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温厌氧条件下纤维素的直接乙醇发酵 被引量:2
1
作者 贺延龄 丁友昉 隆言泉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1990年第3期1-6,共6页
本文介绍了出分解纤维素的嗜热厌氧菌Clostridium celluloflavus sp.nov.直接发酵纤维素产乙醇的初步研究、发酵于60℃下进仃,其主要产物为乙醇、乙酸、氢气和二氧化碳。文中介绍了间歇发酵的若干特征与影响发酵的因素,1%纤维素发酵至... 本文介绍了出分解纤维素的嗜热厌氧菌Clostridium celluloflavus sp.nov.直接发酵纤维素产乙醇的初步研究、发酵于60℃下进仃,其主要产物为乙醇、乙酸、氢气和二氧化碳。文中介绍了间歇发酵的若干特征与影响发酵的因素,1%纤维素发酵至120小时,大约有70%纤维素被分解;乙醇的转化率约为0.36g/g降解纤维素;发酵液中乙醇浓度达到56至61mM。发酵中乙醇与乙酸浓度的比值因发酵时间与其它发酵条件的不同而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醇发酵 纤维素 厌氧 嗜热 梭状芽孢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S-SMBR与BPAC-SMBR运行特性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李耀中 贺延龄 +3 位作者 刘永红 杨树成 谭华安 郝坚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2-55,共4页
在完全相同的进水和操作条件下,考察了添加粉末活性炭(PAC)的生物活性炭浸没膜生物反应器(BPAC-SMBR)与常规的活性污泥浸没膜生物反应器(AS-SMBR)的运行特性。研究比较了2类反应器在长期运行条件下的膜通透性和活性污泥混合液特性,并就... 在完全相同的进水和操作条件下,考察了添加粉末活性炭(PAC)的生物活性炭浸没膜生物反应器(BPAC-SMBR)与常规的活性污泥浸没膜生物反应器(AS-SMBR)的运行特性。研究比较了2类反应器在长期运行条件下的膜通透性和活性污泥混合液特性,并就ρ(PAC)对膜过滤阻力的影响及2个体系的抗冲击负荷能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BPAC-SMBR的过滤性能要优于AS-SMBR,其主要原因来自于反应器内活性污泥混合液特性的差异;随着ρ(PAC)的提高,膜过滤阻力的降低幅度依次减小;与AS-SMBR相比,BPAC-SMBR具有更强的抗冲击负荷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生物反应器 生物活性炭 活性污泥 膜污染 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料乙醇热泵恒沸精馏新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24
3
作者 刘宗宽 顾兆林 +1 位作者 贺延龄 冯霄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147-1149,共3页
为解决传统燃料乙醇生产过程中能耗大的问题 ,将热泵技术与传统恒沸精馏工艺相结合 ,开发出热泵恒沸精馏生产新工艺。在分析传统恒沸精馏生产无水酒精工艺方法的基础上 ,重点分析了燃料乙醇热泵恒沸精馏新工艺的原理、优点和能耗问题。... 为解决传统燃料乙醇生产过程中能耗大的问题 ,将热泵技术与传统恒沸精馏工艺相结合 ,开发出热泵恒沸精馏生产新工艺。在分析传统恒沸精馏生产无水酒精工艺方法的基础上 ,重点分析了燃料乙醇热泵恒沸精馏新工艺的原理、优点和能耗问题。结果表明 ,热泵恒沸精馏技术节约生产过程能耗 5 6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乙醇 生产方法 热泵 恒沸精馏工艺 无水酒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安石油开采对周边黄土污染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13
4
作者 刘培 梁继东 +1 位作者 高伟 贺延龄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23-128,共6页
为了探明陕北地区石油开采对周围黄土的污染状况,分别采集了延安市宝塔区姚店镇上童沟油井、王庄油井、李渠镇刺崖沟油井附近的土壤,测定了土壤的可溶有机质和总烃含量,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机法(GC-MS)分析了土壤中的正构烷烃的组成... 为了探明陕北地区石油开采对周围黄土的污染状况,分别采集了延安市宝塔区姚店镇上童沟油井、王庄油井、李渠镇刺崖沟油井附近的土壤,测定了土壤的可溶有机质和总烃含量,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机法(GC-MS)分析了土壤中的正构烷烃的组成及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所查地区可溶有机质含量较高,且不同采样点的含量相差很大,平均含量分布在3 561~46 725 mg/kg之间;总烃平均含量分布在2 097~13 488 mg/kg之间,其中上童沟油井周围土壤总烃污染最为严重,最高含量是当地土壤背景值的27倍.由调查地区正构烷烃的碳数分布显示,土壤中烃类污染物主要来源于成熟原油及其衍生物,部分地区烃类污染来源为原油和高等植物蜡的混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开采 黄土污染 可溶有机质 总烃 正构烷烃分布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相UASB反应器处理含高浓度硫酸盐废水 被引量:23
5
作者 李玲 贺延龄 顾昕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36-138,共3页
以人工合成硫酸盐废水为基质,采用硫酸盐还原—气提脱硫—甲烷化的串联工艺,考察了硫酸盐还原相反应器和气提脱硫反应器的处理效果,并探讨了整个串联工艺系统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1)硫酸盐还原相中SO42-负荷在回流比为15:1的情况... 以人工合成硫酸盐废水为基质,采用硫酸盐还原—气提脱硫—甲烷化的串联工艺,考察了硫酸盐还原相反应器和气提脱硫反应器的处理效果,并探讨了整个串联工艺系统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1)硫酸盐还原相中SO42-负荷在回流比为15:1的情况下可达到10.5 kg SO42-/(m.3d),同时对SO42-的还原率保持在80%以上;(2)气提脱硫器效果显著,对硫化物的去除率在90%以上,出水硫化物含量<50 mg/L,不会对后续反应产生影响;(3)产甲烷相中COD负荷达到15kgCOD/(m.3d)时,去除率保持在85%以上;(4)进水废水pH在8.0左右时,反应器可获得最高的硫酸盐去除率并使出水中硫酸盐浓度在国家规定标准以下;(5)当COD/SO42-比值达到3时,系统对负荷的冲击仍有较强的耐受能力。整体工艺对SO42-的还原率达到90%以上,COD去除率在94%左右,该系统最终实现了硫酸盐及有机物有效去除的双重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盐还原 两相UASB 产甲烷 高浓度硫酸盐废水 厌氧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酸法提取硫铁矿烧渣中铁 被引量:8
6
作者 刘培 江健 +2 位作者 刘宗宽 张磊 贺延龄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2619-2624,共6页
应用硫酸-盐酸混酸浸出回收硫铁矿烧渣中的铁,探讨了主要因素对铁浸取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浸取条件。结果表明,各因素对铁浸取率影响的显著性为:硫酸浓度>盐酸用量>浸取时间>硫酸过量系数;提高反应体系温度,增加盐酸用量均能... 应用硫酸-盐酸混酸浸出回收硫铁矿烧渣中的铁,探讨了主要因素对铁浸取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浸取条件。结果表明,各因素对铁浸取率影响的显著性为:硫酸浓度>盐酸用量>浸取时间>硫酸过量系数;提高反应体系温度,增加盐酸用量均能提高铁的浸取率,而硫酸浓度、反应时间以及硫酸过量系数对铁浸取率存在最佳值。在反应体系沸腾温度为118~125℃,浸取时间为3h,硫酸浓度为50%~60%,盐酸用量为0.25ml·g(烧渣)-1,硫酸过量系数为1.2的条件下,硫酸烧渣中铁的浸取率达到93.1%,明显高于单一酸的浸取率,提高了铁的资源综合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铁矿烧渣 浸取率 双酸酸浸 硫酸 正交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纸造纸封闭循环水中DCS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梁继东 贺延龄 +1 位作者 王国栋 代伟娜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10,共5页
通过对以国产废纸为原料的造纸企业全封闭循环水中DCS(溶解和胶体物质)的组成及相关水质参数的调查,分析了DCS的积累及其与生产和水处理工序之间的内在联系,研究结果表明,DS(溶解物质)是废纸造纸循环水中DCS的主要组成成分,其含量占80%... 通过对以国产废纸为原料的造纸企业全封闭循环水中DCS(溶解和胶体物质)的组成及相关水质参数的调查,分析了DCS的积累及其与生产和水处理工序之间的内在联系,研究结果表明,DS(溶解物质)是废纸造纸循环水中DCS的主要组成成分,其含量占80%以上,是循环水电导率的主要贡献者,DS贡献的电荷值占DCS电荷值的90%以上;大于0.45μm的大分子胶体物质(CS)是影响浊度的主要成分。制浆工序出水中的DCS粒径分布峰值区域为0.4~0.5μm,造纸工序出水中的DCS粒径分布峰值区域为0.2~0.4μm,经厌氧生物处理单元的废水DCS粒径峰值区域减小到0~0.1μm,经好氧生物处理单元的废水DCS粒径峰值区域则增大至0.5~0.6μm。DCS及DS中的阳离子电荷需求量在厌氧处理单元有所下降,DS与DCS阳离子需求量的比值表现出最大值,说明在厌氧阶段对阴离子垃圾的去除效果明显。经过好氧处理后,DS和DCS中阳离子需求量以及两者浓度之比则呈上升趋势,说明好氧生物氧化后产生了大量中性的CS及带负电荷的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纸造纸 封闭循环水 DCS 电导率 粒径分布 阳离子需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厌氧反应器流态与颗粒污泥流体力学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8
作者 刘永红 周孝德 贺延龄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63-167,共5页
近年来,废水的厌氧生物处理工艺以其独特的技术优势在各种废水处理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评述了当前国内外厌氧生物反应器研究以及应用方面的现状,对高效厌氧反应器流态以及颗粒污泥流体力学特性的一些最新研究进展作了综述并分析... 近年来,废水的厌氧生物处理工艺以其独特的技术优势在各种废水处理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评述了当前国内外厌氧生物反应器研究以及应用方面的现状,对高效厌氧反应器流态以及颗粒污泥流体力学特性的一些最新研究进展作了综述并分析了我国此方面研究工作存在的问题。认为发挥多学科交叉互补的优势展开对工业规模厌氧污泥颗粒化现象的研究是今后研究工作努力的一个重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厌氧反应器 颗粒污泥 水力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水处理中膜生物反应器的脱氮途径 被引量:5
9
作者 李耀中 贺延龄 +1 位作者 刘永红 杨树成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7-131,共5页
就膜生物反应器污水处理中的硝化与反硝化特性进行了总结。分析和评述了各种膜生物反应器脱氮工艺的原理、特点、实现条件和应用现状;重点推介了一些新型脱氮途径在膜生物反应器中的应用。
关键词 膜生物反应器 污水处理 脱氮工艺 应用现状 实现条件 反硝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浓度废水处理中厌氧反应器的研究与开发 被引量:9
10
作者 刘永红 周孝德 +1 位作者 贺延龄 杨树成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6-9,共4页
造纸、印染、果汁废水是目前我国3种对主干河流造成严重污染的高浓度工业废水。作者回顾了近年来我国以厌氧反应器为核心的厌氧-好氧生物处理工艺在这3种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状况,以及该技术在推广及应用领域存在的问题。研究表明,运用多... 造纸、印染、果汁废水是目前我国3种对主干河流造成严重污染的高浓度工业废水。作者回顾了近年来我国以厌氧反应器为核心的厌氧-好氧生物处理工艺在这3种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状况,以及该技术在推广及应用领域存在的问题。研究表明,运用多学科交叉的优势对高效厌氧反应器开展理论及应用基础研究是解决当前高浓度工业废水污染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浓度工业废水 生物处理工艺 高效厌氧反应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纸造纸循环水中DCS的好氧和厌氧生物可降解性比较 被引量:3
11
作者 梁继东 贺延龄 +1 位作者 王国栋 代伟娜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953-957,共5页
溶解及胶体物质(DCS)随着造纸用水循环系统的日益封闭而不断积累,给生产和成纸质量带来严重影响,急需有效的方法加以去除.通过实验室模拟,进行了DCS的好氧和厌氧生物可降解性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营养物的加入对好氧生物降解DCS具有积... 溶解及胶体物质(DCS)随着造纸用水循环系统的日益封闭而不断积累,给生产和成纸质量带来严重影响,急需有效的方法加以去除.通过实验室模拟,进行了DCS的好氧和厌氧生物可降解性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营养物的加入对好氧生物降解DCS具有积极作用,使CODCr的去除率提高了15.3%,DCS中木素及其衍生物的好氧生物降解需要必要的共代谢基质,在工程应用上应配以添加合理的营养底物;厌氧生物降解的第1天,DCS,CODCr和UV280的去除率分别超过了40.5%,55%和68%,明显优于好氧生物降解;DCS中难以被生物降解的长链脂肪酸和木素聚合物属互养型底物,其降解过程会因乙酸和氢气的积累而受到抑制,在工程应用上,应考虑调节厌氧微生物的适应性或增加水力停留时间,以强化污染物的持续有效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及胶体物质(DCS) CODCR UV280 厌氧 好氧 生物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纸造纸废水处理工程实例 被引量:4
12
作者 代伟娜 贺延龄 +2 位作者 顾秀杰 刘晓林 姜燕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27-130,共4页
分析了某造纸厂废水处理工程改造后的运行情况,实例表明采用厌氧-好氧的组合工艺处理效果良好,排水口COD、BOD5和SS质量浓度分别为45、20、20 mg/L,出水水质满足制浆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544-2008的排放要求。另外,工程中废水... 分析了某造纸厂废水处理工程改造后的运行情况,实例表明采用厌氧-好氧的组合工艺处理效果良好,排水口COD、BOD5和SS质量浓度分别为45、20、20 mg/L,出水水质满足制浆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544-2008的排放要求。另外,工程中废水的循环回用,不仅回收了流失的纤维,同时减少了新鲜水用量及废水排放量,节约了水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纸 废水 厌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菌DNA中GC值的测定及几个问题的讨论
13
作者 贺延龄 《西北轻工业学院学报》 1991年第4期67-71,111+53,共5页
本文通过对四株细菌 DNA 中碱基(GC 值)的测定,研究了细菌 DNA 提取、纯化及用热变性法测定 DNA 中碱基组成的若干细节,同时对 GC 测定中若干计算方法及易导致实验失败的若干技术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细菌DNSA 碱基组成 GC值 灭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BR法处理煤制甲醇废水工程实例 被引量:20
14
作者 代伟娜 贺延龄 李恒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28-130,共3页
煤制甲醇生产废水是一种NH3-N含量偏高、低碳源,但可生化性良好的有机废水。实例表明,采用以SBR为主的生化处理方式,COD、BOD5、NH3-N的去除率均稳定在90%以上,出水水质达到GB8978-1996一级排放标准。
关键词 甲醇生产废水 NH3-N SB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厌氧-化学混凝工艺处理麦草化学浆黑液 被引量:5
15
作者 吴朝军 贺延龄 沈良骥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36-40,共5页
介绍了厌氧化学混凝工艺处理烧碱蒽醌麦草化学浆黑液的实验方法和结果,探索了上流厌氧污泥床反应器(UASB)初级启动与二级启动的条件,给出了化学混凝剂的优化条件。
关键词 麦草浆 化学浆 黑液处理 厌氧 UASB 化学混凝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与射流曝气器充氧性能相关的一些因素 被引量:16
16
作者 姚萌 贺延龄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2004年第4期74-76,共3页
从测定曝气器充氧性能的实验方法、射流曝气器的结构和工作条件三方面分析了与射流曝气器充氧性能相关的因素。着重论述了对研发射流曝气器比较重要的结构类型和供气方式。
关键词 射流曝气器 充氧性能 曝气方式 射流器 喷嘴收缩角 曝气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的特性 被引量:4
17
作者 艾翠玲 贺延龄 +1 位作者 董良飞 周孝德 《长安大学学报(建筑与环境科学版)》 CAS 2004年第1期55-57,69,共4页
通过对投加填料的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的特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投加填料的膜生物反应器的上清液及系统出水COD浓度低于不加填料的 ;反应器稳定运行后膜的通透性随运行时间的延长而缓慢下降 ,且较投加填料前明显增大 ... 通过对投加填料的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的特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投加填料的膜生物反应器的上清液及系统出水COD浓度低于不加填料的 ;反应器稳定运行后膜的通透性随运行时间的延长而缓慢下降 ,且较投加填料前明显增大 ;反应器中 ,附着相和悬浮相污泥共存 ,并以附着生长的微生物为主 ,悬浮污泥浓度低可以有效的减缓膜过滤阻力的上升和膜的堵塞 .维持反应器内总污泥浓度较高的条件下 ,使随混合液进入膜分离的悬浮污泥量保持很低 ,减少了其对膜的通透能力的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膜生物反应器 生活污水 填料 通透性 污泥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步法由纤维素生产乙醇的研究现状
18
作者 贺延龄 《西北轻工业学院学报》 1990年第4期95-101,122,共7页
由纤维素物料生产乙醇的传统研究采用酶解后再发酵的“两步”法。更为优良的工艺应是“一步”的微生物方法,该法共同特点是将各自独立的过程在同一反应器内完成。一步法可分三类:(1)SSF 法在同一容器内使用纤维素酶和糖酵解菌,该法可提... 由纤维素物料生产乙醇的传统研究采用酶解后再发酵的“两步”法。更为优良的工艺应是“一步”的微生物方法,该法共同特点是将各自独立的过程在同一反应器内完成。一步法可分三类:(1)SSF 法在同一容器内使用纤维素酶和糖酵解菌,该法可提高纤维素水解速率并增加乙醇得率。其工艺影响因素为酶浓度、温度、pH、底物浓度及预处理。(2)纯培养发酵该法使用某些能水解纤维素产生乙醇的细菌(多为梭菌与瘤胃菌)直接发酵。(3)共培养发酵使用纤维素水解菌与糖酵解菌的共培养发酵可进一步提高发酵速率、纤维降解率、乙醇得率及浓度。其发酵关键在于控制培养基中氧气含量、取得高的底物浓度、低的副产物量及进一步做好育种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醇 纤维素 一步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炸药废水的厌氧生化可降解性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瑜 贺延龄 +2 位作者 胡章斌 梁继东 王清艺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45-48,共4页
结合火炸药工业生产的工艺特点,针对混合炸药废水的特性,进行了混合炸药废水的厌氧生化可降解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废水中N、P含量能够满足厌氧微生物的生长需要;COD的去除率为80.1%,厌氧生物可降解性为85.3%,pH的变化也能达到厌氧反... 结合火炸药工业生产的工艺特点,针对混合炸药废水的特性,进行了混合炸药废水的厌氧生化可降解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废水中N、P含量能够满足厌氧微生物的生长需要;COD的去除率为80.1%,厌氧生物可降解性为85.3%,pH的变化也能达到厌氧反应器正常运行的要求;废水中有毒物质的整体毒性抑制作用为26.1%,属于代谢毒素,微生物通过驯化可以适应。实验表明,混合炸药废水具有良好的厌氧生化可降解性,用厌氧生物法处理火炸药废水切实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炸药废水 厌氧可降解性 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纸板厂白水处理循环回用实现废水零排放 被引量:5
20
作者 梁继东 贺延龄 赵旭东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1-43,共3页
在以废纸箱为原料的茶纸板厂建设了以生物处理为核心的白水循环处理系统,结合合理的工艺设计和水的多级循环回用,以实现废水的零排放。实践表明,随着废水中有机物质的积累,总体上厌氧和好氧生物处理的能力逐步增强,且两者具有很好的互... 在以废纸箱为原料的茶纸板厂建设了以生物处理为核心的白水循环处理系统,结合合理的工艺设计和水的多级循环回用,以实现废水的零排放。实践表明,随着废水中有机物质的积累,总体上厌氧和好氧生物处理的能力逐步增强,且两者具有很好的互补性。白水经过处理后,水质可以满足回用的要求,不影响成纸质量。实现水循环回用后,吨纸平均用水量大大降低,吨纸所需的废纸节约0.12t,降低了生产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纸 零排放 工程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