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硅-铝催化剂酸中心形成及其结构 被引量:17
1
作者 贺振富 代振宇 龙军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19,共9页
含Si、Al元素的固体酸催化剂,其活性与其酸性质密切相关。催化剂酸性来源于不同氧配位数的Al原子,而与Si原子无关。催化剂的酸类型、酸强弱取决于Al原子的氧配位数,即与Al原子形成配位的氧原子的个数。Al原子的氧配位数与其外层轨道的... 含Si、Al元素的固体酸催化剂,其活性与其酸性质密切相关。催化剂酸性来源于不同氧配位数的Al原子,而与Si原子无关。催化剂的酸类型、酸强弱取决于Al原子的氧配位数,即与Al原子形成配位的氧原子的个数。Al原子的氧配位数与其外层轨道的杂化方式有关。13Al外层电子排布是3s23p1d0,其外层轨道有sp3、sp3d和sp3d2杂化3种杂化方式。Al原子外层轨道经sp3杂化形成4个sp3杂化轨道,其中有3个未成键的sp3杂化轨道和1个空的sp3杂化轨道。如果1个Al原子与2个O原子(sp3杂化)形成共价键,其结构为[AlO2],这种Al原子外层还有1个价电子和1个空轨道,空轨道可吸引孤对电子,[AlO2]是二配位L酸中心;如果1个Al原子与3个O原子形成共价键,其结构为[AlO3],则Al原子外层有1个空轨道,[AlO3]是三配位L酸中心。如果1个Al原子与4个O原子和1个H原子形成共价键,其结构为四配位的H[AlO4]正四面体;Al原子外层轨道经sp3d杂化,可形成5个sp3d杂化轨道,有3个未成键的sp3d杂化轨道和2个空的sp3d杂化轨道,1个Al原子可与5个O原子和2个H原子形成共价键,其结构为五配位的H2[AlO5]正四方锥或三角双锥;Al原子外层轨道经sp3d2杂化,可形成6个sp3d2杂化轨道,有3个未成键的sp3d2轨道和3个空的sp3d2杂化轨道,1个Al原子可与6个O原子和3个H原子形成共价键,其结构为六配位的H3[AlO6]正八面体。H[AlO4]有提供1个H+的可能,是四配位B酸中心,H2[AlO5]有提供2个H+的可能,是五配位B酸中心,H3[AlO6]有提供3个H+的可能,是六配位B酸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位数 L酸中心 B酸中心 桥氧与非桥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体预处理对催化剂涂层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2
2
作者 贺振富 邵潜 沈宁元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83-85,共3页
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的净化转化效果及其耐久性 ,与催化剂涂层和载体的结合强度密切相关。选用堇青石蜂窝载体经改性预处理后涂覆催化剂 ,涂层表面无明显龟裂现象 ,且不易剥落 ;经 4次冲蚀后 ,涂层中催化剂量的损失小于 5%
关键词 汽车尾气 净化催化剂 载体预处理 涂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铝催化剂酸中心失活与再生的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贺振富 刘俊 龙军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45-851,共7页
含Si、Al元素的固体酸催化剂,其活性来源于其酸性,催化剂的失活与再生一定程度上是其酸性中心的失活与再生。L酸中心具有吸引孤对电子的空轨道,空轨道是L酸中心的活性中心;B酸中心能提供H+,H+是B酸中心的活性中心。L酸中心的空轨道被孤... 含Si、Al元素的固体酸催化剂,其活性来源于其酸性,催化剂的失活与再生一定程度上是其酸性中心的失活与再生。L酸中心具有吸引孤对电子的空轨道,空轨道是L酸中心的活性中心;B酸中心能提供H+,H+是B酸中心的活性中心。L酸中心的空轨道被孤对电子占据后,L酸中心失去活性,B酸中心给出H+后也会失去活性。烯烃在L酸中心作用下生成了环正碳离子,环正碳离子从失活的L酸中心获取H-生成了环烷烃,而失活的L酸中心在给出H-的同时,占据活性中心的1对电子被去掉,变成为空轨道,这样L酸中心又具有吸引孤对电子的能力,又恢复了活性。如果环正碳离子提供H+给失活的B酸中心,C+与相邻的提供H+的C原子各自的2个sp3轨道相互作用形成—CC—双键,即生成了环烯烃,使失活的B酸中心再次获得H+后其活性也得到了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酸中心 B酸中心 H+离子 H-离子 活性中心 失活与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低起燃温度的RD型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贺振富 邵潜 +2 位作者 达志坚 景振华 段启伟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7-35,共9页
评价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的性能,主要从催化剂的起燃特性、空然比特性、空速特性和热稳定性4个重要性能考虑。开发具有较低起燃温度、较宽空燃比窗口、良好热稳定性和较高尾气转化率的尾气净化催化剂是当前研究的目标。在涂覆用的γ-Al_2... 评价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的性能,主要从催化剂的起燃特性、空然比特性、空速特性和热稳定性4个重要性能考虑。开发具有较低起燃温度、较宽空燃比窗口、良好热稳定性和较高尾气转化率的尾气净化催化剂是当前研究的目标。在涂覆用的γ-Al_2O_3浆液中添加Ce^(4+)(Ce^(3+))、La^(3+)、Zr^(4+),可提高发生相变时γ-Al_2O_3的临界粒径,改善催化剂担体的热稳定性,从而保证RD型催化剂具有较低的起燃温度、较宽的空燃比窗口和较高的尾气转化率。经过相当于行车80Mm的模拟老化后,RD型催化剂仍具有高的催化转化率,且在空燃比窗口不变的情况下,起燃温度仅提高20℃,是目前起燃特性最好的催化剂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起燃温度 汽车尾气 净化 催化剂 性能 尾气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化方法对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5
作者 贺振富 邵潜 +1 位作者 景振华 段启伟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1-33,共3页
为避免评价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性能用8×104km行车试验费用昂贵的问题,研究了发动机台架模拟老化方法与8×104km行车试验方法的关系.从整车排放结果来看,发动机台架模拟老化方法要比8×104km实际行车老化对催化剂老化条件苛... 为避免评价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性能用8×104km行车试验费用昂贵的问题,研究了发动机台架模拟老化方法与8×104km行车试验方法的关系.从整车排放结果来看,发动机台架模拟老化方法要比8×104km实际行车老化对催化剂老化条件苛刻.一般来说,针对欧洲Ⅰ、Ⅱ号法规研究开发的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如果经发动机台架模拟老化100h,其整车工况法测试结果能达到法规限值要求,该催化剂经8×104km实际行车后,同样能够满足法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化方法 汽车尾气 净化 催化剂 性能 影响 老化试验 行车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催化溶胶凝胶法制备高纯超细富铝莫来石粉末
6
作者 贺振富 袁启明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94-96,共3页
将尿素酶催化尿素的分解反应用于溶胶凝胶法制备莫来石超细粉末是一种新尝试。设计莫来石组成为nAl2O3/nSiO2=2/1。AlCl3·6H2O和TEOS混合溶液在70℃下催化水解,在1450℃下煅烧,可获得无单晶... 将尿素酶催化尿素的分解反应用于溶胶凝胶法制备莫来石超细粉末是一种新尝试。设计莫来石组成为nAl2O3/nSiO2=2/1。AlCl3·6H2O和TEOS混合溶液在70℃下催化水解,在1450℃下煅烧,可获得无单晶Al2O3,SiO2的高纯超细富铝莫来石粉末,其粒度为30~50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催化 溶胶凝胶 莫来石 超细粉末 化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镧、铈在贵金属型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中的作用 被引量:18
7
作者 李燕秋 贺振富 +1 位作者 李阳 段启伟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8-21,共4页
考察了镧、铈 锆对γ Al2 O3 载体热稳定性以及对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Pt Rh/γ Al2 O3活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在γ Al2 O3 中加入质量分数为 5 %的La2 O3 和 12 .5 %的CeO2 ZrO2制备的稀土复合氧化铝载体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较大... 考察了镧、铈 锆对γ Al2 O3 载体热稳定性以及对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Pt Rh/γ Al2 O3活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在γ Al2 O3 中加入质量分数为 5 %的La2 O3 和 12 .5 %的CeO2 ZrO2制备的稀土复合氧化铝载体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较大的孔体积 ;该载体负载Pt、Rh贵金属后得到的贵金属型三效催化剂Pt Rh/γ Al2 O3 (RN 1)在 92 0℃、10 %水蒸气气氛中老化 2h后仍具有较低的起燃温度、较宽的空燃比窗口和较高的转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 Γ-AL2O3 孔体积 载体 转化率 比表面积 贵金属 复合氧化 三效催化剂 LA2O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RP沸石对FCC汽油催化裂解产丙烯的影响 被引量:10
8
作者 邵潜 李阳 +2 位作者 田辉平 贺振富 龙军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8-11,共4页
研究了在550℃、常压、加入水蒸气条件下,FCC汽油在ZRP沸石上的催化裂解反应和ZRP沸石硅/铝比(n(SiO2)/n(Al2O3))变化及稀土改性ZRP对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和反应前后反应物与产物分布的计算结果表明,FCC汽油中烯烃进行裂化反应生成丙... 研究了在550℃、常压、加入水蒸气条件下,FCC汽油在ZRP沸石上的催化裂解反应和ZRP沸石硅/铝比(n(SiO2)/n(Al2O3))变化及稀土改性ZRP对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和反应前后反应物与产物分布的计算结果表明,FCC汽油中烯烃进行裂化反应生成丙烯。提高烯烃的选择性转化、促进裂化反应并提高丙烯产物的选择性,有利于提高丙烯产率。提高ZRP沸石的n(SiO2)/n(Al2O3)能够增加其强酸量,使烯烃的转化率和低碳烯烃的选择性有所提高,但丁烯选择性高于丙烯的选择性。采用稀土改性也可使ZRP沸石增加强酸量,提高烯烃的转化率和丙烯的选择性,使74.32%的烯烃被转化,裂解汽油烯烃质量分数为18.20%,丙烯选择性达到45.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CC汽油 烯烃 催化裂解 ZRP沸石 稀土 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_2对三效催化剂载体的毒化作用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代振宇 李阳 +2 位作者 贺振富 王志光 达志坚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5,共5页
根据三效催化剂的工况,分别于400℃和760℃,在不同气氛下对其载体的主要组分γ-Al2O3和CeO2用SO2进行硫化处理,采用红外、XRD、扫描电镜等方法对SO2处理前后的γ-Al2O3和CeO2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对于γ-Al2O3而言,在氧化气氛下SO2... 根据三效催化剂的工况,分别于400℃和760℃,在不同气氛下对其载体的主要组分γ-Al2O3和CeO2用SO2进行硫化处理,采用红外、XRD、扫描电镜等方法对SO2处理前后的γ-Al2O3和CeO2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对于γ-Al2O3而言,在氧化气氛下SO2可与γ-Al2O3反应生成硫酸盐,而还原气氛下则未检测到硫酸盐;与400℃、氧化气氛相比,760℃、氧化气氛下SO2更容易与γ-Al2O3反应生成硫酸盐。SO2与γ-Al2O3反应生成硫酸盐,使γ-Al2O3的比表面积下降,孔结构被破坏。对于CeO2而言,在氧化气氛和还原气氛下SO2均可与CeO2反应生成硫酸盐;氧化气氛下,400℃时SO2比760℃时更容易与CeO2反应生成硫酸盐。CeO2与SO2反应生成硫酸盐后,其催化CO氧化的能力显著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效催化剂(TWC) 载体 SO2 中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CC汽油模型化合物在不同分子筛中扩散行为的分子模拟 被引量:4
10
作者 代振宇 邵潜 +2 位作者 李阳 贺振富 周涵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1-45,共5页
根据FCC汽油的PONA(Paraffins,Olefins,Naphthenes and Aromatics)分析结果,确定了不同结构的FCC汽油模型化合物。采用半经验量子力学方法计算了所选模型化合物分子的尺寸,用分子动力学方法计算了模型化合物分子在Y、ZSM-5和β分子筛孔... 根据FCC汽油的PONA(Paraffins,Olefins,Naphthenes and Aromatics)分析结果,确定了不同结构的FCC汽油模型化合物。采用半经验量子力学方法计算了所选模型化合物分子的尺寸,用分子动力学方法计算了模型化合物分子在Y、ZSM-5和β分子筛孔道中的扩散能垒。计算结果表明,模型化合物分子在分子筛中的扩散能垒与其自身的尺寸和分子筛孔径大小密切相关。Y和β分子筛孔径较大,不同结构模型化合物分子在这两种分子筛中的扩散能垒差别不大;ZSM-5分子筛的孔径较小,与汽油模型化合物分子尺寸相近,不同结构模型化合物分子在ZSM-5分子筛中的扩散能垒具有明显的差别。实验结果证明,ZSM-5对FCC汽油具有优良的裂化选择性,能够使汽油中的烯烃选择性地裂化为C3、C4烯烃。在降低FCC汽油烯烃含量的同时,实现了增产丙烯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CC汽油 扩散 分子筛 分子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改性Y型分子筛的酸性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孙敏 贺振富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6-39,共4页
用稀土对NaY型分子筛进行改性,考察分子筛改性前后酸性质以及Al原子配位状态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稀土改性NaY分子筛后,酸密度、总B酸量和强B酸量、总L酸量和强L酸量均增加;但当稀土超过一定量后,酸密度、B酸量和L酸量又会下降。因此,... 用稀土对NaY型分子筛进行改性,考察分子筛改性前后酸性质以及Al原子配位状态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稀土改性NaY分子筛后,酸密度、总B酸量和强B酸量、总L酸量和强L酸量均增加;但当稀土超过一定量后,酸密度、B酸量和L酸量又会下降。因此,稀土含量可根据对酸性的要求调节;四配位、五配位和六配位的Al原子影响B酸的产生,低配位的非骨架Al原子影响L酸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 改性 Y型分子筛 酸性 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RTC第九届炼油与石化年会技术综述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鹏 贺振富 腾加伟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8,共8页
介绍了亚洲炼油技术会议第九届炼油与石化年会的概况。丙烯的生产与供应是会议的热点。在炼油技术领域主要报道了增产丙烯的HS-FCC技术、最大量富产丙烯的PMC技术、SUPERFLEX工艺和PetroFCC工艺、为获得高质量柴油的PetroMax^(TM)-MD与R... 介绍了亚洲炼油技术会议第九届炼油与石化年会的概况。丙烯的生产与供应是会议的热点。在炼油技术领域主要报道了增产丙烯的HS-FCC技术、最大量富产丙烯的PMC技术、SUPERFLEX工艺和PetroFCC工艺、为获得高质量柴油的PetroMax^(TM)-MD与REDAR^(TM)组合技术、处理重质原料的FCC添加剂技术CAT-Aid;化工领域的技术报告主要涉及增产丙烯的MTP技术、烯烃裂解技术OCC、芳烃生产新技术、GTL技术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 催化裂化 烯烃 述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溶胶凝胶法制备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担体 被引量:1
13
作者 邵潜 贺振富 +1 位作者 沈宁元 李阳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5-39,共5页
采用改进溶胶凝胶法制备Al2 O3 /CeO2 /ZrO2 /La2 O3 体系的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担体。获得的胶体颗粒呈均匀球形 ,无明显硬团聚出现。担体的比表面积约为 2 5 0m2 /g ,孔体积 0 32ml/ g ,直径 2~ 5 0nm的孔径分布约为 88%~ 95 %。由... 采用改进溶胶凝胶法制备Al2 O3 /CeO2 /ZrO2 /La2 O3 体系的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担体。获得的胶体颗粒呈均匀球形 ,无明显硬团聚出现。担体的比表面积约为 2 5 0m2 /g ,孔体积 0 32ml/ g ,直径 2~ 5 0nm的孔径分布约为 88%~ 95 %。由此制成的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有高的活性和良好的耐久性。发动机测试中新鲜和老化后催化剂的起燃温度 (T50 )分别是 2 75~ 2 95℃和 2 92~ 30 1℃ ;与之比较的国外的新鲜和老化催化剂的T50 分别是2 15~ 310℃和 32 0~ 395℃。排放测试 (ECE +EUDC测试 )结果显示 ,该催化剂有良好的前景 ,能满足GB1835 2 2 2 0 0 1(相当于欧洲Ⅱ号排放限值 )排放法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担体 制备 改进溶胶凝胶法 起燃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催化裂化催化剂常用择形分子筛的酸性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孙敏 贺振富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8-31,共4页
考察催化裂化常用的几种MFI择型分子筛的Al原子的配位状态、酸性质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结果表明:随着分子筛中Fe,P,RE含量的增加,四配位的骨架Al原子、五配位和六配位的非骨架Al原子均增加,分子筛的酸密度增加,总B酸量增加,总L酸量减少... 考察催化裂化常用的几种MFI择型分子筛的Al原子的配位状态、酸性质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结果表明:随着分子筛中Fe,P,RE含量的增加,四配位的骨架Al原子、五配位和六配位的非骨架Al原子均增加,分子筛的酸密度增加,总B酸量增加,总L酸量减少,说明四配位的骨架Al影响弱B酸的产生,五配位、六配位的Al原子影响强B酸的产生,低配位的非骨架Al影响L酸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裂化催化剂 择型分子筛 酸性 配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中心在FCC催化剂上的形成机制 被引量:4
15
作者 于善青 贺振富 +1 位作者 田辉平 龙军 《炼油与化工》 2009年第4期8-12,共5页
分析了催化裂化催化剂酸中心的形成机制,重点论述了HY沸石及REY沸石中B酸中心的形成机理,以及催化剂基质和沸石中L酸中心的产生途径。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催化裂化催化剂酸中心的作用及其活性恢复,认为烯烃环化生成的环正碳离子能提供H+给... 分析了催化裂化催化剂酸中心的形成机制,重点论述了HY沸石及REY沸石中B酸中心的形成机理,以及催化剂基质和沸石中L酸中心的产生途径。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催化裂化催化剂酸中心的作用及其活性恢复,认为烯烃环化生成的环正碳离子能提供H+给B酸中心对应的共轭碱中心,使B酸中心的活性恢复;烯烃经环化、异构化后生成的异构环正碳离子能从L酸中心对应的共轭碱中心(LH-)上吸取H-,使L酸中心的活性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裂化催化剂 沸石 酸中心 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催化裂化汽油烯烃转化增产丙烯工艺研究
16
作者 陈林 莫同鹏 +1 位作者 田辉平 贺振富 《炼油技术与工程》 CAS 2009年第4期20-23,共4页
在装有条形ZRP催化剂的固定床反应器上,考察了催化裂化汽油在ZRP稀土改性催化剂上的反应性能,反应温度、空速、原料中水油比等工艺条件对催化裂化汽油烯烃转化率和低碳烯烃收率、选择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ZRP稀土改性催化剂可选择性... 在装有条形ZRP催化剂的固定床反应器上,考察了催化裂化汽油在ZRP稀土改性催化剂上的反应性能,反应温度、空速、原料中水油比等工艺条件对催化裂化汽油烯烃转化率和低碳烯烃收率、选择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ZRP稀土改性催化剂可选择性地将催化裂化汽油中C_5~C_8烯烃催化裂解,提高催化裂化汽油烯烃的转化率和丙烯的收率;反应的适宜温度为550~580℃;在保证烯烃转化率的条件下,适当提高反应空速可以获得较高的丙烯、乙烯收率;引入适量的水蒸气可以起到稀释作用,能够使反应平衡向丙烯方向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裂化汽油 催化裂解 ZRP条型催化剂 稀土改性 烯烃转化 丙烯 固定床反应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催化裂化汽油在规整载体催化剂上烯烃转化的研究
17
作者 陈林 田辉平 +1 位作者 贺振富 莫同鹏 《炼油技术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4,共4页
以择形分子筛制备的规整载体催化剂,在规整固定床反应器上,进行催化裂化汽油中烯烃转化产低碳烯烃的裂化反应。考察了不同附载组分规整载体催化剂反应温度和短接触时间对催化裂化汽油气液相收率和产品分布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规整载... 以择形分子筛制备的规整载体催化剂,在规整固定床反应器上,进行催化裂化汽油中烯烃转化产低碳烯烃的裂化反应。考察了不同附载组分规整载体催化剂反应温度和短接触时间对催化裂化汽油气液相收率和产品分布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规整载体催化剂具有较强的裂化活性和氢转移活性,在保证烯烃转化率的条件下,高反应温度、短接触时间可以抑制催化剂上的氢转移反应,温度、接触时间是影响转化率和选择性的重要因素,因此可通过改变温度、接触时间来提高目的产物的选择性。但是,单纯依靠改善反应条件,不能使目的产物的选择性和收率达到理想的效果,还必须对催化剂进行改性。利用稀土改性规整载体催化剂反应具有"双选择性"的特点,选择性地裂解催化裂化汽油中C_5~C_8烯烃,并选择性地生产乙烯、丙烯、丁烯。稀土改性后的规整载体催化剂提高了烯烃的转化率和丙烯的选择性,有利于丙烯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裂化汽油 规整载体催化剂烯烃丙烯 乙烯稀土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由基和正碳离子结构方面的异同(英文)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俊 龙军 贺振富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68-174,共7页
自由基机理和正碳离子机理是烃类分子发生裂化时的主要机理。通过量子化学密度泛函(DFT)的计算方法,研究了按这2种裂化机理进行的反应所得中间产物自由基和正碳离子的结构与特性,从而解释它们均易发生β断裂的原因,并对两者的反应条件... 自由基机理和正碳离子机理是烃类分子发生裂化时的主要机理。通过量子化学密度泛函(DFT)的计算方法,研究了按这2种裂化机理进行的反应所得中间产物自由基和正碳离子的结构与特性,从而解释它们均易发生β断裂的原因,并对两者的反应条件进行了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基 正碳离子 β断裂 键离解能(BDE) 密度泛函(DF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化扩散和支撑层阻力对MFI沸石膜分离正丁烷和异丁烷的影响
19
作者 甘霏 张舟 +3 位作者 朱吉钦 刘辉 贺振富 田辉平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84-289,共6页
采用Maxwell-Stefan方程描述MFI沸石膜及支撑层内的表面扩散、气相活化MFI扩散、分子扩散和努森扩散,预测正丁烷和异丁烷在MFI沸石膜中单、双组分的扩散特性。预测结果表明,考虑支撑层阻力时,在MFI沸石膜层中,正丁烷和异丁烷活化扩散的... 采用Maxwell-Stefan方程描述MFI沸石膜及支撑层内的表面扩散、气相活化MFI扩散、分子扩散和努森扩散,预测正丁烷和异丁烷在MFI沸石膜中单、双组分的扩散特性。预测结果表明,考虑支撑层阻力时,在MFI沸石膜层中,正丁烷和异丁烷活化扩散的活化能分别为(12.7±0.1)kJ/mol和(20.8±0.4)kJ/mol,活化扩散通量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异丁烷扩散主要受活化扩散控制;支撑层阻力对正丁烷和异丁烷混合物的扩散通量有显著影响;400K以下时,混合物中异丁烷活化扩散通量较小,正丁烷选择性高,有利于分离;400K以上时,异丁烷活化扩散通量增长显著,正丁烷选择性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丁烷 异丁烷 Maxwell—Stefan方程 MFI沸石膜 支撑层 膜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醇转化制丙烯反应机理 被引量:7
20
作者 贺振富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55-560,共6页
以杂化轨道理论和关于含Si、Al元素催化剂酸中心的认识为理论依据和研究方法,从反应物与催化剂B酸中心相互作用为切入点,分析相互作用过程中甲醇与B酸中心分子结构变化,揭示甲醇制烯烃反应机理本质。研究结果表明甲醇转化制丙烯反应过... 以杂化轨道理论和关于含Si、Al元素催化剂酸中心的认识为理论依据和研究方法,从反应物与催化剂B酸中心相互作用为切入点,分析相互作用过程中甲醇与B酸中心分子结构变化,揭示甲醇制烯烃反应机理本质。研究结果表明甲醇转化制丙烯反应过程可分为3步:(1)B酸中心释放H +攻击甲醇分子中C-O键,C-O键断裂生成甲基碳正离子(CH + 3)和H 2O,CH + 3中C原子外层有个空轨道,释放了H +后的B酸中心失去活性。(2)失活B酸中心从CH + 3中获得H +,反应生成了一种新中间体H-form,H-form中C原子外层有1对孤对电子(e -)和1个空轨道,结构式为C ↑↓〇 H 2;失活的B酸中心获得H +后恢复活性。第3步,有3个H-form结构的C原子,第1个C原子上的孤对e -占据第2个C原子上空轨道,第2个C原子上的孤对e -占据第1个C原子上空轨道,彼此共用2对e -,形成C=C键;第3个C原子上的空轨道与第1个C原子上C、H原子重叠轨道再次重叠,形成C、H和C三原子共用1对e -结构,结果是第1个C原子与第2个C原子形成C=C键,第1个C原子与第3个C原子形成C-C键,3个C原子形成C=C-C结构,即生成丙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醇 丙烯 甲基碳正离子CH + 3 中间体H-form C ↑↓〇 H 2 6配位B酸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