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佳木斯市4所公园不同季节鸟类变化规律研究
1
作者 罗志文 顾馨予 +4 位作者 刘嘉欣 孙雪莹 贺思雨 卢梦月 刘淑涵 《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9期165-167,共3页
为了掌握佳木斯市城市公园不同季节鸟类的结构组成及其变化规律,对佳木斯市区4所公园采用样线法和样点法进行实地调查,调查生境包括了乔木、灌木、草坪3种生境,对不同季节鸟类多样性与活动规律进行了分析。观察和记录了鸟类共11目29科50... 为了掌握佳木斯市城市公园不同季节鸟类的结构组成及其变化规律,对佳木斯市区4所公园采用样线法和样点法进行实地调查,调查生境包括了乔木、灌木、草坪3种生境,对不同季节鸟类多样性与活动规律进行了分析。观察和记录了鸟类共11目29科50属69种,其中雀形目29种,夏季鸟类为60种,数量最多,冬季仅为29种。物种多样性指数和优势度指数夏季最高,均匀性指数春季最高。通过调查建议公园要增加乔灌木的种类,并建造人工巢穴,加强对保护鸟类的宣传,提高人类保护鸟类的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类多样性 不同季节 变化规律 佳木斯市公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汉族成人头面部形态指数特征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贺思雨 刘学峰 +3 位作者 张丽 任甫 于鑫 李红霖 《中国医药科学》 2016年第4期83-86,共4页
目的探讨辽宁汉族成人的头面部形态特征,进而了解辽宁汉族成人头面部相互之间存在的差异,为法医学、解剖学提供帮助。方法采取随机调查的方法,在辽宁省内选取,城市调查点及农村调查点进行测量,体质测量方法按《人体测量手册》中的有关... 目的探讨辽宁汉族成人的头面部形态特征,进而了解辽宁汉族成人头面部相互之间存在的差异,为法医学、解剖学提供帮助。方法采取随机调查的方法,在辽宁省内选取,城市调查点及农村调查点进行测量,体质测量方法按《人体测量手册》中的有关规定进行,共分析头面部指数5项。结果辽宁成人汉族以高头型,超狭面型为主,女性以狭鼻型为主。结论辽宁汉族成人具有中鼻型,高头型,特圆头型,超狭面型,狭头型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面部 形态特征 辽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挠力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传粉昆虫多样性及其行为学观察 被引量:1
3
作者 刘嘉欣 孙伊彤 +2 位作者 张一博 贺思雨 罗志文 《中国蜂业》 2023年第8期61-64,共4页
通过研究挠力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传粉昆虫的群落组成,明确传粉昆虫生物多样性变化情况,以促进挠力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环境监测。通过样地调查法、定点植株观察法、样线法等对挠力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传粉昆虫多... 通过研究挠力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传粉昆虫的群落组成,明确传粉昆虫生物多样性变化情况,以促进挠力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环境监测。通过样地调查法、定点植株观察法、样线法等对挠力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传粉昆虫多样性进行采样调查,明确了传粉昆虫种类与分布特点,对4种不同生境生态学指标进行分析,对部分优势传粉昆虫的生物学特性、传粉行为进行观察。此次研究共采集观察到传粉昆虫1511只,隶属于6目22科44属51种,其中鳞翅目最多,占总数的31%,其次是双翅目29%,膜翅目19%,鞘翅目15%,半翅目4%,而蜻蜓目最少,为2%。据调查结果确定挠力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优势传粉昆虫7种。对比灌木区、乔木区、路边和草甸区内传粉昆虫生态学指数,物种多样性指数(H′)和优势度指数(D)最高的是灌木区,均匀度指数(J)最高的是路边。本研究可为挠力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传粉昆虫多样性保护、昆虫资源利用提供基础研究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粉昆虫 物种多样性 优势种 挠力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物流节点城市层级划分 被引量:3
4
作者 李晶 贺思雨 +1 位作者 李静 吴俊妮 《上海海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97-104,共8页
为构建合理的区域物流系统,保障区域物流协调发展,利用改进的熵权法测算物流节点城市物流发展水平,采用修正引力模型测算节点城市间的物流联系强度,引入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辽宁省物流节点城市进行层级划分。结果表明:辽宁省城市物流网... 为构建合理的区域物流系统,保障区域物流协调发展,利用改进的熵权法测算物流节点城市物流发展水平,采用修正引力模型测算节点城市间的物流联系强度,引入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辽宁省物流节点城市进行层级划分。结果表明:辽宁省城市物流网络密度相对较大,存在明显的层级关系,形成以沈阳和大连为中心的双核辐射带动周边城市发展的物流网络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流节点城市 社会网络分析 物流联系网络 层级划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