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苎麻低位分枝扦插苗插条长度与成苗率及麻苗素质的相关性 被引量:6
1
作者 贺再新 孙焕良 +7 位作者 李必湖 曾晓珊 李罗先 贺勇 孟桂元 伍波 朱洁文 张海星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60-264,共5页
以4个苎麻品种为材料,研究了苎麻低位分枝扦插苗的插条长度与成苗率、单株根干重、主茎高度增加量、单株叶干重及分枝特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苎麻低位分枝扦插苗的插条长度与单株叶干重、单株分枝数、最低分枝位、最高分枝位、分枝... 以4个苎麻品种为材料,研究了苎麻低位分枝扦插苗的插条长度与成苗率、单株根干重、主茎高度增加量、单株叶干重及分枝特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苎麻低位分枝扦插苗的插条长度与单株叶干重、单株分枝数、最低分枝位、最高分枝位、分枝位长均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成苗率、单株根干重、主茎高度增加量均呈极显著负相关,但不同品种间有差异.综合考虑,苎麻低位分枝扦插苗的插条长度在5-10cm较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苎麻 扦插苗 插条长度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萘乙酸对金银花扦插苗根系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贺再新 易稳凯 +3 位作者 王长安 李涛 孙焕良 孟桂元 《现代农业科技》 2013年第5期102-104,共3页
以高产优质金银花品种灰毡毛忍冬为材料,研究了萘乙酸处理对金银花扦插苗根系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萘乙酸处理可显著提高金银花根系总吸收面积、活跃吸收面积、比表面积,显著增加其根系干重和根系体积,显著提高其根系还原力和可溶... 以高产优质金银花品种灰毡毛忍冬为材料,研究了萘乙酸处理对金银花扦插苗根系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萘乙酸处理可显著提高金银花根系总吸收面积、活跃吸收面积、比表面积,显著增加其根系干重和根系体积,显著提高其根系还原力和可溶性蛋白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银花 萘乙酸 扦插苗 根系 生理特性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苎麻低位分枝扦插苗光合生理特性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贺再新 孟桂元 +2 位作者 孙焕良 周清明 贺勇 《湖南农业科学》 2010年第8期31-33,共3页
以高产优质苎麻品种"中苎一号"为材料,研究了扦插苗打顶处理对苎麻低位分枝苗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嫩梢扦插打顶处理可极显著提高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比叶重(SLW)、净同化率(NAR)、净光合速率(Pn)。
关键词 苎麻 低位分枝扦插苗 光合 生理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苎麻低位分枝扦插苗根系生理特性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贺再新 孟桂元 +2 位作者 孙焕良 周清明 贺勇 《湖南农业科学》 2010年第7期28-31,共4页
以高产优质苎麻品种"中苎一号"为材料,研究了扦插苗打顶处理对苎麻低位分枝苗根系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嫩梢扦插打顶处理可显著增加根系干重和根系体积,显著提高根系的总吸收面积、活跃吸收面积、比表面积,显著提高根系... 以高产优质苎麻品种"中苎一号"为材料,研究了扦插苗打顶处理对苎麻低位分枝苗根系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嫩梢扦插打顶处理可显著增加根系干重和根系体积,显著提高根系的总吸收面积、活跃吸收面积、比表面积,显著提高根系的还原速率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就扦插苗打顶时间而言,扦插时打顶处理明显优于插后一周打顶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苎麻 低位分枝扦插苗 根系 生理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理想株型研究进展与育种策略 被引量:24
5
作者 贺再新 《湖南农业科学》 2005年第1期11-13,共3页
从穗、叶、根、株高等方面简要介绍了株型育种所取得的进展和育种专家提出的几个有代表性的理想株型模式,指出了21世纪中国水稻育种工作者应坚持理想株型与优势利用相结合的方向,坚持常规技术与高新技术的联结,坚持跨地域、跨学科、跨... 从穗、叶、根、株高等方面简要介绍了株型育种所取得的进展和育种专家提出的几个有代表性的理想株型模式,指出了21世纪中国水稻育种工作者应坚持理想株型与优势利用相结合的方向,坚持常规技术与高新技术的联结,坚持跨地域、跨学科、跨专业的强强联手的水稻理想株型育种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理想株型 株型育种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扦插密度对苎麻低位分枝扦插苗素质的影响
6
作者 贺再新 孟桂元 +2 位作者 孙焕良 周清明 贺勇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95-498,共4页
以4个苎麻品种为材料,研究苎麻低位分枝扦插苗的扦插密度与成苗率、单株根干重、主茎高度增加量、单株叶干重及分枝特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苎麻低位分枝扦插苗的扦插密度与单株根干重、主茎高度增加量、单株叶干重、分枝位长之间呈极显... 以4个苎麻品种为材料,研究苎麻低位分枝扦插苗的扦插密度与成苗率、单株根干重、主茎高度增加量、单株叶干重及分枝特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苎麻低位分枝扦插苗的扦插密度与单株根干重、主茎高度增加量、单株叶干重、分枝位长之间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单株平均分枝数、单株分枝干重之间呈显著负相关,与最低分枝位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不同品种间有差异.综合考虑,苎麻低位分枝扦插苗的扦插密度以10cm×10cm较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苎麻 低位分枝扦插苗 扦插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苎麻低位分枝扦插苗生长发育特性研究
7
作者 贺再新 孟桂元 +2 位作者 孙焕良 周清明 贺勇 《现代农业科技》 2010年第17期47-49,58,共4页
以高产优质苎麻品种中苎一号为材料,研究了扦插苗打顶处理对苎麻低位分枝苗生长发育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嫩梢扦插打顶处理可明显增加根系干重和根系体积,减少主茎高度和主茎干重,增加主茎粗度、单株叶片数和叶面积;同时可影响分枝的... 以高产优质苎麻品种中苎一号为材料,研究了扦插苗打顶处理对苎麻低位分枝苗生长发育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嫩梢扦插打顶处理可明显增加根系干重和根系体积,减少主茎高度和主茎干重,增加主茎粗度、单株叶片数和叶面积;同时可影响分枝的生长发育,培育出相对较低最低分枝位、最高分枝位和较短分枝位长,促进分枝数、分枝平均长度和分枝干重明显增加。就扦插苗打顶时间而言,扦插时打顶处理明显要优于插后1周打顶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苎麻 低位分枝扦插苗 生长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打顶时间对亚麻抗倒与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孟桂元 贺再新 +2 位作者 孙焕良 周清明 周静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11,共5页
研究了首次打顶时间为现蕾当天、现蕾后第5天、第10天、第15天、第20天(第2次打顶时间在首次打顶后7 d,共打顶2次)5个处理对亚麻抗倒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从现蕾当天到现蕾后20 d,随打顶时间推移,田间倒伏率相应增加,从4.5%上升... 研究了首次打顶时间为现蕾当天、现蕾后第5天、第10天、第15天、第20天(第2次打顶时间在首次打顶后7 d,共打顶2次)5个处理对亚麻抗倒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从现蕾当天到现蕾后20 d,随打顶时间推移,田间倒伏率相应增加,从4.5%上升到26.5%,麻株直立株率从90.5%减少到65.5%;株高和工艺长度从70.5 cm增加到80.5 cm,而茎粗从0.262 cm减少到0.240 cm;原茎产量除现蕾后5和10 d打顶处理减幅(4.45%~5.64%)不明显外,其他处理较对照均显著减少;打顶处理后亚麻纤维品质都有所改善,单纤维强力增强19.72%~34.25%,纤维分裂度增长2.24%~5.88%;从田间倒伏和产量品质综合考虑,亚麻生育后期以现蕾后5~10 d打顶较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麻 打顶 抗倒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苎麻高产优质新品系R057新麻生长发育特性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孟桂元 孙焕良 +2 位作者 周清明 伍波 贺再新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51-655,共5页
以湖南主要推广品种湘苎三号、Tri-1等为对照,对苎麻新品系R057新麻的生长发育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R057地下部分生长发育具有优势,其根系体积、萝卜根和龙头根数量均优于对照;2)新品系R057具有较强的分株力,高达28株/m^2,明显高... 以湖南主要推广品种湘苎三号、Tri-1等为对照,对苎麻新品系R057新麻的生长发育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R057地下部分生长发育具有优势,其根系体积、萝卜根和龙头根数量均优于对照;2)新品系R057具有较强的分株力,高达28株/m^2,明显高于对照;生长速度前期较快,黑脚期后生长基本停止;3) R057单株叶片数和叶面积与对照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苎麻 新品系R057 生长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插条粗细对苎麻低位分枝扦插苗成苗率及麻苗素质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钟军 贺再新 +3 位作者 孙焕良 李罗先 孟桂元 孙传清 《作物研究》 2011年第3期198-201,共4页
以中苎1号、湘苎3号、多倍体1号和新品系R057苎麻品种(系)为材料,研究了插条粗细对苎麻低位分枝扦插苗的成苗率、单株根干重、主茎高度增加量及分枝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4个苎麻品种(系)低位分枝扦插苗的成苗率、主茎高度增加量和单株... 以中苎1号、湘苎3号、多倍体1号和新品系R057苎麻品种(系)为材料,研究了插条粗细对苎麻低位分枝扦插苗的成苗率、单株根干重、主茎高度增加量及分枝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4个苎麻品种(系)低位分枝扦插苗的成苗率、主茎高度增加量和单株根干重都表现为扦插粗细0.6 cm>0.8 cm>0.4 cm,且不同插条粗细处理间差异显著;分枝数、最低和最高分枝位长也表现出相同的趋势。综合考虑,在进行苎麻低位分枝扦插苗培育时,扦插苗的粗细以0.6 cm较为理想。虽然不同品种在各个性状上表现各不相同,但从成苗率、单株分枝数和最低分枝位这3个最关键的性状上看,新品系R057表现最好,多倍体1号次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苎麻 栽培 扦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中稻新组合Ⅱ优231的选育与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易稳凯 曾存玉 +1 位作者 贺再新 李艳 《湖南农业科学》 2007年第2期19-20,共2页
Ⅱ优231是怀化职业技术学院杂交水稻研究所用Ⅱ-32A与优质恢复系R231配组育成的迟熟类籼型杂交中稻新组合。该组合具有生育期适中、产量高、米质较优、适应性广、易制种等优点。2005年2月5日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湘审稻2... Ⅱ优231是怀化职业技术学院杂交水稻研究所用Ⅱ-32A与优质恢复系R231配组育成的迟熟类籼型杂交中稻新组合。该组合具有生育期适中、产量高、米质较优、适应性广、易制种等优点。2005年2月5日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湘审稻20050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Ⅱ优231 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播种量与秧龄对中优281产量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圣喜 贺再新 +3 位作者 李涛 陈湘国 肖宪龙 易稳凯 《湖南农业科学》 2009年第9期17-19,共3页
研究了不同秧龄和播种量对中优281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秧龄和播种量对产量均有显著影响,秧龄在25、30、35d范围内,秧龄越短,产量越高;播种量在0.15~0.45t/hm2范围内,播种量越小,产量越高,秧龄25d与播种量0.15t/hm2是本试验的最佳处... 研究了不同秧龄和播种量对中优281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秧龄和播种量对产量均有显著影响,秧龄在25、30、35d范围内,秧龄越短,产量越高;播种量在0.15~0.45t/hm2范围内,播种量越小,产量越高,秧龄25d与播种量0.15t/hm2是本试验的最佳处理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优281 播种量 秧龄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中优281栽培密度与产量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圣喜 贺再新 +2 位作者 李涛 陈湘国 易稳凯 《湖南农业科学》 2009年第8期30-31,33,共3页
研究了栽培密度对水稻中优281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栽培密度与群体有效穗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穴有效穗、穗总粒数、穗实粒数、穗长、结实率及千粒重均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产量性状间,穴有效穗与群体有效穗呈显著性负相关,穗总粒数与... 研究了栽培密度对水稻中优281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栽培密度与群体有效穗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穴有效穗、穗总粒数、穗实粒数、穗长、结实率及千粒重均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产量性状间,穴有效穗与群体有效穗呈显著性负相关,穗总粒数与穗实粒数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穗长则呈显著正相关;其最适栽培密度是20.0cm×23.3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优281 栽培密度 产量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