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特色诉讼调解制度之70年变迁与改革展望——基于司法政策对诉讼调解影响的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谷佳杰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36-46,共11页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从"调解为主""着重调解""自愿合法调解",到"调判结合""优先调解",再到"规范调解"的历史流变来看,诉讼调解的立法制定和法律修订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司法...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从"调解为主""着重调解""自愿合法调解",到"调判结合""优先调解",再到"规范调解"的历史流变来看,诉讼调解的立法制定和法律修订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司法政策的影响。诉讼调解率的变化表明,司法政策对诉讼调解实践具有趋导作用。然而,这种趋导性影响在法院审判权与当事人处分权之间存在失衡现象。与法院内部的秩序结构对接,司法政策能够对审判权的运行产生"激励效应"。但由于缺乏"合意诱导"规则,司法政策难以对当事人的程序选择权产生影响。科学设计司法政策激励效应的"双轨制",通过完善费用评价规则、充实审前准备程序、制定特殊"强制调解"规则以及培养职业调解法官,才能真正推动中国特色诉讼调解制度的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诉讼调解 70年变迁 司法政策 合意诱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线诉讼中民事证据运用的碎片化问题及其纾解之道 被引量:4
2
作者 谷佳杰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6-70,共15页
2021年修改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16条规定了在线诉讼的“等效原则”,赋予了所有在线诉讼活动合法性。然而,通过问卷调查、交流访谈与案例检索等实证研究发现,我国在线诉讼中民事证据运用存在碎片化问题,具体表现为:认... 2021年修改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16条规定了在线诉讼的“等效原则”,赋予了所有在线诉讼活动合法性。然而,通过问卷调查、交流访谈与案例检索等实证研究发现,我国在线诉讼中民事证据运用存在碎片化问题,具体表现为:认知层面对在线诉讼存在误解,规范层面法律规范供给不足且不均,实践层面存在证据原件原物提交“时间差”、举证与质证“去剧场化”及证据信息安全伴随“高风险”等。碎片化问题的成因在于:传统纠纷解决观念与多元司法服务观念间的矛盾、“等效原则”抽象规范供给与在线诉讼具体实践需求间的矛盾、平台建设供给与司法实践需求间的矛盾。我们需要在理念层面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在线诉讼服务理念,在规范层面完善在线诉讼证据规则,在实践层面创建取证、传递、质证互联统一且安全的证据平台,从而有效纾解在线诉讼中民事证据运用的碎片化问题,促进在线诉讼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诉讼 等效原则 民事证据运用 碎片化 效力割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检审一体化”:论民事检察监督的边界 被引量:7
3
作者 唐力 谷佳杰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63-171,共9页
我国民事检察监督制度呈现出"检审一体化"的现象。从立法发展来看,民事检察监督从"概括监督"、到"具体有限监督"、再到"强化监督",对我国司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民事检察监督权应当在尊重法... 我国民事检察监督制度呈现出"检审一体化"的现象。从立法发展来看,民事检察监督从"概括监督"、到"具体有限监督"、再到"强化监督",对我国司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民事检察监督权应当在尊重法院审判权与当事人处分权的基础上,对民事诉讼起到例外性的监督作用。然而,从我国现行立法及司法解释来看,检察监督权的边界存在监督对象扩大化、监督范围无限制与监督程序"超职权"的弊端,且检察监督程序在证据调查权与听证程序的设置上具有"诉讼化"的倾向。只有保障法院的独立审判,尊重当事人的主体地位,进一步明确民事检察监督的边界,才能真正推动我国民事诉讼监督制度的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审一体化 历史 法律关系 诉讼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