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节镜下肩峰下减压术微创治疗肩峰撞击征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
作者 费文勇 章洪喜 +3 位作者 谢军 袁即山 真启云 王骅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263-1267,共5页
目的探讨采用关节镜下肩峰下减压术微创治疗肩峰撞击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6月~2011年12月,对30例肩峰撞击征患者予以肩关节镜下减压术,并对随访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0例患者均得到了随访,平均13.5个月(6~18个月)。患者术... 目的探讨采用关节镜下肩峰下减压术微创治疗肩峰撞击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6月~2011年12月,对30例肩峰撞击征患者予以肩关节镜下减压术,并对随访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0例患者均得到了随访,平均13.5个月(6~18个月)。患者术后末次随访患肩主动前屈、外展、中立位外旋和体侧内旋均较术前均明显增加(P〈0.01);ASES评分由术前66.5分提高到93.6分(P〈0.01),Constant评分由63.4提高到94.2分(P〈0.01),26例患者无疼痛残留,4例残留轻度的疼痛,所有患者均表示对手术满意。结论关节镜下肩峰下减压术微创治疗肩峰撞击征是一种可靠且有效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肩峰撞击征 肩峰下减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肢骨折患者肢体肿胀的护理干预 被引量:46
2
作者 真启云 费文勇 杨文婷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12期17-19,共3页
目的降低四肢骨折患者肢体肿胀度,加快肢体肿胀消退速度,增加舒适度。方法将168例四肢骨折患者按住院时间分为对照组(83例)和观察组(85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观察组按"三现"法则对影响肿胀消退的原因进行现场查检分析,制订改... 目的降低四肢骨折患者肢体肿胀度,加快肢体肿胀消退速度,增加舒适度。方法将168例四肢骨折患者按住院时间分为对照组(83例)和观察组(85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观察组按"三现"法则对影响肿胀消退的原因进行现场查检分析,制订改进计划,采取临床实验论证,改良护理用具,制作摇床标识,创新锻炼工具,开展趣味康复等措施。结果观察组患肢肿胀程度及护理措施落实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运用"三现"法则获取真实数据对专科护理进行改进,可以促进四肢骨折患者肢体肿胀的消退,提高患者满意度,促进骨折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肢骨折 肿胀 持续质量改进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膝骨性关节炎关节镜下微骨折技术的两种术式比较 被引量:13
3
作者 施晓明 费文勇 +1 位作者 任春朋 祝玉堂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4-96,共3页
目的对膝骨性关节炎关节镜下2种"微骨折"技术的操作方法进行临床效果比较。方法从2001年3月~2005年8月,该科用关节镜手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61例,对软骨破坏裸露区的处理分别采用清理后钻孔法30例和磨削后打孔法31例的"... 目的对膝骨性关节炎关节镜下2种"微骨折"技术的操作方法进行临床效果比较。方法从2001年3月~2005年8月,该科用关节镜手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61例,对软骨破坏裸露区的处理分别采用清理后钻孔法30例和磨削后打孔法31例的"微骨折"技术,并将2组疗效进行对比。结果采用清理后钻孔法的"微骨折"技术治疗的患者中显效的有8例,有效的有14例,无效的有8例;采用磨削后打孔法的患者中显效的有19例,有效的有8例,无效的有4例,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关节镜下采用磨削后打孔的"微骨折"技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较清理后钻孔法好,是一种简便、实用疗效显著的的可行性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骨性关节炎 微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肩关节镜术后患者康复功能锻炼达标率的实践 被引量:8
4
作者 真启云 王辉 费文勇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5年第6期757-761,共5页
运用持续质量改进,提高肩关节镜术后患者康复功能锻炼达标率,促进患者关节功能康复。对影响达标率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制订计划和改进措施,实施并评价效果。运用PDCA从支具佩戴、用具创新、康复器材、锻炼场所、训练图谱、健教形式、评... 运用持续质量改进,提高肩关节镜术后患者康复功能锻炼达标率,促进患者关节功能康复。对影响达标率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制订计划和改进措施,实施并评价效果。运用PDCA从支具佩戴、用具创新、康复器材、锻炼场所、训练图谱、健教形式、评估反馈等方面进行持续质量改进,使肩关节镜术后康复功能锻炼达标率由49.66%提高至70.83%。科学的质量持续改进减轻了患者疼痛,提高了关节功能,减轻了护士工作量,激发了护士工作热情,有效提高了肩关节镜术后患者康复功能锻炼达标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质量改进 肩关节镜 功能锻炼 达标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品管圈活动提高肩关节镜术后患者康复功能锻炼达标率 被引量:6
5
作者 真启云 王辉 费文勇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5年第18期85-87,共3页
目的提高肩关节镜术后患者康复功能锻炼达标率,促进肩关节功能康复。方法按品管圈活动步骤,对肩关节镜术后患者康复锻炼达标率低的现状进行要因分析,制定并落实6项质量改进措施。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肩关节镜术后康复功能锻炼达标率由... 目的提高肩关节镜术后患者康复功能锻炼达标率,促进肩关节功能康复。方法按品管圈活动步骤,对肩关节镜术后患者康复锻炼达标率低的现状进行要因分析,制定并落实6项质量改进措施。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肩关节镜术后康复功能锻炼达标率由49.66%提高至70.83%(P<0.05);品管圈活动开展期间患者术后8周肩关节活动度显著优于品管圈活动前患者(均P<0.05)。品管圈活动目标达成率为86.27%,进步率为42.63%。结论品管圈活动有效提高肩关节镜术后患者康复功能锻炼达标率,保证了临床康复护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关节创伤 肩关节 镜下手术 功能锻炼 达标率 品管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侧半月板损伤合并同侧髂胫束摩擦综合征1例 被引量:1
6
作者 施晓明 费文勇 任春朋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7年第7期648-648,共1页
关键词 髂胫束摩擦 半月板损伤 综合征 膝关节扭伤 同侧 外侧 上下台阶 屈伸受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肩关节镜引导下肩胛上神经阻滞在肩袖损伤术后镇痛中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2
7
作者 曹世超 王静成 +3 位作者 颜连启 宫伟 张耀 费文勇 《中国内镜杂志》 2019年第11期55-60,共6页
目的比较关节镜引导下肩胛上神经阻滞与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联合全麻在肩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后48 h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8年4月-2018年6月侧卧位下行肩关节镜择期手术的患者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A、B两组,各25例... 目的比较关节镜引导下肩胛上神经阻滞与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联合全麻在肩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后48 h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8年4月-2018年6月侧卧位下行肩关节镜择期手术的患者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A、B两组,各25例,均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A组在全身麻醉后肩关节镜引导下用0.2%罗哌卡因20 ml行肩胛上神经阻滞,B组全身麻醉后在超声引导下用0.2%罗哌卡因20 ml行肌间沟神经阻滞。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4、8、12、24和48 h静息状态下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48 h内非甾体类止痛药用量、术后不良反应和术后48 h镇痛满意度。结果A组和B组患者术后2、4、8、12、24和48 h的VAS评分分别为1(0.0,1.0)和1(0.0,2.0)分、1(1.0,1.5)和1(1.0,2.0)分、(2.52±1.48)和(3.80±2.60)分、(3.32±1.55)和(4.68±2.30)分、(2.60±1.35)和(3.56±1.39)分、(2.28±0.94)和(2.92±1.96)分;两组术后2、4和48 h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8、12和24 h两组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镇痛药氟比洛芬酯使用量分别为(62.00±38.94)和(92.00±49.33)m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哌替啶使用率比B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 h内A组患肢麻木感发生率为0.00%(0/25),B组术后均有麻木感,48 h内麻木感逐渐消失;两组术后48 h镇痛满意度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引导下肩胛上神经阻滞与常规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比较,前者应用于肩关节镜术后8、12和24 h镇痛效果较好,副作用小,有利于早期康复,更易被患者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胛上神经阻滞 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 镇痛 肩关节镜术 肩袖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肩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肩袖撕裂合并冻结肩的效果研讨 被引量:2
8
作者 陈元英 费文勇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第24期29-31,共3页
目的:探讨肩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肩袖撕裂合并冻结肩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某医院收治的50例肩袖撕裂合并冻结肩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这些患者入院后,对其均进行肩关节镜下手术治疗。比较这些患者在进行手术前后... 目的:探讨肩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肩袖撕裂合并冻结肩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某医院收治的50例肩袖撕裂合并冻结肩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这些患者入院后,对其均进行肩关节镜下手术治疗。比较这些患者在进行手术前后其患侧肩部疼痛的程度、被动活动度,并统计这些患者进行手术的优良率、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与进行手术前相比,进行手术后,这些患者VAS的平均评分较低,其ASES的平均评分较高(P<0.05)。这些患者患侧的肩关节在进行前屈、外旋、内旋、外展时的活动度均较大(P<0.05)。这些患者进行手术的优良率为88.00%,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4.00%。结论:肩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肩袖撕裂合并冻结肩的效果理想,可有效地改善患者患侧肩关节的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关节镜 手术治疗 肩袖撕裂合并冻结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