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CuO-ZnO-SiO2制备及其催化臭氧氧化降解硝基苯废水
被引量:
6
1
作者
谷精华
范文玉
+3 位作者
刘健
郑新瑜
林桂明
司文豪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34-440,共7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与浸渍法共同制备了CuO-ZnO-SiO2壳中空结构的催化剂,利用正交实验筛选出催化剂制备的最优条件,采用TEM,BET,XRD等表征手段对最佳条件下制备的催化剂进行表征,并模拟硝基苯废水对催化剂进行性能评价,考察了催化剂的重复...
采用溶胶凝胶法与浸渍法共同制备了CuO-ZnO-SiO2壳中空结构的催化剂,利用正交实验筛选出催化剂制备的最优条件,采用TEM,BET,XRD等表征手段对最佳条件下制备的催化剂进行表征,并模拟硝基苯废水对催化剂进行性能评价,考察了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在催化剂焙烧温度为500℃、碳微球含量为10%(w)、氧化铜负载量为4%(w)、氧化锌负载量为6%(w)、模板剂含量为5%(w)条件下所制备的催化剂对臭氧催化氧化硝基苯的去除率最佳,为98.4%。8次重复使用后硝基苯的降解率仍达93%。表征结果显示,催化剂为球壳结构,比表面积为36.12m^2/g,催化剂表面的活性组分为氧化铜及六方纤锌矿晶体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臭氧催化氧化
CuO-ZnO-SiO2
硝基苯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内外回流污泥形态参数的水质预报
2
作者
谷精华
刘健
+3 位作者
范文玉
赵立杰
左越
司文豪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44-251,共8页
水质监测是污水厂至关重要的环节。为快速、准确地获取实时水质数据,以内、外回流污泥为研究对象,通过显微镜图像结合软件分析,分别得到内、外回流污泥各自絮体的形态参数,并结合污水处理厂运行参数,采用偏最小二乘(PLS)法对内、外回流...
水质监测是污水厂至关重要的环节。为快速、准确地获取实时水质数据,以内、外回流污泥为研究对象,通过显微镜图像结合软件分析,分别得到内、外回流污泥各自絮体的形态参数,并结合污水处理厂运行参数,采用偏最小二乘(PLS)法对内、外回流污泥絮体形态参数与好氧池出水水质指标(CODe、BODe、TNe和TPe)进行了回归分析,建立内回流污泥回归模型(PLS1模型)和外回流污泥回归模型(PLS2模型),通过分析两个回归模型中活性污泥絮体形态参数与出水水质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比较了两个回归模型的拟合效果和预测效果。试验结果表明:PLS2模型的拟合效果和预测效果要优于PLS1模型,该模型对好氧池出水中CODe、BODe、TNe和TPe的预测系数Q2分别为0.736、0.665、0.753、0.716;出水污染物浓度与内回流污泥絮体密实度参数呈正相关关系,而其与外回流污泥絮体密实度参数呈负相关关系。本试验建立了污水处理厂宏观系统与活性污泥絮体微观性质之间的相关关系,为污水处理厂的水质监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处理厂
水质预报
内、外回流污泥
活性污泥絮体形态参数
图像分析技术
偏最小二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SiO_(2)@CuO-ZnO双壳催化剂对臭氧催化降解印染废水的影响
被引量:
4
3
作者
范文玉
刘健
+1 位作者
谷精华
应志明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780-786,共7页
为研究不同催化剂对臭氧降解印染废水的影响,以葡萄糖为原料,通过水热法制备碳微球,在焙烧的条件下,进而将微球碳化成中空。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单壳中空SiO_(2),单壳中空SiO_(2)@Cu O、单壳中空SiO_(2)@Zn O、单壳中空SiO_(2)@ZnO-CuO...
为研究不同催化剂对臭氧降解印染废水的影响,以葡萄糖为原料,通过水热法制备碳微球,在焙烧的条件下,进而将微球碳化成中空。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单壳中空SiO_(2),单壳中空SiO_(2)@Cu O、单壳中空SiO_(2)@Zn O、单壳中空SiO_(2)@ZnO-CuO、双壳中空SiO_(2)@Zn O-CuO等催化剂。用酸性大红染料(硝基苯溶液)作为模拟印染废水,对所制备的催化剂进行性能评价,筛选催化性能最高的的催化剂;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N2吸脱附试验(BET)、能谱监测仪(EDS)等设备对催化剂的微结构、表面元素、形态及催化剂内部孔道分布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双壳中空SiO_(2)@ZnO-CuO催化剂对臭氧氧化印染废水的去除效果最佳,对酸性大红染料废水去除率可达到99%以上。扫描电子显微镜及透射电子显微镜表征显示:SiO_(2)@ZnO-CuO催化剂为双壳中空球形结构,粒径在150~200 nm;负载在催化剂壳上的活性组分以氧化铜和氧化锌的形态存在,且氧化锌及氧化铜的衍射峰较尖锐,催化剂表面的活性组分结晶良好。臭氧氧化印染废水反应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在添加催化剂的条件下,其反应速率常数为0.00588 min-1;在未添加催化剂的条件下,其反应速率常数仅为1.07026×10-4min-1。随着催化剂的添加,臭氧对印染废水的氧化效果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双壳中空
SiO2@ZnO-CuO
臭氧
印染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CuO-ZnO-SiO2制备及其催化臭氧氧化降解硝基苯废水
被引量:
6
1
作者
谷精华
范文玉
刘健
郑新瑜
林桂明
司文豪
机构
沈阳化工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
出处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34-440,共7页
文摘
采用溶胶凝胶法与浸渍法共同制备了CuO-ZnO-SiO2壳中空结构的催化剂,利用正交实验筛选出催化剂制备的最优条件,采用TEM,BET,XRD等表征手段对最佳条件下制备的催化剂进行表征,并模拟硝基苯废水对催化剂进行性能评价,考察了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在催化剂焙烧温度为500℃、碳微球含量为10%(w)、氧化铜负载量为4%(w)、氧化锌负载量为6%(w)、模板剂含量为5%(w)条件下所制备的催化剂对臭氧催化氧化硝基苯的去除率最佳,为98.4%。8次重复使用后硝基苯的降解率仍达93%。表征结果显示,催化剂为球壳结构,比表面积为36.12m^2/g,催化剂表面的活性组分为氧化铜及六方纤锌矿晶体结构。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臭氧催化氧化
CuO-ZnO-SiO2
硝基苯废水
Keywords
sol-gel method
catalytic ozonation
CuO-ZnO-SiO2
nitrobenzene waste water
分类号
TQ426.8 [化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内外回流污泥形态参数的水质预报
2
作者
谷精华
刘健
范文玉
赵立杰
左越
司文豪
机构
沈阳化工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沈阳化工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
沈阳化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出处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44-251,共8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B1700200)。
文摘
水质监测是污水厂至关重要的环节。为快速、准确地获取实时水质数据,以内、外回流污泥为研究对象,通过显微镜图像结合软件分析,分别得到内、外回流污泥各自絮体的形态参数,并结合污水处理厂运行参数,采用偏最小二乘(PLS)法对内、外回流污泥絮体形态参数与好氧池出水水质指标(CODe、BODe、TNe和TPe)进行了回归分析,建立内回流污泥回归模型(PLS1模型)和外回流污泥回归模型(PLS2模型),通过分析两个回归模型中活性污泥絮体形态参数与出水水质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比较了两个回归模型的拟合效果和预测效果。试验结果表明:PLS2模型的拟合效果和预测效果要优于PLS1模型,该模型对好氧池出水中CODe、BODe、TNe和TPe的预测系数Q2分别为0.736、0.665、0.753、0.716;出水污染物浓度与内回流污泥絮体密实度参数呈正相关关系,而其与外回流污泥絮体密实度参数呈负相关关系。本试验建立了污水处理厂宏观系统与活性污泥絮体微观性质之间的相关关系,为污水处理厂的水质监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关键词
污水处理厂
水质预报
内、外回流污泥
活性污泥絮体形态参数
图像分析技术
偏最小二乘法
Keywords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
water quality prediction
inner and outer returned sludge
activated sludge flocs morphological parameter
image analysis technology
partial least square model method
分类号
X70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SiO_(2)@CuO-ZnO双壳催化剂对臭氧催化降解印染废水的影响
被引量:
4
3
作者
范文玉
刘健
谷精华
应志明
机构
沈阳化工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
出处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780-786,共7页
文摘
为研究不同催化剂对臭氧降解印染废水的影响,以葡萄糖为原料,通过水热法制备碳微球,在焙烧的条件下,进而将微球碳化成中空。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单壳中空SiO_(2),单壳中空SiO_(2)@Cu O、单壳中空SiO_(2)@Zn O、单壳中空SiO_(2)@ZnO-CuO、双壳中空SiO_(2)@Zn O-CuO等催化剂。用酸性大红染料(硝基苯溶液)作为模拟印染废水,对所制备的催化剂进行性能评价,筛选催化性能最高的的催化剂;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N2吸脱附试验(BET)、能谱监测仪(EDS)等设备对催化剂的微结构、表面元素、形态及催化剂内部孔道分布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双壳中空SiO_(2)@ZnO-CuO催化剂对臭氧氧化印染废水的去除效果最佳,对酸性大红染料废水去除率可达到99%以上。扫描电子显微镜及透射电子显微镜表征显示:SiO_(2)@ZnO-CuO催化剂为双壳中空球形结构,粒径在150~200 nm;负载在催化剂壳上的活性组分以氧化铜和氧化锌的形态存在,且氧化锌及氧化铜的衍射峰较尖锐,催化剂表面的活性组分结晶良好。臭氧氧化印染废水反应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在添加催化剂的条件下,其反应速率常数为0.00588 min-1;在未添加催化剂的条件下,其反应速率常数仅为1.07026×10-4min-1。随着催化剂的添加,臭氧对印染废水的氧化效果显著提高。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双壳中空
SiO2@ZnO-CuO
臭氧
印染废水
Keywords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double shell hollow
SiO2@ZnO-CuO
ozone
printing and dyeing wastewater
分类号
X52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CuO-ZnO-SiO2制备及其催化臭氧氧化降解硝基苯废水
谷精华
范文玉
刘健
郑新瑜
林桂明
司文豪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内外回流污泥形态参数的水质预报
谷精华
刘健
范文玉
赵立杰
左越
司文豪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SiO_(2)@CuO-ZnO双壳催化剂对臭氧催化降解印染废水的影响
范文玉
刘健
谷精华
应志明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