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温高湿地区偏高水分玉米的筒仓储藏试验 被引量:4
1
作者 李岩 蔡学军 +3 位作者 张来林 陈熙科 毕文雅 谭达川 《粮食与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4-17,21,共5页
针对高温高湿地区筒仓中粮食储藏安全的问题,进行了偏高水分玉米控温的试验。结果表明:偏高水分玉米初春入仓后,应首先将粮食水分降至14.5%左右;然后启动内环流系统将内圈筒仓的粮温维持在20℃以下、外围筒仓维持在25℃左右;盛夏期间当... 针对高温高湿地区筒仓中粮食储藏安全的问题,进行了偏高水分玉米控温的试验。结果表明:偏高水分玉米初春入仓后,应首先将粮食水分降至14.5%左右;然后启动内环流系统将内圈筒仓的粮温维持在20℃以下、外围筒仓维持在25℃左右;盛夏期间当偏高水分粮或杂质分级点引起局部发热时,可利用谷冷机进行降温散湿。另外,可将偏高水分玉米储于不受外部环境影响的内圈筒仓,配以加强入仓粮食清杂和提前进行预防性熏蒸等措施,以提高湿粮储藏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 高湿 高水分玉米 立筒仓 控温储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高湿地区不同水分大豆度夏保管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李岩 蔡学军 +4 位作者 张来林 陈熙科 焦义文 谭达川 谢勇辉 《粮油食品科技》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16-119,共4页
不同水分大豆在福建高温高湿地区度夏保管的试验表明:冬季通风降温、春季压盖密闭是保管大豆的基本做法,"空调粮面控温法"与"空调内环流控温法"适用于水分11.9%以下的大豆安全度夏,储藏品质好,能耗低,但"空调... 不同水分大豆在福建高温高湿地区度夏保管的试验表明:冬季通风降温、春季压盖密闭是保管大豆的基本做法,"空调粮面控温法"与"空调内环流控温法"适用于水分11.9%以下的大豆安全度夏,储藏品质好,能耗低,但"空调内环流控温法"操作简便,劳动强度低;谷冷机可以防止偏高水分大豆的发热,但能耗较高。因此,空调内环流控温技术是一种适用于高温高湿地区的大豆控温储粮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高温高湿 度夏保管 内环流控温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储粮仓外害虫采集检测系统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谭达川 李岩 +3 位作者 谢勇辉 吴春雄 龚淑元 蔡丽芬 《粮食与饲料工业》 CAS 2019年第3期20-23,共4页
通过对粮仓害虫仓外采集检测系统方案的改进和应用,发现该系统不仅可以较早发现害虫及其危害情况,全面综合地反映粮堆氮气浓度,同时还可以减轻保管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有待改进。
关键词 粮食储藏 仓库 害虫 温度 氮气浓度 检测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房仓内环流均衡温湿度储粮试验 被引量:17
4
作者 蔡学军 李岩 +3 位作者 陈熙科 张来林 谭达川 焦义文 《粮食与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2-16,共5页
在仓房隔热密闭的条件下,研究了平房仓内环流均衡温湿度对储粮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内环流控温系统可有效控制仓内粮堆温湿度,减缓玉米品质的陈化速度,推迟虫害发生时间,且降低储粮成本、操作简单,适用于高温高湿地区储粮应用。
关键词 平房仓 玉米储藏 内环流控温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房仓玉米控温气调储藏应用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童茂彬 陈忠南 +3 位作者 王文强 谭达川 谢勇辉 李岩 《粮食与饲料工业》 CAS 2019年第5期1-4,6,共5页
通过对平房仓玉米的控温气调保管试验可知,气调储粮对杀虫抑菌的效果好,且在秋冬季机械通风、夏季空调控温的基础上,可实现高温高湿地区玉米的安全保管。在应用过程中应重视仓房气密性改造,把好粮食入仓的质量关,并加强对气调度夏保管... 通过对平房仓玉米的控温气调保管试验可知,气调储粮对杀虫抑菌的效果好,且在秋冬季机械通风、夏季空调控温的基础上,可实现高温高湿地区玉米的安全保管。在应用过程中应重视仓房气密性改造,把好粮食入仓的质量关,并加强对气调度夏保管仓房的粮情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平房仓 控温气调 粮食储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筒仓玉米两种储粮模式应用对比试验 被引量:3
6
作者 童茂彬 陈忠南 +4 位作者 王文强 谭达川 吴春雄 龚淑元 李岩 《粮食与饲料工业》 CAS 2019年第4期10-13,共4页
在立筒仓玉米的储藏保管过程中进行了两种储粮模式的应用对比试验,从粮情变化、经济效益分析和玉米品质变化三方面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智能气调+空调控温的储粮模式安全有效、绿色经济,是南方高温高湿地区可以大力推广的立筒仓储粮新模式。
关键词 立筒仓 玉米 气调储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