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质衍生炭负载金属催化剂的制备及析氧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黄红菱 于畅 +4 位作者 黄华伟 姚秀超 谭新义 洪家富 邱介山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57-563,共7页
本文以吸附了金属离子(Ni、Fe离子)的明胶为碳源,采用高温炭化的方法,制备了明胶衍生的富氮炭负载NiFe合金的功能化复合物(NiFe-NC)。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热重分析、电化学线性扫描等表征手段对NiFe-NC的形貌、结构和... 本文以吸附了金属离子(Ni、Fe离子)的明胶为碳源,采用高温炭化的方法,制备了明胶衍生的富氮炭负载NiFe合金的功能化复合物(NiFe-NC)。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热重分析、电化学线性扫描等表征手段对NiFe-NC的形貌、结构和电催化析氧性能进行表征和研究。结果表明,金属纳米颗粒均匀负载在炭片的表面,暴露出了更多的活性位点,从而改善和强化了电化学反应动力学过程,提高了其作为析氧反应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和稳定性。在10 mAcm^(-2)电流密度下,过电势仅为366 mV,Tafel斜率为46.6 mV dec^(-1),并在5 mAcm^(-2)的电流密度下能够稳定工作25 h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炭 NiFe合金 析氧反应 电解水 电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基材料在电还原二氧化碳制甲酸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
作者 李文斌 于畅 +3 位作者 谭新义 崔崧 张亚方 邱介山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77-289,共13页
基于可再生、间歇性的能源驱动的二氧化碳(CO_(2))电还原制甲酸(HCOOH)技术是二氧化碳转化利用的重要途径。本文详细介绍了CO_(2)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其电还原生成HCOOH的反应机理;综述了近年来碳基材料在电还原CO_(2)制HCOOH中的研究进展... 基于可再生、间歇性的能源驱动的二氧化碳(CO_(2))电还原制甲酸(HCOOH)技术是二氧化碳转化利用的重要途径。本文详细介绍了CO_(2)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其电还原生成HCOOH的反应机理;综述了近年来碳基材料在电还原CO_(2)制HCOOH中的研究进展,包括无金属的碳催化剂和碳负载型催化剂。在此基础上,总结和评述了电化学反应器的设计和优化策略。以CO_(2)电还原耦合甲醇电氧化反应为例,分析了CO_(2)杂化电解技术的优势。最后,提出了目前电还原CO_(2)制HCOOH的关键科学技术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以期为该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基材料 CO_(2)电还原 甲酸 反应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尺度镍-氮-碳催化剂在电还原CO2生成CO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张亚方 于畅 +3 位作者 谭新义 崔崧 李文斌 邱介山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9-33,共15页
电化学CO2还原(ECR)作为一种清洁的CO2转化技术,倍受关注。开发高效的电催化剂是影响和决定ECR技术发展的关键。碳基材料具有来源丰富、比表面积高、孔隙率大、维数尺度多和活性位点可调等优点,是理想的ECR电催化剂之一。其中,金属镍-氮... 电化学CO2还原(ECR)作为一种清洁的CO2转化技术,倍受关注。开发高效的电催化剂是影响和决定ECR技术发展的关键。碳基材料具有来源丰富、比表面积高、孔隙率大、维数尺度多和活性位点可调等优点,是理想的ECR电催化剂之一。其中,金属镍-氮-碳(Ni-N-C)材料由于其活性位点丰富、选择性高等特点,在ECR生成CO的过程中展现出巨大的优势和应用潜力。本文介绍了ECR反应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性能参数,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多尺度Ni-N-C催化剂在ECR反应生成CO中的研究进展。详细介绍了Ni-N-C催化剂碳骨架/基底的种类,主要包括小尺度碳质材料、一维(1D)碳质材料、二维(2D)碳质材料和纳米多孔碳质材料。讨论了Ni-N-C催化剂在电还原CO2生成CO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展望了Ni-N-C催化剂在ECR体系中的挑战与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CO2还原 CO 多尺度 碳质材料 镍-氮-碳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