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孝的普适性与宗教性 |
谭明冉
|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5
|
|
|
2
|
外在规范和道德意识自觉在德性养成中的作用 |
谭明冉
|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4
|
|
|
3
|
王夫之儒家经典诠释的时代性和独特性——以解释学循环为视角 |
谭明冉
|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2
|
|
|
4
|
中国哲学的根本思维方式──主体思维──读《中国哲学主体思维》 |
谭明冉
|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
1995 |
0 |
|
|
5
|
庄子的逍遥境界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
谭明冉
|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
1996 |
0 |
|
|
6
|
相天:王夫之思想体系的终极关怀 |
谭明冉
|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0 |
|
|
7
|
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初始涵义和实践困境 |
谭明冉
|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
8
|
《庄子》中天人、神人、至人、圣人关系再议 |
谭明冉
|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