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良田”变“粮田”:组织场域视角下耕地“非粮化”治理的内在逻辑与实现路径——基于宁波北仑区的案例研究
1
作者 丁学谦 汪立 +2 位作者 易家林 金军伟 谭永忠 《中国土地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0-90,共11页
研究目的:探讨耕地“非粮化”治理多元主体的行为逻辑与政策实施路径,为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政策的高效落实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参考。研究方法:案例研究法。研究结果:(1)组织场域理论为耕地“非粮化”治理提供了有效分析工具,北仑区通过... 研究目的:探讨耕地“非粮化”治理多元主体的行为逻辑与政策实施路径,为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政策的高效落实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参考。研究方法:案例研究法。研究结果:(1)组织场域理论为耕地“非粮化”治理提供了有效分析工具,北仑区通过场域重构实现了从“非粮化”到规范化种粮的转变,有效扭转了此前粮食生产功能区“非粮化”率高达80.64%的局面。(2)多重制度逻辑在政府、村集体、农户三个层面协同作用,国家逻辑通过政策压力和资源配置重塑组织场域,社会逻辑依托花木产业农合联等平台构建执行网络,市场逻辑通过规模化种植提升资源配置效率。(3)北仑区构建了强制性、模仿性和规范性同构机制,形成了从外在强制到内在驱动的综合治理模式。研究结论:耕地“非粮化”治理的成效取决于多重制度逻辑的统筹协调和同构机制的综合运用。地方政府应优化资源配置路径、激活社会网络功能、培育生态发展理念,通过制度创新增强政策执行效果,实现粮食安全、土地保护与高效农业的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场域理论 多重制度逻辑 同构机制 耕地“非粮化” 内在逻辑 实现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耕布局优化及其对系统韧性的影响研究——以浙江省永康市为例 被引量:4
2
作者 陈航 肖武 +2 位作者 谭永忠 孟菲 熊雯颖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4-134,共11页
研究目的:基于适宜性视角挖掘研究区耕地与林地布局优化潜力,分析空间布局优化对林地和耕地系统韧性的潜在影响。研究方法:随机森林法,适宜性评价与系统韧性评价。研究结果:(1)永康市林地与耕地的空间布局存在较高优化潜力;(2)以适宜性... 研究目的:基于适宜性视角挖掘研究区耕地与林地布局优化潜力,分析空间布局优化对林地和耕地系统韧性的潜在影响。研究方法:随机森林法,适宜性评价与系统韧性评价。研究结果:(1)永康市林地与耕地的空间布局存在较高优化潜力;(2)以适宜性提升和面积平衡为原则,80.81%的陡坡耕地可与平原林地在空间上进行置换;(3)空间布局优化提升了耕地的抵抗性和适应性与林地的抵抗性和稳定性,却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耕地的稳定性与林地的适应性。研究结论:林—耕布局优化的实施要在兼顾适宜性的同时,进一步结合耕作条件优化与用途管制制度,以降低对系统韧性的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局优化 耕地 林地 适宜性 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耕地“进出平衡”政策执行的偏移风险、形成路径与规避体系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汪立 熊雯颖 +3 位作者 曾智洋 吕添贵 邱滋璐 谭永忠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1-49,共9页
研究目的:以“内涵阐释—风险辨识—路径分析—规避体系”为逻辑主线,客观认识耕地“进出平衡”政策执行的偏移风险类型、风险来源与形成路径,探究耕地“进出平衡”政策执行偏移风险新命题,以期为提高新时期耕地用途管制政策的稳定性与... 研究目的:以“内涵阐释—风险辨识—路径分析—规避体系”为逻辑主线,客观认识耕地“进出平衡”政策执行的偏移风险类型、风险来源与形成路径,探究耕地“进出平衡”政策执行偏移风险新命题,以期为提高新时期耕地用途管制政策的稳定性与连续性提供理论参考。研究方法:理论分析法和归纳演绎法。研究结果:(1)耕地“进出平衡”政策执行的偏移风险主要包括组织矛盾、保障滞后、利益冲突和监管缺失;(2)规划冲突与权责模糊、资金技术的双重约束、多元主体利益冲突以及对非耕行为的负激励程度不足是造成政策执行偏移的主要风险源;(3)“制度环境—利益互异—执行偏移”的逻辑主线,可解释耕地“进出平衡”政策偏移风险的形成路径;(4)规避耕地“进出平衡”政策执行偏移风险,需借助规划管理、资金技术、利益分配和科技预警等手段。研究结论:耕地“进出平衡”政策的执行,应重视政策演化不同阶段不同偏移风险的差异性,构建相应的风险规避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保护 耕地“进出平衡”政策 偏移风险 形成路径 规避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指标体系与方法 被引量:71
4
作者 谭永忠 吴次芳 +2 位作者 叶智宣 丁洪建 牟永铭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39-143,共5页
城市土地的可持续利用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衡量城市土地利用是否可持续,需要对城市土地利用系统进行定量的科学评价。从影响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用地面积、用地效益、用地结构和用地管理等方面构建了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 城市土地的可持续利用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衡量城市土地利用是否可持续,需要对城市土地利用系统进行定量的科学评价。从影响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用地面积、用地效益、用地结构和用地管理等方面构建了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指标体系,并对其计算方法进行研究。最后以杭州市为例,对杭州市及所辖六区的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程度进行了评价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土地 可持续利用度 指标体系 评价方法 杭州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拓展计划行为理论下休耕农户复耕行为及影响因素——以重金属污染休耕区为例
5
作者 熊雯颖 汪立 +2 位作者 丁学谦 武子豪 谭永忠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7-128,共12页
研究目的: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和资产专用性理论构建休耕农户复耕行为的理论模型,以重金属污染休耕区为例,探究参与休耕农户的复耕意愿和复耕行为的特征以及影响因素。研究方法:结构方程模型。研究结果:(1)计划行为理论对于休耕农户的复耕... 研究目的: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和资产专用性理论构建休耕农户复耕行为的理论模型,以重金属污染休耕区为例,探究参与休耕农户的复耕意愿和复耕行为的特征以及影响因素。研究方法:结构方程模型。研究结果:(1)计划行为理论对于休耕农户的复耕意愿及行为的解释力较强。其中,农户复耕意愿受到行为态度和主观规范的显著正向影响;复耕行为受到复耕意愿和知觉行为控制的显著正向影响。(2)感知价值对于复耕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农业资产专用性对于复耕意愿和行为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劳动力数量和家庭总收入对复耕行为有着显著负向影响。(3)不同性别、收入以及农业类型的农户复耕意愿与行为的影响机制仍能用拓展计划行为理论框架解释,但影响效应存在差异。低、中、高收入农户以及农业户、非农业户的资产专用性对其意愿和行为的作用强度依次减弱。研究结论:政府应关注休耕后续复耕情况,通过加强复耕宣传力度、完善复耕补偿机制、提升农户资产专用性等手段提高农户复耕积极性,进而增强休耕政策可持续性和保障粮食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划行为理论 休耕农户 复耕行为 重金属污染休耕区 资产专用性 结构方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中村问题产生的微观动因——基于对“土地租金剩余”的分析 被引量:27
6
作者 谭永忠 王庆日 +2 位作者 冯敬俊 陈佳 冯红燕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4-8,共5页
研究目的:以"土地租金剩余"为切入点,从促成城中村形成的三个行为主体的角度,探究城中村问题产生的微观动因。研究方法:城市经济学与土地经济学分析方法。研究结果:城中村问题是地方政府、集体经济组织和村民三方力量共同追逐... 研究目的:以"土地租金剩余"为切入点,从促成城中村形成的三个行为主体的角度,探究城中村问题产生的微观动因。研究方法:城市经济学与土地经济学分析方法。研究结果:城中村问题是地方政府、集体经济组织和村民三方力量共同追逐"土地租金剩余"的结果,是相关利益主体的理性选择;城中村"土地租金剩余"的产生,源于城乡二元土地制度。研究结论:城中村问题的解决,需要逐步改善城乡土地管理中的二元结构状况,实行集体土地和国有土地的"同地、同权、同价",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严格限定公益性用地的征收范围,强化对农民土地权利的物权保护,让农民以土地财产权利参与城市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管理 土地租金剩余 城中村 二元土地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区域生态用地分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5
7
作者 谭永忠 赵越 +1 位作者 曹宇 何巨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8-36,共9页
研究目的:总结和梳理中国区域生态用地分类的相关研究文献,分析中国区域生态用地分类的特点,提出中国区域生态用地的分类体系,为中国区域生态用地的利用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归纳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研究结果:当... 研究目的:总结和梳理中国区域生态用地分类的相关研究文献,分析中国区域生态用地分类的特点,提出中国区域生态用地的分类体系,为中国区域生态用地的利用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归纳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研究结果:当前中国对生态用地的内涵缺乏统一的界定,现有的土地利用分类体系对土地的生态属性考虑不足,导致生态用地分类缺乏统一的标准以及生态用地难以得到有效保护。研究结论:(1)应从"泛生态功能论"的视角来界定区域生态用地的内涵,将耕地等以生产功能为主,同时具有较为重要的生态功能的土地纳入生态用地范畴,但应排除建设用地范围内的绿化用地;(2)基础性生态用地是维护区域生态环境安全最重要的自然本底,为了加强对基础性生态用地保护和管理的针对性,在分类体系中应突出基础性生态用地;(3)区域生态用地可采用三级分类,一级类可分为基础性生态用地、保全性生态用地和辅助性生态用地三大类;(4)为有利于对现有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数据的应用,建议生态用地分类体系中三级分类的名称设置和内涵尽量与现行的《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国家标准相衔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生态 区域生态用地 分类 生态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金属污染耕地治理式休耕农户满意度及其影响 因素研究 被引量:26
8
作者 谭永忠 练款 俞振宁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43-50,共8页
研究目的:利用湖南茶陵县247户农户调查数据,分析重金属污染耕地治理式休耕中农户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为完善休耕制度和提升制度绩效提供依据。研究方法:基于顾客满意度指数(CSI)模型理论,构建耕地休耕农户满意度指数模型,并运用结构方... 研究目的:利用湖南茶陵县247户农户调查数据,分析重金属污染耕地治理式休耕中农户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为完善休耕制度和提升制度绩效提供依据。研究方法:基于顾客满意度指数(CSI)模型理论,构建耕地休耕农户满意度指数模型,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EM)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1)超过75%农户对参与休耕总体评价为满意,但农户对政府形象和政策功能的认识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高;(2)农户参与休耕满意度主要受到政府形象、农户期望、政策认知和感知价值的影响,除农户期望对农户满意度存在显著负向影响外,其余潜变量均对农户满意度具有显著正向影响;(3)农户期望与感知价值对农户满意度的影响较大,具体分析表明直接的经济利益以及农户对休耕后耕地直接经济价值和非市场价值提升的感知是影响农户休耕满意度的最主要因素。研究结论:政府需要完善休耕实施过程,树立良好政府形象;加大休耕宣传力度,提升农户政策认知;建立长期休耕试点规划,稳定农户休耕预期;确保农户收入不降低,权益不受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管理 休耕 结构方程模型 农户满意度 CSI理论 重金属污染耕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镇海对二甲苯联合装置工艺技术特点 被引量:12
9
作者 谭永忠 施大鹏 《炼油技术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15-17,共3页
镇海炼化股份有限公司0.45Mt/a对二甲苯联合装置采用法国石油科学研究院的ELUXYL新工艺,介绍了该装置新工艺的技术特点,并与UOP公司的PAREX工艺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ELUXYL工艺具有单系列处理能力大、操作灵活直观的特点。
关键词 镇海炼化股份有限公司 对二甲苯 联合装置 工艺技术 吸附分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闲置土地的责任认定与分类处置 被引量:8
10
作者 谭永忠 姜舒寒 吴次芳 《中国土地》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15,共12页
编者按我国闲置土地尤其是城镇闲置土地规模大、分布广。据国土资源部节约集约用地专项督察结果,全国2009年~2013年已供应的建设用地中,存在闲置土地13718宗、105.27万亩。另据2015年5月下旬~6月中旬国务院针对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而... 编者按我国闲置土地尤其是城镇闲置土地规模大、分布广。据国土资源部节约集约用地专项督察结果,全国2009年~2013年已供应的建设用地中,存在闲置土地13718宗、105.27万亩。另据2015年5月下旬~6月中旬国务院针对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而开展的第二次大督查结果,截至2015年6月底,全国已处置闲置土地24.24万亩,占发现的闲置土地总量的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闲置土地 集约用地 国土资源 建设用地 措施落实情况 行政不作为 处置方法 处置过程 研究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我国闲置土地若干问题的研究与思考 被引量:1
11
作者 谭永忠 姜舒寒 吴次芳 《国土资源》 2016年第2期33-37,共5页
我国闲置土地尤其是城镇闲置土地规模大、分布广。据国土资源部节约集约用地专项督察结果,全国2009年-2013年已供应的建设用地中。
关键词 土地规模 闲置 建设用地 国土资源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陵山野生毛头鬼伞菌种分离与栽培试验
12
作者 谭永忠 冉明才 +1 位作者 王慧超 陈今朝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16期8879-8880,共2页
[目的]分离武陵山野生毛头鬼伞(Coprinus comatus)菌种,并进行栽培试验,为其驯化育种提供依据。[方法]用组织分离法分离野生毛头鬼伞菌种,并对该菌种进行栽培试验。[结果]毛头鬼伞菌丝体白色,有锁状联合;菌丝体生长的最适pH为6.0,最适... [目的]分离武陵山野生毛头鬼伞(Coprinus comatus)菌种,并进行栽培试验,为其驯化育种提供依据。[方法]用组织分离法分离野生毛头鬼伞菌种,并对该菌种进行栽培试验。[结果]毛头鬼伞菌丝体白色,有锁状联合;菌丝体生长的最适pH为6.0,最适温度为25℃,最适原种培养基是麦粒培养基。[结论]毛头鬼伞菌丝体生长速度快;用稻草栽培时,生物学效率为58.4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头鬼伞 菌种分离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兼业分化视角的农户耕地轮作休耕受偿意愿分析——以浙江省嘉善县为例 被引量:46
13
作者 俞振宁 谭永忠 +1 位作者 吴次芳 张晓滨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43-51,共9页
研究目的:利用浙江省嘉善县428户农户调查数据,从兼业分化视角分析农户耕地轮作休耕参与意愿和最低受偿金额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完善中国的耕地轮作休耕模式提供参考。研究方法:CVM法和Heckman两阶段模型。研究结果:(1)农户耕地轮作休... 研究目的:利用浙江省嘉善县428户农户调查数据,从兼业分化视角分析农户耕地轮作休耕参与意愿和最低受偿金额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完善中国的耕地轮作休耕模式提供参考。研究方法:CVM法和Heckman两阶段模型。研究结果:(1)农户耕地轮作休耕参与意愿随着兼业程度的加深而升高:纯农户、Ⅰ兼农户与Ⅱ兼农户相应比例分别为30.00%、77.69%和78.90%;(2)同意参与农户中平均最低受偿金额随着兼业程度的加深而升高:纯农户、Ⅰ兼农户与Ⅱ兼农户平均最低受偿金额分别为975.00元/亩·年、1041.58元/亩·年和1107.56元/亩·年;(3)回归结果显示,兼业分化对农户耕地轮作休耕参与意愿和最低受偿金额均具有显著正向作用;(4)在控制变量中,耕地块数、转包出面积、农地政策满意度、城市生活价值判断和社会保障水平是否接受对参与意愿具有显著影响。户主年龄、耕地面积、转包入面积、农地政策满意度和城市生活价值判断对最低受偿金额具有显著影响。研究结论:农户受偿意愿是影响耕地轮作休耕政策推行的重要因素,区分并尊重不同农户的偏好,提升农户对耕地非市场价值的认知是耕地轮作休耕政策可持续性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管理 耕地轮作休耕 Heckman两阶段模型 参与意愿 最低受偿金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土地利用分区研究综述 被引量:40
14
作者 冯红燕 谭永忠 +2 位作者 王庆日 陈佳 余振国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71-76,共6页
研究目的:阐述国内土地利用分区研究现状与问题,提出改进建议。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对比法。研究结果:从理论和方法两方面总结了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中国土地利用分区的研究历程:(1)分区依据从自然因素到社会经济因素再到生态环境因素,... 研究目的:阐述国内土地利用分区研究现状与问题,提出改进建议。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对比法。研究结果:从理论和方法两方面总结了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中国土地利用分区的研究历程:(1)分区依据从自然因素到社会经济因素再到生态环境因素,由单一走向综合;(2)主要从行政区划和自然地理单元两种尺度空间开展土地利用分区研究;(3)分区方法经历了由定性为主,到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再过渡到"3S"技术大量应用为主三个阶段;(4)存在土地利用分区理论研究有待深化,面对土地管理的土地利用分区方法有待统一规范,土地利用分区技术手段需要更新等问题。研究结论:建议结合试点,在中国开展土地利用主体功能分区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完善土地利用分区制度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管理 土地利用 分区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土地市场化程度的时空差异特征研究 被引量:21
15
作者 许实 王庆日 +1 位作者 谭永忠 余倩倩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7-34,共8页
研究目的:利用2003—2009年土地一级市场交易数据,分析研究中国土地市场化程度的时空差异特征。研究方法:统计模型分析法,文献资料法,对比法。研究结果:(1)全国土地市场化程度总体上升趋势明显:东部地区市场化程度最高,上升幅度最大;中... 研究目的:利用2003—2009年土地一级市场交易数据,分析研究中国土地市场化程度的时空差异特征。研究方法:统计模型分析法,文献资料法,对比法。研究结果:(1)全国土地市场化程度总体上升趋势明显:东部地区市场化程度最高,上升幅度最大;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持续上升;东北地区在波动中上升。(2)全国约有2/3省份的土地市场化程度呈上升态势,各省份之间土地市场化程度的差异正在逐步缩小。(3)商服用地和住宅用地的土地市场化程度逐年平稳上升,工矿仓储用地的土地市场化程度受政策的影响出现快速上升。(4)土地市场化高水平、高增长的省份与低水平、负增长的省份并存,但在地域上的分布较为分散。研究结论:应继续深化土地市场制度改革,着力加强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土地市场化进程,重点关注近年土地市场化程度出现负增长的省份,同时加强土地市场管理制度和政策的创新,提高全国土地市场化的整体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管理 土地配置 土地市场化程度 时空差异 用地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耕地休耕研究进展与评述 被引量:22
16
作者 俞振宁 谭永忠 +1 位作者 吴次芳 郑红玉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2-89,共8页
研究目的:系统总结耕地休耕的国内外研究成果,探讨未来休耕研究的重点方向,促进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研究结果:按照"概念基础—目标模式—实施要点—保障机制"的框架进行梳理,现有研究在休耕内涵及其... 研究目的:系统总结耕地休耕的国内外研究成果,探讨未来休耕研究的重点方向,促进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研究结果:按照"概念基础—目标模式—实施要点—保障机制"的框架进行梳理,现有研究在休耕内涵及其效益、休耕政策目标与实施模式、休耕规模与空间布局、农户休耕意愿与补偿、休耕存在问题与对策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研究进展,但总体而言,目前休耕研究存在缺乏基础理论研究、缺乏深度与系统性、缺乏学科交叉研究等不足。研究结论:未来应重点加强休耕制度基础理论研究、休耕各领域的系统性研究以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交叉研究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管理 耕地休耕 综述 研究进展 研究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优度评价法的西藏土地利用生态安全评价研究 被引量:15
17
作者 王庆日 谭永忠 +1 位作者 薛继斌 余振国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8-54,共7页
研究目的:构建区域土地利用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定量评价西藏7个地(市)的土地利用生态安全状况。研究方法:优度评价法,可拓理论。研究结果:西藏土地利用生态安全的总体程度不高,所有地(市)表现出基本安全或不安全状态;土地利用生态安... 研究目的:构建区域土地利用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定量评价西藏7个地(市)的土地利用生态安全状况。研究方法:优度评价法,可拓理论。研究结果:西藏土地利用生态安全的总体程度不高,所有地(市)表现出基本安全或不安全状态;土地利用生态安全状况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异,"一江两河"中部地区最好,藏北和藏西北地区最差,其他地区居中。研究结论:优度评价法能较好地应用于区域土地利用的生态安全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生态 土地利用生态安全评价 优度评价法 可拓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景观安全格局的县域生态用地保护研究--以浙江省青田县为例 被引量:21
18
作者 闫玉玉 曹宇 谭永忠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78-85,共8页
研究目的:以浙江省青田县为例,基于景观安全格局理论和方法构建具有不同安全水平的综合安全格局,探讨土地利用管理中的生态用地保护途径,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为中国土地管理中的生态用地保护提供借鉴。研究方法:利用景观安全格局法... 研究目的:以浙江省青田县为例,基于景观安全格局理论和方法构建具有不同安全水平的综合安全格局,探讨土地利用管理中的生态用地保护途径,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为中国土地管理中的生态用地保护提供借鉴。研究方法:利用景观安全格局法和GIS空间分析法构建区域景观安全格局,并依此展开生态用地保护研究。研究结果:研究区低、中、高水平安全格局下生态用地面积分别为1445.31 km^2、327.87 km^2、171.09 km^2,分别占全县面积的58.34%、1.32%、0.69%。低水平安全格局下的生态用地是维持区域生态安全的关键和底线,应以严格的保护为主;中安全水平的生态用地是生态保护核心区的缓冲地带,应以保护其自然生态系统为主;高水平安全格局内可开展适当的开发建设,但应控制开发建设对生态用地的干扰,发挥其生态隔离作用。研究结论:基于景观安全格局的生态用地保护有利于满足区域生态保护的综合需求,可为区域土地利用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生态 生态用地 生态功能 景观安全格局 青田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商住用地价格倒挂及其产生机理 被引量:17
19
作者 唐健 谭永忠 徐小峰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2-29,共8页
研究目的:剖析中国商住用地价格倒挂现象产生的机理,为中国住宅用地制度改革提供建议。研究方法:数据统计法,比较分析法。研究结果:无论从房地产价格还是土地价格看,近年中国商住用地价格倒挂现象普遍,商业房地产比住宅房地产价格低15%... 研究目的:剖析中国商住用地价格倒挂现象产生的机理,为中国住宅用地制度改革提供建议。研究方法:数据统计法,比较分析法。研究结果:无论从房地产价格还是土地价格看,近年中国商住用地价格倒挂现象普遍,商业房地产比住宅房地产价格低15%—40%;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工业用地的低价过量供应挤占了住宅用地的供应量,住宅用地比重长期偏低,住宅用地内部各类土地供应结构失衡,住宅用地的供给不足加剧了地价和房价上涨的预期,住宅用地承担了过多的为地方财政做贡献的重任。研究结论:建立多层次的住房保障体系,细分住宅用地类型,加大住宅用地特别是保障性住房用地的供给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价格 住宅用地 商住用地价格倒挂 产生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茎瘤芥(榨菜)根肿病不同发病时期根际土壤真菌群落变化特征的高通量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殿东 谭永忠 +3 位作者 田雪亮 张超 秦明一 潘丽梅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3-37,共5页
茎瘤芥(榨菜)根肿病是一种土传病害,与根际土壤真菌群落存在密切关系。本试验采用454高通量测序方法,以土壤真菌的18Sr DNA序列为靶标,研究茎瘤芥根肿病不同发病时期(移栽前、移栽后发病前、发病初期、发病中期、采收后)土壤真菌群落的... 茎瘤芥(榨菜)根肿病是一种土传病害,与根际土壤真菌群落存在密切关系。本试验采用454高通量测序方法,以土壤真菌的18Sr DNA序列为靶标,研究茎瘤芥根肿病不同发病时期(移栽前、移栽后发病前、发病初期、发病中期、采收后)土壤真菌群落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经454高通量测序,茎瘤芥根肿病各发病时期的OUT平均数量为1056个。依据OUT所属真菌物种信息对土壤真菌群落结构进行分析,子囊菌亚门真菌在各个时期土壤中均为优势真菌类群,其次为担子菌亚门真菌。移栽后发病前、发病初期和发病中期土壤真菌群落的Shannon和Simpson多样性指数、OTU数量和属的数量均高于移栽前和采收后,表明茎瘤芥根肿病发生发展时期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较高,这可能与茎瘤芥生长季节根系分泌物旺盛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茎瘤芥 根肿病 土壤真菌 高通量测序 多样性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