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羧酸铵盐类GS652D表面活性剂对氧化铈抛光液的分散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邹哲敏 常希文 +4 位作者 罗月 贺兆波 李少平 叶瑞 杜林 《中国标准化》 2024年第S1期249-253,共5页
氧化铈纳米粒子是一种抛光性能优异的磨料,但由于其粒径小,表面能大,在抛光液中极易团聚沉降,使得抛光液的分散稳定性差。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在氧化铈抛光液中引入了聚羧酸铵盐类GS652D表面活性剂,并探究了其含量对纳米氧化铈分散性... 氧化铈纳米粒子是一种抛光性能优异的磨料,但由于其粒径小,表面能大,在抛光液中极易团聚沉降,使得抛光液的分散稳定性差。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在氧化铈抛光液中引入了聚羧酸铵盐类GS652D表面活性剂,并探究了其含量对纳米氧化铈分散性的影响。结果表明,GS652D能显著提高纳米氧化铈在抛光液中的分散稳定性;在质量分数为1%氧化铈溶液中加入0.1%GS652D,分散液的平均粒径在180.4nm,Zeta电位绝对值为35.78mV。同时,放置48h后的分散液未出现分层现象,并且粒径略有减小。通过抛光实验可知,GS652D不仅对氧化铈的抛光性能没有影响,同时会提高碳化硅晶圆抛光后的表面质量。本实验对氧化铈抛光液的开发与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铈粉体 分散性 表面活性剂 抛光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级四甲基硅烷的检测方法 被引量:1
2
作者 谭小龙 李琴 +6 位作者 万富强 侯建鑫 张刚 贺兆波 李少平 叶瑞 杜林 《中国标准化》 2024年第S1期219-225,共7页
电子级四甲基硅烷(Tetramethylsilane,TMS)因其独特的化学性质,在半导体器件的化学气相沉积(CVD)等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目前电子级四甲基硅烷在国际和国内都没有明确的标准可以参考。企业只能根据客户需求结合其他硅烷类产品的国标... 电子级四甲基硅烷(Tetramethylsilane,TMS)因其独特的化学性质,在半导体器件的化学气相沉积(CVD)等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目前电子级四甲基硅烷在国际和国内都没有明确的标准可以参考。企业只能根据客户需求结合其他硅烷类产品的国标来制定质量标准。TMS不同生产阶段侧重的检测指标不同,半导体领域客户最关心的检测指标就是纯度和金属杂质。纯度通常采用气相色谱法,而金属杂质则通过ICP-OES和ICP-MS方法进行检测。外观采用目视法、水分采用卡尔费休库伦法、颗粒度采用激光粒度仪进行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级四甲基硅烷 检测方法 纯度检测 气相色谱 金属杂质检测 ICP-OES ICP-MS 外观 水分 颗粒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中金属离子的种类与含量对多晶硅蚀刻速率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冯凯 张庭 +5 位作者 王书萍 尹印 贺兆波 李少平 叶瑞 杜林 《中国标准化》 2024年第S1期314-319,共6页
在集成电路制造工艺中,热磷酸主要用于氮化硅的选择性蚀刻去除,对多晶硅的蚀刻速率很低。实验研究了9种磷酸中常见的金属离子对磷酸蚀刻多晶硅的影响,发现,在常见浓度范围内,磷酸中单独或同时存在Al^(3+)、Co^(2+)、Zn^(2+)以及Na^(+)时... 在集成电路制造工艺中,热磷酸主要用于氮化硅的选择性蚀刻去除,对多晶硅的蚀刻速率很低。实验研究了9种磷酸中常见的金属离子对磷酸蚀刻多晶硅的影响,发现,在常见浓度范围内,磷酸中单独或同时存在Al^(3+)、Co^(2+)、Zn^(2+)以及Na^(+)时,不会对多晶硅的蚀刻速率产生影响。而Fe^(3+)、Ni^(2+)、Sb^(3+)、Cu^(2+)以及W^(6+)均会不同程度提高磷酸对多晶硅的蚀刻速率,相同金属离子浓度下,Cu^(2+)的影响程度最大,Sb^(3+)次之,W^(6+)的影响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 多晶硅 金属离子 蚀刻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电子化学品中外质量评价标准体系发展概述
4
作者 武昊冉 张庭 +4 位作者 贺兆波 李少平 叶瑞 杜林 蔡贵婷 《中国标准化》 2024年第S1期209-213,共5页
湿电子化学品是电子信息产业的关键材料,其质量直接影响到下游电子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1]。然而,由于湿电子化学品品类繁多、组成复杂、应用环境多样,给质量评价与控制带来诸多挑战。本文在梳理国内外湿电子化学品标准化现状的基础上,... 湿电子化学品是电子信息产业的关键材料,其质量直接影响到下游电子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1]。然而,由于湿电子化学品品类繁多、组成复杂、应用环境多样,给质量评价与控制带来诸多挑战。本文在梳理国内外湿电子化学品标准化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该领域标准体系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完善湿电子化学品标准体系的对策建议。研究认为,应从加强顶层设计、提升标准水平、强化实施监管、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着力,推动湿电子化学品标准体系建设再上新台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电子化学品 新材料 质量评价 标准体系 对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