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肥大细胞与慢性马兜铃酸肾病间质纤维化关系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4
1
作者 谭昭 田雪飞 +1 位作者 谌贻璞 董鸿瑞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5年第8期441-444,i0001,共5页
目的:初步探讨慢性马兜铃酸肾病(CAAN)患者肾间质肥大细胞浸润与间质纤维化之间关系。方法:随机选取CAAN16例、非CAAN的慢性间质性肾炎(CIN)16例及微小病变病(MCD)11例患者肾穿刺组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免疫荧光双重染色... 目的:初步探讨慢性马兜铃酸肾病(CAAN)患者肾间质肥大细胞浸润与间质纤维化之间关系。方法:随机选取CAAN16例、非CAAN的慢性间质性肾炎(CIN)16例及微小病变病(MCD)11例患者肾穿刺组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免疫荧光双重染色方法观察类胰蛋白酶(Try)染色阳性的肥大细胞(MCs)、蛋白酶活化受体-2(PAR-2)、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Ⅰ型胶原(ColⅠ)表达的变化。结果:与MCD对照组相比,CAAN、CIN组肾间质MCs数量、肾小管上皮细胞PAR-2和TGF-β1及肾间质ColⅠ表达面积显著增加,而CAAN与CIN两组间上述指标无统计学差异;MCs数量与肾小管上皮细胞PAR-2和TGF-β1表达面积及肾间质ColⅠ表达面积呈显著正相关,肾小管上皮细胞PAR-2与TGF-β1表达面积之间也呈显著正相关;MCs数量分别与肾间质PAR-2和TGF-β1阳性细胞数量呈显著正相关,PAR-2阳性细胞数量和TGF-β1阳性细胞数量间也呈显著正相关。肾间质中Try染色阳性细胞与PAR-2或TGF-β1染色阳性细胞存在部分重叠。结论:MCs可能参与CAAN细胞外基质蓄积,推理可能与活化PAR-2,增加TGF-β1表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兜铃酸肾病 间质纤维化 肥大细胞 蛋白酶活化受体-2 转化生长因子-Β1 慢性马兜铃酸肾病 肥大细胞浸润 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 初步探讨 TGF-β1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叫符“@”在新媒体话语中的语用学功能
2
作者 谭昭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2016年第7期92-94,共3页
当代新媒体话语传播中,呼叫符"@"的出现和使用,呈现出网络时代独特的人际互动方式和信息扩散模式。"@"实现的个体交流、主页浏览、信息汇集等作用编织了一张复杂多样的社会人文关系网,对大众沟通的便利、新词新语... 当代新媒体话语传播中,呼叫符"@"的出现和使用,呈现出网络时代独特的人际互动方式和信息扩散模式。"@"实现的个体交流、主页浏览、信息汇集等作用编织了一张复杂多样的社会人文关系网,对大众沟通的便利、新词新语的流行、民族价值的塑造有着重要的语用学功能。但它也带来了隐私侵犯、流言散播、网络诈骗等负面问题,亟需重视和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 呼叫符 新媒体 语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蛇郎故事叙事空间的建构与功能
3
作者 谭昭 张丽 《歌海》 2024年第4期126-135,共10页
蛇郎故事由现实空间和非现实空间两种空间形式组成。现实空间奠定了故事主题的现实性和世俗性,是故事得以展开的基础;非现实空间则以承上启下的叙事作用将情节发展合理化,使故事的幻想色彩得到渲染。空间赋予故事讲述活动活力并限定其外... 蛇郎故事由现实空间和非现实空间两种空间形式组成。现实空间奠定了故事主题的现实性和世俗性,是故事得以展开的基础;非现实空间则以承上启下的叙事作用将情节发展合理化,使故事的幻想色彩得到渲染。空间赋予故事讲述活动活力并限定其外延,构成了蛇郎故事虚实相生的美学特征。故事在不同媒介中的多维空间形态,使叙事更为自由与灵活。故事空间秩序由稳定到混乱再回归平衡的过程,体现出民间故事对人性的敏锐洞察、对人类生存境况的观照与对生命的探索,体现出民间叙事的勃勃生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郎故事 叙事空间 故事空间 空间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0例男性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临床及肾脏病理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芦建华 李文歌 +7 位作者 邹古明 方静 张聪 陈文 谭昭 徐志宏 杨彦芳 邹万忠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0年第10期888-890,共3页
目的:探讨男性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临床及肾脏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03年4月~2009年4月收治的70例男性SLE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肾脏病理,并对部分患者进行了随访。结果:70例男性SLE患者年龄16岁~72岁,平均(34.8±14... 目的:探讨男性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临床及肾脏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03年4月~2009年4月收治的70例男性SLE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肾脏病理,并对部分患者进行了随访。结果:70例男性SLE患者年龄16岁~72岁,平均(34.8±14.1)岁,临床表现肾病综合征25例、慢性肾炎19例、急性肾衰竭8例、隐匿性肾炎14例,以及尿常规检查和肾功能正常者4例。42例患者进行了肾活检,肾脏病理结果为Ⅱ型3例、Ⅲ型5例、Ⅳ型20例、Ⅴ型5例,Ⅲ+Ⅴ型4例,Ⅳ+Ⅴ型5例。在肾病综合征患者中21例进行了肾活检的,病理类型分别为Ⅲ型1例、Ⅳ型9例、Ⅴ型4例、Ⅲ+Ⅴ型2例、Ⅳ+Ⅴ型5例;在8例急性肾衰竭患者中,7例进行了肾活检,病理均为Ⅳ型。结论:男性SLE在各个年龄段均可患病,临床和肾脏病理表现多样,多数患者病情较重,但也有部分患者肾脏损害较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男性 临床表现 肾脏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葵胶囊联合用药治疗慢性肾小球疾病 被引量:1
5
作者 杨彦芳 陈文 谭昭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0年第6期541-542,共2页
关键词 慢性肾小球疾病 联合用药治疗 黄葵胶囊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流行病学资料 终末期肾病 免疫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感染性心内膜炎合并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1例
6
作者 李文歌 方静 +3 位作者 谭昭 谌贻璞 郑知刚 刘鹏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08年第3期234-241,共8页
关键词 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感染性心内膜炎 毛细血管 老年 间断发热 病例摘要 固定时间 自行缓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供水泵站智慧化管理系统的功能架构与实现
7
作者 鄢铭 王家华 +4 位作者 陈红勋 朱泽辉 吴咏 谭昭 林挺 《中国市政工程》 2024年第1期46-50,153,共6页
供水泵站在市政供水系统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供水泵站的安全和高效运行是保障供水系统安全性和经济性的基础。要实现供水泵站的高效运行,除了选用高效的泵站设备外,设计合理的泵站运行控制策略也是提高泵站运行效率的有效途径。要... 供水泵站在市政供水系统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供水泵站的安全和高效运行是保障供水系统安全性和经济性的基础。要实现供水泵站的高效运行,除了选用高效的泵站设备外,设计合理的泵站运行控制策略也是提高泵站运行效率的有效途径。要保证泵站机组的安全运行,需要对泵站机组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和有效干预,以防止故障的发生。同时在故障出现时,应能准确诊断并加以处置,以确保安全。对于优化运行而言,要科学地分析系统的能量需求,在把握能量需求的基础上,优化供水泵站的水泵运行台数和运行参数,可实现供水泵站的高效运行;对于运行状态评估和故障诊断而言,要研究能评估泵站健康状态和故障诊断的数据监测手段,通过有效算法对泵站系统设备的健康状态进行评估。基于泵站高效和安全的需求,提出市政供水泵站智慧化管理系统的功能和软硬件架构,并结合实际案例对相关算法进行说明。研究为供水泵站智慧系统的设计和实现提供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水泵站 智慧化管理 优化运行 运行状态评估 故障诊断 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目标遗传算法(NSGA-Ⅱ)的供水泵站运行优化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谭昭 陈红勋 +1 位作者 马峥 刘海川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81-185,共5页
针对泵站普遍存在供需不平衡而造成大量能源浪费的问题,首先基于多目标遗传算法(NSGA-Ⅱ)思想对供水泵站提出了优化措施,在满足管网需求的前提下,保证泵站高效运行;然后利用现地数据采集单元,测得泵机组实际运行的扬程和效率,根据泵站... 针对泵站普遍存在供需不平衡而造成大量能源浪费的问题,首先基于多目标遗传算法(NSGA-Ⅱ)思想对供水泵站提出了优化措施,在满足管网需求的前提下,保证泵站高效运行;然后利用现地数据采集单元,测得泵机组实际运行的扬程和效率,根据泵站运行方案确定扬程需求曲线;再根据所有的需求工况,利用NSGA-Ⅱ算法基于机组的数量、转速和流量分配进行建模,设计出优化方案;最后以2600~2969 m^(3)/h流量区间为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与原方案相比泵站最大降低了6.94%的用电需求,在24 h全天管网需求变化的供水泵站中应用该优化方案,可减少782.5 kW·h的能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水泵站 运行优化 高效 多目标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中动脉高位变异一例 被引量:1
9
作者 刘莲莲 谭昭 +1 位作者 张国灵 袁立明 《解剖学杂志》 CAS 2019年第2期M0002-M0002,共1页
笔者在解剖一成年男性右上肢过程中发现正中动脉自腋动脉第3段发出,分支形成掌浅弓和变异拇主要动脉,报道如下。此标本正中动脉自腋动脉第3段(外径6.68mm)距离旋肱后动脉(外径4.00mm)10.10mm处发出,此处正中动脉外径为2.82mm;跨过正中... 笔者在解剖一成年男性右上肢过程中发现正中动脉自腋动脉第3段发出,分支形成掌浅弓和变异拇主要动脉,报道如下。此标本正中动脉自腋动脉第3段(外径6.68mm)距离旋肱后动脉(外径4.00mm)10.10mm处发出,此处正中动脉外径为2.82mm;跨过正中神经起始部,在臂部于肱动脉和正中神经之间经肱二头肌内侧至肘窝,臂部长度227.00mm,后跨过旋前圆肌和桡侧腕屈肌,行于桡侧腕屈肌和掌长肌之间、指浅屈肌和指深屈肌之间,与正中神经伴行经屈肌支持带深面至手掌掌腱膜深面,前臂长度(内上髁平面至屈肌支持带近侧缘)为237.8mm,分为2支:1支与尺动脉终支吻合形成掌浅弓,由掌浅弓上发出3条指掌侧总动脉和1条小指掌侧动脉;另1支为变异拇主要动脉,在拇收肌近侧端分2支,1支为拇指掌侧面桡侧缘动脉并发出分支穿过大鱼际肌与桡动脉分支吻合,另1支为示指桡侧动脉,在拇收肌远侧端与桡动脉变异支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变异 中动脉 指掌侧总动脉 桡侧腕屈肌 屈肌支持带 正中神经 肱二头肌 旋肱后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