽培的第一步。使用优质的菌种,栽培种培养料和营养料袋以小麦为主要原料,使用足够数量的的栽培种和营养料袋是羊肚菌栽培成功的关键。从原始菌种选择、母种生产、原种生产、栽培种生产和营养料袋制作等方面介绍... 羊肚菌菌种生产是羊肚菌栽培的第一步。使用优质的菌种,栽培种培养料和营养料袋以小麦为主要原料,使用足够数量的的栽培种和营养料袋是羊肚菌栽培成功的关键。从原始菌种选择、母种生产、原种生产、栽培种生产和营养料袋制作等方面介绍羊肚菌菌种的规模化生产技术和流程,并列出具体的数量参数和各项注意事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肚菌 菌种选择 栽培种 生产技术 注意事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猴头菌产量与培养料含氮量的动态关系 被引量:3
19
作者 贺新生 《食用菌学报》 2000年第1期51-55,共5页
选用 2 0种配方进行猴头菌的栽培试验。培养料配方为棉籽壳、木屑和麦麸 ,其含N量为 0 .2 2 %~ 1.4 2 %。试验结果表明 ,猴头菌子实体干物质绝对生物学效率 (ABE %=y1)、经济效益 ( y2 )与培养料含N量 (N %=x1)之间的动态关系符合Logis... 选用 2 0种配方进行猴头菌的栽培试验。培养料配方为棉籽壳、木屑和麦麸 ,其含N量为 0 .2 2 %~ 1.4 2 %。试验结果表明 ,猴头菌子实体干物质绝对生物学效率 (ABE %=y1)、经济效益 ( y2 )与培养料含N量 (N %=x1)之间的动态关系符合Logistic方程 :y1=10 .0 0 / ( 1+3.4 2 4 2e- 2 .32 15x1) ,r′y1x1=- 0 .8648 ,P >0 .0 1;y2 =3.0 0 / ( 1+8.6791e- 2 .954 9x1) ,r′y2 x1=- 0 .8568 ,P >0 .0 1。y1、y2 与x1的相关性极显著。配方中培养料最佳含N量为 1.0 0 %~ 1.2 0 %,虽然成本较高 ,但产量最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关系数 氮含量 猴头菌 培养料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羊肚菌属种类及名称 被引量:13
20
作者 贺新生 张锐杰 +3 位作者 李小勇 王亚洲 朱晓琴 周莉 《食用菌》 CAS 2021年第1期11-14,共4页
根据采集标本鉴定结果与文献报道的中国羊肚菌属物种,列出了羊肚菌属物种名录。该名录包括40个合法名称的物种(1个有详细信息记载的物种),21个无具体拉丁学名的编号物种(系统学物种),共计61个种;另有19个学名为同物异名的物种,3个可能... 根据采集标本鉴定结果与文献报道的中国羊肚菌属物种,列出了羊肚菌属物种名录。该名录包括40个合法名称的物种(1个有详细信息记载的物种),21个无具体拉丁学名的编号物种(系统学物种),共计61个种;另有19个学名为同物异名的物种,3个可能没有分布的物种以及12个不正确引用学名的物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肚菌属 合法名称 同物异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