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淮海夏大豆蛋白质和脂肪含量与气象条件的关系 被引量:22
1
作者 谷传彦 黄兴蛟 +3 位作者 王凤娟 王秋玲 刘艳 马效洪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4-58,共5页
运用多种数理统计方法 ,对黄淮海南一组 5年夏大豆区域试验测定的大豆品种蛋白质和脂肪含量与平行观测的气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形成蛋白质和脂肪所要求的气象条件是相异的 ;影响蛋白质含量的综合气候关键期为 8月中、下旬 (鼓粒... 运用多种数理统计方法 ,对黄淮海南一组 5年夏大豆区域试验测定的大豆品种蛋白质和脂肪含量与平行观测的气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形成蛋白质和脂肪所要求的气象条件是相异的 ;影响蛋白质含量的综合气候关键期为 8月中、下旬 (鼓粒中前期 ) ,主导气象因子是温度 ;影响脂肪含量的综合气候关键期为 9月上、中旬 (鼓粒中后期 ) ,主导气象因子是日照时数。气温日较差对二者均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淮海地区 夏大豆 蛋白质 脂肪 含量 气象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淮夏大豆籽粒的着生部位对其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谷传彦 黄兴蛟 +1 位作者 马效洪 戚凤秋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2年第5期697-697,699,共2页
以黄淮地区主要栽培的有限和亚有限 2种结荚习性的 6个大豆品种为材料 ,分析不同结荚部位籽粒的蛋白质和脂肪含量 ,结果表明 :两种结荚习性的大豆品种 ,其籽粒蛋白质含量均是上部最高、中部次之、下部最低 ;
关键词 夏大豆 着生部位 籽粒 品质 黄淮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豆9号的生育特点与栽培技术
3
作者 谷传彦 王秋玲 +1 位作者 姜荣贵 苗保河 《山东农业科学》 1994年第2期9-9,共1页
鲁豆9号的生育特点与栽培技术谷传彦,王秋玲,姜荣贵,苗保河(菏泽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274000)鲁豆9号原代号为菏88—24,组合为[菏7528(6828×威莱姆斯)×菏7405(跃进4号×梁山大黄豆)]... 鲁豆9号的生育特点与栽培技术谷传彦,王秋玲,姜荣贵,苗保河(菏泽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274000)鲁豆9号原代号为菏88—24,组合为[菏7528(6828×威莱姆斯)×菏7405(跃进4号×梁山大黄豆)],是菏泽地区农科所依据黄淮海区麦豆两熟的种植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品种 鲁豆9号 生长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播期·密度对夏大豆产量和脂肪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4
4
作者 李思同 张桂花 +2 位作者 谷传彦 黄兴蛟 海亚耕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9期9185-9186,共2页
[目的]探讨高产高油夏大豆的适宜播期和密度组合。[方法]在田间试验中,以高油夏大豆品种鲁豆9号为供试材料,设4个播期4个种植密度处理,研究了播期和密度对高油夏大豆产量和脂肪含量的影响。[结果]随着播期的推迟,夏大豆产量呈递减趋势;... [目的]探讨高产高油夏大豆的适宜播期和密度组合。[方法]在田间试验中,以高油夏大豆品种鲁豆9号为供试材料,设4个播期4个种植密度处理,研究了播期和密度对高油夏大豆产量和脂肪含量的影响。[结果]随着播期的推迟,夏大豆产量呈递减趋势;随着密度的增加,夏大豆产量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当播期为6月5日、密度27.0万株/hm2时,鲁豆9号产量最高(3 565.5 kg/hm2)。随播期的推迟或密度的增加,单株荚数、单株粒数、百粒重、每荚粒数均呈减少的趋势。株高随播期的推迟而降低,随密度的增加而提高。主茎节数和分枝数随播期的推迟而降低,主茎节数受密度的影响较小,而分枝数随密度的增加明显减少。夏大豆6月25日后播种或密度大于27.0万株/hm2时,籽粒脂肪含量降低。[结论]适期早播、合理密植,有利于夏大豆的高产、高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播期 密度 夏大豆 产量 脂肪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淮夏大豆主要农艺性状与单株产量关系分析 被引量:21
5
作者 王秋玲 谷传彦 +2 位作者 郭凌云 马善伦 李建奇 《山东农业科学》 1999年第3期26-28,共3页
利用黄淮地区53个夏大豆品种(系)的7个主要农艺性状与单株产量的表型值资料进行简单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株高、主茎节数、单株荚数、单株粒数与单株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百粒重与单株产量呈显著正相关,底荚高和分枝数... 利用黄淮地区53个夏大豆品种(系)的7个主要农艺性状与单株产量的表型值资料进行简单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株高、主茎节数、单株荚数、单株粒数与单株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百粒重与单株产量呈显著正相关,底荚高和分枝数与单株产量呈不显著正相关。各农艺性状对单株产量的直接作用从大到小依次为单株粒数、百粒重、单株荚数、株高、分枝数、主茎节数、底荚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大豆 农艺性状 相关分析 通径分析 大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大豆新品种菏豆12号 被引量:5
6
作者 王秋玲 刘艳 +1 位作者 朱道民 谷传彦 《中国种业》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35-35,共1页
关键词 大豆 新品种 菏豆12号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纯度对玉米群体的田间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程亮 吴亚平 +1 位作者 吕令华 谷传彦 《山西农业科学》 2008年第6期18-20,共3页
研究了不同纯度条件下郑单958品种玉米群体的田间性状及产量。结果表明:纯度与群体株高呈极显著正相关,处理间差异显著;随着纯度降低,株高整齐度下降,同一冠层高度透光率增加。产量与纯度为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纯度每降低1%,产量下降0.6%... 研究了不同纯度条件下郑单958品种玉米群体的田间性状及产量。结果表明:纯度与群体株高呈极显著正相关,处理间差异显著;随着纯度降低,株高整齐度下降,同一冠层高度透光率增加。产量与纯度为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纯度每降低1%,产量下降0.6%~0.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纯度 玉米产量 株高 透光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抗旱剂处理对花生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高建强 曲杰 +3 位作者 程亮 庞建新 吴亚平 谷传彦 《花生学报》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3-66,共4页
田间条件下,设置黄腐酸、三唑酮和烯效唑等生长调节物质复合处理试验,研究抗旱剂与生长调控物质对花生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发现,三唑酮处理增产最大达到7.92%,对产量的回归系数为0.8014,对饱果率的回归系数为2.4509;黄腐酸次之;烯... 田间条件下,设置黄腐酸、三唑酮和烯效唑等生长调节物质复合处理试验,研究抗旱剂与生长调控物质对花生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发现,三唑酮处理增产最大达到7.92%,对产量的回归系数为0.8014,对饱果率的回归系数为2.4509;黄腐酸次之;烯效唑等生长调节物质增产效果较差。三唑酮抗旱效果明显优于黄腐酸,抗旱剂是较烯效唑等生长调节物质更为有效的增产方式,并可改善花生荚果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农艺性状 抗旱剂 生长调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用灰色局势决策原理综合评价大豆新品种 被引量:2
9
作者 王秋玲 刘艳 +3 位作者 谷传彦 郭凌云 刘凤洲 张桂花 《植物遗传资源科学》 CSCD 2002年第4期28-31,共4页
根据灰色局势决策原理,利用目标赋权获得加权局势决策方法,对1996—1997年山东省大豆新品种区域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综合14个主要性状指标,排出各个品种的优劣,结果与生产实际一致。认为这是一种较全面、较合理的综合评价大豆品种优劣的... 根据灰色局势决策原理,利用目标赋权获得加权局势决策方法,对1996—1997年山东省大豆新品种区域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综合14个主要性状指标,排出各个品种的优劣,结果与生产实际一致。认为这是一种较全面、较合理的综合评价大豆品种优劣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色局势决策原理 综合评价 大豆 新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象因素对黄淮海夏大豆脂肪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曲杰 海亚耕 +1 位作者 庞建新 谷传彦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4-46,共3页
运用多种数理统计方法,对1998-2003年黄淮海夏大豆区试南组各试点参试品种的大豆脂肪含量与平行观测的气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黄淮海夏大豆区影响脂肪含量的综合气候关键期为9月上、中旬(鼓粒中后期),主导气象因子为日照时... 运用多种数理统计方法,对1998-2003年黄淮海夏大豆区试南组各试点参试品种的大豆脂肪含量与平行观测的气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黄淮海夏大豆区影响脂肪含量的综合气候关键期为9月上、中旬(鼓粒中后期),主导气象因子为日照时数,气温日较差对其也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因素 大豆 脂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灰色局势决策方法综合评价小麦新品种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凤洲 郭凌云 +5 位作者 王秋玲 刘艳 张桂花 谷传彦 马效红 庄洪锋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2年第2期195-196,共2页
根据灰色局势决策原理 ,利用目标赋权获得加权局势决策方法 ,对 1999~ 2 0 0 0年山东省小麦高肥乙组区域试验结果进行分析 ,综合 11个主要性状指标 ,排出各个品种的优劣 。
关键词 小麦 品种 灰色局势决策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下滴灌对花生施肥效率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高建强 曲杰 +4 位作者 程亮 庞建新 谷传彦 刘建峰 王素芳 《农业科技通讯》 2016年第11期97-100,共4页
为探明花生膜下滴灌条件下施肥效率及效益的问题,提高节水灌溉肥料利用率。采用多水平花后膜下滴灌与施肥处理,利用差减法计算肥料利用率与农艺效率。结果表明,两次滴灌处理农艺效率明显高于一次滴灌处理,且为钾>磷>氮;两次滴灌... 为探明花生膜下滴灌条件下施肥效率及效益的问题,提高节水灌溉肥料利用率。采用多水平花后膜下滴灌与施肥处理,利用差减法计算肥料利用率与农艺效率。结果表明,两次滴灌处理农艺效率明显高于一次滴灌处理,且为钾>磷>氮;两次滴灌提高基肥氮、磷、钾利用效率分别为15.98%、8.79%、12.60%;追肥氮、磷、钾利用率可分别达到57.40%、16.54%、35.29%。滴灌处理较利于提高钾、磷肥农艺效率;滴灌增加花生追肥氮、磷、钾利用率,氮肥>钾肥>磷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农艺效率 肥料利用率 膜下滴灌 水肥一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跃进10号夏大豆新品种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秋玲 谷传彦 +2 位作者 刘艳 郭陵云 刘凤洲 《山东农业科学》 2002年第3期29-29,共1页
关键词 跃进10号夏大豆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大豆新品种选育及工作体会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秋玲 谷传彦 +2 位作者 刘艳 马效红 戚凤秋 《大豆通报》 2003年第3期3-3,共1页
本文通过“跃进号”系列和“菏字号”系列夏大豆品种的成功选育和推广 ,分析阐述了当地夏大豆品种选育工作中育种目标制定、杂交组合选配、遗传规律研究和后代选择等方面的工作体会。
关键词 夏大豆 跃进号品种 菏字号品种 选育 推广 育种目标 杂交组合选配 遗传规律研究 后代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大豆花荚脱落的原因及对策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秋玲 谷传彦 《大豆通报》 1998年第5期18-19,共2页
一、花荚脱落情况及其规律据调查,夏大豆一般脱落率为45%~70%,严重者高达84%。脱落的比例大致分为:花蕾占10%、花朵占50%、幼荚占40%。落蕾一般发生在花轴末端及副芽花序上,落花多发生在开花后3~5天,落荚以... 一、花荚脱落情况及其规律据调查,夏大豆一般脱落率为45%~70%,严重者高达84%。脱落的比例大致分为:花蕾占10%、花朵占50%、幼荚占40%。落蕾一般发生在花轴末端及副芽花序上,落花多发生在开花后3~5天,落荚以开花后7~15天的幼荚脱落最多。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花荚脱落 减轻脱落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