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开挖丰富多彩的矿藏——袁少杰著《巴人评传》序
- 1
-
-
作者
谷斯范
-
出处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81-83,共3页
-
文摘
袁少杰同志费了多年精力,完成35万字的《巴人评传》,捧读之余,深深佩服他思路周密,立论有自己的独特见解.记得1991年(?)月中旬,在宁波纪念巴人90诞辰和举行第三届巴人学术讨论会时,他谈过写《巴人评传》的情况.那次学术讨论会由中国作协、人民文学出版社、《文艺报》社、华东师大、浙江省文联、省作协、宁波市文联、奉化市文联等单位共同举办,到会的有巴人生前好友韩念龙、周而复、庄启东和王西彦、钱谷融、贾植芳、卢豫东、邓友梅、陈早春、吴泰昌等80多人.讨论会收到学术论文35篇。
-
关键词
学术讨论会
巴人研究
《评传》
印尼历史
文学理论
杂文
周而复
生平与创作
《莽秀才造反记》
学术论文
-
分类号
I207.5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为“人情味”召灵——想起巴人和赵丹
- 2
-
-
作者
谷斯范
-
出处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15-16,共2页
-
文摘
读了荒煤同志的《要尊重文学的客观规律》,感慨万千,由不得想起巴人和赵丹。文中说:“长期以来,我们对作品中人物的思想、感情、观念、行为、举止,以至表达的语言、形式、风格……常常都要习惯地打上个问号:是姓社还是姓资?你说,作品要以情动人。但一提到人情、人性、人道主义,它们都毫无例外姓资。你说,真实是艺术的生命。但也要问:是姓社的真实,还是姓资的真实。……”抗战初期我在被称为“孤岛”的上海,跟巴人同志一起在《每日译报》工作。他是我的老师,主编副刊《大家谈》,我经常向他讨教创作上的一些问题。
-
关键词
人情味
人道主义
以情动人
巴人
客观规律
赵丹
文学作品
人性
真实
创作
-
分类号
I0
[文学—文学理论]
-
-
题名关于金圣叹的生年
- 3
-
-
作者
谷斯范
-
机构
浙江作家协会
-
出处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61-62,共2页
-
文摘
“金圣叹研究学会”去年在湖南召开,有两百多位专家参加,与会者一致认为金圣叹是我国古代小说、戏曲理论的高峰,是卓有成就的文学批评家,他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不下于《文心雕龙》的作者刘勰。这是个传奇性的徐文长式的人物,他的故事在民间流传甚广。也是个一身傲骨、遭遇悲惨的文人,在“哭庙案”中被清廷杀害,顺治十八年(1661年)死于南京三山街。他生于何年?一直没有定论。《辞海》说他生于1608年,不知何所依据?陈登原的《金圣叹传》
-
关键词
十七年
哭庙案
陈登原
金圣叹
崇祯
南京
二十年
万历
十七世纪
文学批评
-
分类号
I0
[文学—文学理论]
-
-
题名王越与《满江红》词无关
- 4
-
-
作者
谷斯范
-
出处
《文史哲》
1983年第2期72-74,共3页
-
文摘
邓广铭同志《再论岳飞的〈满江红〉词不是伪作》,在《文史哲》发表后,博得海内外的好评,对《满江红》词是否为岳飞所作的怀疑,基本上可打消了。但文中对王越是什么人?为什么他跟《满江红》词无关?论证还不够充分,我想作些补充。六十年代初,夏承焘同志写了篇《岳飞满江红词考辨》,我曾提出不同意见。夏承焘同志又写了《再谈岳飞满江红词》(见1962年10月21日《浙江日报》),作了答辨。他说:“我写《岳飞满江红词考辨》那篇小文,最初是受余嘉锡教授《四库提要辨正》的启发;后来捡得《明史》弘治十一年王越在贺兰山大破鞑靼族的记载,和岳飞《满江红》出现的年代只相差四年,触悟这两者可能会有关系。”那两者之间是什么关系呢?夏承焘同志说:“这是明代汉族在贺兰山抵抗鞑靼族的第一回胜仗,其时间就在赵宽写这首《满江红》
-
关键词
贺兰山
四库提要
考辨
余嘉锡
文史哲
满江红
再论
宁夏
五十年
伪作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