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有机肥替代化肥对我国茶叶产量、品质的影响
1
作者 任海龙 陈非凡 +6 位作者 谭启玲 胡承孝 李进学 王绍梅 李晓君 孟远夺 赵英杰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98-608,共11页
为探明有机肥替代化肥对我国茶叶产量、品质以及茶园土壤理化性质影响,通过收集国内外已发表我国茶园有机肥替代化肥的相关文献,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定量分析在不同有机替代比例、土壤理化性质与替代年限条件下茶叶产量、品质与茶园土... 为探明有机肥替代化肥对我国茶叶产量、品质以及茶园土壤理化性质影响,通过收集国内外已发表我国茶园有机肥替代化肥的相关文献,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定量分析在不同有机替代比例、土壤理化性质与替代年限条件下茶叶产量、品质与茶园土壤理化性质的状况。结果表明,与单施化肥相比,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能显著提高茶叶产量、品质与茶园土壤养分含量。其中有机替代比例、土壤条件,以及替代年限是影响有机替代效果的重要因素。有机替代比例低于25%时,增产效果最好;有机替代25%~75%时,茶叶品质提升效果最佳;有机替代超过75%时,则会因土壤当季养分供应不足从而导致茶叶产量降低。有机替代在土壤有机质<20 g·kg^(-1)、碱解氮<100 mg·kg^(-1)、有效磷<5 mg·kg^(-1)与pH>4.5时对茶叶产量增加效果较好;在土壤有机质>20 g·kg^(-1)、碱解氮>100 mg·kg^(-1)、有效磷>20 mg·kg^(-1)、速效钾>100 mg·kg^(-1)与pH<5.5时,茶叶品质提升效果较好。有机肥肥效存在累计效应,有机替代年限越长对茶叶产量品质提升的效果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替代 产量 品质 整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施氮水平对菜地土壤N_2O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42
2
作者 邱炜红 刘金山 +3 位作者 胡承孝 赵长盛 孙学成 谭启玲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238-2243,共6页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施氮水平对蔬菜地土壤N2O排放的影响。试验设置5个氮水平[0(N0)、430(N1)、860(N2)、1290(N3)、1640(N4)kgN.hm-2],2a试验期间种植的蔬菜有辣椒、萝卜、菠菜和小白菜。结果表明,施氮显著影响N2O排放通...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施氮水平对蔬菜地土壤N2O排放的影响。试验设置5个氮水平[0(N0)、430(N1)、860(N2)、1290(N3)、1640(N4)kgN.hm-2],2a试验期间种植的蔬菜有辣椒、萝卜、菠菜和小白菜。结果表明,施氮显著影响N2O排放通量,各施氮水平土壤N2O排放通量范围分别为-8~39、0.4~157、12~626、8.5~982、16~1342μg.m-.2h-1;同时,氮肥施用显著提高了N2O排放总量,各施氮处理(N0、N1、N2、N3和N4)试验期间土壤N2O平均排放总量分别为0.48、1.35、4.49、7.83、10.57kgN.hm-2,土壤N2O排放系数范围是0.33%~1.13%,且施氮水平与土壤N2O排放总量间呈显著的指数函数关系;不同季节蔬菜地土壤N2O排放总量差异很大,其中最大的是辣椒,最小的是菠菜;此外,土壤N2O排放通量季节变化除受施氮水平影响外,还受土壤温度的影响,排放高峰出现在高温的夏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亚氮 蔬菜地 氮肥施用水平 排放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硼对常山胡柚叶片养分、果实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0
3
作者 邱超 胡承孝 +6 位作者 谭启玲 孙学成 郑苍松 苏少康 胡育化 赵四清 陈健民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59-467,共9页
【目的】研究叶片矿质营养元素含量的季节性变化,对探明植物体中营养元素的丰缺状况、调控养分代谢、提高果实产量和改善品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结合常山胡柚园土壤养分状况,通过连续4年施用钙肥和硼肥,研究钙、硼对常山胡柚叶片矿质... 【目的】研究叶片矿质营养元素含量的季节性变化,对探明植物体中营养元素的丰缺状况、调控养分代谢、提高果实产量和改善品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结合常山胡柚园土壤养分状况,通过连续4年施用钙肥和硼肥,研究钙、硼对常山胡柚叶片矿质营养元素含量的季节变化、果实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方法】采用田间定位试验,以13年生枳砧常山胡柚为试验材料,设4个处理,1)CK(对照);2)Ca(每株0.5 kg生石灰粉);3)B(每株25 g硼砂);4)Ca+B(每株0.5 kg生石灰粉+25 g硼砂)。于试验的第4年采集常山胡柚不同生长期当年生春梢叶片及成熟期果实样品,并对常山胡柚叶片矿质营养元素含量的季节变化、果实品质进行分析。【结果】常山胡柚叶片各矿质养分在果实逐渐成熟过程中总体呈现先增后降的变化规律,其中叶片氮(N)、钾(K)、镁(Mg)和锌(Zn)在果实坐果期达到最大值,磷(P)在果实膨大前中期(8月份)到达最大值,钙(Ca)、硼(B)、铁(Fe)、锰(Mn)和铜(Cu)在果实膨大后期(9月份)出现最高值。钙、硼肥施用均可提高常山胡柚果实各发育时期叶片Ca、B、N、K、Fe、Mn和Cu含量,但明显抑制叶片Zn的吸收,其中钙、硼配施对成熟叶片(8 9月份)Ca含量存在显著正交互效应,但对提高叶片B含量无显著交互作用。施钙、硼肥可不同程度提高常山胡柚2年平均产量,增产率达到1.8%21.4%,其中各处理增产率顺序为Ca+B>B≥Ca,且单施硼可显著提高2年累积产量,钙硼配施对单年产量、2年平均产量均存在显著正交互效应。钙、硼肥单施对果实品质无显著性影响,但钙硼配施可显著降低可滴定酸含量,显著提高固酸比。【结论】常山胡柚坐果期(4月份)为叶片N、P、K、Mg和Zn吸收的关键时期,果实膨大期(8 9月份)为叶片Ca、B、Fe、Mn和Cu吸收的重要时期。钙、硼配施既可明显提高常山胡柚叶片中矿质营养元素含量(P和Zn除外),又能显著提高果实产量和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山胡柚 钙硼 叶片养分 品质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钼、氮肥配合施用对冬小麦子粒蛋白质及其氨基酸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18
4
作者 胡承孝 王运华 +1 位作者 谭启玲 魏文学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24-228,共5页
盆栽试验结果表明 ,施钼和缺钼时 ,氮肥对冬小麦的增产率分别为 319 9%和 174 0 % ;冬小麦子粒中蛋白氮、清蛋白氮、醇溶蛋白氮含量 ,面粉蛋白质氨基酸总量及其氨基酸组分的含量以及谷氨酸、脯氨酸的比例等随氮肥水平提高而增加 ;但冬... 盆栽试验结果表明 ,施钼和缺钼时 ,氮肥对冬小麦的增产率分别为 319 9%和 174 0 % ;冬小麦子粒中蛋白氮、清蛋白氮、醇溶蛋白氮含量 ,面粉蛋白质氨基酸总量及其氨基酸组分的含量以及谷氨酸、脯氨酸的比例等随氮肥水平提高而增加 ;但冬小麦面粉中游离天门冬氨酸和苏氨酸的含量和比例降低 ,游离氨基酸含量在缺钼时提高了 38 3% ,施钼时则下降了 37 1%。在高、低氮肥水平下施钼 ,冬小麦子粒中蛋白质含量没有明显影响 ,但分子量小的蛋白质含量及其占总量的比例下降 ,清蛋白比例分别下降 14 5、6 6个百分点 ;而大分子量蛋白质含量和比例均提高。在不同施氮水平下缺钼冬小麦子粒中游离氨基酸含量比施钼分别高 4 8 0 %和 15 2 6 % ,且亲水性氨基酸比例增加。缺钼冬小麦子粒中低分子量蛋白质、游离氨基酸以及亲水性氨基酸的增加 ,可能是诱发缺钼冬小麦子粒低休眠度以及出现收获前萌芽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钼肥 氮肥 配合施用 氨基酸组成 子粒蛋白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钼磷配合施用对甘蓝型油菜产量和子粒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0
5
作者 刘红恩 胡承孝 +2 位作者 聂兆君 孙学成 谭启玲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78-688,共11页
利用酸性黄棕壤进行连续2年的盆栽试验,研究了钼肥和磷肥配合施用对甘蓝型油菜产量和子粒含油量、油产量、蛋白质含量、硫甙和芥酸含量以及脂肪酸组分等品质指标的影响。钼肥和磷肥各设置3个水平,分别为Mo0、0.15、0.30 mg/kg土和P2O50... 利用酸性黄棕壤进行连续2年的盆栽试验,研究了钼肥和磷肥配合施用对甘蓝型油菜产量和子粒含油量、油产量、蛋白质含量、硫甙和芥酸含量以及脂肪酸组分等品质指标的影响。钼肥和磷肥各设置3个水平,分别为Mo0、0.15、0.30 mg/kg土和P2O50、0.20、0.40 g/kg土,共9个处理。结果表明,施钼能够显著(P<0.05)提高油菜子粒产量和生物学产量,显著增加油菜子粒含油量、油产量及油酸、亚油酸含量,降低子粒硫甙、亚麻酸和硬脂酸的含量;施磷则能够极显著提高子粒产量和子粒油产量,显著增加生物学产量和亚油酸含量,降低芥酸、硫甙及二十碳烯酸的含量;钼肥和磷肥对提高油菜子粒产量、油产量和油酸含量,降低芥酸含量存在显著(P<0.05)的协同效应。因此,钼肥和磷肥在提高油菜产量、改善油菜子粒品质方面均具有良好的作用,且两者配合施用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钼污染对冬小麦光合作用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0
6
作者 李路 胡承孝 +3 位作者 谭启玲 史凯丽 赵小虎 孙学成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20-626,共7页
采用土壤培养试验研究了不同钼水平对冬小麦光合作用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施钼(0.15 mg·kg^(-1))能够增加缺钼土壤上冬小麦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_n)和产量;0.15~2000 mg·kg^(-1)条件下,随钼水平的提高,冬小... 采用土壤培养试验研究了不同钼水平对冬小麦光合作用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施钼(0.15 mg·kg^(-1))能够增加缺钼土壤上冬小麦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_n)和产量;0.15~2000 mg·kg^(-1)条件下,随钼水平的提高,冬小麦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_n)、蒸腾速率(T_r)、气孔导度(G_s)和产量呈下降趋势;随着P_n下降,胞间CO_2浓度(C_i)和Gs呈下降趋势,推测气孔限制是导致P_n下降的主要因素;叶绿素a/b值呈上升趋势,表明叶绿素a向叶绿素b的转化受阻,从而抑制光合作用。极端钼污染条件下(3000~4000 mg·kg^(-1))冬小麦不能完成其生命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钼污染 冬小麦 光合作用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性黄棕壤中钼磷配施对甘蓝型油菜苗期碳氮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9
7
作者 刘红恩 胡承孝 +2 位作者 聂兆君 孙学成 谭启玲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2-68,共7页
利用酸性黄棕壤进行盆栽试验,研究了钼磷配施对甘蓝型油菜苗期碳氮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施钼和施磷均显著增加叶片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可溶性总糖含量以及地上部干物质重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显著降低油菜苗期叶片硝态氮含量;且钼肥... 利用酸性黄棕壤进行盆栽试验,研究了钼磷配施对甘蓝型油菜苗期碳氮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施钼和施磷均显著增加叶片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可溶性总糖含量以及地上部干物质重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显著降低油菜苗期叶片硝态氮含量;且钼肥和磷肥配施对促进油菜苗期碳氮代谢存在协同效应。钼肥和磷肥提高油菜光合速率的机制有所不同,钼肥主要提高叶肉细胞光合活性,而磷肥则增加气孔导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碳代谢 氮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钼对小白菜抗坏血酸氧化还原的影响 被引量:8
8
作者 聂兆君 胡承孝 +2 位作者 孙学成 谭启玲 刘红恩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976-981,共6页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钼对小白菜抗坏血酸含量、氧化还原状态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各施钼水平均提高了小白菜产量、抗坏血酸总量以及还原型抗坏血酸(ASC)含量。随着施钼水平的提高,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钼对小白菜抗坏血酸含量、氧化还原状态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各施钼水平均提高了小白菜产量、抗坏血酸总量以及还原型抗坏血酸(ASC)含量。随着施钼水平的提高,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MDHAR)、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活性均呈上升的趋势;抗坏血酸氧化酶(AAO)活性逐渐下降。表明施用钼肥能够促进小白菜抗坏血酸氧化还原及再生循环过程,从而提高了抗坏血酸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白菜 抗坏血酸 氧化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钼硒配施对小白菜钼硒形态及硒价态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张木 胡承孝 +3 位作者 孙学成 谭启玲 赵小虎 张晓栋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94-900,共7页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钼硒配施对水培小白菜钼硒形态及硒价态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硒增加了小白菜地上部及地下部醇溶态和水溶态钼含量,降低了小白菜地上部及地下部盐溶态及醋酸溶态钼的含量,增加了地下部盐酸溶态钼含量,对地上部盐酸溶态钼...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钼硒配施对水培小白菜钼硒形态及硒价态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硒增加了小白菜地上部及地下部醇溶态和水溶态钼含量,降低了小白菜地上部及地下部盐溶态及醋酸溶态钼的含量,增加了地下部盐酸溶态钼含量,对地上部盐酸溶态钼含量没有太大的影响。施钼对小白菜地上部醇溶态、水溶态硒含量影响不大,增加了盐溶态及盐酸溶态硒的含量,降低了醋酸溶态硒的含量;施钼对小白菜地下部醇溶态硒含量影响不大,降低了水溶态硒的含量,增加了盐溶态、醋酸溶态及盐酸溶态硒的含量。施用四价的亚硒酸钠对小白菜可食部位硒的有机化较为有利,并且施钼也能促进高硒水平下小白菜体内硒的有机化。因此,钼硒配施虽然对小白菜体内钼和硒的各赋存形态有拮抗作用也有协同作用,但是有利于生产富含有机硒的作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价 六价 小白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钼对小白菜叶色、营养品质及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7
10
作者 聂兆君 胡承孝 +2 位作者 孙学成 谭启玲 刘红恩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7-10,共4页
以小白菜(五月慢)为供试材料,采用盆栽的方法,研究施钼水平对小白菜叶色、营养品质及硝酸盐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钼能够促进小白菜生长,提高其产量;施钼可以提高小白菜叶绿素含量,使叶色更为浓绿;施钼显著增加了小白菜钼、抗坏血酸... 以小白菜(五月慢)为供试材料,采用盆栽的方法,研究施钼水平对小白菜叶色、营养品质及硝酸盐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钼能够促进小白菜生长,提高其产量;施钼可以提高小白菜叶绿素含量,使叶色更为浓绿;施钼显著增加了小白菜钼、抗坏血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部分人体必需氨基酸及非必需氨基酸的含量,改善其营养品质;施钼能够显著降低小白菜硝酸盐含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小白菜的食用安全性;本试验中,钼水平以0.300mg.kg-1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白菜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用钼肥对酸性黄棕壤上冬小麦叶片膜脂肪酸及叶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0
11
作者 柳勇 胡承孝 谭启玲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86-90,共5页
采用盆栽试验并通过电子显微观察,研究了施用钼肥对分蘖末期冬小麦叶片膜脂肪酸及叶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施钼后冬小麦叶片膜脂肪酸组成以亚麻酸为主,膜脂不饱和度增大,细胞器和膜结构比缺钼完整;缺钼植株膜结构的稳定性差并... 采用盆栽试验并通过电子显微观察,研究了施用钼肥对分蘖末期冬小麦叶片膜脂肪酸及叶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施钼后冬小麦叶片膜脂肪酸组成以亚麻酸为主,膜脂不饱和度增大,细胞器和膜结构比缺钼完整;缺钼植株膜结构的稳定性差并导致植株抗寒力降低是细胞出现冻害的最本质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钼肥 酸性黄棕壤 冬小麦 脂肪酸 叶细胞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高砷污染对冬小麦和油菜生长影响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刘全吉 郑床木 +2 位作者 谭启玲 孙学成 胡承孝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67-971,共5页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土壤高浓度砷污染对冬小麦和油菜生长、生物量、产量的影响及磷、砷在此2种作物各个部位的累积规律。结果表明,200 mg.kg-1土壤砷污染显著抑制了冬小麦的生长,收获时冬小麦株高较对照降低17%;冬小麦地上部分、根系的...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土壤高浓度砷污染对冬小麦和油菜生长、生物量、产量的影响及磷、砷在此2种作物各个部位的累积规律。结果表明,200 mg.kg-1土壤砷污染显著抑制了冬小麦的生长,收获时冬小麦株高较对照降低17%;冬小麦地上部分、根系的生物量和产量较对照分别降低了52.2%,60.6%和46.8%。但土壤砷污染对油菜株高、生物量影响均不显著,产量较对照降低了15.4%。砷在冬小麦、油菜各部位的含量为根系>茎叶>颖壳(角果皮)>种子。相同砷污染条件下,小麦根系砷浓度(74.86 mg.kg-1)显著高于油菜根系砷浓度(57.76 mg.kg-1),但地上部分砷含量差异不大,冬小麦籽粒中砷的含量高于油菜籽粒,但均未超过0.7 mg.kg-1。土壤砷污染对冬小麦、油菜根系、茎叶中磷含量影响不大,但显著降低了颖壳(角果皮)中磷的含量。油菜较冬小麦对砷有更高的耐性,砷污染土壤中种植越冬作物时,更适合种植油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砷污染 冬小麦 油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钼对不同钼效率冬小麦叶片呼吸作用相关酶的影响 被引量:8
13
作者 甘巧巧 孙学成 +1 位作者 胡承孝 谭启玲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13-117,共5页
以冬小麦钼高效(97003)和钼低效(97014)品种为供试材料,采用土培方法,研究施钼对冬小麦分蘖期、拔节期、孕穗期和灌浆期功能叶多酚氧化酶(PPO)、抗坏血酸氧化酶(AAO)、乙醇酸氧化酶(GO)等呼吸作用相关酶类活性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施钼... 以冬小麦钼高效(97003)和钼低效(97014)品种为供试材料,采用土培方法,研究施钼对冬小麦分蘖期、拔节期、孕穗期和灌浆期功能叶多酚氧化酶(PPO)、抗坏血酸氧化酶(AAO)、乙醇酸氧化酶(GO)等呼吸作用相关酶类活性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施钼后,PPO活性在4个生育期均降低;AAO活性在分蘖期和拔节期降低,而在孕穗期和灌浆期上升;GO活性则在分蘖期、拔节期和孕穗期降低,而在灌浆期升高。钼对不同钼效率冬小麦叶片呼吸作用酶的影响存在着差异。施钼有利于促进冬小麦分蘖期和拔节期碳水化合物的积累,从而促进生物量的提高,而在孕穗期和灌浆期由于植株生长中心的转移,呼吸作用酶变化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酚氧化酶 抗坏血酸氧化酶 乙醇酸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施磷量对蔬菜地土壤硝态氮淋失的影响 被引量:8
14
作者 兰翔 王婷 +3 位作者 杨春玲 胡承孝 谭启玲 孙学成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58-964,共7页
【目的】在两种蔬菜地土壤上研究不同磷肥施用量对土壤硝态氮淋失的影响,为武汉城郊蔬菜合理施用磷肥和安全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大型原状土柱渗漏装置,2种实验土壤(粉质粘土和粉质粘壤土)均为武汉城郊典型蔬菜土壤,分别采自... 【目的】在两种蔬菜地土壤上研究不同磷肥施用量对土壤硝态氮淋失的影响,为武汉城郊蔬菜合理施用磷肥和安全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大型原状土柱渗漏装置,2种实验土壤(粉质粘土和粉质粘壤土)均为武汉城郊典型蔬菜土壤,分别采自华中农业大学校内蔬菜基地和湖北新洲。试验期间共种植了四种蔬菜(小白菜、辣椒、苋菜及萝卜)。试验设置了4个P2O5水平处理(0、125、250、375 kg/hm^2),氮肥施用量均为N 750 kg/hm^2,钾肥施用量均为K2O 500 kg/hm^2。试验期间年降雨量为1043.0 mm,各土柱总灌溉量为120.1 L。秋冬季每15天、春夏季每10天收集一次淋洗液,另外根据天气和降雨情况适当调节,每次收集淋洗液时记录淋洗液体积并测定淋洗液硝态氮浓度。在每季蔬菜生长成熟后将蔬菜收获称重,烘干后测定蔬菜中氮素含量。【结果】1)与不施磷肥相比,施用磷肥显著增加了两种土壤上小白菜、苋菜、萝卜产量以及四季蔬菜总产量,其产量随磷肥施用量增加而增加或显著增加,在磷肥施用量最大时产量达到最大值。粉质粘土上的产量显著低于粉质粘壤土上的产量,粉质粘壤土总产量约是粉质粘土总产量的1.63 2.36倍。2)施用磷肥显著增加了小白菜、苋菜氮素吸收累积量以及四季蔬菜总吸收累积量,且两种土壤上总氮素吸收累积量均在磷肥施用量最大时达到最大值。粉质粘壤土上氮素总吸收累计量显著高于粉质粘土上氮素总吸收累积量。3)磷肥水平对土壤总渗漏液体积并无显著影响(粉质粘壤土P2O5125 kg/hm^2处理除外),粉质粘土渗漏水量显著大于粉质粘壤土。4)施用磷肥降低或显著降低土壤淋失液硝态氮浓度(粉质粘土苋菜季除外),随着磷肥施用量的增加硝态氮淋失浓度不断降低,4季蔬菜平均淋失浓度最大降低了38.6%(粉质粘土)和28.8%(粉质粘壤土)。5)磷肥施用显著降低了两种土壤上硝态氮淋失量(苋菜季除外),且在粉质粘土上随着磷肥施用量的增加硝态氮淋失量不断降低,而在粉质粘壤土上硝态氮淋失量先降低后上升。粉质粘土硝态氮淋失量显著大于粉质粘壤土,磷肥施用降低硝态氮淋失量分别达到达26.4%33.7%和23.5%39.9%。【结论】磷肥施用增加了蔬菜产量和作物氮素吸收累积量,从而显著降低了两种土壤上硝态氮的淋失;土壤质地对硝态氮淋失有较大影响,质地较轻的粉质粘壤土硝态氮淋失显著小于质地较重的粉质粘土;粉质粘壤土上施用P2O5量为250 kg/hm^2时能提高产量同时减少硝态氮淋失,而粉质粘土上施用P2O5量为375kg/hm^2时能获得较大产量和较少硝态氮淋失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状土柱 硝态氮淋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梁子湖湿地农田碳氮循环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熊汉锋 陈治平 +1 位作者 黄世宽 谭启玲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09期533-536,共4页
以典型低湿地水田为研究对象,采用美国新罕布什尔大学李长生教授提出的一种生物地球化学模型DNDC来模拟湿地生态系统中土壤-植物-大气之间碳氮的循环。结果表明,湿地土壤有机碳的输入为523.8 kg.hm-2,主要是作物残留的秸秆和根系;土壤N... 以典型低湿地水田为研究对象,采用美国新罕布什尔大学李长生教授提出的一种生物地球化学模型DNDC来模拟湿地生态系统中土壤-植物-大气之间碳氮的循环。结果表明,湿地土壤有机碳的输入为523.8 kg.hm-2,主要是作物残留的秸秆和根系;土壤N的输入为197.9 kg.hm-2,土壤有机碳的输出为13 508 kg.hm-2,土壤N的输出为411.8 kg.hm-2。由于人为的影响,土壤C的亏损很大,N的输入输出也不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 CN循环 DNDC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镉氮交互作用对苋菜生长及其营养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李素霞 谢朝阳 +4 位作者 胡承孝 李刚 胡正立 谭启玲 孙学成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676-678,共3页
[目的]研究施氮和镉污染的互作对蔬菜生长及品质的影响。[方法]盆栽试验中,以潮土为供试土壤,苋菜为供试蔬菜,设4种水平镉处理(0、0.5、1.0、1.5 mg/kg)和4种水平氮处理(0、0.2、0.4、0.6 g/kg),完全正交设计,研究了镉氮交互作用对苋菜... [目的]研究施氮和镉污染的互作对蔬菜生长及品质的影响。[方法]盆栽试验中,以潮土为供试土壤,苋菜为供试蔬菜,设4种水平镉处理(0、0.5、1.0、1.5 mg/kg)和4种水平氮处理(0、0.2、0.4、0.6 g/kg),完全正交设计,研究了镉氮交互作用对苋菜生长及其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低浓度镉(0.5 mg/kg)与氮(0.2 g/kg)能极显著促进苋菜生长。在镉污染条件下,施氮较不施氮处理能极显著促进苋菜生长;镉污染能极显著增加苋菜Vc和可溶性糖的含量,抑制可溶性蛋白的合成;镉污染下施氮则极显著抑制了Vc、可溶性糖的合成,促进叶绿素的合成,显著增加苋菜可溶性蛋白含量。[结论]苋菜中镉与硝酸盐的含量与土壤中镉与硝酸盐的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施氮量为0.2 g/kg时极显著地抑制了苋菜对镉的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苋菜 土壤镉污染 氮肥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芥菜型油菜基因型砷毒耐性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熊双莲 宋俊英 +6 位作者 涂书新 金瓯 喻法金 杜巍 陈永芳 谭启玲 杨俊城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73-279,共7页
采用溶液培养法筛选196个芥菜型油菜基因型的砷(Na3AsO4)毒耐性。结果表明,2mg/L As(以砷酸钠水溶液中的砷离子浓度计)处理条件下,不同基因型油菜的生长和砷累积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调查地上部干重的As/CK(砷处理与对照的比值)和根部的... 采用溶液培养法筛选196个芥菜型油菜基因型的砷(Na3AsO4)毒耐性。结果表明,2mg/L As(以砷酸钠水溶液中的砷离子浓度计)处理条件下,不同基因型油菜的生长和砷累积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调查地上部干重的As/CK(砷处理与对照的比值)和根部的As/CK,发现各基因型变化范围分别为0.48~1.51和0.5~2.06,其变异系数分别为18.5%和30.2%。地上部或根部砷含量的变化范围分别是5.2~168.0mg/kg和117.1~1 544.3mg/kg,其变异系数分别为73.2%和37.5%。依据砷胁迫下油菜的相对干重(As/CK)及砷的含量,筛选出砷排异基因型(生长不受影响,且砷主要累积在根部,茎叶中砷含量较低)15个,砷低吸收基因型(生长不受影响,且茎和叶中砷含量较少)2个,以及砷敏感基因型(生长受严重抑制)5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芥菜型油菜 耐砷性 筛选 相对干重 基因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对土壤钼污染的响应及其耐钼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路 胡承孝 +1 位作者 谭启玲 孙学成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00-706,共7页
钼是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同时也是一种重金属元素。以往对钼的研究主要关注钼缺乏对农作物产量与品质的影响及危害,对钼污染导致的生态风险及应对策略研究较少。本文在分析我国土壤钼污染现状及其生态风险的基础上,... 钼是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同时也是一种重金属元素。以往对钼的研究主要关注钼缺乏对农作物产量与品质的影响及危害,对钼污染导致的生态风险及应对策略研究较少。本文在分析我国土壤钼污染现状及其生态风险的基础上,综述了钼污染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钼对植物的毒害阈值及其影响因子,以及植物对钼污染的耐性机制,并展望了未来土壤-植物系统钼污染的研究方向,以期为土壤钼污染的风险管控及修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 生态风险 毒害阈值 花青素 耐性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砷对冬小麦根系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6
19
作者 刘全吉 孙学成 +2 位作者 谭启玲 苏静君 胡承孝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2期19695-19697,共3页
[目的]研究砷对冬小麦根系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揭示砷对小麦根系的毒害作用与机理。[方法]采用水培试验,设定砷浓度分别为0、5、10、15、20 mg/L,培养30 d,测定小麦根长、根体积和根系活力,分析根系中砷的累积量和养分元素含量。[结果... [目的]研究砷对冬小麦根系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揭示砷对小麦根系的毒害作用与机理。[方法]采用水培试验,设定砷浓度分别为0、5、10、15、20 mg/L,培养30 d,测定小麦根长、根体积和根系活力,分析根系中砷的累积量和养分元素含量。[结果]小麦根系能够累积较高浓度的砷,根系砷含量最高达4 506.11 mg/kg。砷显著抑制了小麦根系总吸收面积、活跃吸收面积、根长、根体积,降低了根系的生物量。溶液砷浓度为5~10 mg/L时,小麦根系中P、K、Mg和Mn、Cu、Zn的含量有增加的趋势;溶液砷浓度为15~20 mg/L时,小麦根系P、Mn、Zn的含量与对照相比均降低。小麦根系N的含量受溶液砷浓度影响不显著,砷显著降低了小麦根系Fe的含量。[结论]砷的毒害作用主要体现在抑制小麦根系生长,降低根系活力及生物量;砷对小麦根系中N、K、Ca和Mg等的含量影响较小,对Fe、Mn、Cu和Zn等微量元素含量影响较大;15~20 mg/L砷处理时,砷与P的竞争作用明显,抑制小麦根系对磷的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养分吸收 根系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州蜜柑花矿质元素含量与果实品质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贵会平 胡承孝 +4 位作者 郑苍松 谭启玲 费甫华 卢梦玲 谭澍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0-13,共4页
在宜昌市夷陵区选77个有代表性的温州蜜柑果园定株取样,测定花中10种矿质元素含量和成熟果实品质,分析花中各矿质元素含量与果实品质各指标间的关系,探讨花营养诊断预测果实品质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花中N、P、Mg含量为弱变异(变异系数≤... 在宜昌市夷陵区选77个有代表性的温州蜜柑果园定株取样,测定花中10种矿质元素含量和成熟果实品质,分析花中各矿质元素含量与果实品质各指标间的关系,探讨花营养诊断预测果实品质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花中N、P、Mg含量为弱变异(变异系数≤10%),K、Fe、Cu、B含量为中变异(10%<变异系数≤20%),Ca、Mn、Zn含量为强变异(变异系数>20%)。花中P、Ca、B含量分别与果实可滴定酸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呈极显著或显著负相关,分别与果实固酸比和可食率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P含量还与果实维生素C含量呈显著负相关;Mn与果实可滴定酸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可食率呈显著负相关;N含量与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呈显著正相关;K含量与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呈显著负相关;Fe含量与果实可滴定酸含量呈显著负相关。花营养诊断可预测果实品质,根据花营养诊断实施适当的中期管理可提高果实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州蜜柑 花营养 果实品质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