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60─360K温区小样品量自动绝热量热装置 被引量:3
1
作者 谭志诚 孙广宇 +3 位作者 尹安学 孙毅 孟霜鹤 张栗珉 《化学世界》 CAS CSCD 1996年第S1期148-149,共2页
60─360K温区小样品量自动绝热量热装置谭志诚,孙广宇,尹安学,孙毅,孟霜鹤,张栗珉(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大连116023)低温绝热量热是热化学研究领域中一种广泛采用的实验方法,它可以直接准确地测量物质的热... 60─360K温区小样品量自动绝热量热装置谭志诚,孙广宇,尹安学,孙毅,孟霜鹤,张栗珉(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大连116023)低温绝热量热是热化学研究领域中一种广泛采用的实验方法,它可以直接准确地测量物质的热容,并由此得到焓、熵、吉布斯自由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样品量 绝热量热计 低温绝热 样品容器 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铂电阻温度计 中国科学院 数字电压表 温区 量热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减四线馏分油的热容测定及热力学性质研究
2
作者 谭志诚 刘北平 +2 位作者 杨青松 宋生斌 杜晓敏 《精细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4,共4页
测试了减四线馏分油低温热容 ,并进行了热重 /微分热重 (TG/DTG)和差示扫描量热 (DSC)分析。在 80~ 373K温区 ,用高精度全自动绝热量热仪测定了热容值 ,用最小二乘法对实验测量值进行拟合 ,建立了热容随温度变化的多项式方程。从减四... 测试了减四线馏分油低温热容 ,并进行了热重 /微分热重 (TG/DTG)和差示扫描量热 (DSC)分析。在 80~ 373K温区 ,用高精度全自动绝热量热仪测定了热容值 ,用最小二乘法对实验测量值进行拟合 ,建立了热容随温度变化的多项式方程。从减四线馏分油的热容曲线 ,发现该样品从固相变为液相 ,存在着两个熔化峰 ,分别为 2 94 .17K和 331.5 7K ,后者为熔化主峰。以此为熔点 ,计算出熔化焓、熔化熵分别为 88.19J/g和0 .2 6 6 0J/ (K·g)。从TG/DTG分析曲线发现该油样在 5 73K开始失重 ,到 6 6 3K失重速度达到最大 ,可能是由于样品蒸发引起。从DSC分析曲线 ,发现样品除 333K附近出现熔化吸热峰外 ,在 5 73K到 873K范围还出现一系列吸热峰 ,可能与样品的蒸发和热分解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四线馏分油 热容测定 热力学性质 绝热量热法 低温热容 热重分析 差示扫描热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十六烷聚脲微胶囊化相变材料(英文) 被引量:38
3
作者 邹光龙 兰孝征 +2 位作者 谭志诚 孙立贤 张涛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90-93,共4页
用界面聚合法,合成了直径大约2.5μm可用于热能储存含相变材料的聚脲包覆微胶囊.在含乳化剂的水溶液中,将溶有芯材正十六烷的有机相乳化成微米级油性液滴,随后加入的水溶性单体二胺与甲苯2,4-二异氰酸酯在胶束界面相互反应形成囊壁.分... 用界面聚合法,合成了直径大约2.5μm可用于热能储存含相变材料的聚脲包覆微胶囊.在含乳化剂的水溶液中,将溶有芯材正十六烷的有机相乳化成微米级油性液滴,随后加入的水溶性单体二胺与甲苯2,4-二异氰酸酯在胶束界面相互反应形成囊壁.分别用乙烯二胺,1,6-己二胺和它们的混合物作为水溶性单体进行了研究.并用红外光谱和热分析分别考察了不同胺类对微胶囊化学结构和热性质的影响.红外谱图显示合成了聚脲微胶囊,热重曲线表明含正十六烷的聚脲微胶囊能够耐受大约300℃高温,差示扫描量热测试表明所有样品均具有合适的相转变热,冷热循环实验揭示微胶囊能够维持储热容量不衰减.研究表明微胶囊化的正十六烷作为相变储热材料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十六烷 聚脲微胶囊 相变材料 界面聚合 储热材料 热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界面聚合法制备正二十烷微胶囊化相变储热材料(英文) 被引量:39
4
作者 兰孝征 杨常光 +2 位作者 谭志诚 孙立贤 徐芬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81-584,共4页
采用界面聚合的方法,以甲苯-2,4-二异氰酸酯(TDI)和乙二胺(EDA)为反应单体,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聚乙二醇壬基苯基醚(OP)为乳化剂,合成了正二十烷为相变材料的聚脲包覆微胶囊.结果表明,二异氰酸酯和乙二胺按质量比1.9∶1进行反应.以透射电... 采用界面聚合的方法,以甲苯-2,4-二异氰酸酯(TDI)和乙二胺(EDA)为反应单体,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聚乙二醇壬基苯基醚(OP)为乳化剂,合成了正二十烷为相变材料的聚脲包覆微胶囊.结果表明,二异氰酸酯和乙二胺按质量比1.9∶1进行反应.以透射电镜和激光粒度分析仪分析微胶囊,测得空心微胶囊直径约为0.2μm,含正二十烷微胶囊约为2-6μm.红外光谱分析证明,壁材料聚脲是由TDI及EDA两种单体形成的.正二十烷的包裹效率约为75%.微胶囊的熔点接近囊芯二十烷的熔点,而其储热量在壁材固定时随囊芯的量而变.热重分析表明,囊芯正二十烷、含正二十烷的微胶囊以及壁材料聚脲,能够耐受的温度分别约为130℃、170℃及2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材料 正二十烷 微胶囊 界面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温离子液体电化学稳定性的研究 被引量:30
5
作者 杨家振 金一 +2 位作者 曹英华 孙立贤 谭志诚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733-1735,共3页
In this paper three air and water-stable room temperature ionic liquids(RTILs): N-butylpyridinium tetrafluoroborate(BPBF 4), 1-butyl-3-methylimidazolium tetrafluoroborate(BMIBF 4), and 1-ethyl-3-methylimidazolium ethy... In this paper three air and water-stable room temperature ionic liquids(RTILs): N-butylpyridinium tetrafluoroborate(BPBF 4), 1-butyl-3-methylimidazolium tetrafluoroborate(BMIBF 4), and 1-ethyl-3-methylimidazolium ethyl sulfate(EMISE) were synthesized. Their electrochemical windows were measured by cyclic voltammetry at 303.15-343.15 K. The cyclic voltammograms show the order of windows which represent the electrochemical stability of RTIL is: BPBF 4<BMIBF 4<EMISE. When temperature increases the windows reduce, that is, the stability of RTIL reduces with the increase of temperature. The difference among the windows of the three RTILs is mainly dependent on the order of the reductive limits of the cations: EMI+--1.40 V->BMI+--0.95 V->BP+-0.02 V-. It is very interesting that while the oxidative limit of anion BF- 4 and the reductive limit of all the cations reduce with the increase of temperature, but the oxidative limit of anion SE- increa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温离子液体 电化学稳定性 BPBF4 BMIBF EMIS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司匹林的热解机理及热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25
6
作者 徐芬 孙立贤 +5 位作者 谭志诚 梁建国 周丹红 邸友莹 兰孝征 张涛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0-54,共5页
在用热重法研究了阿司匹林的热稳定性实验的基础上,通过量子化学方法(abinitioDFT)计算了阿司匹林分子的键级,据此计算结果提出了阿司匹林的热解机理,按此机理得到的理论计算值与实验结果一致;运用Freeman-Carroll、Kissinger和Ozawa三... 在用热重法研究了阿司匹林的热稳定性实验的基础上,通过量子化学方法(abinitioDFT)计算了阿司匹林分子的键级,据此计算结果提出了阿司匹林的热解机理,按此机理得到的理论计算值与实验结果一致;运用Freeman-Carroll、Kissinger和Ozawa三种方法分别计算了阿司匹林的热解动力学参数:活化能(E)、反应级数(n)和指前因子(A),其热解动力学方程为:dα/dt=4.74×1011犤exp(-(100.34±5.18)×103/RT)犦(1-α)2.8±0.3;用差示扫描量热法测定的该物质的熔点、摩尔熔化焓和摩尔熔化熵分别为(409.19±0.22)K、(29.17±0.41)kJ·mol-1和(71.09±1.06)J·mol-1·K-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 热解机理 热动力学 差式扫描量热法 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硫异烟胺的热稳定性及其热分解动力学 被引量:22
7
作者 王韶旭 赵哲 +4 位作者 谭志诚 李彦生 童波 史全 李英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459-1462,共4页
通过热重法研究了抗结核药物丙硫异烟胺的热稳定性,计算了该药物的动力学参数并建立了热分解动力学方程.用Kissinger和Ozawa-Flynn-Wall两种方法计算该药物热分解过程的活化能E_a=54.65 kJ·mol^(-1).用Malek法推断该药物的动力学... 通过热重法研究了抗结核药物丙硫异烟胺的热稳定性,计算了该药物的动力学参数并建立了热分解动力学方程.用Kissinger和Ozawa-Flynn-Wall两种方法计算该药物热分解过程的活化能E_a=54.65 kJ·mol^(-1).用Malek法推断该药物的动力学机理函数及指前因子A,其结果分别为f(α)=α^(0.391)(1-α)^(0.145),InA=13.12.此外,用差热法测定该物质的熔点、摩尔熔化焓和摩尔熔化熵,分别是414.09 K、23.21 kJ·mol^(-1)和56.06 J·mol^(-1)·K^(-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硫异烟胺 热分解动力学 热重分析 差热分析 热力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液体[C_npy][NTf_2](n=2,4,5)的动力粘度和电导率(英文) 被引量:11
8
作者 刘青山 颜佩芳 +3 位作者 杨淼 谭志诚 李长平 WELZ-BIERMANN Urs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762-2766,共5页
在298.15-338.15K和283.15-338.15K温度范围内,分别测量了N-烷基吡啶双三氟甲磺酸亚胺(烷基链分别为:乙基、丁基、戊基)三种疏水型离子液体的动力粘度和电导率.利用Arrhenius方程和Fulcher方程将测量的动力粘度和电导率对温度拟合,得到... 在298.15-338.15K和283.15-338.15K温度范围内,分别测量了N-烷基吡啶双三氟甲磺酸亚胺(烷基链分别为:乙基、丁基、戊基)三种疏水型离子液体的动力粘度和电导率.利用Arrhenius方程和Fulcher方程将测量的动力粘度和电导率对温度拟合,得到了动力粘度和电导率随温度变化方程式.从电导率和密度计算出了上述三种离子液体在283.15-338.15K温度范围内的摩尔电导率.应用Walden规则,描述了动力粘度与摩尔电导率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动力粘度 电导率 摩尔电导率 WALDEN 规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氢氧化铜的均匀沉淀法制备及低温热容 被引量:10
9
作者 吴新明 易求实 +2 位作者 吴金平 谭志诚 屈松生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2001年第1期71-74,共4页
使用氨水溶解硫酸铜 ,加入氢氧化钡沉淀分离硫酸根 ,所得铜氨清液加热蒸氨得氢氧化铜超细沉淀 .沉淀分别用氨水和无水乙醇洗涤 ,6 0℃干燥 ,放置干燥器中至恒重 .XRD、TEM、ICP测定表明 ,其平均粒径尺寸为 45nm ,粒度分布范围窄 ,纯度... 使用氨水溶解硫酸铜 ,加入氢氧化钡沉淀分离硫酸根 ,所得铜氨清液加热蒸氨得氢氧化铜超细沉淀 .沉淀分别用氨水和无水乙醇洗涤 ,6 0℃干燥 ,放置干燥器中至恒重 .XRD、TEM、ICP测定表明 ,其平均粒径尺寸为 45nm ,粒度分布范围窄 ,纯度高 .用高精密全自动量热仪在 78~ 370K温区测定了热容 ,拟合出热容随温度变化的多项式方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匀沉淀 氢氧化铜 纳米粉 氢氧化钡 低温热容 制备 硫酸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D-吡喃葡萄糖苷类香料前体的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8
10
作者 杨锡洪 解万翠 +3 位作者 王维民 谭志诚 夏咏梅 汤坚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79-182,共4页
为了开发热稳定型香原料,由改进的银盐法合成了香叶基-β-D-吡喃葡萄糖苷、顺-3-己烯基-β-D-吡喃葡萄糖苷、薄荷基-β-D-吡喃葡萄糖苷,并与相转移法、路易斯酸催化法进行了比较,以香叶基-β-D-吡喃葡萄糖苷的合成为例,制备高效催化剂,... 为了开发热稳定型香原料,由改进的银盐法合成了香叶基-β-D-吡喃葡萄糖苷、顺-3-己烯基-β-D-吡喃葡萄糖苷、薄荷基-β-D-吡喃葡萄糖苷,并与相转移法、路易斯酸催化法进行了比较,以香叶基-β-D-吡喃葡萄糖苷的合成为例,制备高效催化剂,探讨了催化剂、温度、时间等对糖苷化反应产率的影响,优化后收率为51%。以TLC、HPLC监控反应进程,采用IR、LC/MS、1H-NMR、13CNMR等进行了结构鉴定,对醇类香料的糖苷化反应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D-吡喃葡萄糖苷 香料前体 合成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erminol 50导热油饱和蒸气压的测定 被引量:6
11
作者 邸友莹 王耿 +1 位作者 谭志诚 吴新明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1208-1210,共3页
用自制的装置测定了Therminol 5 0导热油在 4 73~ 5 73K温区以及分别在空气和氮气气氛下的饱和蒸气压 .实验表明 ,两种气氛下所得结果相近 .以 10K间隔给出了线性拟合的分度值 ,并且给出了该导热油的平均摩尔蒸发焓为 4 7 16kJ/mol.... 用自制的装置测定了Therminol 5 0导热油在 4 73~ 5 73K温区以及分别在空气和氮气气氛下的饱和蒸气压 .实验表明 ,两种气氛下所得结果相近 .以 10K间隔给出了线性拟合的分度值 ,并且给出了该导热油的平均摩尔蒸发焓为 4 7 16kJ/mol.在导热油饱和蒸气压测定前 ,用纯水和分析纯乙醇作为标准物质 ,确证装置的测试准确度在± 0 5 %以内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rminol50导热油 饱和蒸气压 测定原理 线性拟合 平均摩尔蒸发焓 空气气氛 氮气气氛 温度 压力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温离子液体EMIES的标准生成焓 被引量:7
12
作者 张志恒 关伟 +2 位作者 杨家振 谭志诚 孙立贤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469-1471,共3页
在(298.15±0.01)K下用转动弹热量计测定了离子液体硫酸乙酯-1-甲基-3-乙基咪唑(EMIES)及合成它的原料1-甲基咪唑的恒容燃烧热,通过计算得到它们的标准燃烧焓ΔcHm分别为(-2671±2)和(-286.3±0.5)kJ·mol-1;标准生成焓... 在(298.15±0.01)K下用转动弹热量计测定了离子液体硫酸乙酯-1-甲基-3-乙基咪唑(EMIES)及合成它的原料1-甲基咪唑的恒容燃烧热,通过计算得到它们的标准燃烧焓ΔcHm分别为(-2671±2)和(-286.3±0.5)kJ·mol-1;标准生成焓ΔfHm分别为(-3060±3)kJ·mol-1和(-2145±4)kJ·mol-1.结合文献上硫酸二乙酯的标准生成焓数据,得到了合成离子液体EMIES的反应热(-102.3±1.0)kJ·mol-1,与合成实验中观察到的强烈放热现象是一致的.根据离子液体EMIES的热容数据,计算了不同温度下EMIES的标准生成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氧弹量热计 标准燃烧焓 标准生成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合烟酸钡的合成、结构表征和热化学性质 被引量:4
13
作者 邸友莹 孔玉霞 +4 位作者 张双 杨伟伟 武恩申 史全 谭志诚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884-1890,共7页
选择烟酸和氢氧化钡作为反应物,利用室温固相合成方法,借助于球磨技术,合成了一种新的化合物——水合烟酸钡.利用化学分析、元素分析、FTIR和X射线粉末衍射等方法确定了它的组成和结构为Ba(Nic)2·3H2O(s).利用精密自动绝热热量计... 选择烟酸和氢氧化钡作为反应物,利用室温固相合成方法,借助于球磨技术,合成了一种新的化合物——水合烟酸钡.利用化学分析、元素分析、FTIR和X射线粉末衍射等方法确定了它的组成和结构为Ba(Nic)2·3H2O(s).利用精密自动绝热热量计直接测定了此化合物在78-400K温区的摩尔热容.在热容曲线上出现了一个明显的吸热峰,通过对热容曲线的解析,得到了相变过程的峰温、相变焓和相变熵分别为(327.097±1.082)K、(16.793±0.084)kJ·mol-1和(51.340±0.164)J·K-1·mol-1.将该温区的摩尔热容实验值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得到摩尔热容(Cp,m)对温度(T)的多项式方程,并且在此基础上计算出了它的舒平热容值和各种热力学函数值.另外,依据Hess定律,通过设计合理的热化学循环,选择体积为100mL、浓度为0.5mol·L-1的盐酸作为量热溶剂,利用等温环境溶解-反应热量计分别测量固相反应的反应物和产物在所选溶剂中的溶解焓,利用溶解焓确定固相反应的反应焓为△rHm0=-(84.12±0.38)kJ·mol-1.最后,利用固相反应的反应焓和其它反应物和产物已知的热力学数据计算出水合烟酸钡的标准摩尔生成焓为△fHm0[Ba(Nic)2·3H2O(s)]=-(2115.13±1.90)kJ·mo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酸钡 室温固相合成 绝热量热法 低温热容 等温环境溶解-反应热量计 标准摩尔生成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油10-70℃比热容的测定 被引量:7
14
作者 孙毅 孙广宇 +2 位作者 谭志诚 尹安学 王文斌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87-189,共3页
用精密自动绝热量热计测定了中原、胜利原油以及二者以15、16、17质量比配制成的混合原油在10—70℃温度区间的比热容。并以5℃间隔给出了分度值,列出了详细的数据表。以纯水作为标准物质,在其液相区间进行了比热容测定,... 用精密自动绝热量热计测定了中原、胜利原油以及二者以15、16、17质量比配制成的混合原油在10—70℃温度区间的比热容。并以5℃间隔给出了分度值,列出了详细的数据表。以纯水作为标准物质,在其液相区间进行了比热容测定,确证装置的测试精密度为±0.2%,准确度在±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 比热容 测定 绝热量热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酸钠Na(C6H4NO2)(s)的低温热容和热化学 被引量:5
15
作者 杨伟伟 孔玉霞 +2 位作者 邸友莹 史全 谭志诚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99-804,共6页
选择分析纯烟酸和无水醋酸钠作为反应物,用室温固相合成方法合成了无水烟酸钠.利用FTIR和X射线粉末衍射等方法进行了表征,利用化学分析和元素分析确定其组成为Na(C6H4NO2).用精密自动绝热热量计测量其在78~400K温度区间的低温热... 选择分析纯烟酸和无水醋酸钠作为反应物,用室温固相合成方法合成了无水烟酸钠.利用FTIR和X射线粉末衍射等方法进行了表征,利用化学分析和元素分析确定其组成为Na(C6H4NO2).用精密自动绝热热量计测量其在78~400K温度区间的低温热容.研究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在此温度区间无热异常现象发生.用最小二乘法将实验摩尔热容对温度进行拟合,得到热容随温度变化的多项式方程.用此方程进行数值积分,得到在此温度区间每隔5K的舒平热容值和相对于298.15K时的热力学函数值.在此基础上,通过设计合理的热化学循环,选用1mol/LNaOH溶液作为量热溶剂,利用等温环境溶解-反应热量计分别测得固相反应的反应物和产物在所选溶剂中的溶解焓,得到固相反应的反应焓.最后,计算出无水烟酸钠的标准摩尔生成焓为:△fHm^θ[Na(C6H4NO2),s]=-(548.96±1.11)k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酸钠 绝热量热法 低温热容 溶解-反应量热法 标准摩尔生成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聚氰胺的生成焓、热容和熵(英文)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鹏 熊伟 +2 位作者 胡善洲 李曦 谭志诚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417-2421,共5页
通过多种热化学方法研究了三聚氰胺的热力学性质.首先用氧弹式燃烧热量计测定了三聚氰胺在298.15K时的燃烧热,根据燃烧热结果,计算出三聚氰胺的标准摩尔燃烧焓和标准摩尔生成焓,分别为:△cHmθ=(-2455.17±4.65)kJ·mol-1;△fHm... 通过多种热化学方法研究了三聚氰胺的热力学性质.首先用氧弹式燃烧热量计测定了三聚氰胺在298.15K时的燃烧热,根据燃烧热结果,计算出三聚氰胺的标准摩尔燃烧焓和标准摩尔生成焓,分别为:△cHmθ=(-2455.17±4.65)kJ·mol-1;△fHmθ=(-763.38±5.16)kJ·mol-1.然后根据键焓与燃烧焓之间的关系,估算出三聚氰胺中的C≈N(此键介于单键与双键之间)键能为458.30kJ·mol-1,此值介于碳氮单键键能和双键键能之间.通过绝热热量计测定了三聚氰胺从80到385K的低温热容.根据热容值,计算了此温度区间的标准摩尔生成焓,其与温度呈线性关系.另外,三聚氰胺的热稳定性也用热重-差示扫描量热(TG-DSC)法进行了分析,确定其分解的DSC曲线的峰顶温度为603.37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容 三聚氰胺 燃烧热 绝热热量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咪唑基离子液体的物理化学性质估算及预测(英文) 被引量:5
17
作者 刘青山 杨淼 +1 位作者 谭志诚 WELZ-BIERMANN Urs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463-1467,共5页
根据经验和半经验方程及空隙模型理论,可以估算及预测离子液体在298.15K的物理化学性质.本文讨论了离子液体的分子体积,密度,标准熵,晶格能,表面张力,等张比容,摩尔蒸发焓,空隙体积,空隙率和热膨胀系数.通过实验测得的三种离子液体1-乙... 根据经验和半经验方程及空隙模型理论,可以估算及预测离子液体在298.15K的物理化学性质.本文讨论了离子液体的分子体积,密度,标准熵,晶格能,表面张力,等张比容,摩尔蒸发焓,空隙体积,空隙率和热膨胀系数.通过实验测得的三种离子液体1-乙基-3-甲基咪唑硫酸乙酯([C2mim][EtSO4)]),1-丁基-3-甲基咪唑硫酸辛酯([C4mim][OcSO4])和1-乙基-3-甲基咪唑双三氟甲磺酰亚胺盐([C2mim][NTf2])的密度和表面张力估算了它们的其它物理化学性质.由这三种离子液体的分子体积及等张比容预测了同系列中其它离子液体[Cnmim][EtSO4],[Cnmim][OcSO4]和[Cnmim][NTf2](n=1-6)的分子体积及等张比容,由此计算出它们的密度及表面张力.进而预测了它们的物理化学性质.将预测的离子液体[C4mim][NTf2]和[C2mim][OcSO4]的密度值与文献报导的实验值进行比较,其偏差在实验误差范围内.最后,将由Kabo经验方程计算的七个离子液体[C2mim][EtSO4]、[C4mim][OcSO4]、[C2mim][NTf2]、[C4mim][NTf2]、丁基三甲基铵双三氟甲磺酰亚胺盐([N4111][NTf2])、甲基三辛基铵双三氟甲磺酰亚胺盐([N8881][NTf2])和1-辛基-3-甲基吡啶四氟硼酸盐([m3opy][BF4])的摩尔蒸发焓与由Verevkin简单规则预测的摩尔蒸发焓进行比较,发现两者符合很好.因此,在缺乏密度和表面张力实验数据的情况下,可以用Verevkin简单规则来预测离子液体的摩尔蒸发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密度 表面张力 等张比容 蒸发焓 分子体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氧化锌的低温热容和热力学性质 被引量:4
18
作者 岳丹婷 谭志诚 +2 位作者 董丽娜 孙立贤 张涛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46-449,共4页
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测定了纳米氧化锌试样的粒径,SEM结果表明ZnO试样平均粒径为30nm.在83~350K温区,用精密低温绝热量热计测定了ZnO的等压摩尔热容,拟合出其等压摩尔热容与热力学温度的函数关系式:Cp=-3.249+0.2400T-3.413×10-... 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测定了纳米氧化锌试样的粒径,SEM结果表明ZnO试样平均粒径为30nm.在83~350K温区,用精密低温绝热量热计测定了ZnO的等压摩尔热容,拟合出其等压摩尔热容与热力学温度的函数关系式:Cp=-3.249+0.2400T-3.413×10-4T2+4.485×10-7T 3.根据热容与热力学函数关系,计算了以298.15K为基准的纳米ZnO的热力学函数,并与粗晶ZnO和18nmZnO热容文献报导值进行了比较,从能量角度分析了不同粒径ZnO热容曲线差别产生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氧化锌 低温热容 热力学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氧乙酸嘧霉胺盐的低温热容和热力学性质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孙晓红 刘源发 +2 位作者 谭志诚 贾婴琦 王美涵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109-1112,共4页
用精密自动绝热量热计测定了苯氧乙酸嘧霉胺盐在81~380K之间的低温热容.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在81-328K之间无相变和热异常现象发生,在328~354K之间发生固-液熔化,其熔化温度、摩尔熔化焓和摩尔熔化熵分别为(349.380.03)K,(342... 用精密自动绝热量热计测定了苯氧乙酸嘧霉胺盐在81~380K之间的低温热容.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在81-328K之间无相变和热异常现象发生,在328~354K之间发生固-液熔化,其熔化温度、摩尔熔化焓和摩尔熔化熵分别为(349.380.03)K,(34279±10)kJ/mol和(98.13±0.05)J/(K·mol).根据热力学函数关系式计算出苯氧乙酸嘧霉胺盐在80~325K之间以标准状态(298.15K)为基准的热力学函数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氧乙酸嘧霉胺盐 热容 热力学函数 绝热量热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钬丙氨酸配合物的热力学性质(英文)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北平 谭志诚 +4 位作者 余华光 兰孝征 张大顺 刘平 孙立贤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45-449,共5页
合成了稀土氯化钬丙氨酸配合物,犤Ho2(Ala)4(H2O)8犦Cl6,的晶体.用绝热量热法测定了其在78~363K温区的热容.在214~255K温区发现一固-固相变,相变峰温、相变焓和相变熵分别为235.09K,3.017kJ·mol-1和12.83J·K-1·mol-1.... 合成了稀土氯化钬丙氨酸配合物,犤Ho2(Ala)4(H2O)8犦Cl6,的晶体.用绝热量热法测定了其在78~363K温区的热容.在214~255K温区发现一固-固相变,相变峰温、相变焓和相变熵分别为235.09K,3.017kJ·mol-1和12.83J·K-1·mol-1.用最小二乘法将实验热容值拟合成热容随温度变化的多项式方程,利用此方程式和热力学函数关系,计算出以298.15K为参考温度的热力学函数值.在40~800℃温区,用热重分析和差示扫描量热法研究了该配合物的热稳定性,观察到犤Ho2(Ala)4(H2O)8犦Cl6分两步分解,第一步从80℃开始,179℃结束;第二步从242℃开始,479℃结束.从热分析结果推测出该配合物可能的热分解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 氯化钬 丙氨酸配合物 热力学性质 热力学函数 热重法 差示扫描量热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