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姬松茸菌孢多糖对胃癌大鼠IL-2、NK细胞的调节及抑瘤作用 被引量:7
1
作者 席孝贤 乔红梅 贺新怀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8期29-31,共3页
目的 探讨中药姬松茸菌孢多糖对胃癌大鼠IL-2、NK细胞的调节及抑瘤作用。方法 将Wistar大鼠 随机分为5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4组均经免疫抑制处理(注射阿糖胞苷与60Co全身照射),皮下接种胃癌细胞 悬液,制成胃癌大鼠模型。其中3组分别... 目的 探讨中药姬松茸菌孢多糖对胃癌大鼠IL-2、NK细胞的调节及抑瘤作用。方法 将Wistar大鼠 随机分为5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4组均经免疫抑制处理(注射阿糖胞苷与60Co全身照射),皮下接种胃癌细胞 悬液,制成胃癌大鼠模型。其中3组分别用姬松茸菌孢多糖大、小剂量及香菇多糖灌胃治疗,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 组分别用相等剂量的生理盐水灌胃。10 d后,观察各实验组肿瘤生长情况及相关免疫指标IL-2、NK细胞的含量或 活性。结果 胃癌大鼠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IL-2含量及NK细胞杀伤活性均显著降低(P<0.01)。用药灌胃 后,IL-2含量及NK细胞杀伤活性均显著提高(P<0.01),瘤块明显减小(P<0.01);姬松茸菌孢多糖组的治疗效果 优于香菇组(P<0.05)。结论 姬松茸菌孢多糖有促进胃癌大鼠IL-2、NK细胞免疫功能及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姬松茸菌孢多糖 胃癌 大鼠 IL-2 NK细胞 抑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千佛菌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脑组织SOD、GSH-PX和MDA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胥冰 席孝贤 贺新怀 《现代中医药》 CAS 2010年第6期100-101,共2页
目的通过研究千佛菌对D-半乳糖致衰老模型小鼠脑组织抗氧化系统SOD、GSH-PX活性及MDA含量的影响,探讨千佛菌抗衰老的可能作用机理。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千佛菌大、小剂量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均腹腔注射D-半乳糖制备... 目的通过研究千佛菌对D-半乳糖致衰老模型小鼠脑组织抗氧化系统SOD、GSH-PX活性及MDA含量的影响,探讨千佛菌抗衰老的可能作用机理。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千佛菌大、小剂量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均腹腔注射D-半乳糖制备衰老模型。千佛菌大、小剂量组分别以100%和50%药液0.4 mL/只/日灌胃,其余等量生理盐水灌胃。测定脑组织中SOD、GSH-PX的活性及MDA的含量。测定脾脏及胸腺指数。结果模型组小鼠脑组织中SOD、GSH-Px浓度明显降低,MDA含量升高,脾脏及胸腺指数明显降低,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与模型组比较,千佛菌大、小剂量组SOD、GSH-Px浓度均明显升高,MDA含量明显降低,脾脏及胸腺指数均明显升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千佛菌对D-半乳糖致衰老模型小鼠脑组织中SOD、GSH-PX酶活性升高,MDA含量降低,表明千佛菌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并能够显著增加小鼠的脾脏及胸腺指数,具有一定的免疫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佛菌 D-半乳糖 衰老 免疫调节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中医药院校开设《中医药免疫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被引量:1
3
作者 贺新怀 席孝贤 孙理军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3期10-11,共2页
随着现代医学、免疫学研究的快速发展和中医药研究的不断深入,中医药与机体免疫功能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同时,由于医学模式的转变和人们崇尚回归自然潮流在全球范围的悄然兴起,中医药通过调整机体免疫状态而在防病治病和养生保健中... 随着现代医学、免疫学研究的快速发展和中医药研究的不断深入,中医药与机体免疫功能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同时,由于医学模式的转变和人们崇尚回归自然潮流在全球范围的悄然兴起,中医药通过调整机体免疫状态而在防病治病和养生保健中所起的作用倍受人们关注。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深感高等中医药院校现用教材中有关中医药与免疫的内容不能满足中医药发展的需要,难以适应高等中医药教育面向21世纪的要求,应当开设一门新的学科——《中医药免疫学》。开设《中医药免疫学》,旨在讲授中医理论及其指导下的中医临床(包括治则、方药、针灸、推拿等)、养生保健等与人体免疫功能的关系及其意义和应用。也可以说,《中医药免疫学》是研究以上诸多内容的学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免疫学 中医教育 课程设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千佛菌对衰老模型小鼠SDH和MDA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孙瑜嬬 席孝贤 贺新怀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0年第5期654-654,656,共2页
目的观察千佛菌对衰老模型小鼠脑组织琥珀酸脱氢酶(SDH)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探讨千佛菌的抗衰老作用。方法测定脑组织SDH及MDA含量。结果千佛菌可升高衰老模型小鼠SDH含量并降低MDA含量。结论千佛菌具有提高机体抗老化能力、维持... 目的观察千佛菌对衰老模型小鼠脑组织琥珀酸脱氢酶(SDH)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探讨千佛菌的抗衰老作用。方法测定脑组织SDH及MDA含量。结果千佛菌可升高衰老模型小鼠SDH含量并降低MDA含量。结论千佛菌具有提高机体抗老化能力、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平衡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佛菌 衰老 琥珀酸脱氢酶(SDH) 丙二醛(MD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止痛消结丸对乳腺增生模型动物血清雌二醇、黄体酮的作用及对小鼠镇痛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蔡国良 马伟欢 +4 位作者 马拴全 黄蕾 贺新怀 黄广平 赵婵 《甘肃中医》 2009年第11期58-60,共3页
目的:观察止痛消结丸对乳腺增生病大鼠的治疗效果及作用机理。方法:以雌、孕激素联合建立大鼠乳腺增生模型,观察止痛消结丸对模型大鼠雌二醇、黄体酮的作用及对小鼠的镇痛作用。结果:止痛消结丸组大鼠血清中雌二醇含量明显下降,黄体酮... 目的:观察止痛消结丸对乳腺增生病大鼠的治疗效果及作用机理。方法:以雌、孕激素联合建立大鼠乳腺增生模型,观察止痛消结丸对模型大鼠雌二醇、黄体酮的作用及对小鼠的镇痛作用。结果:止痛消结丸组大鼠血清中雌二醇含量明显下降,黄体酮含量明显升高,小鼠痛阈值显著提高。结论:止痛消结丸可通过调节乳腺增生病大鼠的性激素水平和提高小鼠痛阈值,从而达到治疗和逆转乳腺增生病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止痛消结丸 乳腺增生病 雌二醇 黄体酮 镇痛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情志致病的藏象学基础及其与免疫的相关性 被引量:13
6
作者 吴晓康 贺新怀 《现代中医药》 CAS 2005年第4期5-6,共2页
关键词 情志致病 藏象学说 免疫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柴胡汤的免疫调节作用 被引量:9
7
作者 席孝贤 贺新怀 《现代中医药》 CAS 1995年第2期14-16,共3页
小柴胡汤有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主要是:影响和调节IL、IFN的产生,调节免疫细胞活性,抗细菌、抗病毒、抗肿瘤,抑制变态反应,治疗与机体免疫功能亢进和失调有关的难治性疾病,稳定机体中枢等。
关键词 小柴胡汤 免疫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学在中医药中的地位和作用 被引量:1
8
作者 席孝贤 贺新怀 《现代中医药》 CAS 2002年第3期13-14,共2页
对机体的免疫调节作用是中医药的重要特色和优势。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思想和现代免疫学密切相关,其临床应用更是如此。免疫学对中医药的发展、实现中医药现代化和促进中医药走向世界都有十分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免疫学 中医药 作用 免疫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千佛菌抗衰老作用实验研究
9
作者 胥冰 席孝贤 贺新怀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6期351-352,358,共3页
目的:观察千佛菌对衰老小鼠血清、脑、肝脏组织抗氧化系统的影响,探讨千佛菌抗衰老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腹腔注射D-半乳糖制备衰老小鼠模型,并以千佛菌100%浓度(大剂量)、50%(小剂量)浓度给小鼠灌胃治疗,六周后,处死动物。检测血清、... 目的:观察千佛菌对衰老小鼠血清、脑、肝脏组织抗氧化系统的影响,探讨千佛菌抗衰老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腹腔注射D-半乳糖制备衰老小鼠模型,并以千佛菌100%浓度(大剂量)、50%(小剂量)浓度给小鼠灌胃治疗,六周后,处死动物。检测血清、脑、肝组织中SOD、GSH-Px、CAT的活性及MDA的含量。结果:千佛菌能显著提高血清、脑及肝组织中SOD、GSH-Px、CAT(p<0.05)活性,降低血清、肝脏和脑组织中MDA(p<0.01)含量。结论:千佛菌通过提高抗氧化酶活性,显著提高衰老小鼠的抗氧化能力,以大剂量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佛菌 D-半乳糖 衰老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草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贺新怀 席孝贤 《陕西中医函授》 1994年第2期10-13,共4页
甘草对机体的免疫功能有比较重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抗病毒、抗细菌等病原体;诱生干扰素、增强NK细胞活性;抑制变态反应;参与机体免疫调节;促进抗体产生;影响补体系统的激活等。
关键词 甘草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抗肺癌转移的分子机制概况
11
作者 方瑜 张扶莉 +2 位作者 单宏民 陈光伟 贺新怀 《现代中医药》 CAS 2005年第1期67-69,共3页
通过对近年来中药抗肺癌转移机理在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表明中医药抗肺癌转移的分子机制可能为通过影响肿瘤转移相关基因的表达 ,减少细胞粘附分子含量 ,抑制蛋白水解酶活性 ,对抗肿瘤新生血管形成 。
关键词 肺癌转移 中医药疗法 分子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