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甲苯磺酸瑞马唑仑复合小剂量丙泊酚应用于无痛胃镜诊疗中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
29
1
作者
郭顺
刘香玉
+4 位作者
赵晓咏
李波
贺彬彬
徐伟
夏瑞
《中国内镜杂志》
2022年第7期21-25,共5页
目的探讨甲苯磺酸瑞马唑仑复合小剂量丙泊酚在无痛胃镜诊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150例择期行无痛胃镜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n=50):甲苯磺酸瑞马唑仑组(R组)、丙泊酚组(B组)和甲苯磺酸瑞马唑仑复合丙泊酚组(RB组)。R组和B组分别静...
目的探讨甲苯磺酸瑞马唑仑复合小剂量丙泊酚在无痛胃镜诊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150例择期行无痛胃镜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n=50):甲苯磺酸瑞马唑仑组(R组)、丙泊酚组(B组)和甲苯磺酸瑞马唑仑复合丙泊酚组(RB组)。R组和B组分别静脉给予甲苯磺酸瑞马唑仑0.20 mg/kg和丙泊酚2.00 mg/kg,RB组依次静脉给予甲苯磺酸瑞马唑仑0.15 mg/kg及丙泊酚0.50 mg/kg,30~40 s内缓慢推注,均于用药前5 min使用芬太尼1µg/kg预镇痛进行静脉麻醉。睫毛反射消失之后,由同一医师进行内镜操作。记录并比较3组患者镇静成功率、体动情况和围术期不良事件,以及3组患者诱导起效时间、唤醒时间、离室时间。结果3组患者镇静均未失败,成功率为100.0%。RB组术中体动发生率(8.0%)低于R组(28.0%),与B组(4.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B组低血压、心动过缓和低氧血症发生率均低于B组(P<0.05),与R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B组的注射痛发生情况少于B组(P<0.05),与R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恶心、呕吐及头晕方面,3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B组诱导起效时间较R组短(P<0.05),与B组相比,诱导起效时间长(P<0.05)。3组患者唤醒时间和离室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苯磺酸瑞马唑仑复合小剂量丙泊酚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优于两者单独使用,应用于无痛胃镜诊疗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痛胃镜
甲苯磺酸瑞马唑仑
丙泊酚
麻醉
镇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植物乳杆菌细菌素高产菌株的诱变选育及其对肉丸的防腐保鲜作用
被引量:
8
2
作者
陈瑞龙
庄莹
+4 位作者
贺彬彬
青舒婷
胡落渟
陆兆新
别小妹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2期121-127,共7页
为了提高细菌素产量并研究细菌素对肉制品的保鲜效果,本研究以植物乳杆菌JL-A65为出发菌株,对其进行常温等离子(ARTP)诱变、甲基硝基亚硝基胍(MNNG)诱变与基因组改组,并将细菌素与双乙酸钠复配后添加到肉丸中。结果表明,ARTP诱变最佳处...
为了提高细菌素产量并研究细菌素对肉制品的保鲜效果,本研究以植物乳杆菌JL-A65为出发菌株,对其进行常温等离子(ARTP)诱变、甲基硝基亚硝基胍(MNNG)诱变与基因组改组,并将细菌素与双乙酸钠复配后添加到肉丸中。结果表明,ARTP诱变最佳处理时间为40 s,经筛选得到两株突变株A7-10和A8-110,细菌素产量提高率分别为45.1%和48.9%。MNNG诱变的最佳处理浓度为1.5 mg/mL,经筛选得到两株突变株M2-58和M7-111,细菌素产量提高率分别为46.6%和31.3%。对植物乳杆菌进行基因组改组最终得到一株融合菌株F4-23,细菌素产量为413 mg/L,较原始菌株提高了103.48%。细菌素与双乙酸钠之间存在协同作用,可以使肉制品保质期较对照延长5 d。结论:利用理化诱变结合基因组改组可以获得细菌素高产菌株,细菌素与双乙酸钠复配后可以使肉丸保质期较对照延长5 d。细菌素对肉丸具有较好的防腐保鲜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乳杆菌
细菌素
诱变
基因组改组
保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肿瘤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
4
3
作者
杨伟
贺彬彬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17年第4期188-190,共3页
目的:旨在探讨各相关因素对肿瘤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我院检验科的BD FACSCantoⅡ流式细胞仪分析2016年6月至2017年4月期间67例肺癌、胃癌及结直肠癌肿瘤患者体内CD4^+、CD8^+细胞计数及CD4^+/CD8^+,将CD4^+细胞计数或CD...
目的:旨在探讨各相关因素对肿瘤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我院检验科的BD FACSCantoⅡ流式细胞仪分析2016年6月至2017年4月期间67例肺癌、胃癌及结直肠癌肿瘤患者体内CD4^+、CD8^+细胞计数及CD4^+/CD8^+,将CD4^+细胞计数或CD4^+/CD8^+低于正常范围最低值的患者定义为其细胞免疫功能低下,使用SPSS19.0统计分析软件全方位分析各相关因素与CD4^+、CD8^+细胞计数、CD4^+/CD8^+及细胞免疫功能低下之间的关系,最后客观地讨论出可能会受到影响的相关因素。结果:男性及年龄≤60岁的患者的CD4^+、CD8^+细胞计数和CD4^+/CD8^+比值均高于女性及>60岁的患者,且总蛋白(Total protein,TP)降低组、白蛋白(Albumin,ALB)降低组、血红蛋白(Hemoglobin,HGB)降低组及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升高组的CD4^+、CD8^+细胞计数和CD4^+/CD8^+比值均低于各分组的正常组,其中性别组、TP组及CEA组的细胞计数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单因素分析的细胞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中,CEA升高组的比例低于CEA正常组,其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但在多因素分析中并无具有显著差异性的相关因素(P>0.05)。结论:随时关注患者营养状况并及时进行纠正能有效地保护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这也在临床的抗肿瘤免疫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患者
细胞免疫功能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甲苯磺酸瑞马唑仑复合小剂量丙泊酚应用于无痛胃镜诊疗中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
29
1
作者
郭顺
刘香玉
赵晓咏
李波
贺彬彬
徐伟
夏瑞
机构
长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麻醉科
出处
《中国内镜杂志》
2022年第7期21-25,共5页
文摘
目的探讨甲苯磺酸瑞马唑仑复合小剂量丙泊酚在无痛胃镜诊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150例择期行无痛胃镜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n=50):甲苯磺酸瑞马唑仑组(R组)、丙泊酚组(B组)和甲苯磺酸瑞马唑仑复合丙泊酚组(RB组)。R组和B组分别静脉给予甲苯磺酸瑞马唑仑0.20 mg/kg和丙泊酚2.00 mg/kg,RB组依次静脉给予甲苯磺酸瑞马唑仑0.15 mg/kg及丙泊酚0.50 mg/kg,30~40 s内缓慢推注,均于用药前5 min使用芬太尼1µg/kg预镇痛进行静脉麻醉。睫毛反射消失之后,由同一医师进行内镜操作。记录并比较3组患者镇静成功率、体动情况和围术期不良事件,以及3组患者诱导起效时间、唤醒时间、离室时间。结果3组患者镇静均未失败,成功率为100.0%。RB组术中体动发生率(8.0%)低于R组(28.0%),与B组(4.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B组低血压、心动过缓和低氧血症发生率均低于B组(P<0.05),与R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B组的注射痛发生情况少于B组(P<0.05),与R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恶心、呕吐及头晕方面,3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B组诱导起效时间较R组短(P<0.05),与B组相比,诱导起效时间长(P<0.05)。3组患者唤醒时间和离室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苯磺酸瑞马唑仑复合小剂量丙泊酚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优于两者单独使用,应用于无痛胃镜诊疗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
无痛胃镜
甲苯磺酸瑞马唑仑
丙泊酚
麻醉
镇静
Keywords
painless gastroscopy
Remimazolam tosylate
Propofol
anesthesia
sedation
分类号
R614 [医药卫生—麻醉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植物乳杆菌细菌素高产菌株的诱变选育及其对肉丸的防腐保鲜作用
被引量:
8
2
作者
陈瑞龙
庄莹
贺彬彬
青舒婷
胡落渟
陆兆新
别小妹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
出处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2期121-127,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31271828)
江苏省农业自主创新课题编号(CX(16)1058)
文摘
为了提高细菌素产量并研究细菌素对肉制品的保鲜效果,本研究以植物乳杆菌JL-A65为出发菌株,对其进行常温等离子(ARTP)诱变、甲基硝基亚硝基胍(MNNG)诱变与基因组改组,并将细菌素与双乙酸钠复配后添加到肉丸中。结果表明,ARTP诱变最佳处理时间为40 s,经筛选得到两株突变株A7-10和A8-110,细菌素产量提高率分别为45.1%和48.9%。MNNG诱变的最佳处理浓度为1.5 mg/mL,经筛选得到两株突变株M2-58和M7-111,细菌素产量提高率分别为46.6%和31.3%。对植物乳杆菌进行基因组改组最终得到一株融合菌株F4-23,细菌素产量为413 mg/L,较原始菌株提高了103.48%。细菌素与双乙酸钠之间存在协同作用,可以使肉制品保质期较对照延长5 d。结论:利用理化诱变结合基因组改组可以获得细菌素高产菌株,细菌素与双乙酸钠复配后可以使肉丸保质期较对照延长5 d。细菌素对肉丸具有较好的防腐保鲜效果。
关键词
植物乳杆菌
细菌素
诱变
基因组改组
保鲜
Keywords
Lactobacillus plantarum
bacteriocin
mutagenesis
genome shuffling
fresh- keeping
分类号
TS201.3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肿瘤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
4
3
作者
杨伟
贺彬彬
机构
重庆市垫江县人民医院医学检验科
出处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17年第4期188-190,共3页
基金
重庆市垫江县科委基金项目(编号:djkjxm2016jsyfysfyy025)
文摘
目的:旨在探讨各相关因素对肿瘤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我院检验科的BD FACSCantoⅡ流式细胞仪分析2016年6月至2017年4月期间67例肺癌、胃癌及结直肠癌肿瘤患者体内CD4^+、CD8^+细胞计数及CD4^+/CD8^+,将CD4^+细胞计数或CD4^+/CD8^+低于正常范围最低值的患者定义为其细胞免疫功能低下,使用SPSS19.0统计分析软件全方位分析各相关因素与CD4^+、CD8^+细胞计数、CD4^+/CD8^+及细胞免疫功能低下之间的关系,最后客观地讨论出可能会受到影响的相关因素。结果:男性及年龄≤60岁的患者的CD4^+、CD8^+细胞计数和CD4^+/CD8^+比值均高于女性及>60岁的患者,且总蛋白(Total protein,TP)降低组、白蛋白(Albumin,ALB)降低组、血红蛋白(Hemoglobin,HGB)降低组及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升高组的CD4^+、CD8^+细胞计数和CD4^+/CD8^+比值均低于各分组的正常组,其中性别组、TP组及CEA组的细胞计数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单因素分析的细胞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中,CEA升高组的比例低于CEA正常组,其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但在多因素分析中并无具有显著差异性的相关因素(P>0.05)。结论:随时关注患者营养状况并及时进行纠正能有效地保护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这也在临床的抗肿瘤免疫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
肿瘤患者
细胞免疫功能
影响因素
Keywords
Cancer patients
Cellular immune function
Influence factors
分类号
R730.43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甲苯磺酸瑞马唑仑复合小剂量丙泊酚应用于无痛胃镜诊疗中的临床观察
郭顺
刘香玉
赵晓咏
李波
贺彬彬
徐伟
夏瑞
《中国内镜杂志》
2022
2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植物乳杆菌细菌素高产菌株的诱变选育及其对肉丸的防腐保鲜作用
陈瑞龙
庄莹
贺彬彬
青舒婷
胡落渟
陆兆新
别小妹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肿瘤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因素分析
杨伟
贺彬彬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17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