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多目标转矩分配策略
1
作者 李琴 李壮 +3 位作者 汤建明 王勇 张博远 贺德强 《汽车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89-498,共10页
转矩分配策略对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提高车辆安全性和能耗经济性。为减少前后轴双电机驱动电动汽车的能耗,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层控制架构的多目标转矩分配方法,综合考虑车辆安全性、操纵稳定性和能耗。上层是... 转矩分配策略对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提高车辆安全性和能耗经济性。为减少前后轴双电机驱动电动汽车的能耗,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层控制架构的多目标转矩分配方法,综合考虑车辆安全性、操纵稳定性和能耗。上层是主动安全层,基于非线性模型预测控制(NMPC)实现车辆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控制;下层是转矩分配层,考虑电机空载损耗下的前后轴电机转矩控制。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多目标转矩分配方法与平均分配方法相比,能够在确保车辆安全行驶的同时,提升车辆的稳定性,在NEDC和WLTC工况下整车能耗分别降低了6.6%和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 转矩分配 节能控制 稳定性控制 多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间敏感网络的列车通信网络实时流量调度优化 被引量:3
2
作者 梁晨 贺德强 +2 位作者 任子阳 靳震震 杨卫峰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8-69,共12页
随着轨道交通智能化的发展,列车控制与监测产生的高带宽实时数据对列车通信网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时间敏感网络可作为兼具高传输速率、高确定性和高兼容性的下一代列车通信网络解决方案。然而,实现时间敏感网络确定性通信机制的流量门... 随着轨道交通智能化的发展,列车控制与监测产生的高带宽实时数据对列车通信网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时间敏感网络可作为兼具高传输速率、高确定性和高兼容性的下一代列车通信网络解决方案。然而,实现时间敏感网络确定性通信机制的流量门控调度设计难以拓展到实际场景规模。因此,针对车载网络流量特性,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增量式调度策略和改进灰狼优化算法的列车通信网络流量门控调度生成方法。首先,基于列车通信网络流量和拓扑结构建立门控调度系统模型。然后,为提高调度生成效率,提出了基于增量式调度的单帧简易调度(Single Frame Simple Scheduling,SFSS)策略,弥补了门控调度模型在计算速度方面的不足。其次,为提高灰狼优化算法的寻优性能,引入了粒子群优化算法、Logistic混沌映射策略和反正切函数,提出了改进灰狼优化(Improved Grey Wolf Optimization,IGWO)算法,改善了实时周期性流量的实时性能和带宽占用。最后,利用SFSS策略和IGWO算法对列车通信网络门控调度系统模型进行测试和求解,通过实验验证所提出调度生成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与其他方法相比,提出的门控调度生成方法在计算精度和计算速度方面具有更大的优势,流量调度的平均端到端时延降低为57μs。研究成果能够满足列车通信网络流量调度的需求,可有效地实现时间敏感网络确定性通信在列车中的应用和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车通信网络 时间敏感网络 流量调度 增量式调度 改进灰狼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车车载视频序列的人眼疲劳快速定位方法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贺德强 刘卫 +2 位作者 卢凯 肖琼 江洲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359-2366,共8页
人眼定位是非接触式机车车辆乘务员实时疲劳检测中最基本的关键环节。针对机车车载视频序列进行疲劳检测时存在实时性、鲁棒性要求高的问题,结合计算机视觉和图像处理技术,提出一种多算法融合的人眼疲劳快速定位方法。利用基于Haar-lik... 人眼定位是非接触式机车车辆乘务员实时疲劳检测中最基本的关键环节。针对机车车载视频序列进行疲劳检测时存在实时性、鲁棒性要求高的问题,结合计算机视觉和图像处理技术,提出一种多算法融合的人眼疲劳快速定位方法。利用基于Haar-like特征的Ada Boost人脸检测方法检测视频序列中乘务员人脸并设置目标跟踪区域,利用Camshift目标跟踪算法快速定位人脸;基于人脸和人眼的对称性等先验知识,提出比例缩减区域(PRA)的方法快速定位人眼。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减少误检,适应复杂光照,并具有实时性和鲁棒性,为机车车辆乘务员疲劳实时检测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车车载视频序列 人眼定位 ADABOOST CAMSHIFT 比例缩减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列车故障检测与诊断系统网络体系结构及其仿真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贺德强 路向阳 苗剑 《机车电传动》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0-32,55,共4页
根据地铁列车故障检测与诊断技术的发展需求,介绍了车载故障检测与诊断系统的组成,提出了基于工业以太网的地铁列车故障检测与诊断系统网络体系结构。利用网络仿真软件构建了该诊断网络的网络拓扑结构模型,并基于该模型研究了车载工业... 根据地铁列车故障检测与诊断技术的发展需求,介绍了车载故障检测与诊断系统的组成,提出了基于工业以太网的地铁列车故障检测与诊断系统网络体系结构。利用网络仿真软件构建了该诊断网络的网络拓扑结构模型,并基于该模型研究了车载工业以太网传输大容量故障数据及视频监视信息过程中网络负载、网络延时和端到端的关键性能参数。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级仿真模型对车载故障诊断网络的性能分析是有效的,为工业以太网络在地铁列车上的应用提供了客观、可靠的定量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列车 故障检测 诊断 网络结构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靠性的列车关键部件机会预防性维修优化模型研究 被引量:18
5
作者 贺德强 罗安 +1 位作者 肖红升 谭文举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7-43,共7页
针对列车关键部件预防性维修存在欠维修或过维修问题,在传统预防性维修策略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可靠性的列车关键部件机会预防性维修优化模型,该模型考虑部件可靠性对机会维修阈值的影响,通过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优化机会维修阈值,求解... 针对列车关键部件预防性维修存在欠维修或过维修问题,在传统预防性维修策略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可靠性的列车关键部件机会预防性维修优化模型,该模型考虑部件可靠性对机会维修阈值的影响,通过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优化机会维修阈值,求解得出最佳预防性维修役龄和机会维修役龄,综合分析机会役龄因子和安全失效概率因子对维修策略的影响,从而达到优化总维修费用的目标。以某地铁公司B型车辆关键部件的记录数据为例,通过对建立的模型进行求解分析,表明采取该检修模式能有效减少固定维修次数、延长检修周期、降低总维修费用、提高列车正线运营率,从而为轨道交通关键部件修程修制的改进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车关键部件 可靠性 预防性维修 机会维修 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再生制动能量利用的地铁列车时刻表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贺德强 王合良 +1 位作者 谭文举 苗剑 《机车电传动》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1-75,共5页
结合线路参数、列车运行工况以及时刻表等因素,分析了同一供电区段内列车再生制动能量的利用情况,建立基于再生制动能量利用与运行时刻表设计的多车节能优化模型。通过引入浓度免疫算法,调整列车时刻表中发车间隔、停站时间、运行时间... 结合线路参数、列车运行工况以及时刻表等因素,分析了同一供电区段内列车再生制动能量的利用情况,建立基于再生制动能量利用与运行时刻表设计的多车节能优化模型。通过引入浓度免疫算法,调整列车时刻表中发车间隔、停站时间、运行时间等要素并优化列车操纵工况,求解出实际线路下的节能运行时刻表及多车节能驾驶策略。结合南宁地铁1号线某供电区段的仿真数据证明,采用优化的节能运行时刻表在满足正点运行的前提下,提高再生制动能量的利用率达11.4%,降低列车运行的总能耗达16.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制动能量 运行时刻表 免疫算法 多车节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矩阵离散法的地铁列车节能优化操纵方法及实现 被引量:9
7
作者 贺德强 周继续 +2 位作者 李宇轩 陈二恒 向伟彬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9-14,共6页
综合考虑由坡道、弯道组成的复杂线路,通过研究列车特定运行规律,对线路隔断分离分析,进而采用拉格朗日乘数法建立限定时间、速度、加速度等约束条件下的最小能耗模型,提出将地铁列车各阶段参数进行离散化分解并编码,继而对不同控制序... 综合考虑由坡道、弯道组成的复杂线路,通过研究列车特定运行规律,对线路隔断分离分析,进而采用拉格朗日乘数法建立限定时间、速度、加速度等约束条件下的最小能耗模型,提出将地铁列车各阶段参数进行离散化分解并编码,继而对不同控制序列建立离散化矩阵模型,以寻找最佳节能操纵策略的矩阵离散方法。引入基于粒子群寻优算法的组合计算以提高算法精确度和增强全局寻优能力,以此为基础设计基于矩阵离散法的地铁列车优化操作智能系统,为列车安全、节能行驶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案例证明该方法有效且计算精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阵离散法 能耗模型 节能操作 拉格朗日乘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层调度算法的列车通信网络实时性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贺德强 王亚松 +1 位作者 陈彦君 姚晓阳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02-109,共8页
针对现有列车通信网络带宽小、实时性不高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优先级的列车通信网络分层调度算法。该算法采用静态和动态优先级相结合的方式,首先,根据列车通信网络数据类型和实时性需求,进行静态优先级分配并进行以太网帧封装;然后利... 针对现有列车通信网络带宽小、实时性不高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优先级的列车通信网络分层调度算法。该算法采用静态和动态优先级相结合的方式,首先,根据列车通信网络数据类型和实时性需求,进行静态优先级分配并进行以太网帧封装;然后利用最小截止期优先算法作为动态优先级调度,确定最终优先级。使用网络演算理论和OPNET建模仿真对该算法的可行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相较于固定优先级调度算法,分层调度算法可以使优先级较高的监督数据和过程数据的实时性分别提高61.7%和61.9%,可为列车通信网络实时性研究提供理论参考和方法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车通信网络 实时性 分层调度算法 网络演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铁路接触网鸟窝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贺德强 江洲 +2 位作者 陈基永 杨严杰 姚晓阳 《机车电传动》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26-130,共5页
鸟类在铁路接触网筑巢一直是造成接触网故障的一个重要原因,目前主要依靠人工巡检的方式确定是否存在鸟窝,不仅工作量大、漏检率高,而且效率低。因此提升接触网鸟窝的检测效率,及时排除隐患,对保障铁路安全运营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此问... 鸟类在铁路接触网筑巢一直是造成接触网故障的一个重要原因,目前主要依靠人工巡检的方式确定是否存在鸟窝,不仅工作量大、漏检率高,而且效率低。因此提升接触网鸟窝的检测效率,及时排除隐患,对保障铁路安全运营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Faster R-CNN模型用于接触网鸟窝的自动识别。通过自定义合适的网络结构和参数,经过预训练、RPN网络训练、Fast R-CNN网络训练以及对RPN和Fast R-CNN的联合训练,建立了适合鸟窝检测的Faster R-CNN模型,实现对鸟窝的检测。经试验,Faster R-CNN的准确率为88.5%,每张图片的识别速度为79 ms,通过与传统的HOG方法、DPM方法和卷积神经网络方法进行比较,验证了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对铁路接触网鸟窝检测高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FASTER R-CNN 接触网 鸟窝检测 卷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预紧量变化的列车牵引电机轴承寿命预测方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贺德强 张焕 +1 位作者 孙一 苗剑 《机车电传动》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9-33,共5页
为预测轴承的剩余工作寿命,分析了列车牵引电机轴承预紧量对轴承结构和动力学特征的影响,针对单个轴承个体,从轴承的各个寿命阶段研究了轴承可能发生的失效原因以及对应的轴承预紧量特征。利用ANSYS动力学仿真分析得出轴承的固有频率会... 为预测轴承的剩余工作寿命,分析了列车牵引电机轴承预紧量对轴承结构和动力学特征的影响,针对单个轴承个体,从轴承的各个寿命阶段研究了轴承可能发生的失效原因以及对应的轴承预紧量特征。利用ANSYS动力学仿真分析得出轴承的固有频率会随着轴承预紧量的减小而降低。结合预紧量与轴承接触应力的关系,提出了基于预紧量变化的轴承寿命预测方法。监测轴承振动频率来判断轴承预紧量的变化,可以对牵引电机轴承个体进行寿命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承 寿命预测 预紧量 牵引电机 模态分析 轴承振动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相光伏并网逆变器网压滑模预测前馈控制 被引量:5
11
作者 刘斌 林小峰 +3 位作者 张思敏 徐辰华 贺德强 方华丽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385-2393,共9页
为快速准确补偿单相配电网末端的非理想网压对单相光伏并网逆变器并网电流的影响,并对谐振频率处电流环延时进行超前补偿,提出一种基于滑模预测控制的网压前馈控制策略。本文将融合了参考轨迹预测、在线校正的滑模预测控制器的输出量与... 为快速准确补偿单相配电网末端的非理想网压对单相光伏并网逆变器并网电流的影响,并对谐振频率处电流环延时进行超前补偿,提出一种基于滑模预测控制的网压前馈控制策略。本文将融合了参考轨迹预测、在线校正的滑模预测控制器的输出量与网压动态预测模型前馈量共同拟合,作为新的网压预测输出,并在滑模预测控制器设计中引入改进型延时复合控制谐振器,以简化谐波预测器设计与数字化实现。在5 kW实验样机上实现此设计方案,并通过实验结果验证所提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及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并网逆变器 非理想电网条件 延时复合控制谐振器 滑模预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3G的机车运用安全视频监视系统 被引量:13
12
作者 单晟 贺德强 +3 位作者 刘黎明 彭威 谢喆 加玉涛 《机车电传动》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71-73,84,共4页
针对目前国内机车视频监视系统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3G无线通信技术的机车运用安全视频监视系统,重点阐述了该系统的体系结构、车载子系统、无线通信子系统和地面子系统。试验及装车考核表明,该系统运行稳定可靠,可实现对机车的在线... 针对目前国内机车视频监视系统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3G无线通信技术的机车运用安全视频监视系统,重点阐述了该系统的体系结构、车载子系统、无线通信子系统和地面子系统。试验及装车考核表明,该系统运行稳定可靠,可实现对机车的在线实时监视和全程在线技术服务,为机车检修和排除故障提供了在线远程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车 运用安全 视频监视 3G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化制造中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的开发 被引量:3
13
作者 贺晓辉 鄢萍 +2 位作者 刘飞 贺德强 郭建兴 《兵工自动化》 2004年第3期84-86,共3页
针对Linux与信息交互装置系统软件需求的差异,开发了用于网络化制造的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采用主机+目标系统的交叉开发模式,主机用PC+RedHat7.0,目标系统用信息终端样机+HardHatLinux,编译器用MIPS交叉编译器。先配置内核、裁减标准... 针对Linux与信息交互装置系统软件需求的差异,开发了用于网络化制造的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采用主机+目标系统的交叉开发模式,主机用PC+RedHat7.0,目标系统用信息终端样机+HardHatLinux,编译器用MIPS交叉编译器。先配置内核、裁减标准C库、优化linux,用busybox裁剪Root文件系统,设计图形用户界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入式操作系统 LINUX 网络化制造 信息交互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EMD和RBFNN的列车滚动轴承故障诊断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李笑梅 贺德强 +1 位作者 谭文举 陈二恒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056-1062,共7页
针对列车滚动轴承振动信号的非高斯、非平稳性特征,提出一种基于集合经验模式分解(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EMD)和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Radial Basis Function Neural Network,RBFNN)相结合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利用E... 针对列车滚动轴承振动信号的非高斯、非平稳性特征,提出一种基于集合经验模式分解(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EMD)和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Radial Basis Function Neural Network,RBFNN)相结合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利用EEMD方法对振动信号进行分解,得到前8个本征模态函数(Intrinsic Mode Functions,IMF)分量,将归一后的IMF能量特征向量作为RBF神经网络的输入向量构建故障诊断模型,从而实现滚动轴承的故障识别。将RBF神经网络方法和BP(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进行对比,本文提出的方法能精确识别正常轴承、滚动体故障、外圈故障和内圈故障等4种轴承状态,为提高列车滚动轴承故障诊断的准确性和实时性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车 滚动轴承 故障识别 EEMD RBF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宁地铁1号线列车能耗统计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张焕 贺德强 +1 位作者 向伟彬 沈国强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23-230,共8页
针对南宁地铁1号线列车在AW2工况下,上、下行各区间的运行牵引能耗和再生制动能量,结合运行线路区间长度、区间高度变化,分析影响列车能耗的主要因素,并为列车蓄能装置的容量设计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在复杂线路环境下,列车在AW2工... 针对南宁地铁1号线列车在AW2工况下,上、下行各区间的运行牵引能耗和再生制动能量,结合运行线路区间长度、区间高度变化,分析影响列车能耗的主要因素,并为列车蓄能装置的容量设计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在复杂线路环境下,列车在AW2工况单次再生制动产生的能量约为5~14 kW·h,受区间线路变化的影响较大。当考虑再生制动能量100%回收时,AW2工况下列车上、下行平均牵引能耗与区间长度的相关系数接近0.9,每km能耗约为6.6 kW·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线路 地铁列车 牵引能耗 再生制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inux+ARM的列控设备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被引量:5
16
作者 陈桂平 贺德强 +1 位作者 谭文举 向伟彬 《电子技术应用》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58-61,共4页
为解决多种列车监测与控制设备(如LKJ2000、TAX2、TCMS系统)数据集中化处理的问题,在分析列车车载设备接口电气特性以及数据协议的基础上,利用UDP拥塞控制方法提高网络利用率,设计了基于嵌入式Linux+ARM的多通道串口列车监测与控制设备... 为解决多种列车监测与控制设备(如LKJ2000、TAX2、TCMS系统)数据集中化处理的问题,在分析列车车载设备接口电气特性以及数据协议的基础上,利用UDP拥塞控制方法提高网络利用率,设计了基于嵌入式Linux+ARM的多通道串口列车监测与控制设备数据采集系统。仿真测试实验表明,该系统能够实时、准确、可靠地采集TAX2、TCMS设备数据,数据采集的准确率可达100%,为实现列车远程监测与故障诊断车载数据采集提供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车监测与控制设备 拥塞控制 多通道 数据采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牵引电机轴承预紧量对外圈滚道应力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焕 贺德强 +1 位作者 谭文举 苗剑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698-2704,共7页
根据机车电机非端轴承外圈滚道面出现小面积剥离的现象,利用ANSYS软件分析该轴承在工作状况下的应力分布。将轴承工作过程中的复杂受力环境折算成静载荷,分别计算不同预紧量下外圈滚道最大von mises应力。从计算结果中发现,轴承外圈滚... 根据机车电机非端轴承外圈滚道面出现小面积剥离的现象,利用ANSYS软件分析该轴承在工作状况下的应力分布。将轴承工作过程中的复杂受力环境折算成静载荷,分别计算不同预紧量下外圈滚道最大von mises应力。从计算结果中发现,轴承外圈滚道存在应力集中的现象,滚道最下端位置的受力近似于脉动循环应力。通过分析不同预紧量对应的最大应力,最后得出轴承径向预紧量对轴承外圈滚道应力值存在较大影响的结论。将同一型号轴承预紧量控制在一个适当、较小范围内能提高轴承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机轴承 预紧量 疲劳破坏 制造误差 强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嵌入式处理器AU1100的存储器接口设计
18
作者 何勇 鄢萍 +2 位作者 郭建兴 刘飞 贺德强 《兵工自动化》 2004年第3期37-39,共3页
采用NORFlash和NANDFlash设计嵌入式处理器AU1100的存储器接口。通过AU1100内嵌SDRAM总线控制器提供标准32位数据宽度总线接口,Flash直接挂接在静态总线上。软件设计中用于代码存储的NORFlash作为NANDFlash的补充,YaFFS文件系统管理NAND... 采用NORFlash和NANDFlash设计嵌入式处理器AU1100的存储器接口。通过AU1100内嵌SDRAM总线控制器提供标准32位数据宽度总线接口,Flash直接挂接在静态总线上。软件设计中用于代码存储的NORFlash作为NANDFlash的补充,YaFFS文件系统管理NANDFlash,并进行坏块屏蔽。用增强型ECC/EDC算法检验NANDFlash以减少NANDFlash的位反率,保证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存储器接口 AU1100 NORFlash NANDFIas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靠度的列车多部件预防性机会维修策略研究 被引量:19
19
作者 肖红升 贺德强 +1 位作者 杨严杰 苗剑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033-1040,共8页
针对现行轨道车辆检修模式存在过维修和欠维修等问题,提出基于可靠度的列车多部件预防性维护策略。引入故障率递增因子和役龄递减因子,采用维修与更换相结合的维护方式,依据可靠性要求确定单部件最佳预防性维修周期及维修次数。通过分... 针对现行轨道车辆检修模式存在过维修和欠维修等问题,提出基于可靠度的列车多部件预防性维护策略。引入故障率递增因子和役龄递减因子,采用维修与更换相结合的维护方式,依据可靠性要求确定单部件最佳预防性维修周期及维修次数。通过分析部件之间维修的经济相关性,在单部件最佳预防性维修周期基础上,通过二次抛物线插值法优化机会维修可靠度阈值,使总维护费用最少,从而得到最优机会维修可靠度。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列车维修策略,运用提出的预防性机会维修策略,在保障列车可靠性的同时可减少入库检修次数,节省维护费用,保证了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和维修的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车辆 可靠性 多部件 预防性维修 机会维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两车模型的地铁隧道活塞风对屏蔽门影响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袁誉钊 贺德强 +3 位作者 陈彦君 苗剑 单晟 李凯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27-234,共8页
为研究隧道活塞风对地铁屏蔽门的影响,通过分析活塞风形成机理,构建两车、两车站、三区间隧道的地铁隧道模型,利用滑移网格技术仿真模拟列车在隧道运行时引起的活塞风速度与压力,并提取所研究车站屏蔽门区域所受活塞风的压力值。通过对... 为研究隧道活塞风对地铁屏蔽门的影响,通过分析活塞风形成机理,构建两车、两车站、三区间隧道的地铁隧道模型,利用滑移网格技术仿真模拟列车在隧道运行时引起的活塞风速度与压力,并提取所研究车站屏蔽门区域所受活塞风的压力值。通过对屏蔽门进行静力学分析,利用屏蔽门所受最大阻力来衡量屏蔽门开关能力。将仿真结果与南宁地铁1号线的实际故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不同工况下活塞风对屏蔽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所建仿真模型有效、合理,屏蔽门所受最大风压受列车运行速度、屏蔽门位置及风井布置模式的综合影响。研究成果可为屏蔽门故障诊断和智能运维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屏蔽门 活塞风 数值模拟 滑移网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