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松砂土中桩侧表面粗糙程度对桩承载力的影响 被引量:27
1
作者 谭国焕 张佑启 杨敏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50-54,共5页
一、前言 在室内模型桩试验中,如果选用铝合金或有机玻璃等材料制作模型桩,由于管壁比较光滑,而模型桩又较为短小,当置于砂土中时桩的极限承载力一般不大。为了提高承载力,一种有效的方法是将桩侧表面做某些加工处理,例如外缠一层布等,... 一、前言 在室内模型桩试验中,如果选用铝合金或有机玻璃等材料制作模型桩,由于管壁比较光滑,而模型桩又较为短小,当置于砂土中时桩的极限承载力一般不大。为了提高承载力,一种有效的方法是将桩侧表面做某些加工处理,例如外缠一层布等,以便增加桩侧表面的粗糙程度,提高桩与土间的摩擦力。 香港大学在进行高层建筑与桩筏基础共同作用的模型试验研究过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砂土 桩基 粗糙度 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港岩石的硬度与点荷载指标和强度的关系 被引量:19
2
作者 谭国焕 李启光 +1 位作者 徐钺 赵志勤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1999年第2期52-56,共5页
无损硬度测试——施密特锤及肖氏硬度实验和点荷载试验是三种经常用来间接测定岩石强度指标的方法。目前很多学者已提出了不同的经验关系,这些关系主要是把硬度指标、点荷载指标和单轴抗压强度、单轴抗拉强度与间接拉伸强度联系起来。... 无损硬度测试——施密特锤及肖氏硬度实验和点荷载试验是三种经常用来间接测定岩石强度指标的方法。目前很多学者已提出了不同的经验关系,这些关系主要是把硬度指标、点荷载指标和单轴抗压强度、单轴抗拉强度与间接拉伸强度联系起来。但是在应用这些关系时,必须首先用当地的岩石特性数据加以验证,查看地质变化的影响,才可确保使用无误。本文的主要目的是根据大量香港岩石(包括花岗岩、石灰岩、大理岩和凝灰岩)的实验数据,提出一套适用于香港地区岩石的经验关系,另外也对其他经验关系作了考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硬度 点荷载测试 岩石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脆性岩石破裂过程损伤与渗流耦合数值模型研究 被引量:38
3
作者 杨天鸿 唐春安 +3 位作者 梁正召 李连崇 朱万成 谭国焕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33-541,共9页
大量的实验结果表明,脆性岩石的渗透性不是一个常量,而是应力和应力诱发损伤破裂的函数.建立了一个描述非均匀岩石渗流-应力-损伤耦合数学模型(FSD Model),开发出岩石破裂过程渗流-应力-损伤耦合分析计算系统(F-RFPA^(2D).在该系统中,... 大量的实验结果表明,脆性岩石的渗透性不是一个常量,而是应力和应力诱发损伤破裂的函数.建立了一个描述非均匀岩石渗流-应力-损伤耦合数学模型(FSD Model),开发出岩石破裂过程渗流-应力-损伤耦合分析计算系统(F-RFPA^(2D).在该系统中,单元的力学、水力学性质根据统计分布而变化,以体现材料的随机不均质性,材料在开裂破坏过程中流体压力传递通过单元渗流-损伤耦合迭代来实现.该系统能够对岩石试件在孔隙水压力和双轴荷载作用下裂纹的萌生、扩展过程中渗透率演化规律及其渗流-应力耦合机制进行模拟分析.最后,给出两个算例:算例1模拟载荷作用下岩石应力应变-渗透率全过程.模拟结果表明,非均匀性对岩石的应力峰值强度、峰值前后其渗透性演化规律及其破裂机制影响十分明显,模拟结果和实验结果较为一致;算例2模拟孔隙水压力作用下岩石拉伸断裂过程,通过和物理实验对比验证,验证了模型计算结果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脆性岩石 破裂过程 损伤 渗流 耦合 数值模型 渗透性 F-RFPA^2D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方台黄土泥流滑坡及发生机制研究 被引量:47
4
作者 武彩霞 许领 +4 位作者 戴福初 闵弘 谭国焕 邝国麟 周跃峰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767-1773,共7页
黑方台因农业灌溉触发了大量泥流滑坡。为了充分反映黑方台黄土泥流滑坡发育特征,首先基于IKONOS影像对黑方台泥流滑坡进行了遥感解译,随后又开展了详细野外调查工作。结果表明,黄土泥流滑坡呈流态化运移特征,滑距可达300 m以上,是黑方... 黑方台因农业灌溉触发了大量泥流滑坡。为了充分反映黑方台黄土泥流滑坡发育特征,首先基于IKONOS影像对黑方台泥流滑坡进行了遥感解译,随后又开展了详细野外调查工作。结果表明,黄土泥流滑坡呈流态化运移特征,滑距可达300 m以上,是黑方台危害最为严重的一类滑坡。钻探和塬边露头测量显示,研究区黄土底部黏土高程西高东低。地下水数值模拟结果显示,研究区地下水总体上由台塬西部流向地势较低的东部台缘,使得该处地下水抬升幅度要高于西部,从而造成泥流滑坡集中分布于东部台缘。为充分反映该条件下黄土泥流滑坡的破坏机制,开展了室内饱和原状黄土应力路径试验,分析研究了黄土泥流滑坡液化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泥流滑坡 农业灌溉 地下水运移模拟 室内力学试验 黑方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滑坡典型工程地质问题分析 被引量:56
5
作者 许领 戴福初 +2 位作者 邝国麟 谭国焕 涂新斌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87-293,共7页
黄土滑坡是西北地区最为严重的地质灾害。随着西部经济的发展及工程活动的加强,黄土滑坡成为近年工程地质研究的热点问题。黄土滑坡后缘地裂缝发育,具有高陡的后壁以及演化特征。泾阳南塬自1976年大面积农业灌溉以来,发生了27处50余起... 黄土滑坡是西北地区最为严重的地质灾害。随着西部经济的发展及工程活动的加强,黄土滑坡成为近年工程地质研究的热点问题。黄土滑坡后缘地裂缝发育,具有高陡的后壁以及演化特征。泾阳南塬自1976年大面积农业灌溉以来,发生了27处50余起黄土层内滑坡。2005年~2007年6月,对南塬黄土滑坡进行了多次现场调查和滑坡特征测量,获得了详实的野外资料。在现场工作的基础上,初步分析了地下水位上升诱发高速远程滑坡机制、塬边地裂缝成因机制、滑坡高陡后壁成因机制及其稳定性评价方法及黄土滑坡演化机制与演化平衡等当前黄土滑坡研究亟待解决的工程地质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滑坡 滑坡特征 工程地质问题 泾阳南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体含水率和吸力量测及其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37
6
作者 李爱国 岳中琦 +1 位作者 谭国焕 李焯芬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78-282,共5页
为研究暴雨诱发滑坡的机理 ,在香港进行了一次大型人工边坡试验。通过检查该边坡坡顶在 2 0 0 1年 6月至 2 0 0 1年 12月期间含水率和吸力与每天及每小时降雨变化曲线 ,及含水率和吸力随深度变化曲线 ,看到在雨季含水率和吸力变化或者... 为研究暴雨诱发滑坡的机理 ,在香港进行了一次大型人工边坡试验。通过检查该边坡坡顶在 2 0 0 1年 6月至 2 0 0 1年 12月期间含水率和吸力与每天及每小时降雨变化曲线 ,及含水率和吸力随深度变化曲线 ,看到在雨季含水率和吸力变化或者“浸湿前锋”移动通常发生在边坡土体以上 3m以内 ,而且 ,在 2 0 0 1年的一次最大暴雨中在边坡土体 1~ 2m之内形成了瞬时地下水位。另外 ,还看到在2 0 0 1年旱季由于蒸发在边坡土体中形成了“干燥前锋”。通过对边坡开挖之前的自然边坡的稳定性分析 ,降雨入渗可以使边坡土体的安全系数急剧降低而蒸发则可以使边坡土体的安全系数缓慢升高。雨季含水率和吸力的浅层变化或者“浸湿前锋”的浅层移动可解释为何香港地区在暴雨期间极易发生浅层滑坡。而旱季由于蒸发形成的“干燥前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 稳定性 土体 含水率 吸力 浸湿前锋 干燥前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围压作用下非均匀岩石水压致裂过程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24
7
作者 杨天鸿 唐春安 +3 位作者 芮勇勤 朱万成 李元辉 谭国焕 《计算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19-424,共6页
从岩石细观非均匀性的特点出发,提出一个描述非均匀材料渗流和破裂相互作用的数值模型。在这个数值模型中,单元的力学、水力学性质根据统计分布而变化,以体现材料的随机不均质性,材料在开裂破坏过程中流体压力传递通过单元渗流-损伤耦... 从岩石细观非均匀性的特点出发,提出一个描述非均匀材料渗流和破裂相互作用的数值模型。在这个数值模型中,单元的力学、水力学性质根据统计分布而变化,以体现材料的随机不均质性,材料在开裂破坏过程中流体压力传递通过单元渗流-损伤耦合迭代来实现。算例表明,该模型能较好地模拟出岩石类材料在水力压裂作用下,微结构非均匀分布和不同围压比对破裂模式、失稳压力的影响,非均匀性导致试件的开裂压力、失稳压力明显不同,裂纹扩展路径不规则发展,模拟结果和实验结果较为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压致裂 非均匀性 数值模拟 破裂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入渗诱发黄土滑坡的力学机制 被引量:25
8
作者 周跃峰 谭国焕 +1 位作者 甄伟文 许领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3173-3179,3186,共8页
在农田水利建设蓬勃发展的同时,灌溉入渗在黄土塬边诱发了严重的滑坡灾害。作为黄土滑坡的典型区域,甘肃黑方台地区近年来受到了密切关注。为了研究入渗条件下黄土边坡的变形破坏机制,在黑方台典型滑坡后壁削取原状土样,开展了3组不同... 在农田水利建设蓬勃发展的同时,灌溉入渗在黄土塬边诱发了严重的滑坡灾害。作为黄土滑坡的典型区域,甘肃黑方台地区近年来受到了密切关注。为了研究入渗条件下黄土边坡的变形破坏机制,在黑方台典型滑坡后壁削取原状土样,开展了3组不同应力路径的三轴试验以模拟边坡的失稳过程。通过开展偏压固结不排水(ACU)试验和饱和恒载(SDL)增孔压试验研究了饱和黄土启动和变形破坏过程;通过开展非饱和恒载(UDL)增湿试验,研究了非饱和黄土启动和变形破坏过程。在此基础上,从应力路径和黄土的微观结构角度阐述了入渗诱发黄土滑坡的力学机制。此外,利用试验结果分析了黄土的典型物理力学特性,结果表明:在埋深应力范围内,该黄土的饱和临界状态线可简化为单一的直线;该黄土的状态边界线可近似为其临界状态线;由UDL试验预测的土-水特征曲线受应力状态影响,较高的应力水平对应较低含水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 黄土 非饱和土 应力路径试验 临界状态 土一水特征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现场室内两用直剪仪研制(II):试验测试 被引量:27
9
作者 刘小丽 罗锦添 +2 位作者 闵弘 邓建辉 谭国焕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36-340,共5页
利用新近研制的大型现场室内两用直剪仪,对两种不同性质的砂样进行了剪切试验。在对干砂的直接剪切试验特性进行综述的基础上,从多方面对该大型直剪仪得出的干砂剪切试验数据进行了分析验证,结果表明该大型直剪仪得出的试验数据一致性... 利用新近研制的大型现场室内两用直剪仪,对两种不同性质的砂样进行了剪切试验。在对干砂的直接剪切试验特性进行综述的基础上,从多方面对该大型直剪仪得出的干砂剪切试验数据进行了分析验证,结果表明该大型直剪仪得出的试验数据一致性好、可靠性较高,说明该大型直剪仪的基本剪切性能稳定,可进一步应用于相关岩土材料的试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直剪仪 直剪试验 干砂 剪切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场室内两用大型直剪仪研制(I):结构设计 被引量:40
10
作者 闵弘 刘小丽 +3 位作者 魏进兵 邓建辉 谭国焕 李焯芬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68-172,共5页
直剪仪是测定岩土体抗剪强度参数应用最为普遍的一种试验仪器。从直剪仪的结构和大型直剪仪的研制两个方面对直剪仪的研究现状做了介绍,在此基础上,对新近研制的现场室内两用大型直剪仪的结构组成、工作机理及其特点进行了详细分析。该... 直剪仪是测定岩土体抗剪强度参数应用最为普遍的一种试验仪器。从直剪仪的结构和大型直剪仪的研制两个方面对直剪仪的研究现状做了介绍,在此基础上,对新近研制的现场室内两用大型直剪仪的结构组成、工作机理及其特点进行了详细分析。该大型直剪仪与常规直剪仪相比,具有较大的优越性,其测试结果更加准确。适用范围广,测试精度高,可应用于现场和室内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直剪仪 直剪试验 工作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库区泄滩滑坡非饱和渗流分析及渗透系数反演 被引量:18
11
作者 魏进兵 邓建辉 +2 位作者 高春玉 谭国焕 李焯芬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2262-2266,共5页
泄滩滑坡的水文地质结构比较复杂,滑体、滑带及滑动影响带为多孔连续介质,透水层基岩为裂隙介质。采用等效连续介质模型模拟裂隙岩体,建立了泄滩滑坡饱和-非饱和渗流的有限元计算模型。然后采用BP网络对非饱和有限元渗流计算进行了模拟... 泄滩滑坡的水文地质结构比较复杂,滑体、滑带及滑动影响带为多孔连续介质,透水层基岩为裂隙介质。采用等效连续介质模型模拟裂隙岩体,建立了泄滩滑坡饱和-非饱和渗流的有限元计算模型。然后采用BP网络对非饱和有限元渗流计算进行了模拟,并根据蓄水期水库水位及滑坡体地下水位监测资料,采用遗传算法对泄滩滑坡各地层渗透系数进行了反演。反演的滑体饱和渗透系数为4.89×10^-2 cm/s,与现场原位试验值1.78×10^-2~3.2×10^-2 cm/s相当;反演的滑带饱和渗透系数为4.66×10^-5 cm/s,远比室内试验值2.74×10^-7~5.73×10^-7 cm/s大。这种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土体参数的尺度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饱和渗流 渗透系数 BP网络 遗传算法 泄滩滑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图像的非均质岩土工程材料的数值分析方法 被引量:61
12
作者 陈沙 岳中琦 谭国焕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956-964,共9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字图像的非均质岩土工程结构的二维数值分析方法。以花岗岩为例,先将岩石的表面图像导入计算机中;然后采用基于彩色空间的数字图像技术将组成花岗岩的几种主要材料:长石、石英和黑云母一一分辨出来并再现岩石的细观结构... 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字图像的非均质岩土工程结构的二维数值分析方法。以花岗岩为例,先将岩石的表面图像导入计算机中;然后采用基于彩色空间的数字图像技术将组成花岗岩的几种主要材料:长石、石英和黑云母一一分辨出来并再现岩石的细观结构;再通过一个简单的线性转换,将图像细观结构转换为矢量细观结构;最后,岩石的矢量细观结构可以与数值计算方法——有限元法或有限差分法结合,从而实现非均质岩石材料的力学分析。采用有限差分法FLAC程序来分析岩石的破坏过程。传统室内试验数值模拟表明材料的细观结构对应力分布和破坏模式有着明显的影响,基于数字图像的数值分析方法可以真实地实现岩土工程材料的非均质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土材料 花岗岩 非均质性 数字图像处理 有限差分法 破坏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泄滩滑坡碎块石土饱和与非饱和水力学参数的现场试验研究 被引量:24
13
作者 魏进兵 邓建辉 +1 位作者 谭国焕 李焯芬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27-330,335,共5页
碎块石土由于块石含量较高,块石粒径较大,其水力学参数的确定具有一定困难。首先,采用双套环法对三峡库区泄滩滑坡的滑体碎块石土饱和渗透系数进行了原位试验,并根据土层孔隙率、颗粒级配等因素采用相关经验公式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 碎块石土由于块石含量较高,块石粒径较大,其水力学参数的确定具有一定困难。首先,采用双套环法对三峡库区泄滩滑坡的滑体碎块石土饱和渗透系数进行了原位试验,并根据土层孔隙率、颗粒级配等因素采用相关经验公式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其次,结合使用张力计和体积含水率仪对其土水特征曲线进行了现场模拟试验,并采用Fredlund模型对试验结果进行了拟合分析。最后,根据土水特征曲线和饱和渗透系数,采用经验公式估算了其非饱和渗透系数。试验及分析表明,该滑坡的碎块石土层的饱和渗透系数为(1.78~3.2)×10-2 cm/s,为强渗透性;材料的细颗粒含量越少,有效粒径及控制粒径越大,不均匀系数越小,相应的渗透系数越大。相关研究成果可以为泄滩滑坡非饱和非稳定渗透计算提供参数依据,并对同类型土体非饱和水力学参数的确定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碎块石土 非饱和水力学参数 士水特征曲线 颗粒级配 泄滩滑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物酶的固土技术在香港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2
14
作者 戴北冰 徐锴 +3 位作者 杨峻 谭国焕 邓蕴桥 黄景昌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735-1742,共8页
传统加固土体的方法主要是通过在土中加入一定量的高性能掺合剂使之成为一种强度较高的复合土体,但这种方法需要较长的养护时间,且不经济。利用一种新型实用的生物酶固化技术,针对香港地区3种常见的海洋黏土、完全风化花岗岩和完全风化... 传统加固土体的方法主要是通过在土中加入一定量的高性能掺合剂使之成为一种强度较高的复合土体,但这种方法需要较长的养护时间,且不经济。利用一种新型实用的生物酶固化技术,针对香港地区3种常见的海洋黏土、完全风化花岗岩和完全风化凝灰岩,开展了土体加固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生物酶对海洋土的加固效果最好,强度增加最高可达20%,而生物酶对完全风化花岗岩的加固效果则不太理想,抗剪强度指标只有少许改变。此外,海洋土和完全风化凝灰岩的压缩性因为生物酶的作用反而有所增强。最后,从微观上分析了生物酶固土作用的本质,指出固土效果主要缘自于生物酶分子与土中的黏土矿物分子发生相互作用产生的胶结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酶 固土技术 抗剪强度 压缩系数 微观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饱和渗流分析在FLAC3D中的实现和应用 被引量:23
15
作者 周跃峰 谭国焕 +1 位作者 甄伟文 樊少鹏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57-61,共5页
基于FLAC3D内置的FISH语言,对其渗流模型进行了扩展。将实验室测得的原状黄土土水特征曲线,利用MATLAB实现了参数拟合。将拟合参数编写为子程序,在每步渗流分析中加以调用,从而实现非饱和土的渗流模拟。利用该方法与有限元法分别模拟3... 基于FLAC3D内置的FISH语言,对其渗流模型进行了扩展。将实验室测得的原状黄土土水特征曲线,利用MATLAB实现了参数拟合。将拟合参数编写为子程序,在每步渗流分析中加以调用,从而实现非饱和土的渗流模拟。利用该方法与有限元法分别模拟3种边界条件下的一维入渗问题,并比较模拟结果。经验证,结果吻合。其结果对研究非饱和土理论及扩展FLAC3D在非饱和土数值计算方面的应用均具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饱和土 渗流 土水特征曲线 FLAC3D 二次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限元分析的位移控制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19
16
作者 郑宏 李焯芬 +1 位作者 谭国焕 葛修润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81-85,共5页
对于非线性问题的有限元分析 ,位移控制法 (DCM)比常用的载荷控制法 (LCM)有着更广泛的应用和更强的适应能力。但因DCM在求解技术上的一些难度 ,限制了其在岩土力学中的应用。本文利用Sherman Morrison定理 ,使得DCM仅需很少的运算量 ,... 对于非线性问题的有限元分析 ,位移控制法 (DCM)比常用的载荷控制法 (LCM)有着更广泛的应用和更强的适应能力。但因DCM在求解技术上的一些难度 ,限制了其在岩土力学中的应用。本文利用Sherman Morrison定理 ,使得DCM仅需很少的运算量 ,对经典的LCM程序做少量的修补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 位移控制法 载荷控制法 极限分析 应变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压桩残余应力的长期观测性状 被引量:16
17
作者 俞峰 谭国焕 +1 位作者 杨峻 李启光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2318-2324,共7页
静压桩施工过程中,可能会沿桩身形成很大的残余应力。通过在砂性土中1根长约26 m静压桩的原位试验,观测了沉桩结束后的残余应力在后续的循环载荷试验、3根邻桩顺次压入、第2次载荷试验以及较长静置期内的长期变化情况,试验历时约212 d... 静压桩施工过程中,可能会沿桩身形成很大的残余应力。通过在砂性土中1根长约26 m静压桩的原位试验,观测了沉桩结束后的残余应力在后续的循环载荷试验、3根邻桩顺次压入、第2次载荷试验以及较长静置期内的长期变化情况,试验历时约212 d。结果显示,循环载荷试验加载水平与循环次数的增加会造成残余应力的进一步累积。邻桩压入使既有桩残余压应力减小,与邻桩即时贯入深度一致的桩身残余应力测点受其影响最明显。桩身残余应力在长时间内会逐步消散至某一稳定值,其时间效应主要与砂性土的蠕变有关,它使得桩周土的土拱效应减弱,并使桩端土的接触压力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压桩 残余应力 现场试验 时间效应 蠕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下真空预压过程中孔隙水压力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18
18
作者 韩雪峰 邝国麟 +1 位作者 谭国焕 赵维炳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58-662,共5页
孔隙水压力的量测和分析对研究水下真空预压法具有重要意义。在已经完成的水下真空预压现场试验中,把孔隙水压力做为主要研究对象进行了监测。结果显示孔隙水压力的变化受膜上水压和膜下负压的影响。水下真空预压期间土体中各点应力的... 孔隙水压力的量测和分析对研究水下真空预压法具有重要意义。在已经完成的水下真空预压现场试验中,把孔隙水压力做为主要研究对象进行了监测。结果显示孔隙水压力的变化受膜上水压和膜下负压的影响。水下真空预压期间土体中各点应力的改变等于加固前孔压与加固过程中孔压之差。膜上水压可以做为预压荷载。当膜上水压增大时,增加的水压使土体产生正的超静孔隙水压力,相当于堆载。水下真空预压过程中负超静孔压分布的不均匀使加固区内产生差异沉降和不均匀的强度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真空预压 现场试验 孔隙水压力 沉降 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均匀性对岩石水压致裂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9
19
作者 杨天鸿 谭国焕 +2 位作者 唐春安 冷雪峰 李连崇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724-728,共5页
使用岩石破裂失稳的渗流应力耦合系统研究带有圆孔的圆形岩石试件水压作用下的开裂、扩展和失稳过程。结果表明,岩石的非均质性导致破裂的初始压力和失稳压力明显不同,水压破裂路径不规则发展。
关键词 非均匀性 岩石 水压致裂 数值模拟 破裂过程 F-RFPA^2D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边坡稳定性分析的无条分法 被引量:44
20
作者 郑宏 谭国焕 刘德富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285-1291,共7页
基于滑面应力修正技术并取整个滑体为受力体,实现了对滑体的整体极限平衡分析。同时,利用Green公式将有关域积分转化为边界积分,而无需再对滑体进行条分。该方法数值特性好,亦可方便地将二维的成果向三维推广,从而实现满足全部6个平衡... 基于滑面应力修正技术并取整个滑体为受力体,实现了对滑体的整体极限平衡分析。同时,利用Green公式将有关域积分转化为边界积分,而无需再对滑体进行条分。该方法数值特性好,亦可方便地将二维的成果向三维推广,从而实现满足全部6个平衡条件的三维严格极限平衡法。本文是二维部分的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 极限平衡法 边界积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