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智能技术在决策支持系统中的应用
1
作者 贲可荣 李一梅 赵申健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CAS 1997年第3期48-53,共6页
首先分析了决策支持系统(DSS)和专家系统(ES)的局限及两者的区别,然后提出了专家支持系统(ESS)的概念,并详细阐述了ESS的系统结构。
关键词 人工智能 专家系统 决策支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多Agent系统合作模型
2
作者 马良荔 贲可荣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CAS 1997年第3期77-83,共7页
从多Agent系统的组成结构出发,综述合作问题的理论机制,提出了采用多Agent系统模型来求解逻辑推理问题的方法,根据各Agent自身意图,相互合作以达成群体目标。
关键词 多智能体系统 逻辑推理 合作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P人工神经网络的应用及其实现技术 被引量:18
3
作者 单潮龙 马伟明 +1 位作者 贲可荣 张磊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00年第4期16-22,共7页
简述了BP人工神经网络的算法原理 ,利用Batchnet程序对一个三层BP人工神经网络进行了设计 ,应用Matlab中人工神经网络工具箱设计了一个用于函数逼近的BP人工神经网络 ,最后 ,运用Matlab中可视化工具Simulink对一个BP人工神经网络例子进... 简述了BP人工神经网络的算法原理 ,利用Batchnet程序对一个三层BP人工神经网络进行了设计 ,应用Matlab中人工神经网络工具箱设计了一个用于函数逼近的BP人工神经网络 ,最后 ,运用Matlab中可视化工具Simulink对一个BP人工神经网络例子进行了仿真 ,通过例子 ,探讨了BP人工神经网络的应用并介绍目前几种实用的BP人工神经网络实现技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真 MATLAB SIMULINK BP人工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限时图形系统的限时计算和渲染技术 被引量:1
4
作者 张秀山 鄢来斌 +1 位作者 贲可荣 李思昆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2期6-11,共6页
在介绍了限时图形系统概念模型的基础上 ,指出限时渲染也是限时图形系统的一个基本特征 ,并从软、硬件两个方面对当今国内外采用的一些典型的提高实时图形渲染性能的技术和方法进行了明确的分类和阐述 。
关键词 限时图形系统 虚拟现实 三维图形 限时计算 渲染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penGL的魔方自动求解算法与实现 被引量:6
5
作者 何智勇 贲可荣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893-895,共3页
在魔方分层求解算法的基础上,利用OpenGL的3D技术,实现了一个演示自动求解过程的示教系统,同时提供了玩家可以手动操作的游戏平台.
关键词 魔方 算法 仿真 OPENG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知网的软件故障案例语义表示方法 被引量:2
6
作者 柳玉 贲可荣 马喆 《海军航空工程学院学报》 2011年第3期341-346,共6页
为解决采用静态框架描述故障案例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知网的软件故障案例语义表示方法。通过分析案例的语义匹配准则,给出表示方法的具体语法描述规范。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案例,分析软件故障领域中实体、事件、属性和属性值4类义... 为解决采用静态框架描述故障案例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知网的软件故障案例语义表示方法。通过分析案例的语义匹配准则,给出表示方法的具体语法描述规范。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案例,分析软件故障领域中实体、事件、属性和属性值4类义原及其相互关系,并用KDML语言进行统一描述。实验表明,与传统基于关键字的模糊匹配方法相比,采用基于知网的匹配方法能够有效提高CBR系统中故障案例检索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案例 软件故障 知网 义原 语义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BNs的软件故障预测方法 被引量:4
7
作者 罗云锋 贲可荣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12期2380-2383,共4页
本文在分析已有软件故障预测方法后指出:单纯从软件开发过程的某个阶段或基于几种度量来预测软件故障是不充分的.提出综合利用软件开发过程信息构建基于BBNs软件故障预测模型.本文从一个基本的贝叶斯信念网(BBNs)故障预测模型出发,扩展... 本文在分析已有软件故障预测方法后指出:单纯从软件开发过程的某个阶段或基于几种度量来预测软件故障是不充分的.提出综合利用软件开发过程信息构建基于BBNs软件故障预测模型.本文从一个基本的贝叶斯信念网(BBNs)故障预测模型出发,扩展基本节点,得到了一个较完善的故障预测模型,结合已有的关于软件度量的研究成果,提出利用软件度量和专家知识确定节点状态概率分布.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与实际情况相符合,具有一定的故障预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故障预测 贝叶斯信念网 软件度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适应软件需求的形式化建模与验证 被引量:1
8
作者 雷义伟 贲可荣 何智勇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3-78,共6页
为使自适应软件的需求规约与软件约束一致性验证能够得到已有验证工具的支持,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型转换的验证方法。该方法通过对Tropos建模方法进行上下文和异常条件扩展来满足自适应软件需求,给出从Tropos需求模型到状态变迁模型的映射... 为使自适应软件的需求规约与软件约束一致性验证能够得到已有验证工具的支持,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型转换的验证方法。该方法通过对Tropos建模方法进行上下文和异常条件扩展来满足自适应软件需求,给出从Tropos需求模型到状态变迁模型的映射规则,并通过验证软件约束公式在状态变迁模型上的可满足性,达到验证软件需求与软件约束一致性的目的。最后,通过舰船火灾损管系统的实例说明了自适应软件需求的建模和验证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软件 需求分析 可满足性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测试成熟度模型及其评估算法 被引量:5
9
作者 张靖 赵翀 贲可荣 《舰船电子工程》 2007年第1期81-82,131+198,共4页
测试能力成熟度模型(TMM)是衡量测试过程成熟度的模型。对TMM进行了概述,给出TMM评估模型及其符号表示,用类C语言描述判断测试成熟度等级的算法。
关键词 测试成熟度模型(TMM) 评估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集成的声学故障识别 被引量:1
10
作者 高志华 贲可荣 +1 位作者 田立业 崔立林 《船海工程》 2009年第2期86-89,共4页
提出一种基于神经网络集成的水下航行器声学故障识别方法。该方法把经单独训练的具有一定差异度的单个RBF神经网络加以集成,可提高分类器的泛化性能。实验证明该模型的有效性。
关键词 神经网络集成 小样本 泛化性 差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ransformer和卷积神经网络的代码克隆检测 被引量:2
11
作者 贲可荣 杨佳辉 +1 位作者 张献 赵翀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18,共7页
基于深度学习的代码克隆检测方法往往作用在代码解析的词序列上或是整棵抽象语法树上,使用基于循环神经网络的时间序列模型提取特征,这会遗漏源代码的重要语法语义信息并诱发梯度消失。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Transformer和卷积神经... 基于深度学习的代码克隆检测方法往往作用在代码解析的词序列上或是整棵抽象语法树上,使用基于循环神经网络的时间序列模型提取特征,这会遗漏源代码的重要语法语义信息并诱发梯度消失。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Transformer和卷积神经网络的代码克隆检测方法(TCCCD)。首先,TCCCD将源代码表示成抽象语法树,并将抽象语法树切割成语句子树输入给神经网络,其中,语句子树由先序遍历得到的语句结点序列构成,蕴含了代码的结构和层次化信息。其次,在神经网络设计方面,TCCCD使用Transformer的Encoder部分提取代码的全局信息,再利用卷积神经网络捕获代码的局部信息。再次,融合2个不同网络提取出的特征,学习得到蕴含词法、语法和结构信息的代码向量表示。最后,采用两段代码向量的欧氏距离表征语义关联程度,训练一个分类器检测代码克隆。实验结果表明:在OJClone数据集上,精度、召回率、F 1值分别能达到98.9%、98.1%和98.5%;在BigCloneBench数据集上,精度、召回率、F 1值分别能达到99.1%、91.5%和94.2%。与其他方法对比,精度、召回率、F 1值均有提升,所提方法能够有效检测代码克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码克隆检测 抽象语法树(AST) TRANSFORMER 卷积神经网络 代码特征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构分布环境下监控系统软件设计方法 被引量:1
12
作者 孙宁 贲可荣 王芳 《舰船电子工程》 2003年第4期42-46,共5页
介绍了在异构、分布式环境下对连续过程仿真进行实时监控的软件设计和开发方法 ,包括基于组态软件Intouch 的人机界面开发、多进程程序设计、进程之间的通信、不同平台之间的数据格式转换。
关键词 异构分布环境 监控系统 软件设计 INTOUCH 人机界面 多进程程序 数据转换 进程通信 净室软件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gent技术的遗留系统演化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吴荣华 张辉 贲可荣 《舰船电子工程》 2006年第4期7-9,共3页
分析目前处理遗留系统问题的几种解决方案,在总结遗留系统演化方法的基础上,提出在CARBA体系下进行遗留系统演化的两种实现方法———基于agent的遗留系统封装和通信协作机制,并给出了实现框架。
关键词 遗留系统(LS) AGENT 公共agent请求代理体系结构(CARB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L证明器的实现技术 被引量:1
14
作者 贲可荣 陈火旺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53-59,共7页
基于文[10]中的理论,我们用Turbo─prolog编程,在386微机上成功地实现了命题时态逻辑定理的证明器。该证明器在处理next幂次、归纳、归结、◇(x∧y)、until 等方面,均有独到之处。这些方面,克服了... 基于文[10]中的理论,我们用Turbo─prolog编程,在386微机上成功地实现了命题时态逻辑定理的证明器。该证明器在处理next幂次、归纳、归结、◇(x∧y)、until 等方面,均有独到之处。这些方面,克服了以往工作的不足。证明器界面友好、速度快、能力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态逻辑 定理证明 自动推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高成熟度研讨会综述 被引量:3
15
作者 贲可荣 俞立军 《舰船电子工程》 2002年第4期25-29,共5页
1999年底,在美国SEI召开了高成熟度研讨会。本文概述了与会26个组织的状况.介绍了部分组织的投资回报数据、特有实践活动以及达到高等级遇到的问题。
关键词 高成熟度研讨会 CMM 计算机软件 投资回报 美国 1999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件质量保证技术研究综述 被引量:9
16
作者 贲可荣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4期1-6,共6页
概述了软件可靠性研究的必要性 ,从软件开发过程管理、质量保证标准、测试技术、可靠性评估与预测以及形式化规范和验证等 5个方面给出了软件质量问题的解决办法 ,并对所研究的成果做了介绍 .最后指出了在统计测试。
关键词 软件质量 能力成熟度模型 CMM 软件标准 软件测试 软件可靠性 形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下无线传感器网络智能路由算法综述
17
作者 贲可荣 王斌 +1 位作者 林海涛 左名久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6,共6页
水下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传输环境复杂,传输路由构建困难。智能路由算法是指基于人工智能算法实现的路由构建的方法,能够提升水下无线传感器网络通信的综合性能。因此,综述了基于强化学习、启发式学习、模糊逻辑和神经网络等实现水下无线... 水下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传输环境复杂,传输路由构建困难。智能路由算法是指基于人工智能算法实现的路由构建的方法,能够提升水下无线传感器网络通信的综合性能。因此,综述了基于强化学习、启发式学习、模糊逻辑和神经网络等实现水下无线传感器网络智能路由的算法模型,分析比较了智能路由算法性能,给出了智能路由算法设计建议,并结合水下环境特点和关键技术发展,提出了水下无线传感器网络智能路由算法研究的主要挑战与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无线传感器网络 智能路由算法 强化学习 启发式学习 模糊逻辑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服务的遗留系统再工程过程建模与实现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辉 贲可荣 王洪波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5-30,共6页
将遗留系统再工程为面向服务系统是软件技术发展的趋势,但传统软件过程在体系结构灵活性和开发敏捷性等方面存在不足,同时不能解决因为引入服务的概念而带来的服务挖掘、服务实现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面向服务的遗留系统再工程... 将遗留系统再工程为面向服务系统是软件技术发展的趋势,但传统软件过程在体系结构灵活性和开发敏捷性等方面存在不足,同时不能解决因为引入服务的概念而带来的服务挖掘、服务实现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面向服务的遗留系统再工程过程模型(SORP),详细设计了SORP的角色、活动、工作产品以及评估方法。将SORP应用于某指控系统的再工程项目,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目标系统体系结构的灵活性,降低了重用遗留系统带来的风险。实践表明:SORP对遗留系统的演化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向服务 遗留系统 再工程 软件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多分类器组合模型的OCR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魏娜 贲可荣 +1 位作者 潘杰 张秀山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07年第6期1110-1112,1116,共4页
根据多分类器组合原理,提出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多分类器组合模型.该模型首先使用基于贯穿码特征的分类器对字符分类,然后,由基于投影特征的分类器对经过上一级分类器分类后的字符进行识别.试验表明,该模型能有效提高光学字符识别率.
关键词 光学字符识别 多分类器组合 BP神经网络 特征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服务的遗留系统再工程过程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辉 贲可荣 马喆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7-62,共6页
将遗留系统再工程为面向服务系统是软件技术发展的趋势,但现有软件过程不能很好地解决面向服务的再工程所面临的问题。比如如何协调遗留系统共利益者的交流并快速有效地处理需求变更;如何实现服务以满足目标系统体系结构灵活性;如何降... 将遗留系统再工程为面向服务系统是软件技术发展的趋势,但现有软件过程不能很好地解决面向服务的再工程所面临的问题。比如如何协调遗留系统共利益者的交流并快速有效地处理需求变更;如何实现服务以满足目标系统体系结构灵活性;如何降低重用遗留系统带来的风险以及如何减少交付期的软件错误等。针对这些问题,设计了面向服务的遗留系统再工程过程(SORP)。SORP融合了传统软件过程的计划性和灵活性,并根据面向服务再工程项目的特点进行了特殊配置,在生命周期上将再工程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在内容上包含了六个工作流。为与实践相结合,详细规划了SORP的角色、活动、工作产品以及评估方法。应用实践表明,SORP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目标系统体系结构的灵活性,降低了重用遗留系统带来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 再工程 遗留系统 体系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