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药提取物APD-Ι防治帕金森病运动障碍基础研究
1
作者 杜仕静 向菊芳 +5 位作者 许婷婷 熊静悦 张莉 张秀 李晓媛 谭正怀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2025年第3期253-261,共9页
目的探讨中药提取物APD-Ι对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小鼠运动障碍的改善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盐酸盐(1-methyl-4-phenyl-1,2,3,6-tetrahydropyridine,MPTP)诱导雄性C57BL/6J小鼠... 目的探讨中药提取物APD-Ι对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小鼠运动障碍的改善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盐酸盐(1-methyl-4-phenyl-1,2,3,6-tetrahydropyridine,MPTP)诱导雄性C57BL/6J小鼠亚急性PD模型研究APD-Ι的预防作用;采用两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方法探索APD-Ι和左旋多巴之间在鱼藤酮致PD模型上的交互作用;采用氟哌啶醇致昆明种小鼠PD模型研究APD-Ι对僵住症的预防作用。同时,检测APD-Ι体外对人单胺氧化酶(human monoamine oxidase,hMAO)活性的影响。结果C57BL/6J小鼠连续腹腔注射MPTP 20.0 mg·kg^(-1)19天后,出现爬杆转头时间、爬杆上半段时间、爬杆总时间延长,悬挂评分降低,纵向站立次数减少,横木行走时间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APD-Ι(50、100、300 mg·kg^(-1))能够改善MPTP诱导的PD小鼠运动障碍,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昆明种小鼠连续腹腔注射鱼藤酮3.5 mg·kg^(-1)75天后,出现爬杆时长延长、爬杆评分降低、站立次数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APD-Ι和左旋多巴联用能改善鱼藤酮诱导的PD小鼠的运动障碍,两者在爬杆评分、自发活动纵向站立次数等指标中表现出显著的协同作用。昆明种小鼠腹腔注射氟哌啶醇2.5 mg·kg^(-1)1 h后小鼠僵立率增加和悬网时间显著延长,脑中还原型谷胱甘肽(reduced glutathione,GSH)含量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PD-Ι(100、300 mg·kg^(-1))小鼠僵立率减少和悬网时间显著缩短,APD-Ι(50 mg·kg^(-1))脑中还原型GSH含量显著升高,与模型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体外测得APD-Ι对hMAO-A和hMAO-B的半数抑制浓度(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50,IC50)分别为37.71、62.79μg·mL-1,均是可逆的、竞争性抑制作用。结论APD-Ι防治PD作用与其能够通过血脑屏障到达病灶作用于MAO-B有关,可能也与其具有抗氧化保护神经组织有关,其相关详细机理有待进一步阐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运动障碍 僵住症 APD-Ι 单胺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蝉止痒冲剂的药理研究
2
作者 谭正怀 黄良月 +4 位作者 李吉珍 张伯嘉 周世清 王晓东 杨昌达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1992年第Z1期41-41,共1页
金蝉止痒冲剂有显著的镇静、抗炎、抗过敏、抑菌、利尿、解热等作用,这些作用可能与其临床用于治疗痰痒症有关。
关键词 金蝉 冲剂 剂型 止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藻胶囊对气虚和血虚证小鼠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辛志伟 杨胜 +3 位作者 张仲林 谭正怀 马松涛 石锦萍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3期191-194,共4页
目的探讨螺旋藻胶囊对气虚证小鼠免疫系统和运动耐量的影响及对血虚证小鼠血液系统的改善作用。方法用限饲法复制气虚证小鼠模型,用放血法复制血虚证小鼠模型。经连续9d给小鼠螺旋藻胶囊灌胃后,分别检测气虚证小鼠运动耐量、脾脏指数、... 目的探讨螺旋藻胶囊对气虚证小鼠免疫系统和运动耐量的影响及对血虚证小鼠血液系统的改善作用。方法用限饲法复制气虚证小鼠模型,用放血法复制血虚证小鼠模型。经连续9d给小鼠螺旋藻胶囊灌胃后,分别检测气虚证小鼠运动耐量、脾脏指数、胸腺指数和血虚证小鼠的血象。结果螺旋藻胶囊可显著延长气虚证小鼠的游泳时间,增加其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显著增加血虚证小鼠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及血小板数量。结论螺旋藻胶囊具有一定的益气养血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藻胶囊 气虚证 血虚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甲基亚硝胺致肝纤维化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5
4
作者 梁晋川 谭正怀 《山东医药》 CAS 2013年第44期80-82,85,共4页
肝纤维化是许多肝病发展至肝硬化、肝脏疾病终末期的最后共同通路.近几年,每年全世界死于肝硬化的人数已增加到50万.西欧因肝硬化致死居死亡原因第5位,美国则居第4位.化学性肝损伤所引起的肝纤维化在其中占较大比例.长期接触小剂量的二... 肝纤维化是许多肝病发展至肝硬化、肝脏疾病终末期的最后共同通路.近几年,每年全世界死于肝硬化的人数已增加到50万.西欧因肝硬化致死居死亡原因第5位,美国则居第4位.化学性肝损伤所引起的肝纤维化在其中占较大比例.长期接触小剂量的二硝基亚硝胺(DMN)可引起癌症,而高剂量则可引起肝脏坏死及纤维化.在肝纤维化的研究中,肝纤维化动物模型的制备非常重要.本文对DMN致肝纤维化动物模型的制备方法及影响因素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二甲基亚硝胺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月桂氮酮对灭痤乳膏中螺内酯透皮作用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曾明辉 谭正怀 +1 位作者 何林 吴正中 《天津药学》 2003年第4期3-5,共3页
目的 :研究不同浓度的月桂氮 艹卓 酮对灭痤乳膏中螺内酯小鼠离体皮肤渗透性的影响。方法 :用改良的 Franz扩散池 ,选用不同浓度月桂氮 艹卓 酮 (0、1%、2 %和 5 %)作促渗性试验 ,采用 HPL C法测定和计算药物累积释放量 (Q) ,稳态流量 (... 目的 :研究不同浓度的月桂氮 艹卓 酮对灭痤乳膏中螺内酯小鼠离体皮肤渗透性的影响。方法 :用改良的 Franz扩散池 ,选用不同浓度月桂氮 艹卓 酮 (0、1%、2 %和 5 %)作促渗性试验 ,采用 HPL C法测定和计算药物累积释放量 (Q) ,稳态流量 (J) ,渗透系数 (Kp)。结果 :含 1%~ 5 %月桂氮 艹卓 酮的灭痤乳膏中螺内酯的 Q值 ,较不含月桂氮 艹卓 酮者增加了 73.6 6 %~ 74.6 1%,但各浓度间 Q值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1%~ 5 %月桂氮 艹卓 酮对灭痤乳膏中螺内酯有明显促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桂氮卓酮 螺内酯 透皮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月龄SPF级SD雌性大鼠主要脏器参数的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王尧 唐大轩 +5 位作者 葛麟 熊静悦 王莉 牟道华 梁娅君 谭正怀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09年第4期155-156,共2页
目的:探讨SD雌性大鼠的体重、脏器重量及其指数的正常值范围。方法:选用1月龄的雌性大鼠74只,分别于2、3、4、7、8月龄时测定其体重及10个主要脏器重量,并计算其脏器指数。结果:从2月龄至8月龄,雌鼠心,肝,肾,脑,肾上腺的重量均明显增长... 目的:探讨SD雌性大鼠的体重、脏器重量及其指数的正常值范围。方法:选用1月龄的雌性大鼠74只,分别于2、3、4、7、8月龄时测定其体重及10个主要脏器重量,并计算其脏器指数。结果:从2月龄至8月龄,雌鼠心,肝,肾,脑,肾上腺的重量均明显增长,而胸腺重量显著降低。然而由于体重增长等因素,其心、肝、脾、肺、肾、脑、胸腺以及肾上腺等指数均明显降低。结论:SPF级SD雌性大鼠主要脏器及其指数可反映其结构变化以及生理功能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D雌性大鼠 体重 脏器重量 脏器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泉丸防治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作用机理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傅大莉 张娅莉 +3 位作者 唐大轩 陈慧泼 徐建兵 谭正怀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13年第1期7-9,共3页
目的:探讨玉泉丸对2型糖尿病的防治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理。方法:新生大鼠自出生第二天起颈部皮下注射L谷氨酸钠(MSG)5g.kg-1隔天一次,共三次,诱导肥胖大鼠胰岛素抵抗模型,8w后将其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玉泉丸3.0、6.0、12.0g.kg-1组... 目的:探讨玉泉丸对2型糖尿病的防治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理。方法:新生大鼠自出生第二天起颈部皮下注射L谷氨酸钠(MSG)5g.kg-1隔天一次,共三次,诱导肥胖大鼠胰岛素抵抗模型,8w后将其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玉泉丸3.0、6.0、12.0g.kg-1组及阳性对照(罗格列酮)组,运用正糖钳技术测定胰岛素敏感性,ELISA法测定大鼠的胰岛素水平,考察玉泉丸对胰岛素抵抗的影响;运用高脂膳食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20mg.kg-1复制Ⅱ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玉泉丸3.0、6.0、12.0g.kg-1组及阳性对照(罗格列酮)组,考察玉泉丸对血液脂质等指标的影响。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MSG模型大鼠血糖水平明显升高,Lee′s指数及胰岛素水平明显升高,葡萄糖输注速率(Glucose infusion rate,GIR)显著降低;与MSG模型大鼠相比,玉泉丸3.0g.kg-1可显著降低MSG模型大鼠血糖水平,玉泉丸各剂量组均可显著增加MSG模型大鼠GIR。(2)与对照组相比,STZ诱导的2型糖尿病大鼠血清TG、TC、HDL显著升高,经玉泉丸3.0g.kg-1治疗可显著降低血清TC以及LDL水平,而玉泉丸6.0g.kg-1可显著降低Ⅱ型糖尿病大鼠血清TC、HDL以及LDL水平。结论:玉泉丸一方面可通过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发挥其防治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可通过调节血脂代谢改善糖尿病患者大血管病变以及微血管病变,为临床应用该药以改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提供了一定的实验依据,其详细作用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泉丸 正糖钳 MSG大鼠 高脂饮食 胰岛素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液中干燥法制备盐酸多西环素微囊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张莉 符华林 谭正怀 《中国兽药杂志》 2013年第7期13-17,共5页
分别用水中干燥法和油中干燥法制备盐酸多西环素微囊,比较各自制得的微囊质量参数及其体外释药特性,以期为盐酸多西环素缓释制剂提供科学依据。以乙基纤维素为囊材,通过正交设计分别考察各因素对微囊质量的影响,评定微囊的大小、形态、... 分别用水中干燥法和油中干燥法制备盐酸多西环素微囊,比较各自制得的微囊质量参数及其体外释药特性,以期为盐酸多西环素缓释制剂提供科学依据。以乙基纤维素为囊材,通过正交设计分别考察各因素对微囊质量的影响,评定微囊的大小、形态、载药量、包封率等质量指标,以释放度实验研究其释药特性。结果显示,水中干燥法所制得微囊粒径20~30μm,包封率为87.3%;油中干燥法微囊粒径范围为200~400μm,包封率为93.7%。上述结果表明油中干燥法所得微囊粒径较大,包封率、载药量均明显高于水中干燥法制得的微囊;体外释药实验表明,微囊化大大延缓了盐酸多西环素的释放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中干燥法 盐酸多西环素 微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楝子与炒黄川楝子急性毒性作用比较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唐大轩 熊静悦 谭正怀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13年第2期57-59,共3页
目的:评价生、炒黄川楝子的急性毒性作用。方法:分别测定生川楝子和炒黄川楝子70%乙醇提取物的LD50、以及生川楝子及炒黄川楝子水提物的最大耐受量。结果:测得小鼠口服生川楝子或炒黄川楝子70%乙醇提取物LD50分别为80.92和67.75原生药g.... 目的:评价生、炒黄川楝子的急性毒性作用。方法:分别测定生川楝子和炒黄川楝子70%乙醇提取物的LD50、以及生川楝子及炒黄川楝子水提物的最大耐受量。结果:测得小鼠口服生川楝子或炒黄川楝子70%乙醇提取物LD50分别为80.92和67.75原生药g.kg-1;测得小鼠口服生川楝子或炒黄川楝子水提物的最大耐受量≥44.80和38.0原生药g.kg-1。结论:炒黄川楝子的乙醇提取物对小鼠的急性毒性作用略大于生川楝子乙醇提取物,炒黄炮制川楝子无明显的减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楝子 最大耐受量 LD5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Ⅱ型糖尿病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0
作者 牟道华 谭正怀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10年第4期172-174,共3页
Ⅱ型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为寻找有效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药物和方法,人们通过多种途径开发、发展适合于研究的Ⅱ型糖尿病动物模型。本文就有关动物模型的特点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Ⅱ型糖尿病 动物模型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附子急性毒性作用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熊静悦 牟道华 +1 位作者 唐大轩 谭正怀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10年第3期101-103,共3页
目的:评价生、制白附子的急性毒性作用。方法:分别测定制白附子70%乙醇提取物的LD50、制白附子水提物及生白附子70%乙醇提取物的最大给药量。结果:小鼠灌胃给予制白附子70%乙醇提取物1次,测得LD50为250.04(原生药g.kg-1);小鼠灌胃给予... 目的:评价生、制白附子的急性毒性作用。方法:分别测定制白附子70%乙醇提取物的LD50、制白附子水提物及生白附子70%乙醇提取物的最大给药量。结果:小鼠灌胃给予制白附子70%乙醇提取物1次,测得LD50为250.04(原生药g.kg-1);小鼠灌胃给予制白附子水提物2次,测得最大给药量为114.4(原生药g.kg-1)≥最大耐受量;小鼠灌胃给予生白附子70%乙醇提取物1次,测得LD50>364.0(原生药g.kg-1)。结论:制白附子70%乙醇提取物的急性毒性作用最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附子 最大给药量 LD5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硫代乙酰胺致肝纤维化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石莹莹 谭婉莹 +4 位作者 唐大轩 张莉 石依坤 肖英 谭正怀 《当代医药论丛》 2014年第2期10-12,共3页
肝纤维化是一种所有慢性肝病共有的病理改变,是因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合成增多,降解相对不足,沉积在肝内而引起的。硫代乙酰胺诱导的肝纤维化模型具有稳定、重复性较好的特点。近年来的研究结果表明,给药的剂量及周期... 肝纤维化是一种所有慢性肝病共有的病理改变,是因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合成增多,降解相对不足,沉积在肝内而引起的。硫代乙酰胺诱导的肝纤维化模型具有稳定、重复性较好的特点。近年来的研究结果表明,给药的剂量及周期与肝纤维化的形成程度密切相关,部分细胞因子表达对该模型的进程具有显著的促进或阻碍作用,这些特点可为研究该模型的科研人员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代乙酰胺 肝纤维化 动物模型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净肠茶的致突变作用研究
13
作者 张白嘉 赵军宁 +3 位作者 杨亚斯 谭正怀 王晓东 戴瑛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1999年第3期27-29,共3页
本文通过小鼠显性致死试验及小鼠骨髓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的检测,观察了灌胃给予净肠茶有无致突变潜在毒性。结果表明,在本试验剂量范围内,观测到净肠茶对小鼠生殖细胞、骨髓多染红细胞无致突变作用。
关键词 净肠茶 显性致死试验 微核试验 致突变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链脲佐菌素诱导MSG大鼠糖尿病心脏病模型的研究
14
作者 石莹莹 谭正怀 +3 位作者 傅大莉 徐建兵 王利平 廖应养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14年第1期7-10,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诱导L-谷氨酸钠(Monosodium glutamate,MSG)肥胖大鼠建立糖尿病心脏病模型。方法:选用新生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MSG组和正常对照组(NS组)。MSG组新生大鼠自出生第2d起颈部皮下注射L-谷... 目的:探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诱导L-谷氨酸钠(Monosodium glutamate,MSG)肥胖大鼠建立糖尿病心脏病模型。方法:选用新生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MSG组和正常对照组(NS组)。MSG组新生大鼠自出生第2d起颈部皮下注射L-谷氨酸钠5g·kg-1,隔天一次,共三次;正常对照组于皮下注射等体积无菌注射用水。MSG组于6周龄时再随机分为4个小组,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0mg·kg-1,20mg·kg-1,30mg·kg-1,40mg·kg-1。于注射STZ 4w后测定各心脏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同时取血测定其胰岛素水平及血液脂质等指标。结果:注射STZ 4w后,MSG组大鼠Lee’s指数显著增加,心脏指数明显降低,血浆高密度胆固醇(HDL)、低密度胆固醇(LDL)升高,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左心室收缩压(LVSP)、左心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dp/dt)、下降速率(-dp/dt)均显著升高,心电图显示其Q-T间期缩短,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MSG+STZ 30mg·kg-1组大鼠SBP、DBP、MAP、HR、+dp/dt、-dp/dt均显著降低,与MSG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MSG+STZ 40mg·kg-1组大鼠SBP、DBP、MAP、HR、LVSP、+dp/dt、-dp/dt均显著降低,Lee’s指数降低,胰岛素浓度降低,血糖水平及心脏指数升高,血浆LDL水平降低,Q-T间期延长,与MSG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结论:研究表明MSG大鼠在6周龄时腹腔注射STZ 40mg·kg-1,有利于糖尿病心脏病模型的建立,为研究、开发防治2型糖尿病心脏病的新药提供了一种良好的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脲佐菌素 MSG肥胖大鼠 血流动力学 糖尿病心脏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净肠茶致畸敏感期毒性实验研究
15
作者 王晓东 张白嘉 +1 位作者 谭正怀 赵军宁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1999年第1期40-41,共2页
净肠茶能润肠、通便、降脂,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疗中老年人便秘和高脂血症。我们在受孕大鼠的胚胎着床后并已开始进入细胞及器官分化期,灌胃给予净肠茶,观察该制剂对大鼠致畸敏感期毒性作用。结果净肠茶3、6和12g(相当于配方原料量)/kg(分... 净肠茶能润肠、通便、降脂,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疗中老年人便秘和高脂血症。我们在受孕大鼠的胚胎着床后并已开始进入细胞及器官分化期,灌胃给予净肠茶,观察该制剂对大鼠致畸敏感期毒性作用。结果净肠茶3、6和12g(相当于配方原料量)/kg(分别相当于人群推荐剂量的100、200和400倍)三个剂量组,对孕鼠各项指标(孕鼠增重、黄体数、吸收胎数、活胎数、死胎数、窝重)及胎鼠各项指标(雌雄比例、身长、尾长、体重、胎盘重、外观、骨骼、内脏)均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净肠茶 致畸试验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参治疗特应性皮炎相关机制 被引量:11
16
作者 杨凡 管连城 +2 位作者 赵泽鑫 陈泽宇 谭正怀 《西部中医药》 2020年第11期59-62,共4页
从纠正免疫紊乱、改善皮肤屏障功能、调节肠道菌群、抗马拉色菌4方面入手探讨苦参治疗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的相关机制,指出AD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尚未形成系统性认识,以免疫功能紊乱为主,存在皮肤屏障功能与微生物等因素... 从纠正免疫紊乱、改善皮肤屏障功能、调节肠道菌群、抗马拉色菌4方面入手探讨苦参治疗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的相关机制,指出AD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尚未形成系统性认识,以免疫功能紊乱为主,存在皮肤屏障功能与微生物等因素的影响;中药苦参为清热燥湿要药,现代药理作用广泛,其有效活性成分涉及免疫、肿瘤、心血管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应性皮炎 苦参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