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锂电池热失控火灾与变动环境热失控实验 被引量:36
1
作者 贺元骅 孙强 +1 位作者 陈现涛 应炳松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7-31,共5页
基于锂电池热失控火灾特性实验,总结电荷量为20%、30%、50%、70%、100%的18650型锂离子热失控特性,包括热失控传播、热释放速率、温度、质量损失、释放的气体。分析驾驶舱、客舱和货舱内锂电池热失控危险特性及内部灭火与通风系统等设... 基于锂电池热失控火灾特性实验,总结电荷量为20%、30%、50%、70%、100%的18650型锂离子热失控特性,包括热失控传播、热释放速率、温度、质量损失、释放的气体。分析驾驶舱、客舱和货舱内锂电池热失控危险特性及内部灭火与通风系统等设施承受锂电池火灾的能力。介绍模拟飞行变动环境下热失控实验,为大规模锂电池相关实验的开展以及飞机灭火系统设计改进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锂离子电池 热失控 电荷量 航空运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压双流体细水雾抑制锂离子电池热失控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贺元骅 郭君 +1 位作者 王海斌 沈俊杰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23-227,共5页
利用自主设计的实验平台,采用加热棒模拟锂电池外部过热场景,分别在95、80、60 kPa的环境压力下对18650型锂电池热失控表面温度和CO体积分数变化进行对比,探究低压双流体细水雾对锂电池热失控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低压双流体细水雾可... 利用自主设计的实验平台,采用加热棒模拟锂电池外部过热场景,分别在95、80、60 kPa的环境压力下对18650型锂电池热失控表面温度和CO体积分数变化进行对比,探究低压双流体细水雾对锂电池热失控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低压双流体细水雾可在低雾化压力下产生较小的雾滴粒径,并能有效抑制锂电池热失控与热传播,减少CO生成量;雾化压力为1.2 MPa时产生的细水雾雾滴粒径最小,冷却效果最好。随着环境压力降低,细水雾的抑制效果下降。可考虑使用惰性气体作为雾化气体,增强灭火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热失控 低压双流体细水雾 雾滴粒径 抑制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高原火行为研究进展 被引量:7
3
作者 贺元骅 郭绪乾 伍毅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97-500,共4页
结合我国高高原社会经济发展所面临的消防安全问题,在全面总结国内外高高原地区木垛火、标准油池火、柴汽煤油火以及高高原建筑火灾等研究进展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推动高高原火行为研究的方向和建议,如尝试多元化实验地点、条件、材料研... 结合我国高高原社会经济发展所面临的消防安全问题,在全面总结国内外高高原地区木垛火、标准油池火、柴汽煤油火以及高高原建筑火灾等研究进展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推动高高原火行为研究的方向和建议,如尝试多元化实验地点、条件、材料研究;开展火灾建模研究;推进高高原火灾防控标准研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高原 火行为 燃烧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流机场非法干扰行为调查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贺元骅 魏中许 许凌洁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7-10,14,共5页
本文是对双流国际机场非法干扰行为调查的一份分析报告。非法干扰是困扰世界民航运输的一大难题。在短短的一年半的时间之内双流机场发生的非法干扰行为几乎涵盖了所有非法干扰行为类型。常见的非法干扰行为时有发生,很多干扰行为特别... 本文是对双流国际机场非法干扰行为调查的一份分析报告。非法干扰是困扰世界民航运输的一大难题。在短短的一年半的时间之内双流机场发生的非法干扰行为几乎涵盖了所有非法干扰行为类型。常见的非法干扰行为时有发生,很多干扰行为特别是群体性的非法干扰行为出现明显的高频发生趋势。通过对几种常见的非法干扰行为特征分析和处置情况分析,为非法行为控制提供现实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流机场 非法干扰行为 频率分析 行为特征 处置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民用飞机货舱哈龙替代品抑制及灭火系统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贺元骅 应炳松 +1 位作者 陈现涛 孙强 《民用飞机设计与研究》 2016年第4期85-91,共7页
基于美国联邦航空局休斯研究中心环保型飞机货舱哈龙替代品抑制及灭火的研究,阐释了飞机货舱哈龙替代品抑制及灭火系统最低性能标准,总结了氮气、气溶胶、细水雾等三种机载灭火系统最新研究成果,剖析了大型民用飞机货舱哈龙替代品抑制... 基于美国联邦航空局休斯研究中心环保型飞机货舱哈龙替代品抑制及灭火的研究,阐释了飞机货舱哈龙替代品抑制及灭火系统最低性能标准,总结了氮气、气溶胶、细水雾等三种机载灭火系统最新研究成果,剖析了大型民用飞机货舱哈龙替代品抑制及灭火系统的最新发展趋势,分析了三种哈龙替代品抑制及灭火系统用于飞机货舱的可行性,旨在为我国大型民用飞机货舱哈龙替代品抑制及灭火系统研究提供工程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民用飞机 货舱 哈龙替代品抑制及灭火系统 最低性能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航空运输不合理延误及其责任 被引量:13
6
作者 贺元骅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17-20,共4页
在厘定航空运输延误、合理延误以及不合理延误三个概念的基础上 ,着重分析了不合理延误的时间要件、原因要件、结果要件、主观要件四个构成要件 ,指出航空运输承运人只有在构成不合理延误的情况下才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最后 ,阐释了航... 在厘定航空运输延误、合理延误以及不合理延误三个概念的基础上 ,着重分析了不合理延误的时间要件、原因要件、结果要件、主观要件四个构成要件 ,指出航空运输承运人只有在构成不合理延误的情况下才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最后 ,阐释了航空运输不合理延误引发的其他问题的处理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运输 不合理延误 构成要件 承运人责任 赔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美航空消防隔热防护装备标准建设比较研究
7
作者 贺元骅 贾井运 贾乐强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66-668,共3页
从标准体系、隔热性能、防水性能、强度以及救援功能等技术参数维度,对FAA确认的美国消防协会标准NFPA 1971和中国标准GA 634进行对比分析;再基于美国航空消防隔热防护装备标准体系完整、性能要求高及检测方法多样化等特点,提出我国航... 从标准体系、隔热性能、防水性能、强度以及救援功能等技术参数维度,对FAA确认的美国消防协会标准NFPA 1971和中国标准GA 634进行对比分析;再基于美国航空消防隔热防护装备标准体系完整、性能要求高及检测方法多样化等特点,提出我国航空消防隔热防护标准完善应从系统建设角度出发,综合考虑隔热防护装备的防护性、舒适性、隔热防护装备的救援功能等技术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消防 隔热防护装备 消防标准 防护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上攻击行为特点与成因分析
8
作者 贺元骅 孙华程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6-8,12,共4页
机上攻击行为是发生于航空器内故意对旅客、机组及航空器造成损害且危及飞行安全或机内秩序的行为。机上攻击行为具有危害航空安全,行为主体呈男性化、年轻化和群体性等人口学特征。飞行环境导致的旅客生理变化、旅客烟酒嗜好、航空运... 机上攻击行为是发生于航空器内故意对旅客、机组及航空器造成损害且危及飞行安全或机内秩序的行为。机上攻击行为具有危害航空安全,行为主体呈男性化、年轻化和群体性等人口学特征。飞行环境导致的旅客生理变化、旅客烟酒嗜好、航空运输服务缺失是机上攻击行为产生的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器 旅客 机上攻击行为 飞行安全 机内秩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泡沫枪管径对泡沫发泡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陈现涛 郭建生 +1 位作者 凤四海 贺元骅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931-933,共3页
基于国家标准的传统自吸式泡沫枪,设计了不同尺寸的泡沫枪喷嘴,并从泡沫枪喷嘴直径尺寸、泡沫的接收距离等角度分析水成膜泡沫灭火剂的发泡倍数以及25%析液时间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泡沫枪管径的增加,发泡倍数和... 基于国家标准的传统自吸式泡沫枪,设计了不同尺寸的泡沫枪喷嘴,并从泡沫枪喷嘴直径尺寸、泡沫的接收距离等角度分析水成膜泡沫灭火剂的发泡倍数以及25%析液时间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泡沫枪管径的增加,发泡倍数和25%析液时间均呈现出先增加后趋于稳定的规律;在一定距离范围内接收泡沫时,随着接收距离的增加,发泡倍数与25%析液时间呈现变大的趋势,但变化幅度不是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枪 发泡倍数 析液时间 喷嘴尺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液比对水成膜泡沫灭火剂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陈现涛 贾井运 +1 位作者 贺元骅 孟亚伟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04-407,共4页
利用自主设计研发的气液两相泡沫枪按照国家标准对水成膜泡沫灭火剂的发泡倍数和析液时间与气液比间的关系,以及发泡倍数对灭火性能的影响进行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随气液比增大,水成膜泡沫灭火剂的发泡倍数先快速增大后趋于稳定值;... 利用自主设计研发的气液两相泡沫枪按照国家标准对水成膜泡沫灭火剂的发泡倍数和析液时间与气液比间的关系,以及发泡倍数对灭火性能的影响进行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随气液比增大,水成膜泡沫灭火剂的发泡倍数先快速增大后趋于稳定值;25%析液时间先增大后减小并最后趋于稳定值;同种水成膜泡沫灭火剂,发泡倍数对其灭火性能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液比 水成膜泡沫灭火剂 发泡倍数 析液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固两相惰性介质对煤粉爆炸惰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伍毅 贺元骅 黄卫星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01-604,共4页
选用水、磷酸二氢铵、碳酸钙作为惰性介质分别添加到含挥发质较多的煤粉中,使用Siwek 20L球型爆炸装置测试了混合体系的最大爆炸压力、最大爆炸压力上升速率、燃烧持续时间、燃烧热值等参数,研究惰性介质对煤粉热值测量、燃烧特性的影... 选用水、磷酸二氢铵、碳酸钙作为惰性介质分别添加到含挥发质较多的煤粉中,使用Siwek 20L球型爆炸装置测试了混合体系的最大爆炸压力、最大爆炸压力上升速率、燃烧持续时间、燃烧热值等参数,研究惰性介质对煤粉热值测量、燃烧特性的影响以及惰化效能差异。研究表明:混合体系中惰性介质能有效降低煤粉燃烧效率,且含量越大煤粉当量热值越低。惰性介质能有效降低粉尘燃烧的速率,使最大爆炸压力、最大爆炸压力上升速率减小,燃烧持续时间增加;当其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煤粉不再爆炸。水、磷酸二氢铵、碳酸钙对煤粉爆炸的惰化效能强弱顺序依次为水>磷酸二氢铵>碳酸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固惰性介质 惰化效能 煤粉爆炸 磷酸二氢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压环境对AFFF发泡和析液性能影响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伍毅 孙强 +1 位作者 张汉飞 贺元骅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567-1571,共5页
采用不同浓度的含氟水成膜泡沫灭火剂,于低压舱内101 kPa和30 kPa环境下振荡实现发泡并测量其发泡倍数和25%析液时间、50%析液时间,分析低气压环境对发泡倍数、析液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30 kPa低压对两种AFFF样品析液特性的影响规律和... 采用不同浓度的含氟水成膜泡沫灭火剂,于低压舱内101 kPa和30 kPa环境下振荡实现发泡并测量其发泡倍数和25%析液时间、50%析液时间,分析低气压环境对发泡倍数、析液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30 kPa低压对两种AFFF样品析液特性的影响规律和敏感度不相同;低压环境下两种AFFF泡沫发泡倍数(当发泡倍数小于<6倍时)表现为一致降低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成膜泡沫灭火剂(AFFF) 低气压环境 发泡倍数 析液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航空防安全威胁预警机制创新--基于情报信息融合视角 被引量:3
13
作者 魏中许 刘慧娟 贺元骅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9,共9页
以恐怖主义为标识的新型空防安全形势凸显了民航空防安全预警机制创新研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论文首先分析了传统空防安全预警机制的技术局限以明确机制创新的技术需求,其次构建一个以"双层动态威胁评估"和"双重互补威... 以恐怖主义为标识的新型空防安全形势凸显了民航空防安全预警机制创新研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论文首先分析了传统空防安全预警机制的技术局限以明确机制创新的技术需求,其次构建一个以"双层动态威胁评估"和"双重互补威胁响应"为技术特征,以情报信息融合为技术手段的新型威胁预警机制,最后对机制创新进行模拟论证和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防安全 信息融合 威胁评估 预警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泡倍数对水成膜泡沫灭火剂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伍毅 戴经天 +1 位作者 贾井运 贺元骅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113-1115,1125,共4页
搭建实验平台,针对3%和6%的水成膜泡沫灭火剂,研究其发泡倍数在5~17范围内变化对扑救油池火的灭火时间及抗烧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两种灭火剂均可有效灭火;发泡倍数越大,灭火时间越短,17倍时比5倍时的灭火时间缩短近50 s;发泡倍数... 搭建实验平台,针对3%和6%的水成膜泡沫灭火剂,研究其发泡倍数在5~17范围内变化对扑救油池火的灭火时间及抗烧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两种灭火剂均可有效灭火;发泡倍数越大,灭火时间越短,17倍时比5倍时的灭火时间缩短近50 s;发泡倍数越大,90%抗烧时间越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成膜泡沫灭火剂 发泡倍数 灭火时间 抗烧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离散小波变换和ICA支持向量机的人脸识别 被引量:2
15
作者 祝加雄 贺元骅 《电视技术》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83-186,共4页
为了实现对具有不同光照、姿势和噪声的人脸进行识别并提高识别精度,设计了一种基于离散小波变换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人脸识别方法。首先,采用二维离散小波变换对人脸图像进行压缩和降噪,以提取低频特征信息分量,然后采用快速独立成... 为了实现对具有不同光照、姿势和噪声的人脸进行识别并提高识别精度,设计了一种基于离散小波变换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人脸识别方法。首先,采用二维离散小波变换对人脸图像进行压缩和降噪,以提取低频特征信息分量,然后采用快速独立成分分析法ICA对经过离散小波变换后的人脸低频分量进行特征提取,以进一步减少人脸特征向量维数。在获取图像特征向量的基础上,采用径向基函数作为核函数,将训练样本数据输入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进行训练以获得最终的分类模型。在ORL数据库下采用MATLAB仿真工具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实现对人脸识别,与其他方法相比具有较高的识别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脸识别 离散小波变换 独立成分分析 核函数 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国土安全咨询系统评析及其启示 被引量:5
16
作者 魏中许 刘慧娟 贺元骅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10-17,共8页
美国国土安全咨询系统作为国家恐怖威胁预警系统,在美国反恐危机管理中起到了重要的威胁警示和安全防范作用。分析该系统的属性特征及其在实践运行中的经验和教训,对我国国家恐怖威胁预警系统的构建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首先从系统... 美国国土安全咨询系统作为国家恐怖威胁预警系统,在美国反恐危机管理中起到了重要的威胁警示和安全防范作用。分析该系统的属性特征及其在实践运行中的经验和教训,对我国国家恐怖威胁预警系统的构建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首先从系统运作方式、威胁评估方法、预警信息发布渠道、响应措施分级等多个方面对美国国土安全咨询系统进行分析性介绍;然后基于该系统运行的反馈信息资料,对其在情报收集、威胁评估、预警发布、响应机制等等方面的成功经验进行总结性评析,同时也指出了该系统在实践中存在的一些有待改进的缺陷;最后根据评析结论,从预警等级、预警内容、响应措施、信息系统等几个方面对我国国家恐怖威胁预警系统建设提出借鉴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安全 威胁评估 预警系统 评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航安保事件分级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杨骁勇 贺元骅 王洋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 2008年第6期8-12,共5页
在民航安全保卫的专业背景下,将危机管理中对突发事件的分级方法应用于对民航安保事件危险等级的划分。从既往案例中总结出30种民航安保事件的生成机理与发展特征,从主客观标准上设定出3个层次、7个分级变量要素与4个观察维度的分析框... 在民航安全保卫的专业背景下,将危机管理中对突发事件的分级方法应用于对民航安保事件危险等级的划分。从既往案例中总结出30种民航安保事件的生成机理与发展特征,从主客观标准上设定出3个层次、7个分级变量要素与4个观察维度的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经过对各个分级变量要素进行权重赋值与判别函数计算,得出了每一种航空安保事件的具体得分,进而确定出4个级别的行为分级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航安保事件 判别分析 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eb的民航空防安全威胁预警系统研制 被引量:1
18
作者 庄夏 魏中许 贺元骅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8-11,共4页
民航空防安全新旧威胁长期交织并存,亟待强化空防安全威胁预警响应管理技术流程。本文探讨了民航空防安全威胁与风险的生成演化规律,明晰威胁评估与预警响应的核心技术环节,提出民航空防安全威胁预警模型,开发基于web的预警系统,为我国... 民航空防安全新旧威胁长期交织并存,亟待强化空防安全威胁预警响应管理技术流程。本文探讨了民航空防安全威胁与风险的生成演化规律,明晰威胁评估与预警响应的核心技术环节,提出民航空防安全威胁预警模型,开发基于web的预警系统,为我国民航空防安全威胁预警机制构建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防安全 威胁评估 预警响应 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微粒群算法的WSN节点调度
19
作者 庄夏 戴敏 贺元骅 《电视技术》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94-96,共3页
为了降低无线传感器网络监测区域节点能耗和延长网络生命周期,设计了一种基于改进微粒群算法的节点调度方法。首先,以网络覆盖率和休眠工作节点数为目标建立了系统的数学模型,然后设计了粒子的编码方式、适应度函数以及自适应动态惯性权... 为了降低无线传感器网络监测区域节点能耗和延长网络生命周期,设计了一种基于改进微粒群算法的节点调度方法。首先,以网络覆盖率和休眠工作节点数为目标建立了系统的数学模型,然后设计了粒子的编码方式、适应度函数以及自适应动态惯性权重,并定义了使用改进的微粒群算法对传感器网络节点调度的具体算法。仿真实验表明,该方法能正确地实现无线传感器网络监测区域的节点调度,在迭代次数较少时,就能以较少的节点获得较高的网络覆盖率,且与其他方法相比,具有收敛速度快和全局寻优能力强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粒群算法 节点调度 覆盖率 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uto Encoder的智能监控指纹识别系统
20
作者 常峰 贺元骅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71-74,93,共5页
针对目前已有的嵌入式指纹识别系统往往采用手工提取,不能自动学习并提取识别所需的特征及识别正确率仍然不高的缺点,提出一种基于自动编码器(Auto Encoder)和LSSVM的指纹识别系统。首先,提出采用FPS200作为指纹传感器采集指纹数据,然... 针对目前已有的嵌入式指纹识别系统往往采用手工提取,不能自动学习并提取识别所需的特征及识别正确率仍然不高的缺点,提出一种基于自动编码器(Auto Encoder)和LSSVM的指纹识别系统。首先,提出采用FPS200作为指纹传感器采集指纹数据,然后将采集的数据经过滤波和二值化等预处理,通过比较差异算法获得Auto Encoder中的权值和偏置等参数,从而得到训练好的Auto Encoder用于指纹图像特征提取。最后,将自动提取的特征进行训练和分类,将投票最多的分类作为指纹识别的结果。通过测试表明,系统能较精确地实现指纹识别,具有收敛速度快、正确识别率高和匹配时间短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纹 识别率 匹配 自动编码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