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海东部天然次生白桦林林分结构和土壤养分对草本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1
作者 李睿 邹星晨 +5 位作者 程唱 石正阳 彭小静 刘婧雯 刘仟仟 贺康宁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3-162,共10页
【目的】探究林分结构和土壤养分对天然次生白桦Betula platyphylla林下草本多样性影响的主导因子,旨在为青海天然次生白桦林林分结构优化与提高草本多样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青海省大通县宝库林场天然次生白桦林为研究对象,通过... 【目的】探究林分结构和土壤养分对天然次生白桦Betula platyphylla林下草本多样性影响的主导因子,旨在为青海天然次生白桦林林分结构优化与提高草本多样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青海省大通县宝库林场天然次生白桦林为研究对象,通过典型取样法在该研究区内选取20个24 m×24 m的标准样地,利用相关性分析和冗余分析法探究多重因素(林分空间结构、林分非空间结构、土壤养分)对草本多样性的影响。【结果】(1)白桦林下共发现草本植物24科41属47种,其中黑麦草Lolium perenne、野草莓Fragaria vesca、珠芽蓼Polygonum viviparum、四叶葎Galium bungei、老鹳草Geranium wilfordii为优势种,其重要值均值分别为19.52%、18.91%、10.53%、6.95%、5.27%。(2)冗余分析结果显示:开敞度、平均胸径、大小比数分别可解释44.1%、16.8%、8.2%的草本植物多样性变化格局,是影响草本多样性的主要林分因子;碱解氮和速效钾分别可解释7.9%和7.6%的草本植物多样性变化格局,是主要的土壤养分因子。【结论】林分结构和土壤养分均显著影响林下草本多样性。可通过.调整林分空间结构、优化林分竞争态势和提升土壤肥力等方式提高林下草本多样性整体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桦 草本多样性 林分结构 土壤养分 冗余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高原−青藏高原过渡带植被NPP时空变化及其驱动力——以青海省大通县为例
2
作者 刘仟仟 贺康宁 +6 位作者 左亚凡 程唱 邹星晨 刘婧雯 石正阳 李睿 彭小静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9-50,共12页
【目的】明确黄土高原–青藏高原过渡带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的时空变化及其驱动因素,为区域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数据支撑。【方法】以青海省大通县为研究对象,利用MOD17A3、地形、气象和人为活动数据,通过趋势分析、偏相关分析... 【目的】明确黄土高原–青藏高原过渡带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的时空变化及其驱动因素,为区域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数据支撑。【方法】以青海省大通县为研究对象,利用MOD17A3、地形、气象和人为活动数据,通过趋势分析、偏相关分析、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和最优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对该区域植被NPP进行分析。【结果】(1)2000—2019年,大通县NPP多年平均值为331.77 g/m^(2)(以C计,下同),并以2.29 g/(m^(2)·a)的速度上升,呈东南高、西北低的分布格局,其中,草原植被对NPP的贡献率最高。NPP显著增加的区域占70.10%,显著减少区域仅占0.51%。(2)植被NPP上升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共同驱动,且不同驱动因子对植被NPP的影响具有空间异质性。降水、日照时数、气温分别在大通县东南部、西北部和全部区域与植被NPP呈正相关关系。人口密度和GDP分别在高海拔草原和低海拔可造林区域对植被NPP有促进作用。(3)在大通县,气温、降水、高程是影响植被NPP空间变化的主导因子,驱动因子间的交互作用为双因子增强和非线性增强。高程、坡度、年均降水量、年均气温和人口密度分别为2840~3150 m、4.18°~10.80°、441~677 mm、1.18~3.56℃、126~413人/km^(2)时,能有效促进植被NPP增长。【结论】大通县大部分区域植被NPP呈显著增加趋势,该区域的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有利于植被生长。研究结果有助于进一步了解黄土高原−青藏高原过渡带NPP变化的潜在驱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 黄土高原–青藏高原过渡带 时空特征 驱动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半干旱区集水造林条件下林木生长适宜的土壤水分环境 被引量:107
3
作者 贺康宁 张光灿 +2 位作者 田阳 史常青 宋吉红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0-16,共7页
20 0 0年在山西方山 ,采用LI-62 0 0光合测定系统和LI-1 60 0稳态气孔仪 ,对不同集水措施试验地的刺槐、侧柏和苹果的生理指标进行了实地观测 ,并辅以相同树种实地盆栽苗木水分胁迫条件下的林木生理指标观测 ,研究了林木净光合速率、羧... 20 0 0年在山西方山 ,采用LI-62 0 0光合测定系统和LI-1 60 0稳态气孔仪 ,对不同集水措施试验地的刺槐、侧柏和苹果的生理指标进行了实地观测 ,并辅以相同树种实地盆栽苗木水分胁迫条件下的林木生理指标观测 ,研究了林木净光合速率、羧化效率、水分利用效率与土壤含水量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 :维持刺槐、侧柏和苹果净光合作用的最佳土壤含水量分别为 1 7 1 3 %、1 5 9%和 1 6 1 1 % ,三树种维持叶片水分利用效率的最佳土壤含水量依次为 1 3 2 3 %、1 0 66%和 1 2 3 8% ;羧化效率最高时的土壤含水量临界值依次为 1 5 7%、1 5 5 %和 1 5 8% ;土壤水合补偿点分别为 4 5 5 %、3 91 %和 4 49%。上述三树种蒸腾速率所适宜的土壤含水量分别为 1 8 82 %、1 9 70 %和 1 6 3 3 %。根据集水造林的基本构思 ,可选取维持最佳叶片水分利用效率的土壤含水量临界值作为集水造林林木密度调控的土壤水分阈值和林木需水量的低限计算条件。这一指标可量化为刺槐 1 0 %~ 1 3 % ,苹果 1 0 %~ 1 2 5 % ,侧柏 9 5 %~ 1 1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半干旱区 林木生长 集水造林 土壤含水量 光合速率 蒸腾速率 水分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晋西黄土残塬沟壑区防护林热收支特性及蒸散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贺康宁 张学培 +1 位作者 赵云杰 魏天兴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7-13,共7页
应用自记综合气象观测塔,对刺槐和油松林进行了以蒸散研究为目的的防护林热收支特性研究.结果表明:1994年生长季日平均实际太阳辐射量为7~24MJ·m-2;刺槐林林冠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为15%,油松林的反射率在10... 应用自记综合气象观测塔,对刺槐和油松林进行了以蒸散研究为目的的防护林热收支特性研究.结果表明:1994年生长季日平均实际太阳辐射量为7~24MJ·m-2;刺槐林林冠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为15%,油松林的反射率在10%以下,反射率的差异是造成两林分净辐射收支相差1~3MJ·m-2的主要原因.春夏两季林分获取的净辐射均由约70%~80%的太阳辐射转换而来;秋季的转换率约为60%,油松林的转换比刺槐约大1%~5%;防护林地区每天获取的净辐射量中,消耗于蒸散的潜热通量部分,在春夏秋三季分别为65%,82%和85%,油松林比刺槐林偏高1%左右;用于气温变化的显热通量部分在春季约占32%,夏秋为15%左右,其中刺槐林中显热通量部分在春夏两季所占的百分比相对油松要高出4%~5%;刺槐林地用于土壤热流量部分的热量在5~9月约占净辐射的1%~3%,油松林为2%~5%;1994年生长季刺槐林蒸散量为519mm,油松林为597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散 净辐射 太阳辐射 反射率 潜热 波文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晋西黄土残塬沟壑区水土保持林坡面径流规律研究 被引量:22
5
作者 贺康宁 张建军 朱金兆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1-6,共6页
该文以坡面径流泥沙观测场为基本观测手段,对晋西黄土残塬沟壑区不同地类的坡面进行了为期3年的现场观测.结果表明:在黄土地区降雨量与径流量的关系不明显,径流的发生决定于雨强和土壤性质;现有的人工林和天然灌木林具有良好的拦... 该文以坡面径流泥沙观测场为基本观测手段,对晋西黄土残塬沟壑区不同地类的坡面进行了为期3年的现场观测.结果表明:在黄土地区降雨量与径流量的关系不明显,径流的发生决定于雨强和土壤性质;现有的人工林和天然灌木林具有良好的拦蓄径流、固持土壤的防护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 坡面径流 径流量 侵蚀量 水土保持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集水造林地土壤热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6
6
作者 贺康宁 王斌瑞 张光灿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7-32,共6页
1998年 5~ 1 0月在山西省方山县北京林业大学径流林业试验场 ,采用KADEC U2型自记土壤温度仪 ,对刺槐林地 3种集水处理坡面的土壤进行 2 ,1 0 ,2 0 ,5 0cm深度土壤温度的连续全天观测 .结果表明 :各处理坡面土壤生长季平均容积热容量... 1998年 5~ 1 0月在山西省方山县北京林业大学径流林业试验场 ,采用KADEC U2型自记土壤温度仪 ,对刺槐林地 3种集水处理坡面的土壤进行 2 ,1 0 ,2 0 ,5 0cm深度土壤温度的连续全天观测 .结果表明 :各处理坡面土壤生长季平均容积热容量为 :拍光坡面 1 4 44J·cm-3 ·K-1,拍光 +地衣坡面 1 394J·cm-3 ·K-1,自然坡面 1 2 73J·cm-3 ·K-1;平均导热率依次为 0 35 2 ,0 34 4,0 31 1J·(cm·℃·min) -1;平均土壤热扩散率为 0 2 44~ 0 2 47cm2 ·min-1.拍光压实后喷涂引植地衣、苔藓 ,可有效缓解地表裸露后产生的负影响 ,在生长季可降低表层均温 0 2~ 1 5℃ ,降低最高表层土温 2 7~ 4 0℃ ,降低表层土温日较差 2 5~ 3 7℃ ,降低土壤热通量 1 1 %~ 2 5 % ,有效降低土壤蒸发 4%~ 1 5 % .实行拍光压实兼喷涂引植地衣、苔藓的集水造林技术 ,经济实用 ,对土壤水热环境的负面影响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温度 容积热容量 导热率 热扩散率 集水造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大通退耕还林工程区林木生产力和水分生产潜力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贺康宁 李世荣 +1 位作者 史常青 周心澄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8-32,共5页
为明确青海大通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发展方向,2002年至2003年,通过对青海省大通县20世纪80年代退耕还林后,现存人工林群落标准地调查和解析木分析,研究了青杨灌木混交林、白桦云杉混交林、落叶松纯林、紫果云杉纯林、白桦纯林等5种类型的... 为明确青海大通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发展方向,2002年至2003年,通过对青海省大通县20世纪80年代退耕还林后,现存人工林群落标准地调查和解析木分析,研究了青杨灌木混交林、白桦云杉混交林、落叶松纯林、紫果云杉纯林、白桦纯林等5种类型的林木生产力和林木水分生产潜力.结果表明,研究地区的植物气候生产潜力约为8462kg(hm2·a),2100~3333株hm2密度的青杨灌木混交林、白桦纯林、紫果云杉纯林和白桦云杉混交林的生产力指标可作为该地区常规造林技术条件下乔木成林的现实生物量生产潜力标准.其中,紫果云杉纯林和白桦纯林成林的现实潜在水分生产率分别为17.22和22.14kg(hm2·mm·a),青杨灌木混交林和白桦云杉混交林成林的现实潜在水分生产率分别为21.14和19.09kg(hm2·mm·a).表明上述类型的造林模式是今后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耕还林 林木生产力 水分生产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土保持林地土壤水分物理性质的研究 被引量:41
8
作者 贺康宁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44-50,共7页
应用土壤物理学的方法、理论和参数,对研究地区现有的水土保持林的林地土壤水分物理性质进行了实地观测和分析,实验采用了玛立奥特瓶定水头供水的渗透仪法和野外实地土壤水分再分布法,其结果为该地区水土保持和森林水文效益评价研究... 应用土壤物理学的方法、理论和参数,对研究地区现有的水土保持林的林地土壤水分物理性质进行了实地观测和分析,实验采用了玛立奥特瓶定水头供水的渗透仪法和野外实地土壤水分再分布法,其结果为该地区水土保持和森林水文效益评价研究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林 林地 土壤含水量 导水率 扩散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e Dynamic Study on Transpiration Consumption of Black Locust Forest 被引量:2
9
作者 贺康宁 侯振宏 《Forestry Studies in China》 CAS 2001年第2期10-17,共8页
To know the annual water consumption of forest, it is necessary to acquire the annual transpiration value of stands. This paper is based on the data measured in the typical weather of the growth season, from 1998 to 2... To know the annual water consumption of forest, it is necessary to acquire the annual transpiration value of stands. This paper is based on the data measured in the typical weather of the growth season, from 1998 to 2000, with the LI 1600 Steady Porometer and the general weather information. The daily variation of transpiration in black locust forest ( Robinia pesudoacacia L.) is modeled by Penman Monteith equation. As a result of the model, a continuous daily transpiration in the growth season was calculated. The net radiation, intercepted by black locust forest canopy, was acquired from a semi empirical equation of measuring net radiation R n with the extinction coefficient k and leaf area index LAI . The canopy integral stomatic resistance is a mimesis with an empirical equation of measuring data. Compared with measuring data, the relative error of the modeled ones is less than 12% averagely. At last, the total transpiration of black locust forest during the period of 1998 and 2000 in the growth season of May to October, as an average transpiration of the different density stands, were 192 46, 187 07 and 195 59?mm 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lack locust TRANSPIRATION net radiation leaf area index extinction coefficient stomatic resistance water consump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地土壤水分运动的数学模型 被引量:8
10
作者 贺康宁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77-86,共10页
应用森林水文学、土壤物理学和土壤水动力学的基本原理建立了林地土壤水分运动的数学模型,以模拟林地土壤剖面水分变化、林地土壤的入渗、径流和水分再分布过程。模型是在IBM386上建成的。土壤水分特征参数的测定采用了双环入渗器配以... 应用森林水文学、土壤物理学和土壤水动力学的基本原理建立了林地土壤水分运动的数学模型,以模拟林地土壤剖面水分变化、林地土壤的入渗、径流和水分再分布过程。模型是在IBM386上建成的。土壤水分特征参数的测定采用了双环入渗器配以多层张力计的野外实地土壤水分再分布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水分 入渗 导水率 扩散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半干旱区侧柏气体交换和水分利用效率日变化研究 被引量:28
11
作者 田晶会 贺康宁 +3 位作者 王百田 郭红 张卫强 尹婧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2-46,共5页
利用Li 6 2 0 0便携式气体分析系统 ,对黄土半干旱区山西省方山县试验地自然条件下 ,侧柏的气体交换、气孔导度和水分利用效率及相应环境因子进行测定 .结果表明 ,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呈双峰型 ,气孔导度日变化曲线呈凹型 ,蒸腾速率... 利用Li 6 2 0 0便携式气体分析系统 ,对黄土半干旱区山西省方山县试验地自然条件下 ,侧柏的气体交换、气孔导度和水分利用效率及相应环境因子进行测定 .结果表明 ,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呈双峰型 ,气孔导度日变化曲线呈凹型 ,蒸腾速率日变化曲线呈单峰型 ,水分利用效率最高值出现在上午较早时分 .根据Farquhar和Sharkey提出关于区分光合作用的气孔限制与非气孔限制的两个标准 ,分析表明侧柏在上午 (1 0 :0 0— 1 2 :0 0 )光合速率下降主要是由气孔因素的气孔导度决定的 ,而午间 (1 2 :0 0— 1 4 :0 0 )的光合午休和午后 (1 6 :0 0— 1 8:0 0 )光合速率的下降则主要归因于非气孔因素的叶肉细胞羧化能力的降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柏 气体交换 净光合速率 水分利用效率 日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晋西南黄土区刺槐油松林地耗水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48
12
作者 魏天兴 朱金兆 +2 位作者 张学培 贺康宁 高宗杰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6-40,共5页
该文应用水量平衡法和波文比-能量平衡法,研究得出刺槐和油松林土面蒸发、蒸腾、林冠截留蒸发的季节变化规律,耗水各分量的比例关系.耗水各分量占总耗水量的比例:林木蒸腾量为57.7%~60.2%,林地土面蒸发量为13.2%... 该文应用水量平衡法和波文比-能量平衡法,研究得出刺槐和油松林土面蒸发、蒸腾、林冠截留蒸发的季节变化规律,耗水各分量的比例关系.耗水各分量占总耗水量的比例:林木蒸腾量为57.7%~60.2%,林地土面蒸发量为13.2%~22.8%,林冠截留量为17.0%~28.2%.其中6,7,8三月的蒸腾耗水量占全年的80%.不同林分生长季耗水量有差异,其规律为:其它条件相同时,丰水年,阴坡耗水大于阳坡;少水年,阴坡耗水稍大于阳坡;密度大的林分耗水量也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散 林分耗水 防护林 晋西黄土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半干旱区侧柏蒸腾作用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43
13
作者 田晶会 贺康宁 +2 位作者 王百田 张卫强 尹婧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3-56,共4页
利用Li 160 0稳态气孔仪,对黄土半干旱区山西省方山县试验地侧柏的蒸腾作用及其环境因子进行测定.该研究的目的是为分析该地区侧柏蒸腾作用对环境因子的响应和侧柏最适的水分生态条件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蒸腾速率日变化曲线呈双峰型... 利用Li 160 0稳态气孔仪,对黄土半干旱区山西省方山县试验地侧柏的蒸腾作用及其环境因子进行测定.该研究的目的是为分析该地区侧柏蒸腾作用对环境因子的响应和侧柏最适的水分生态条件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蒸腾速率日变化曲线呈双峰型,蒸腾速率与土壤含水量的关系呈三次曲线相关,蒸腾速率与气孔阻力的关系呈幂函数相关.蒸腾作用受环境因子综合作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柏 蒸腾作用 环境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高寒区5种典型林分土壤呼吸季节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3
14
作者 李思思 贺康宁 +5 位作者 田赟 左巍 王玮璐 唐达 张潭 李倩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95-103,共9页
土壤呼吸是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重要环节,也是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因素。研究土壤呼吸及其对环境因素的响应,对准确估计全球碳循环系统的收支平衡有重要意义。高寒区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该区域环境因素对土壤呼吸的... 土壤呼吸是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重要环节,也是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因素。研究土壤呼吸及其对环境因素的响应,对准确估计全球碳循环系统的收支平衡有重要意义。高寒区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该区域环境因素对土壤呼吸的影响有助于深刻了解高寒区的土壤碳循环过程。本研究采用动态密闭气室红外CO2分析法,以青海高寒区的5种典型林分(华北落叶松林、云杉林、云杉-华北落叶松混交林、云杉-白桦混交林、白桦林)为对象,研究不同林分类型生长季土壤呼吸的变化规律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5种林型土壤呼吸速率的大小为云杉林〉白桦林〉云杉-华北落叶松混交林〉华北落叶松林〉云杉-白桦混交林。土壤呼吸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并在7月份达到最大值。云杉-华北落叶松混交林的土壤呼吸季节间变化幅度最大,华北落叶松林的变化幅度最小,最大土壤呼吸分别是最小土壤呼吸的17.36和1.83倍。华北落叶松林的土壤呼吸与土壤温度没有相关关系,与大气温度正相关(R2=0.75)且呈幂函数模型,与土壤水分含量负相关,其他4种林型的土壤呼吸与大气温度和土壤温度均呈现很好的正相关关系(R2=0.80~0.94),且与大气温度和土壤温度均呈幂函数模型,与土壤水分含量不相关。土壤呼吸对凋落物量的增加产生正响应,且凋落物呼吸在混交林内所占的比重大于纯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区 土壤呼吸 凋落物 土壤温度 大气温度 土壤水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土壤水分下侧柏苗木光合特性和水分利用效率的研究 被引量:27
15
作者 张卫强 贺康宁 +3 位作者 田晶会 王正宁 尹婧 刘晨峰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4-47,共4页
在黄土半干旱区,采用人工控制土壤水分的方法,使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对侧柏苗木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及其相应的环境因子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不同土壤水分状况下侧柏苗木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呈“... 在黄土半干旱区,采用人工控制土壤水分的方法,使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对侧柏苗木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及其相应的环境因子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不同土壤水分状况下侧柏苗木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呈“双峰”型,均有不同程度的“午休”现象,且上午的光合速率明显高于下午;气孔导度受水分和光热胁迫的影响,日变化曲线呈凹型;胞间CO2浓度受空气CO2浓度和气孔导度的双重影响,呈现出早晚高,正午低的日变化进程;水分利用效最高值出现在上午较早的时分,且上午的水分利用效率明显高于下午;随着土壤水分的增加,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升高,而水分利用效率降低。根据Farquhar和Sharkey的观点,造成净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既有气孔限制又有非气孔限制因素,上午净光合速率下降的主要是由气孔限制因素造成的,午间和下午光合速率的降低则主要归因于叶肉细胞羧化效率的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柏 土壤水分 光合特性 水分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寒区不同树种配置对林下植被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18
16
作者 王辉 贺康宁 +3 位作者 胡兴波 王伟伟 王晓 李杨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47-150,共4页
以高寒区的青海云杉林,白桦林,华北落叶松林,青海云杉白桦混交林,青海云杉华北落叶松混交林5种人工林群落为研究对象,通过样地调查和地表植被调查,分析了不同树种配置对林下物种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群落间物种多样性有较大差异... 以高寒区的青海云杉林,白桦林,华北落叶松林,青海云杉白桦混交林,青海云杉华北落叶松混交林5种人工林群落为研究对象,通过样地调查和地表植被调查,分析了不同树种配置对林下物种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群落间物种多样性有较大差异,混交林相对纯林具有更高的物种多样性;而且在青海云杉和华北落叶松混交的这种配置下,其林下植被在物种丰富度指数、物种多样性指数、生态优势度指数和物种均匀度指数上均表现为最大。因此,建议在该地区适当扩大青海云杉和华北落叶松混交林的种植面积,以充分发挥人工林的水土保持功能并提高地表植被的物种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林群落 林下植物群落 物种多样性 物种组成 青海省大通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半干旱区刺槐林地土壤蒸发特性研究 被引量:14
17
作者 张卫强 贺康宁 +2 位作者 周毅 邓军涛 甘先华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396-399,403,共5页
对黄土半干旱区刺槐林内的土壤蒸发状况,进行比较系统的试验研究。试验采用微型蒸发器(Micro-lysimeters,MLS),人为控制土壤水分梯度,对不覆盖、枯枝落叶物覆盖和苔藓覆盖3种处理的林地土壤蒸发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土壤水分... 对黄土半干旱区刺槐林内的土壤蒸发状况,进行比较系统的试验研究。试验采用微型蒸发器(Micro-lysimeters,MLS),人为控制土壤水分梯度,对不覆盖、枯枝落叶物覆盖和苔藓覆盖3种处理的林地土壤蒸发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利用枯落物覆盖减小林地土壤蒸发效果晴天好于多云天,枯落物覆盖、苔藓覆盖与无覆盖相比,分别减少了20.15%~52.46%和11.11%~36.72%的土壤蒸发,枯落物覆盖效果好于苔藓;林地土壤蒸发量随土壤水分的增加呈上升趋势,当土壤含水量增加到一定临界值以后,林地土壤蒸发量由上升变为下降,表现出土壤水分对林地土壤蒸发具有明显的阈值反应,土壤含水量的临界值分别为14.2%(枯落物覆盖)和16.8%(不覆盖);基于林地土壤蒸发量(E1)与水面蒸发量(E0)的观测数据,利用STATISTICA软件统计分析,建立林地土壤蒸发模型,可用于林地土壤蒸发量的估算,为林地土壤水分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槐林地 土壤水分 林地土壤蒸发 林地土壤蒸发模型 黄土半干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高寒区不同人工林配置下草本群落生态位研究 被引量:13
18
作者 王伟伟 杨海龙 +3 位作者 贺康宁 王瑞斌 王辉 王晓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56-160,165,共6页
以青海大通高寒区的青海云杉林、华北落叶松林、白桦林、云杉白桦混交林4种人工林群落为研究对象,运用Levins生态位宽度指数及Pianka生态位重叠指数,对不同人工林群落下草本群落的生态位宽度及生态位重叠度进行计算,从生态位角度揭示了... 以青海大通高寒区的青海云杉林、华北落叶松林、白桦林、云杉白桦混交林4种人工林群落为研究对象,运用Levins生态位宽度指数及Pianka生态位重叠指数,对不同人工林群落下草本群落的生态位宽度及生态位重叠度进行计算,从生态位角度揭示了不同树种配置下草本群落的生长状况,结果表明:不同人工林下草本群落的广生态幅物种不同,针阔叶混交林更有利于林下草本群落的生长和发育。生态位重叠指数表明:一般情况下,生态位较宽的物种之间存在较大的生态位重叠,但在一些林分中,生态位较窄的物种之间也存在着较大的生态位重叠,这种现象可能是不同草本种群对有限环境资源激烈竞争的体现,针阔叶混交林下草本种群在有限的空间中对资源的利用更加充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高寒区 人工林群落 草本群落 生态位宽度 生态位重叠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库布齐沙漠几种常见灌木光合生理特征与土壤含水量的关系 被引量:21
19
作者 秦景 贺康宁 朱艳艳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7-43,共7页
2006年7—9月,采用Licor-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在模拟光照条件下,对库布齐沙漠不同水分处理的3年生柽柳、小叶锦鸡儿、杨柴苗木进行观测。观测指标包括:光饱和点(LSP)、光补偿点(LCP)、表观量子效率(AQY)、净光合速率(Pn... 2006年7—9月,采用Licor-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在模拟光照条件下,对库布齐沙漠不同水分处理的3年生柽柳、小叶锦鸡儿、杨柴苗木进行观测。观测指标包括:光饱和点(LSP)、光补偿点(LCP)、表观量子效率(AQY)、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胞间CO2浓度(Ci)、羧化效率(CE)等。运用SPSS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分析,确定这3种灌木光合生理特征与土壤含水量之间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①3种灌木光合生理特征对土壤含水量变化具有明显的阈值响应。②不同土壤含水量(SWC)下,柽柳、小叶锦鸡儿、杨柴苗木Pn最大值(Pnmax)的增加幅度分别为5.21、6.48、14.31μmol/(m^2.s)。③LSP随土壤含水量(SWC)的变化并不是特别明显,值在1 000-1 400μmol/(m^2.s)之间波动。④LCP随SWC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变化范围为21.7-74.1μmol/(m^2.s)。⑤AQY随SWC的增加呈上升趋势,变化范围为0.01-0.04。⑥柽柳、小叶锦鸡儿和杨柴维持Pnmax的SWC分别为13.8%、13.3%和15.2%;维持最高叶片水分利用效率(WUE)的SWC分别为10.0%、11.0%和8.5%;土壤水合补偿点分别为1.1%、0.8%和0.9%。⑦柽柳、小叶锦鸡儿和杨柴最适宜的SWC范围分别为10.0%-13.8%、11.0%-13.3%和8.5%-1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合生理指标 净光合速率 水分利用效率 土壤含水量 库布齐沙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白榆的光响应研究 被引量:23
20
作者 朱艳艳 贺康宁 +1 位作者 唐道锋 巩玉霞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92-94,共3页
在黄土半干旱地区,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的Li-6400—02B红蓝光源设定从0~2000μmol/(m^2·s)的光强,通过人工控水的方法取得不同的水分梯度,对白榆的各生理生长参数的光响应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光辐射强度和土壤含... 在黄土半干旱地区,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的Li-6400—02B红蓝光源设定从0~2000μmol/(m^2·s)的光强,通过人工控水的方法取得不同的水分梯度,对白榆的各生理生长参数的光响应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光辐射强度和土壤含水量对白榆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有十分显著的影响。白榆光合速率Pn在土壤含水量为17.68%左右时达到最大,光合利用率在光强为1200~1600μmol/(m^2·s)时较高。蒸腾速率Tr在各水分梯度下随光强的增大有增大的趋势,水分利用效率WUE在土壤含水量为14.86%左右达到最大,在光强为8001500μmol/(m^2·s)时较高。因此.白榆生长的适宜水分条件为14.86%~17.68%,光强为1200~1500μmol/(m^2·s)时,光能和水分利用效率都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榆 净光合速率 蒸腾速率 光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