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中医学重视地理环境的探究 被引量:2
1
作者 谭素娟 王蕊芳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8年第8期1661-1662,共2页
中医学重视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的体质、寿命、疾病、治疗以及药材等方面的影响。现代中医人,不仅要注意人体的地域差异,也要考虑药材是否道地;即使是同一个地域,生态环境从古至今在不断的发生变化,应当灵活理解和运用古医籍中的理、法、... 中医学重视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的体质、寿命、疾病、治疗以及药材等方面的影响。现代中医人,不仅要注意人体的地域差异,也要考虑药材是否道地;即使是同一个地域,生态环境从古至今在不断的发生变化,应当灵活理解和运用古医籍中的理、法、方、药;即使同在今日,对南北各地临床辨证施治的经验不可拘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学 地理环境 体质 寿命 疾病 治疗 药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方发挥》探析 被引量:2
2
作者 谭素娟 艾华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717-1719,共3页
将元代著名医家朱丹溪所著《局方发挥》分成七部分,对每一部分中的每一个绪论和问答进行逐一地分析探讨,以期全面、系统地了解掌握该书的主旨、思想内容和学术特点,为学习研究该书以及探讨朱丹溪学术思想提供参考。
关键词 朱丹溪 局方发挥 学术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钱乙五脏法五行互藏思想初探 被引量:8
3
作者 吕凌 谭素娟 袁佺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8年第6期1315-1316,共2页
钱乙是宋代著名的儿科医家,反映其学术思想的《小儿药证直诀》中蕴藏着丰富的五行思想,其中颇具代表性的思想便是"五脏法五行互藏"。钱乙深禀《内经》五行学说大义,首创儿科五脏辨证纲领,将风、惊、困、喘、虚归纳为肝、心、... 钱乙是宋代著名的儿科医家,反映其学术思想的《小儿药证直诀》中蕴藏着丰富的五行思想,其中颇具代表性的思想便是"五脏法五行互藏"。钱乙深禀《内经》五行学说大义,首创儿科五脏辨证纲领,将风、惊、困、喘、虚归纳为肝、心、脾、肺、肾的主要证候,用虚、实、寒、热判断脏腑的病理变化。但是钱乙并非孤立地从五脏分五证,而是强调中医的整体观念,运用五行互藏理论来指导五脏兼证的辨证及治疗,富有很强的五行思想特色,值得我们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乙 五脏 五行互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枝加芍药汤证证治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艾华 谭素娟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1997年第2期4-5,共2页
本文对仲景《伤寒论》中桂枝加芍药汤,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研究,症状和症状诊断指标、舌象及诊断指标、脉象及诊断指标,认为本方主要用于脾胃虚寒的腹满痛、下利等症,可应用于现代医学的消化系统病变为主的疾患,以慢性肠炎、手术后... 本文对仲景《伤寒论》中桂枝加芍药汤,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研究,症状和症状诊断指标、舌象及诊断指标、脉象及诊断指标,认为本方主要用于脾胃虚寒的腹满痛、下利等症,可应用于现代医学的消化系统病变为主的疾患,以慢性肠炎、手术后肠粘连、胃炎、腹膜炎等各种原因的腹痛为多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论》 中医治法 桂枝加芍药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胡桂枝汤证证治规律的研究——《伤寒论》古今医案185例统计分析
5
作者 艾华 谭素娟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1期8-10,共3页
柴胡桂枝汤源于《伤寒论》,由桂枝、柴胡、白芍、黄芩、白芍、黄芩、人参、甘草、半夏、大枣、生姜九味药组成。是临床上常用而行之有效的方剂。笔者查阅有关文献千余种,从中收集柴胡桂枝汤古今医案185例(全部均为个案),经过统计分析,... 柴胡桂枝汤源于《伤寒论》,由桂枝、柴胡、白芍、黄芩、白芍、黄芩、人参、甘草、半夏、大枣、生姜九味药组成。是临床上常用而行之有效的方剂。笔者查阅有关文献千余种,从中收集柴胡桂枝汤古今医案185例(全部均为个案),经过统计分析,揭示柴胡桂枝汤证的证治规律,以便更好地启发和指导今后的科研与临床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论 柴胡桂技汤 证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