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战后日本中国史研究的动态与特点 被引量:4
1
作者 谷川道雄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97-100,共4页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围绕着中国史研究重新体系化这一目标,日本中国史学界京都学派和历史学研究会之间,以及其他相关学派之间曾经展开了热烈的讨论。20世纪60年代后,随着日本社会的巨大变化,宏观上把握中国古代社会状况的史学研究归于沉寂...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围绕着中国史研究重新体系化这一目标,日本中国史学界京都学派和历史学研究会之间,以及其他相关学派之间曾经展开了热烈的讨论。20世纪60年代后,随着日本社会的巨大变化,宏观上把握中国古代社会状况的史学研究归于沉寂,日本汉学界更加注重对个别事物进行观察。虽然日本汉学界有克服微观个体研究局限性的尝试,但就学术界总体而言,还远远不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后 日本汉学 动态 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藤湖南的六朝论及其对日本学术界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谷川道雄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年第1期82-89,共8页
内藤湖南把六朝和隋唐划为中国的中世,认为那个时代的特点在于贵族政治,在这一特点中他论说了中国史上政体的发展变化。湖南身后最初的继承者冈崎文夫和宫川尚志在各自的代表作《魏晋南北朝通史》和《六朝史研究》中,发展了湖南的学说... 内藤湖南把六朝和隋唐划为中国的中世,认为那个时代的特点在于贵族政治,在这一特点中他论说了中国史上政体的发展变化。湖南身后最初的继承者冈崎文夫和宫川尚志在各自的代表作《魏晋南北朝通史》和《六朝史研究》中,发展了湖南的学说。以他们为主构成战前所谓“京都学派”。战后前田直典等与京都学派围绕六朝、隋唐是否中世及这时代直接生产者的身份问题展开了激烈论争。50年代末到60年代,六朝史研究围绕贵族阶级的独立性问题出现了新论争,进行过多方面探讨,形成由我提出的“豪族共同体”论,并在1970年后对此发生过新的论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藤湖南 六朝 隋唐 贵族政治 京都学派 豪族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中国前近代社会“非封建”的对话 被引量:2
3
作者 谷川道雄 冯天瑜 《学习与实践》 CSSCI 2011年第1期134-140,共7页
一、关于《"封建"考论》及其学术争论谷川:冯先生的《"封建"考论》,我读了。对冯先生的观点,我完全赞成。
关键词 封建 近代社会 对话 中国 学术争论 考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藤湖南的六朝论及其对日本学术界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谷川道雄 胡宝华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8-16,共9页
内藤湖南(本名虎次郎,雅号湖南。1866~1934)是近代日本的中国史研究的先驱,他的学问至今仍然具有很强的影响力。他出生于日本东北的秋田县,曾担任过小学教师、杂志记者、新闻记者等职务,之后于1907年就任京都大学教授。他精通清朝考据... 内藤湖南(本名虎次郎,雅号湖南。1866~1934)是近代日本的中国史研究的先驱,他的学问至今仍然具有很强的影响力。他出生于日本东北的秋田县,曾担任过小学教师、杂志记者、新闻记者等职务,之后于1907年就任京都大学教授。他精通清朝考据学等中国传统的学问,长于诗文、书法,同时对新发现的出土文物也寄以极大的关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族政治 学术界 六朝时代 贵族阶级 六朝史 中国史研究 唐宋之际 考据学 唐中期 周边民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