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伤椎单侧置钉结合骨水泥强化与伤椎双侧置钉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比较
1
作者 楼宇梁 陈国英 +5 位作者 王灿锋 费慧 孙观荣 全仁夫 李伟 洪锋 《中国骨伤》 2025年第2期134-140,共7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弓根螺钉联合伤椎单侧置钉结合骨水泥强化与联合伤椎双侧置钉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78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分为经皮椎弓根螺钉联合... 目的:探讨经皮椎弓根螺钉联合伤椎单侧置钉结合骨水泥强化与联合伤椎双侧置钉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78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分为经皮椎弓根螺钉联合伤椎单侧置钉结合单侧骨水泥强化组(骨水泥组)和经皮椎弓根螺钉联合伤椎双侧置钉(螺钉组)。骨水泥组40例,男16例,女24例,年龄(62.1±8.1)岁。螺钉组38例,男18例,女20例,年龄(65.1±9.3)年。观察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比较两组术前,术后3 d、6个月、1年及末次随访时节段后凸畸形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比值、中央高度比值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结果:患者均获随访,时间25~36个月。骨水泥组手术时间(70.1±17.3)min,明显短于螺钉组(78.6±18.2)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水泥组VAS术后1年(1.5±0.5)分、末次随访(0.5±0.3)分低于螺钉组术后1年(1.8±0.3)分、末次随访(0.8±0.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水泥组节段后凸畸形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比值、中央高度比值术后1年(6.2±1.2)°、(86.6±3.5)%、(91.1±2.5)%,末次随访(6.4±0.7)°、(85.5±3.3)%、(90.5±6.3)%,均优于螺钉组术后1年(6.8±1.4)°、(83.1±2.4)%、(89.9±3.4)%和末次随访(7.1±1.1)°、(82.6±4.1)%、(87.6±5.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水泥组出现3例骨水泥渗漏,均无临床症状;螺钉组出现2例椎弓根螺钉拔出,末次随访时予拆除螺钉。结论:经皮椎弓根螺钉联合伤椎单侧置钉结合骨水泥强化与联合伤椎双侧置钉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均可达到满意疗效,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但前者内固定系统更稳定,长期随访时能有效维持伤椎前中柱高度和伤椎后凸畸形矫正的效果,慢性腰背痛发生率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骨折 胸椎 腰椎 脊柱骨折 手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经腹膜后淋巴结切除术 被引量:3
2
作者 费慧 姚书忠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0年第4期370-372,共3页
关键词 腹膜后淋巴结切除术 腹腔镜技术 腹膜后淋巴结转移 腹主动脉旁淋巴结 腹腔镜手术 预后因素 经腹膜外 手术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EEP刀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5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沈宏伟 曾海涛 +3 位作者 牛刚 韦成厚 费慧 岑慧 《浙江临床医学》 2009年第12期1333-1334,共2页
目的观察LEEP刀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07年2月至2008年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科门诊用LEEP刀治疗的56例活体病理提示有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时间最长25min,最短3min,平均8min... 目的观察LEEP刀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07年2月至2008年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科门诊用LEEP刀治疗的56例活体病理提示有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时间最长25min,最短3min,平均8min,术中出血量2~25ml,平均10.6ml;治愈53例,3例病变残留需再次手术;52例病理检查满意,4例宫颈管组织因烧灼影响病理诊断。结论LEEP刀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具有安全有效,患者不用住院即可治疗的优点,并且能保留完整、连续的标本进行病理检查;如果病变位于宫颈管可能因烧灼影响病理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EP刀 宫颈上皮内瘤变 宫颈锥形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上娱乐项目“急流勇进”的规划设计 被引量:1
4
作者 费慧 黄佐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03年第9期37-38,共2页
在“急流勇进”水上娱乐项目的总平面布置设计案例分析的基础上,从项目的组成、调整和总平面设计等方面探讨了利用厂矿选址原理选择建设场地;利用机械知识调整项目布局;利用总图运输设计专业技巧确定总体布局的方法。
关键词 水上娱乐项目 漂流河 总平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零切迹颈椎融合器在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术后邻椎病翻修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刘铮 楼宇梁 +1 位作者 费慧 全仁夫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4年第11期1056-1061,共6页
目的:探讨零切迹颈椎Solis融合器在治疗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术后邻椎病(adjacent segment degeneration,ASD)翻修中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至2020年12月期间,... 目的:探讨零切迹颈椎Solis融合器在治疗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术后邻椎病(adjacent segment degeneration,ASD)翻修中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接受Solis融合器治疗的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术后ASD患者13例,男5例,女8例;年龄56~78岁;患者术前均有顽固性颈部疼痛或上肢肌力浅感觉异常,保守治疗效果不佳。记录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情况;于术前、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以评估临床治疗效果;同期摄颈椎正侧位X线片及行CT检查,测量和评估椎间隙高度、椎间融合等情况。结果:所有患者获随访,时间18~36个月。1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翻修手术,均为单间隙。手术时间63~93 min,术中出血量15~83 ml。VAS由术前4~7分降低至术后1周1~3分及末次随访时1~2分。椎间隙高度由术前5.2~7.2 mm提升至术后1周6.4~8.0 mm,末次随访时6.4~7.9 mm。JOA评分由术前11~17分提升至术后1周13~17分、末次随访时16~17分。末次随访时颈椎正侧位X线及CT显示Solis融合器均骨性融合。术后1例出现短暂的左上肢无力,随访时恢复。所有患者无吞咽困难、切口血肿及融合器沉降。结论:零切迹颈椎Solis融合器在治疗ACDF术后ASD翻修中的早期临床疗效满意,具有手术创伤小、减压充分、骨融合率高及并发症少等优点,可为颈椎术后ASD的微创治疗提供新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退变性疾病 脊柱融合术 再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工业企业的景观设计
6
作者 费慧 黄佐 梁立东 《山西建筑》 2003年第2期11-12,共2页
通过分析工业企业景观设计的现状与前景,总结了工业企业景观设计的要素。以赣州立环磁电设备基地的景观规划为例,阐述了工业企业景观设计的重要性。
关键词 景观设计 软质景观 硬质景观 工业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联合后路导航长节段内固定治疗退行性脊柱侧凸 被引量:10
7
作者 楼宇梁 全仁夫 +1 位作者 李伟 费慧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0年第9期853-859,共7页
目的:观察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oblique lumbar interbody fusion,OLIF)联合后路O形臂CT导航长节段内固定治疗退行性脊柱侧凸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对2016年4月至2017年12月接受OLIF联合后路O形臂CT导航长节段内固定手术治疗的15例退... 目的:观察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oblique lumbar interbody fusion,OLIF)联合后路O形臂CT导航长节段内固定治疗退行性脊柱侧凸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对2016年4月至2017年12月接受OLIF联合后路O形臂CT导航长节段内固定手术治疗的15例退行性脊柱侧凸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3例,女12例;年龄55~73(62.2±5.3)岁。记录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椎弓根螺钉优良率及并发症情况;于术前、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分别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评估;同期行脊柱全长站立位X线片,术后6个月行腰椎CT检查,观察冠状位侧凸Cobb角,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LL),椎间隙高度,矢状面平衡(sagittal vertical axis,SVA),椎间融合等情况。结果:患者OLIF手术时间(98.7±16.8)min,术中出血量(50.2±10.7)ml。后路O形臂CT导航长节段内固定手术时间(101.5±23.4)min,术中出血量(63.1±19.7)ml。总手术时间(200.2±40.2)min,术中出血量(113.3±30.4)ml。术后15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2~25(16.5±5.3)个月。腰痛VAS评分、下肢痛VAS评分及ODI分别由术前的(6.8±1.6)分、(6.2±1.1)分和(64.6±10.4)%降低至末次随访时的(1.4±1.0)分、(1.0±0.5)分和(15.8±4.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位侧凸Cobb角和SVA分别由术前的(20.3±13.5)°、(42.3±16.5)mm降低至末次随访时的(5.5±3.1)°、(25.1±10.9)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L和椎间隙高度由术前的(25.8±8.2)°、(5.9±2.7)mm提升至末次随访时的(39.3±9.1)°、(10.9±1.2)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O形臂CT导航置钉240枚,术中O形臂三维扫描优良率为96%(230/240)。术后6个月腰椎CT显示椎间融合器均骨性融合。1例患者术后出现左大腿前内侧疼痛,2例患者术后出现短暂的左侧屈髋无力,均在随后的随访中恢复。结论: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联合后路O形臂CT导航长节段内固定治疗退行性脊柱侧凸的早期临床疗效满意,具有微创、导航置钉准确、骨融合率高及并发症少等优点,可为退行性脊柱侧凸的微创治疗提供新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变性疾病 脊柱侧凸 外科手术 计算机辅助 脊柱融合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arm导航系统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手术中的应用
8
作者 费慧 楼宇梁 +1 位作者 李伟 全仁夫 《浙江临床医学》 2021年第11期1566-1568,共3页
目的探讨Oirm导航系统在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矫形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至2018年7月35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的临床资料,20例采用C形臂X线机辅助下徒手置钉(C臂机组),15例采用O-arm导航辅助置钉(O臂机... 目的探讨Oirm导航系统在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矫形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至2018年7月35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的临床资料,20例采用C形臂X线机辅助下徒手置钉(C臂机组),15例采用O-arm导航辅助置钉(O臂机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置钉时间、螺钉密度及术后并发症术前、木后1个月及末次随访拍摄站立位脊柱全长正、侧位片,测量患者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冠状面Cobh角及其矫正率评价矫形效果术后所有患者行脊柱全长螺旋CT扫描评估椎弓根螺钉位置结果35例患者均获随访12〜48个月,平均(26.7±3.6)个月O臂机组手术时间(256.7±71.2)min,术中出血量(1525±557)mL;O臂机组手术时间(245.5±70.1)min,术中出血量(1389±489)mL;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臂机组置钉时间(93.2±18.6)min,O臂机组置钉时间(76.3±14.1)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臂机组和O臂机组术后冠状面Cobb角分别为(21.1±5.2)°和(14.2±3.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C臂机组矫正丢失(5.9±2.6)°,O臂机组矫正丢失为(3.3±1.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臂机组20例患者置钉291枚螺钉,其中优145枚(49.8%),良102枚(35.0%),差44枚(15.1%),优良率84.8%;O臂机组15例患者置钉240枚螺钉,其中优168枚(70%),良58枚(24.1%),差6枚(2.5%),优良率94.2%;O臂机组置钉准确率高于O臂机组(P<0.05)。C臂机组螺钉密度为(51.2±14.7)%,O臂机组为(63.3±11.2)%,O臂机组螺钉密度高于C臂机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无明显并发症。结论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术中应用O-arm导航系统可有效缩短术中置钉时间,提高置钉准确率和螺钉密度,术后即时矫形效果好,同时未增加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脊柱侧凸 骨科手术 计算机辅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