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户籍歧视、城市体系与城市化——基于新经济地理学视角的理论和实证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谭策天 何文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6-65,共20页
本文在经典模型中纳入户籍歧视因素,构建具有连续经济空间、包含城乡区域的两部门、两要素的新经济地理学城市体系理论模型,对户籍歧视影响城市体系演化和城市化进程进行理论分析和动态模拟。研究认为,户籍歧视直接降低了城市化率,并通... 本文在经典模型中纳入户籍歧视因素,构建具有连续经济空间、包含城乡区域的两部门、两要素的新经济地理学城市体系理论模型,对户籍歧视影响城市体系演化和城市化进程进行理论分析和动态模拟。研究认为,户籍歧视直接降低了城市化率,并通过相同人口规模下更多城市的形成间接降低了城市化率;城市的原住民具有妨碍当地户籍开放的经济动力;居民对工业品的偏好程度上升或工业品的交易成本增加会提高城市化率;如果居民的工业品偏好程度较高,则农产品交易成本的增加会提高城市化率;除非居民的工业品偏好程度足够低,否则人口规模扩大或者农业生产技术水平提高会提高城市化率。研究最后用1992—2017年我国的实际数据对理论分析的结论进行了实证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户籍歧视 户籍制度 新经济地理学 城市体系 城市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流成本、工业生产率和城镇化水平的空间差异 被引量:2
2
作者 谭策天 何文 刘玉人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62-178,252,共18页
本文应用NEG异质性企业模型,探究城镇化水平空间差异化的形成机理,分析物流成本和工业生产率等因素的影响,基于2000—2018年的省级数据构建调节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理论假说并获得全国和分区域的相关结论。研究发现,第一,物流成本的降... 本文应用NEG异质性企业模型,探究城镇化水平空间差异化的形成机理,分析物流成本和工业生产率等因素的影响,基于2000—2018年的省级数据构建调节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理论假说并获得全国和分区域的相关结论。研究发现,第一,物流成本的降低对于城镇化的作用取决于当地的人口规模,一个地区的人口规模越大,物流成本越低,越能提升当地的城镇化水平。第二,工业生产率的提升对于城镇化水平的作用取决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工业生产率的提升越会降低城镇化水平。第三,物流成本的持续降低和工业生产率的不断提升,以及资本禀赋及利用效率的区域差距,从一定程度上解释了我国城镇化水平的空间差异。基于研究结果,本文认为在城镇化进程中,市场规模大的地区要致力于推动区际贸易自由化,市场规模小的地区则需要重视人口的吸引和产业集聚;欠发达地区要持续推动技术进步,而发达地区则需要权衡区域竞争力的提升和就业岗位流失这两方面的得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物流成本 工业生产率 新经济地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