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校教学评估的反思与走向 被引量:6
1
作者 谭月娥 《重庆高教研究》 2014年第5期83-87,共5页
自2003年教育部组织实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开始,教学评估由高校的一项常态工作变成人们热议的话题。通过回顾高校教学评估的发展历程,立足高等教育教学本身,认真反思高校教学评估工作,挖掘高校教学评估责难产生的根源,... 自2003年教育部组织实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开始,教学评估由高校的一项常态工作变成人们热议的话题。通过回顾高校教学评估的发展历程,立足高等教育教学本身,认真反思高校教学评估工作,挖掘高校教学评估责难产生的根源,并结合高校教学评估最新发展,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探索高校教学评估的走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教学评估 反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大学人文教育的发展轨迹、特点及启示——基于公民培养的视角 被引量:3
2
作者 谭月娥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70-75,共6页
人文教育旨在探讨人之于教育及教育之于人的本真诉求。从培养公民的视角来看,西方大学人文教育经历了古典人文教育(城邦"公民"之培养)、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教育(世俗"公民"之培养)和近现代资本主义时期的通识教... 人文教育旨在探讨人之于教育及教育之于人的本真诉求。从培养公民的视角来看,西方大学人文教育经历了古典人文教育(城邦"公民"之培养)、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教育(世俗"公民"之培养)和近现代资本主义时期的通识教育(国家理想"公民"之培养)。在此过程中,西方大学人文教育的目的、内容和展现方式都围绕公民培养展开,并随着公民内涵的不断扩展逐渐丰富,这有助于探索我国大学人文教育本土化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大学 人文教育 公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地区民族院校大学生公民意识调查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谭月娥 《重庆高教研究》 2016年第3期12-18,共7页
在全球化背景下,公民意识培养是一个具有现实性和紧迫性的课题,对我国向现代化国家的成功转型、民主政治的良性发展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采用问卷调查和随机访谈的方法,考察西北地区5所民族院校大学生的公民身份... 在全球化背景下,公民意识培养是一个具有现实性和紧迫性的课题,对我国向现代化国家的成功转型、民主政治的良性发展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采用问卷调查和随机访谈的方法,考察西北地区5所民族院校大学生的公民身份意识和公民资格意识,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历史、文化和教育方面的原因分析,提出应充分利用市场改革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提供的物质基础和政治保障,依托地域文化和各民族文化资源,积极发挥课堂教学优势,关注公民的实践领域,多渠道地培养大学生的公民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地区 民族院校 公民身份意识 公民资格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个人全面发展学说视野中的素质教育 被引量:2
4
作者 谭月娥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8年第1期45-46,共2页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教育理论界就素质教育的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笔者试图结合马克思主义个人全面发展学说来谈谈对素质教育的理解。一。
关键词 全面发展学说 素质教育 马克思主义 个人 20世纪80年代中期 理论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党百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举措及经验启示 被引量:5
5
作者 谭月娥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55-161,共7页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是民族团结的应有之义,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要求。一百年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经历了“自在—自觉—自为”三个阶段,中国共产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经历了初步探索、制度...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是民族团结的应有之义,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要求。一百年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经历了“自在—自觉—自为”三个阶段,中国共产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经历了初步探索、制度建设、体系建设、深化创新四个时期,形成了以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为根本保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以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为现实基础、坚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目标指引的宝贵经验。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上,必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党百年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举措 经验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