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视角大历史:《申报》视域下民初女子梳妆西方化元素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贺怀锴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6期93-95,共3页
鸦片战争后,民族藩篱破损,西方商品源源而入,在鸦片战争后几十年,西方的商品虽流入中国市场,但因民族自身防御心理的作用,其商品并未得到认同和普及。直到清末民初,由于体制的再造及民族心理的变化,人们对西方商品逐渐接受,西式梳妆品... 鸦片战争后,民族藩篱破损,西方商品源源而入,在鸦片战争后几十年,西方的商品虽流入中国市场,但因民族自身防御心理的作用,其商品并未得到认同和普及。直到清末民初,由于体制的再造及民族心理的变化,人们对西方商品逐渐接受,西式梳妆品也正是在清末民初之际得到认同及普及。以《申报》广告为视域,考其民初洗漱品、化妆品、饰品及其使用方法的西化元素,是为以小观大、以微见广,进而为了解中国近代妇女解放运动提供一个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申报 女子 化妆品 西方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斯大林、苏联与新中国“五四宪法”的制定 被引量:3
2
作者 孙泽学 贺怀锴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92-102,共11页
1952年10月,斯大林建议中国尽早制定宪法,中共中央接受了这个建议。1954年3月至4月,应中方请求,苏联法学专家、苏共高层先后对“五四宪法”草案初稿的两个版本提出若干修改意见。“五四宪法”的制定受到苏联宪法文化影响,同时借鉴了苏... 1952年10月,斯大林建议中国尽早制定宪法,中共中央接受了这个建议。1954年3月至4月,应中方请求,苏联法学专家、苏共高层先后对“五四宪法”草案初稿的两个版本提出若干修改意见。“五四宪法”的制定受到苏联宪法文化影响,同时借鉴了苏联宪法文本及其制宪时的一些做法。对于苏方提出的意见,中方既重视又不盲从,立足国情加以吸收,体现了开放性和自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制宪 斯大林 毛泽东 刘少奇 中苏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赵秉钧与清末警察制度的早期现代化
3
作者 贺怀锴 《阴山学刊》 2016年第2期83-87,共5页
清末民初是中国政治体制转型的关键时期,中国政治体制在此时期发生了质的飞跃。中国历朝在基层实行的保甲制度,在清末弊端百出,巡警制度代替保甲制度成为时代趋势。赵秉钧应时而起,首创巡警于直隶,后出任中央巡警部侍郎,统筹全国巡警建... 清末民初是中国政治体制转型的关键时期,中国政治体制在此时期发生了质的飞跃。中国历朝在基层实行的保甲制度,在清末弊端百出,巡警制度代替保甲制度成为时代趋势。赵秉钧应时而起,首创巡警于直隶,后出任中央巡警部侍郎,统筹全国巡警建设事宜,使中国巡警体制从无到有,并进一步推动中国巡警教育和制度本体的完善,为以后中国警察制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赵秉钧开启了中国警察制度的早期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秉钧 清末 巡警制度 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