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评价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2
1
作者 谷新顺 傅向华 +3 位作者 马宁 吴伟力 李世强 姜云发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5期848-849,共2页
目的 探讨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PCI)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 110例发病 12小时内的AMI患者行急诊PCI ,分别于术后 7天、30天行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 ,并获得左室最大早期舒张血流速度 (E) ,晚期... 目的 探讨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PCI)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 110例发病 12小时内的AMI患者行急诊PCI ,分别于术后 7天、30天行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 ,并获得左室最大早期舒张血流速度 (E) ,晚期最大舒张血流速度 (A) ,得出舒张早期和晚期最大血流速度比 (E/A)和E峰减速时间(DT)。结果 E峰、E/A术后 30天较术后 7天明显增大 (P <0 .0 5 ) ,A峰、DT明显减少 (P <0 .0 5 )。结论 AMI后尽早实施PCI可以有效开通梗死相关冠状动脉 ,恢复梗死区域心肌血流灌注 ,从而挽救濒危缺血心肌 ,使左室舒张功能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多普勒超声心动图 直接冠状动脉介入 治疗 左室舒张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ST段恢复时间对左心室收缩功能的预测意义
2
作者 谷新顺 傅向华 +3 位作者 马宁 吴伟力 李世强 姜云发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9期1113-1114,共2页
关键词 心肌梗塞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心电描记术 心室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卡胺防治心房纤颤8例
3
作者 谷新顺 张路平 +4 位作者 贾志国 孙跃东 高栓庄 张风仪 贾兰树 《临床荟萃》 CAS 1995年第10期466-467,共2页
心房纤颤为常见的房性心律失常,药物转复并防止复发为临床上关注的问题,氟卡胺防治心房纤颤,国内的报道不多,现将我们治疗的8例报道如下。
关键词 心房纤颤 药物疗法 氟卡胺 药物副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超声Crouse积分法评价颈动脉斑块与血压、血脂及血尿酸的关系 被引量:30
4
作者 傅阳 李拥军 +4 位作者 李涛 尹洪宁 谷新顺 魏志敏 李伟 《临床荟萃》 CAS 2014年第4期405-409,共5页
目的 应用Crouse斑块积分法量化评价颈动脉硬化(CAS)的严重程度,并以Crouse斑块积分值分组进行血压、血脂及血尿酸(BUA)水平的比较和相关性分析,探讨血压、血脂及BUA水平与CAS发生及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研究对象为我院进行健康体检... 目的 应用Crouse斑块积分法量化评价颈动脉硬化(CAS)的严重程度,并以Crouse斑块积分值分组进行血压、血脂及血尿酸(BUA)水平的比较和相关性分析,探讨血压、血脂及BUA水平与CAS发生及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研究对象为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261名城镇居民,年龄35~75岁.应用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并记录双侧颈动脉内各个独立斑块的厚度并将所测得的所有独立斑块厚度相加后作为Crouse积分.同时检测记录血压值和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BUA水平.依据颈动脉超声Crouse积分结果将261例受试者分为正常对照组140例(n=140),内中膜厚度(IMT)增厚组44例(n=44)和斑块形成组77例(n=77).并分别对3组的血压、TC、TG、HDL-C、LDL-C、BUA进行组间两两比较及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IMT增厚组、斑块形成组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TC、LDL-C及BUA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5),而TG、HDL-C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斑块形成组的SBP、LDL-C及BUA水平显著高于IMT增厚组(均P〈0.05),而两组间TG、TC和HDL-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斑块形成组中,受试者的SBP、LDL-C和BUA水平与Crouse积分水平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均P〈0.05),而性别、吸烟史、糖尿病史、DBP、TG、TC、HDL-C水平与Crouse积分均没有相关关系(均P〉0.05).进一步通过比较标准化回归系数值发现:上述三者对Crouse积分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LDL-C(b=0.397,P〈0.01)、SBP(b=0.376,P〈0.01)和BUA(b=0.220,P〈0.05).结论 应用颈动脉超声Crouse积分法在颈动脉斑块定量评价上可靠性相对较高;SBP、TC、LDL-C及BUA水平均与CAS的发生有较密切关系,而HDL-C、TG和 DBP水平与CAS关系不确切.BUA是影响CAS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疾病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血压 血脂异常 尿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DW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心肌灌注水平及预后判断的价值 被引量:6
5
作者 李伟 范卫泽 +3 位作者 傅向华 郝国贞 姜云发 谷新顺 《山东医药》 CAS 2018年第41期73-75,共3页
目的探讨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术后心肌灌注水平及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选取急性STEMI行直接PCI治疗患者119例,术后未达完全ST段回落32例(无复流组),术后实现完... 目的探讨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术后心肌灌注水平及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选取急性STEMI行直接PCI治疗患者119例,术后未达完全ST段回落32例(无复流组),术后实现完全ST段回落87例(正常复流组)。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的一般临床资料、血液学指标、CAG/PCI过程中的相关影像学参数、术后1周的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住院期间及出院后6个月内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s)发生率等。对RDW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作线性相关分析。应用ROC曲线评价RDW水平对无复流发生的预测价值。以灵敏度与特异度之和最大的RDW值为最佳截断点,比较RDW≥最佳截断点者和RDW <最佳截断点者无复流发生率及随访6个月时的MACEs发生率。结果无复流组和正常复流组的RDW分别为14. 8%±1. 2%和13. 5%±1. 0%,hs-CRP分别为(131±36)、(89±30) mg/L,两组RDW、hs-CRP比较,P均<0. 05。RDW与hs-CRP呈线性正相关(r=0. 576,P <0. 0001)。两组术后梗死相关动脉达TIMI血流3级的比例分别为71. 9%和92. 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以RDW预测无复流时,ROC曲线下面积为0. 791 (P <0. 000 1,95%CI=0. 691-0. 891)。当RDW=14. 5%时,预测无复流的敏感度为68. 8%,特异度为85. 1%。RDW≥14. 5%者和RDW <14. 5%者发生无复流的比例分别为59. 5%和12. 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 000 1)。随访6个月时,RDW≥14. 5%者无MACEs生存率低于RDW <14. 5%者(P <0. 000 1)。结论对于急性STEMI行直接PCI治疗的患者,RDW水平升高可预测术后无复流的发生,并可提示随访6个月时临床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 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无复流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与非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冠状动脉病变及心功能变化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彭风芹 刘君 +7 位作者 傅向华 马宁 吴伟力 李世强 谷新顺 李亮 苗青 姜云发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3年第2期106-109,共4页
目的 比较老年人与非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的冠状动脉(冠脉)病变特点及其左心室收缩、舒张和收缩同步性功能的变化。方法 连续入院的16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其中老年患者52例,非老年患者116例,于梗死后72h内行定量冠脉造影(CAG),1周后行... 目的 比较老年人与非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的冠状动脉(冠脉)病变特点及其左心室收缩、舒张和收缩同步性功能的变化。方法 连续入院的16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其中老年患者52例,非老年患者116例,于梗死后72h内行定量冠脉造影(CAG),1周后行平衡法核素心室造影(ERNA)和心室相位分析(PA),测定左室功能参数。结果 ①老年组中有糖尿病、陈旧心肌梗死、反复心绞痛发作的比率显著高于非老年组(30.77%vs 10.34%;34.62%vs 14.66%;61.54%vs 24.14%,均P<0.01),而Q波梗死发生率低于非老年组,且CK和CK-MB峰值分别较非老年组低55.33%和58.60%(P<0.05)。②老年组多支病变、90%-99%严重狭窄、C型病变和梗死相关血管(IRA)TIMI-Ⅲ级血流均高于非老年组(P<0.05),而急性室壁瘤形成率低于非老年组(3.85%vs 23.28%,P<0.01)。③老年组心室舒张功能参数PFR较非老年组低7.36%(P<0.01),TPFR较非老年组明显延长4.75%(P<0.01),心室收缩同步性功能参数PS、FWHM、PSD分别明显低于非老年组15.05%、15.84%、27.04%(P<0.01)。结论 老年多支复杂血管病变明显高于非老年并伴有明显的舒张功能减退;非老年患者IRA完全闭塞率和急性室壁瘤发生率均高于老年患者,并伴有严重的心室收缩同步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急性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病变 心功能 心室 心绞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支架治疗冠状动脉心肌桥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被引量:4
7
作者 贾新未 傅向华 +3 位作者 魏盟 谷新顺 李志强 蒋艳红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9期1374-1376,共3页
目的 探讨药物支架治疗缺血性冠状动脉心肌桥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65例缺血性心肌桥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介入组33例均植入药物支架,药物组32例给予抗血小板、β受体阻断剂和钙拮抗荆等药物治疗。治疗6~12个月,随访心电图和心肌灌... 目的 探讨药物支架治疗缺血性冠状动脉心肌桥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65例缺血性心肌桥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介入组33例均植入药物支架,药物组32例给予抗血小板、β受体阻断剂和钙拮抗荆等药物治疗。治疗6~12个月,随访心电图和心肌灌注显像心肌缺血改善情况和心脏事件的发生情况、并行冠状动脉造影随访。结果介入组患者共植入药物支架33枚,手术顺利,无并发症发生。随访发现,在药物组和介入组临床治愈者各有11例vs24例(P〈0.01),稳定型心绞痛(AP)11例vs6例(P〉0.05),不稳定型心绞痛(UAP)分别是6例、3例(P〉0.05),急性心肌梗死(AMI)分别是4例vs 0例(P=0.05)。冠状动脉造影随访发现,药物组有缺血表现的21例患者中,11例接受冠状动脉内支架治疗,占34.4%(11/32)。介入组9例有缺血表现的患者,发现支架内再狭窄4例,并再次行支架治疗,占12.1%(4/33)(P〈0.05)。结论 对有缺血表现的心肌桥患者,介入治疗是相对安全的,能够达到比较满意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心肌桥 药物疗法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代谢途径他汀类药物联用氯吡格雷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小板功能影响的Meta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汪雁博 傅向华 +2 位作者 王学超 谷新顺 赵玉君 《循证医学》 CSCD 2012年第1期41-46,共6页
目的对不同代谢途径他汀类药物联用氯吡格雷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小板功能和主要不良事件的影响进行系统评价。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万方数字化... 目的对不同代谢途径他汀类药物联用氯吡格雷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小板功能和主要不良事件的影响进行系统评价。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万方数字化期刊群自创建至2011年6月发表的关于不同代谢途径他汀类药物联用氯吡格雷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小板功能影响的文献,并追踪已获文献的参考文献。由2名研究者独立进行质量评价和数据提取。采用RevMan4.2.8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1项随机对照研究,共计1923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不同代谢途径他汀类药物与氯吡格雷联用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住院期间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没有显著性差异(加权均数差0.39,95%可信区间-1.84~2.62,P=0.73),而接受经CYP3A4代谢的他汀类药物与氯吡格雷联用治疗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选择素水平较低(加权均数差-1.16,95%可信区间-1.77~-0.54,P=0.0002),接受不同代谢途径的他汀类药物与氯吡格雷联用时,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1个月内的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没有显著性差异(比值比1.07,95%可信区间0.77~1.49,P=0.69)。结论不同代谢途径他汀类药物与氯吡格雷联用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血小板功能和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可能无明显影响,但仍需大规模临床试验加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氯吡格雷 他汀 血小板功能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住院期间1型心肾综合征的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汪雁博 谷新顺 +3 位作者 郝国贞 姜云发 范卫泽 傅向华 《临床荟萃》 CAS 2017年第4期310-313,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并发1型心肾综合征(CRS)的高危因素,分析其对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的影响。方法连续入选2015年1-4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ACS病例,观察ACS患者1型CRS的发生率和住院期间MACE...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并发1型心肾综合征(CRS)的高危因素,分析其对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的影响。方法连续入选2015年1-4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ACS病例,观察ACS患者1型CRS的发生率和住院期间MACE发生情况,分析ACS并发1型CRS患者的人口学特征和临床特点,判断ACS并发1型CRS的高危因素。结果累计入选ACS患者109例,平均年龄(59.3±9.0)岁,男84例,并发1型CRS(CRS组)11例,发生率10.1%。未并发CRS者98例为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CRS组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的比例较高(72.7%vs 23.5%,P=0.002),且入院时GRACE和CRUSADE评分均较高(均P<0.01)。CRS组入院前发生猝死的比例较高(36.4%vs 2.0%,P<0.01),与对照组相比,CRS组入院时血细胞比容较低(P=0.049)。CRS组住院期间肌酸激酶(CK)峰值水平和肌钙蛋白I(cTnI)峰值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CRS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舒张早期二尖瓣血流速度与舒张早期二尖瓣环运动速度的比值(E/e’)低于对照组。CRS组多支血管病变比例较高,两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比例、平均支架置入数和平均支架长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住院期间,CRS组MACE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45.5%vs 16.3%,P=0.020),CRS组心力衰竭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18.2%vs 0%,P=0.00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入院时血肌酐(SCr)水平和cTnI峰值是ACS患者住院期间发生1型CRS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ACS合并1型CRS患者预后不佳,cTnI峰值较高和入院时SCr水平升高是ACS患者并发1型CRS的高危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心肾综合征 主要心脏不良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肌钙蛋白I水平及其与室壁瘤形成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君 傅向华 +3 位作者 薛玲 吴伟力 李世强 谷新顺 《临床荟萃》 CAS 2010年第20期1779-1782,共4页
目的通过测定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早期血浆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变化,结合导管法左心室造影(LVG)心室容积、压力及形态的变化,探讨cTnI在AMI后急性室壁瘤(LVA)形成患者血浆中的动态变化特点及其与LVA形成和心功能状态的关系。方法... 目的通过测定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早期血浆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变化,结合导管法左心室造影(LVG)心室容积、压力及形态的变化,探讨cTnI在AMI后急性室壁瘤(LVA)形成患者血浆中的动态变化特点及其与LVA形成和心功能状态的关系。方法选择首次前壁AMI患者62例,根据入院即刻LVG结果将患者分为LVA形成组29例和无LVA组33例。所有受试者于发病后12小时采血检测cTnI。所有患者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完成后即刻及6个月复查时均行LVG,测定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VESVI)、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室壁运动记分(WMS)、左心室舒张末期压(LVEDP)。随访6个月内主要恶性心脏事件(MACE)的发生率。结果 LVA形成组自AMI发作至再灌注时间较无LVA组明显延长(9.06±5.23)hvs(6.76±4.27)h(t=2.351,P<0.05)、同时KillipⅢ级心力衰竭发生率明显高于无LVA组(27.6%vs 3.0%,χ2=7.501,P<0.01)。LVA形成组血浆cTnI峰值浓度明显高于无LVA组(158.28±15.39)pg/L vs(149.15±14.62)pg/L(t=2.212,P<0.05)。PCI后即刻和术后6个月时,无LVA组LVEF、LVESVI、LVEDVI、WMS和LVEDP各参数均优于有LVA形成组(均P<0.05)。LVA形成组患者在6个月随访期间MACE发生率明显高于无LVA组患者[13(44.8%)vs 4(12.1%),χ2=6.732,P<0.01],且cTnI峰值水平与MACE发生率显著相关(r=0.561,P<0.05)。结论血浆cTnI水平在AMI后LVA形成患者中明显高于无LVA者,且与左心室重构程度和血流动力学变化密切相关,提示心肌坏死标记物cTnI的大量释放参与了AMI后LVA的形成过程,并影响着AMI后左心室重构和LVA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心脏室壁瘤 肌钙蛋白I 冠状血管造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院内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汪雁博 谷新顺 +4 位作者 郝国贞 李伟 邢坤 耿巍 傅向华 《临床荟萃》 CAS 2015年第7期751-754,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ment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院内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s,MACE)。方法回顾性分析近两年就诊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的STEMI连续病例...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ment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院内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s,MACE)。方法回顾性分析近两年就诊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的STEMI连续病例。详细记录两组患者基本临床资料、住院期间药物治疗和再灌注治疗情况。对所有入选病例在入院后24小时内进行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心脏各腔室大小,评价心室功能。记录患者住院期间MACE的发生情况。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肺动脉高压与STEMI患者院内MACE发生的相关性。过去两年累计入选STEMI患者227例。根据超声心动图估测肺动脉压力,将入选患者分为肺动脉压力正常组(肺动脉压力〈40mmHg,1mmHg=0.133kPa,n=189例)和肺动脉高压组(肺动脉压力≥40mmHg,n=38例)。结果与肺动脉压力正常组比较,肺动脉高压组年龄较大(62.8±10.5)岁vs(68.4±11.9)岁(P〈0.01),男性比例较少(85.7%vs 71.1%)(P〈0.05),吸烟者较多(41.8%vs 60.5%)(P〈0.05)。两组在梗死部位、入院时Killip分级水平、GRACE评分和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水平方面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在治疗方面,肺动脉高压组使用正性肌力药物的比例高于肺动脉压力正常组(32.3%vs 50.0%)(P〈0.05)。与肺动脉压力正常组比较,肺动脉高压组射血分数较低(57.5%±6.3%vs 52.1%±5.4%)(P〈0.01),室壁运动积分指数较高(1.45±0.22vs1.83±0.34)(P〈0.01),舒张期E/e’比例较高(11±1.3vs 16±2.4)(P〈0.01),三尖瓣反流速度较快(1.4±0.28m/s vs 2.9±0.37 m/s)(P〈0.01)。肺动脉高压组住院期间MACE发生的比例较高(7.9%vs 21.1%)(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提示,住院期间MACE发生的独立预测因素主要包括STEMI合并肺动脉高压(OR=66.64,95%CI=5.078-15.713,P〈0.01)、CK-MB峰值水平较高(OR=0.795,95%CI=-0.043-0.020,P〈0.01)以及脑钠素水平较高(OR=0.958,95%CI=0.106-0.177,P〈0.05)。结论合并肺动脉高压的STEMI患者院内MACE的发生率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高血压 肺性 超声心动描记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脑利钠肽后期监测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2
作者 郝国贞 姜云发 +2 位作者 谷新顺 范卫泽 傅向华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3期934-935,共2页
关键词 心肌梗死 血管成形术 经皮经腔内冠状动脉 利钠肽 心室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灯盏花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心绞痛39例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路平 韩小芹 +2 位作者 赵丽敏 张利宣 谷新顺 《临床荟萃》 CAS 1996年第22期1050-1050,共1页
本文对39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经临床常用抗心绞痛药物治疗效果差,又不宜溶栓治疗者应用云南灯盏花注射液取得了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关键词 心绞痛 灯盏花 注射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Firebird支架与Cypher支架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临床对比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一达 傅向华 +3 位作者 谷新顺 郝国贞 姜云发 范卫泽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59-161,共3页
目的通过对比研究的方法评价国产Firebird雷帕霉素涂层支架与进口Cypher雷帕霉素涂层支架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我院2004年12月至2006年2月诊断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且发病12小时以内患者中接受Fireb... 目的通过对比研究的方法评价国产Firebird雷帕霉素涂层支架与进口Cypher雷帕霉素涂层支架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我院2004年12月至2006年2月诊断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且发病12小时以内患者中接受Firebird支架的患者38例(Firebird组),接受Cypher支架治疗的患者43例(Cypher组)。观察两组住院期间和6个月随访期间的心血管事件及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情况。结果住院期间Firebird组无急性、亚急性血栓形成及心绞痛事件发生,9例术后6个月复查冠状动脉造影(3例有心绞痛事件)均未见支架内再狭窄;Cypher组2例于术后复发胸痛,原ST段抬高导联再次抬高,急诊冠状动脉造影示亚急性血栓形成,再次开通。8例术后6个月复查冠状动脉造影(4例有心绞痛事件)1例显示支架内再狭窄,再次植入药物支架。两组各有3例患者心绞痛事件与非支架血管有关。结论国产Firebird支架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应用具有同Cypher支架一致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支架 西罗莫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壁瘤形成患者肌钙蛋白I、脑钠素、白细胞介素-8与心室功能及收缩同步性的典则相关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赵运涛 刘君 +5 位作者 傅向华 吴伟力 马宁 李世强 谷新顺 薛玲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9,共3页
目的应用典则相关分析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壁瘤形成患者血浆肌钙蛋白I(TnI)、脑钠素(BNP)、白介素-8(IL-8)与心室收缩功能、舒张功能、收缩同步性的相关性。方法84例首次急性前壁心肌梗死且左室造影证实存在室壁瘤形成的患者,胸痛发... 目的应用典则相关分析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壁瘤形成患者血浆肌钙蛋白I(TnI)、脑钠素(BNP)、白介素-8(IL-8)与心室收缩功能、舒张功能、收缩同步性的相关性。方法84例首次急性前壁心肌梗死且左室造影证实存在室壁瘤形成的患者,胸痛发作12小时测定TnI、BNPI、L-8。入院后第1周应用平衡法核素心室造影(ERNA)测定左室收缩功能(LVSF)、舒张功能(LVDF)、收缩同步性功能(LVSS)各参数。应用典则相关分析,分析TnI、BNP、IL-8与LVSF、LVDF、LVSS的相关性。结果3对典则变量的典则相关系数分别为0.769253(P=0.0373)、0.662367(P=0.0418)、0.331153(P=0.382),第1对(V1,W1)、第2对(V2,W2)典则变量共代表了94.77%的相关信息。从标准化典则相关系数可知,V1典则变量主要反映了BNP、IL-8,W1主要反映了峰相位标准差(PSD)、峰驻盈时间(TPFR)、峰充盈率(PFR)。TnII、L-8、BNP与PSD、TPFR呈正相关,与PFR呈负相关。V2典则变量主要反映TnI,W2主要反映LVEF、半高宽(FWHM)。TnI与FWHM呈正相关,与LVEF呈负相关。结论血浆TnI、IL-8、BNP升高可以作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壁瘤形成患者心室收缩功能、舒张功能、收缩同步性降低的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心脏室壁瘸 心室功能 肌钙蛋白Ⅰ 脑钠素 白介素-8 典则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部外伤后迟发性大量血性心包积液1例 被引量:2
16
作者 汪雁博 谷新顺 +1 位作者 范卫泽 傅向华 《临床荟萃》 CAS 2015年第9期1061-1062,共2页
患者,男,15岁,主因胸部外伤45天,查体发现心包积液10天于2014年9月11日就诊。患者于就诊前45天与人争执被刀刺伤胸壁,形成双侧血气胸,超声心动图未见明显异常,在当地医院缝合伤口并行胸腔闭式引流后好转出院。10天前患者于当地医院复查... 患者,男,15岁,主因胸部外伤45天,查体发现心包积液10天于2014年9月11日就诊。患者于就诊前45天与人争执被刀刺伤胸壁,形成双侧血气胸,超声心动图未见明显异常,在当地医院缝合伤口并行胸腔闭式引流后好转出院。10天前患者于当地医院复查胸部CT时发现大量心包积液,无心悸气短,无发热,经当地医院药物对症治疗效果欠佳就诊于我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包积液 胸部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脑钠肽水平变化与急性室壁瘤形成的关系
17
作者 刘君 傅向华 +3 位作者 李世强 谷新顺 薛玲 赵运涛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09-312,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后,急性左心室室壁瘤(LVA)形成患者血浆脑钠肽(BNP)的动态变化及其与LVA形成和心功能状态的关系。方法首次前壁AMI患者64例,经左室造影(LVG)后分为LVA组(31例)和无LVA组(33例)。采血检测BNP,并于经皮冠状动脉...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后,急性左心室室壁瘤(LVA)形成患者血浆脑钠肽(BNP)的动态变化及其与LVA形成和心功能状态的关系。方法首次前壁AMI患者64例,经左室造影(LVG)后分为LVA组(31例)和无LVA组(33例)。采血检测BNP,并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完成后6个月时检测有创容积和压力各参数。结果LVA组AMI后6 h、第5天和第24周血浆BNP浓度均明显高于无LVA组(P<0.05)。PCI后即刻和术后6个月时,无LVA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左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VESVI)、室壁运动积分(WMS)和左室舒张末期压(LVEDP)各参数均高于无LVA组。LVA组BNP峰值水平与PCI后即刻LVESVI、LVEDVI、WMS和LVEDP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LVEF呈显著负相关(P<0.01)。LVA组MACE发生率明显高于无LVA组患者(P<0.05),且BNP峰值水平与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AMI后BNP的过度分泌参与了AMI后左室重构和LVA的形成,并影响着其后的心室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心脏室壁瘤 利钠肽 心室功能 血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高血压早期肾损害患者肾脏保护作用 被引量:8
18
作者 边亚 籍子英 +3 位作者 牛素贞 贾万明 王守山 谷新顺 《临床荟萃》 CAS 2014年第7期733-736,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对于高血压合并早期肾损害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120例患者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小剂量他汀组、常规剂量他汀组、大剂量他汀组和对照组。前3组在规范服用降压药物基础上,分别加服阿托伐他汀钙片(美国辉瑞...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对于高血压合并早期肾损害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120例患者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小剂量他汀组、常规剂量他汀组、大剂量他汀组和对照组。前3组在规范服用降压药物基础上,分别加服阿托伐他汀钙片(美国辉瑞公司生产,单剂量20mg)10mg、20mg、40mg,每晚餐后1小时服用。对照组仅规范服降压药物常规治疗。疗程为6个月,其中治疗3个月时进行一次复查。在研究开始基线、3个月复查时,以及研究结束时均采集记录以下检验指标: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肌酸激酶(CK)、尿素氮(BUN)、肌酐(Cr)、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mAlb);比较起始和试验结束时超声检测各组患者肾叶间动脉阻力指数(RI)。结果小剂量他汀组在治疗3个月时mAlb、RI水平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变,但到6个月时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他汀治疗组mAlb、RI水平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且大剂量他汀组较常规剂量他汀组降低mAlb、RI更显著,常规剂量他汀组较小剂量他汀组降低mAlb、RI更显著(P<0.05)。随时间延长,作用更显著(P<0.05)。不良反应轻微。结论阿托伐他汀能显著降低mAlb、RI水平,可能具有剂量依赖性及时间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肾功能不全 阿托伐他汀 白蛋白尿 血管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铁蛋白水平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9
19
作者 姜晓梅 梁燕敏 +3 位作者 靳瑾 田英 李秀霞 谷新顺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4-75,共2页
目的观察急性冠状动脉(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铁蛋白水平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100例(观察组),其中冠脉3支病变30例,2支病变36例,1支病变34例。选取同期健康查体者10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两组血清铁蛋... 目的观察急性冠状动脉(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铁蛋白水平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100例(观察组),其中冠脉3支病变30例,2支病变36例,1支病变34例。选取同期健康查体者10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两组血清铁蛋白。结果观察组血清铁蛋白水平为(365.44±15.21)ng/m L,其中冠脉3支病变者、2支病变者、1支病变者分别为(453.68±21.45)、(289.21±19.35)、(170.53±13.86)ng/m L;对照组为(169.38±12.47)ng/m L;观察组及冠脉3支病变者、2支病变者血清铁蛋白水平与对照组相比,P均<0.05。观察组男性、女性血清铁蛋白超标(男性>400 ng/m L,女性>150 ng/m L)率分别为23.08%(15/65)、22.86%(8/35),对照组男性、女性血清铁蛋白超标率分别为1.56%(1/64)、19.44%(7/36),两组男性血清铁蛋白超标率相比,P<0.05。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血清铁蛋白水平明显升高,铁蛋白血清水平能反映患者的病情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血清铁蛋白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维地洛与比索洛尔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9
20
作者 张海涛 邵辉 +4 位作者 赵玉君 王忠明 董秋立 胡靖 谷新顺 《临床荟萃》 CAS 2014年第2期171-174,共4页
目的比较卡维地洛与比索洛尔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的效果差别。方法华北石油总医院心内科收治的CHF患者126例,随机分为两组,卡维地洛组(n=63),比索洛尔组(n=63)。卡维地洛组给予卡维地洛3.125mg,每天2次,比索洛尔组给予比索洛尔1.2... 目的比较卡维地洛与比索洛尔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的效果差别。方法华北石油总医院心内科收治的CHF患者126例,随机分为两组,卡维地洛组(n=63),比索洛尔组(n=63)。卡维地洛组给予卡维地洛3.125mg,每天2次,比索洛尔组给予比索洛尔1.25mg,每天1次,应用超声心动图测量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变化,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6分钟步行距离,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中脑钠肽(BNP)和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浓度。结果卡维地洛组在NYHA心功能分级改善上优于比索洛尔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9%(62/64)、70.9%(44/62)(P<0.05)。两组治疗后的LVEDD、BNP、NT-proBNP、SBP和DBP比治疗前均有明显降低(P<0.01或<0.05),而LVEF及6分钟步行距离较治疗前有明显升高(P<0.05);两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结论卡维地洛及比索洛尔均能明显改善心功能,但卡维地洛的疗效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利钠肽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