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洞庭湖天然和人工改造湿地中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与日本沼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e)的食性差异 被引量:2
1
作者 谭文卓 李斌 +6 位作者 王玉玉 肖雅渝 陆修远 杨梨萍 雷光春 蔡教慧 何木盈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84-193,共10页
栖息地退化和外来物种入侵都是淡水生态系统中的主要威胁因素,因此,量化不同人类活动干扰强度下外来入侵生物和本土生物的食性组成差异,对于明确种间竞争强度,制定适合的管理对策至关重要.本研究应用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技术,比较了长... 栖息地退化和外来物种入侵都是淡水生态系统中的主要威胁因素,因此,量化不同人类活动干扰强度下外来入侵生物和本土生物的食性组成差异,对于明确种间竞争强度,制定适合的管理对策至关重要.本研究应用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技术,比较了长江中下游西洞庭湖湿地受人类活动干扰程度不同的天然湿地和人工改造湿地中的入侵种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与本土种日本沼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e)的食性组成及差异.2017年8月8-18日在西洞庭湖区不同人类干扰强度的栖息地中采集了两种消费者和5种潜在食物来源样品,共计91个.测定碳氮稳定同位素含量后,使用贝叶斯混合模型,估算不同食物来源对消费者的贡献.研究发现:在两种栖息地中克氏原螯虾与日本沼虾食性均有重叠,且在改造湿地中重叠度更大.与克氏原螯虾相比,日本沼虾消费更多的动物性食物.与天然湿地相比,在改造湿地中由于克氏原螯虾数量更多,与本土种竞争食物资源,克氏原螯虾和日本沼虾δ^(13) C比值都显著升高,食性组成均发生了变化,植物性食物来源比重增加.由于食性改变,在改造湿地中仅日本沼虾δ^(15) N比值显著下降,克氏原螯虾在两种栖息地中δ^(15) N比值无显著变化.本研究证明,随着人类干扰强度增大,受干扰湿地中外来入侵生物对本土生物的影响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叶斯混合模型 稳定同位素 生物入侵 营养关系 西洞庭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梯形网格伪谱法地震波场模拟 被引量:6
2
作者 谭文卓 吴帮玉 +1 位作者 李博 雷军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282-1291,1163-1164,共12页
波动方程的数值求解是地震勘探高精度成像和反演方法的核心。为保证精度,常规方法往往根据模型最小速度设置固定的空间采样间隔,易在高速区形成"过采样",计算存在一定冗余性。由于重力引起的岩石压实效应,波的传播速度由浅入... 波动方程的数值求解是地震勘探高精度成像和反演方法的核心。为保证精度,常规方法往往根据模型最小速度设置固定的空间采样间隔,易在高速区形成"过采样",计算存在一定冗余性。由于重力引起的岩石压实效应,波的传播速度由浅入深整体增大,梯形坐标变换更契合这种速度变化趋势。为此,提出梯形网格伪谱法地震波模拟方法。利用基于梯形坐标变换的梯形网格法对介质进行剖分,在浅层低速区采用细网格、深部高速区采用粗网格,可有效减少网格点数;同时,通过伪谱法求解坐标变换后的变系数声波方程,并引入完全匹配层消除人工边界虚假反射,以兼顾波场模拟的效率与精度。Marmousi模型的测试结果表明,相较于常规固定网格剖分,梯形网格剖分的网格数可减少约69%;相较于常规网格伪谱法和高阶有限差分法,梯形网格伪谱法的计算时间分别减少约58%和60%,同时具有较小的数值频散。可见,所提方法是一种高效、高精度地震波模拟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形坐标变换 地震波模拟 伪谱法 声波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万鸟栖息沉湖湿地展现蓬勃生机
3
作者 冯江 胡锋 谭文卓 《国土绿化》 2022年第3期50-51,共2页
在距湖北省武汉市主城区西南约60公里的沉湖湿地,近300个种类的7万多只禽鸟度过了整个冬天。这里湿地保护与恢复项目刚刚完工,湖水清澈,鸟儿翱翔,一幅生机蓬勃的自然画卷徐徐展开。武汉市是中国内陆湿地资源最丰富的城市之一,全市湿地面... 在距湖北省武汉市主城区西南约60公里的沉湖湿地,近300个种类的7万多只禽鸟度过了整个冬天。这里湿地保护与恢复项目刚刚完工,湖水清澈,鸟儿翱翔,一幅生机蓬勃的自然画卷徐徐展开。武汉市是中国内陆湿地资源最丰富的城市之一,全市湿地面积1624.61平方公里,占全市土地面积的18.9%。沉湖湿地位于蔡甸区西南角、长江与汉江交汇的三角地带,是地球上同一纬度湖泊群中较稀有的典型淡水湖泊湖泛沼泽湿地,是长江中下游湿地网络的重要一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保护与恢复 沉湖湿地 淡水湖泊 内陆湿地 湖泊群 湿地面积 生机蓬勃 沼泽湿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