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实时灌溉预报与灌溉用水决策支持系统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5
1
作者 谭君位 崔远来 张培青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4,9,共5页
实时灌溉预报与灌溉用水决策支持系统的应用是指导适时适量灌溉,促进灌区节水,推动灌溉管理走向现代化、自动化、智能化的重要手段和主要途径之一。详细介绍了新一代实时灌溉预报及灌溉用水决策支持系统的基本功能、系统结构及主要数学... 实时灌溉预报与灌溉用水决策支持系统的应用是指导适时适量灌溉,促进灌区节水,推动灌溉管理走向现代化、自动化、智能化的重要手段和主要途径之一。详细介绍了新一代实时灌溉预报及灌溉用水决策支持系统的基本功能、系统结构及主要数学模型。与现有的灌溉管理软件相比,本系统具有以下特点:增加了中长期产量、灌溉需水量的预报功能,通过水分生产函数优选灌水方案;不再以每旬的第一天作为固定的预报起始时间,而是以任意一天为基础对未来10d实时灌溉预报;支持用户需求模式,统计用水户的灌溉需求,自动制定配水方案;支持配水人工干预功能,人机交互更灵活、密切。实际应用表明,本系统可实现适时、适量灌溉,为灌区灌溉用水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灌溉预报 决策支持系统 灌溉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机过程的中稻平均单产预测组合模型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汪文超 谭君位 崔远来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56-359,共4页
基于随机过程,将中稻平均单产分离为趋势产量和气候产量,联合运用灰色系统GM(1,1)模型、多元线性回归、自回归模型建立了漳河灌区中稻平均单产预测组合模型。该模型在率定期(1988—2009年)和验证期(2010—2013年)的相对误差均为6%左右,... 基于随机过程,将中稻平均单产分离为趋势产量和气候产量,联合运用灰色系统GM(1,1)模型、多元线性回归、自回归模型建立了漳河灌区中稻平均单产预测组合模型。该模型在率定期(1988—2009年)和验证期(2010—2013年)的相对误差均为6%左右,模型Nash-Sutcliffe效率系数为0.65。其预测结果与传统的直接模拟相比,预测精度有很大提高,与BP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结果基本一致,具有可靠的精度,考虑到该组合模型能给出具体的表达式且预测结果更为稳定,故更利于实际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过程 中稻 平均单产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RYZA 2000模型的鄂北地区水稻水分生产函数构建 被引量:1
3
作者 王丽红 刘路广 +2 位作者 谭君位 陈道英 董苇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74-78,共5页
湖北省北部地区水资源短缺,有限降水难以满足水稻需水量,需要实施灌溉以补充水分。为此,根据长渠灌溉试验站水稻灌溉试验成果,基于ORYZA 2000模型构建了鄂北地区水稻生长模型。根据不同受旱阶段及受旱水平设置了多种受旱方案,利用构建... 湖北省北部地区水资源短缺,有限降水难以满足水稻需水量,需要实施灌溉以补充水分。为此,根据长渠灌溉试验站水稻灌溉试验成果,基于ORYZA 2000模型构建了鄂北地区水稻生长模型。根据不同受旱阶段及受旱水平设置了多种受旱方案,利用构建的模型模拟分析了不同受旱方案水稻需水量和产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受旱程度的增加,水稻需水量与产量呈现降低的变化趋势。在模拟成果分析基础上,根据最小二乘法原理,计算分析得到了Jensen模型中不同生育阶段敏感系数,构建了鄂北地区水稻水分生产函数,对指导当地水稻灌溉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北地区 水稻 受旱方案 ORYZA 2000模型 需水量 水分生产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西北旱区加工番茄需水量时空变异特征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郑茹月 任前 +2 位作者 谢琪 谭君位 黄冠华 《灌溉排水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7期39-47,共9页
【目的】探究中国西北旱区加工番茄需水量的时空变异特征。【方法】根据西北旱区40个典型气象站点1985—2014年气象资料,基于作物系数法和水量平衡原理,计算并分析了研究区加工番茄不同生育阶段及全生育期实际腾发量(ET_(c))和灌溉需水... 【目的】探究中国西北旱区加工番茄需水量的时空变异特征。【方法】根据西北旱区40个典型气象站点1985—2014年气象资料,基于作物系数法和水量平衡原理,计算并分析了研究区加工番茄不同生育阶段及全生育期实际腾发量(ET_(c))和灌溉需水量(I_(c))时空变异规律。【结果】①西北旱区加工番茄全生育期ET_(c)和I_(c)从西向东大致呈低-高-低的变化特征,新疆东部、甘肃和宁蒙区西北部ET_(c)和I_(c)呈高值,且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性;②新疆、甘肃和宁蒙区加工番茄全生育期年均ET_(c)分别为460.98~1202.69、591.14~749.92、530.63~878.66 mm,年均I_(c)分别为187.21~1180.98、508.69~702.97、354.94~851.14 mm;③西北旱区加工番茄全生育期ET_(c)和I_(c)在1985—2014年总体均呈增加趋势(0~30.0 mm/10 a),其中新疆和甘肃地区平均ET_(c)和I_(c)呈显著增加趋势,而宁蒙区平均ET_(c)呈不显著增加趋势,且I_(c)年际间变化趋势不明显。【结论】西北旱区加工番茄生育期ET_(c)和I_(c)呈现强烈的时空变异特征,在气候变化环境下迫切需要大力推进节水灌溉技术、加强水资源优化调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需水量 加工番茄 实际腾发量 时空变异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未来降水的南方水稻灌溉风险决策节水效果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曹静静 罗玉峰 +3 位作者 崔远来 谭君位 罗童元 刘梦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44-148,共5页
提高降雨利用率是节约灌溉用水的一种有效途径。提出了一种考虑未来降水的灌溉风险决策方法,以广西青狮潭灌区为例验证这一方法的节水效果。收集了桂林站2013-2014两年早稻和晚稻生育期逐日对未来7d的气象预报数据和相应时段的气象观测... 提高降雨利用率是节约灌溉用水的一种有效途径。提出了一种考虑未来降水的灌溉风险决策方法,以广西青狮潭灌区为例验证这一方法的节水效果。收集了桂林站2013-2014两年早稻和晚稻生育期逐日对未来7d的气象预报数据和相应时段的气象观测数据,推求了两年淹灌和间歇灌溉两种灌溉模式下采用常规灌溉决策和风险灌溉决策的灌溉制度,并分析了风险决策的节水效果。结果表明,早稻和晚稻平均降低灌水量23.5和21.9mm,节水分别为38.3%和6.7%。采用风险决策可以避免因灌后遇雨造成的灌水浪费,从而减少灌溉用水量、排水量以及灌水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决策 灌溉预报 天气预报 节水灌溉 灌溉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北地区水稻适宜灌溉模式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刘路广 吴瑕 +2 位作者 谭君位 张建涛 曹俊龙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79-84,共6页
针对鄂北地区干旱现状,采用长渠灌溉试验站水稻试验成果,对ORYZA模型进行了率定与验证。利用ORYZA模型模拟评价了中蓄、浅灌和湿润3种现行灌溉模式。针对现行灌溉模式存在问题,根据不同灌溉下限和灌水定额设置了不同方案,采用模型对不... 针对鄂北地区干旱现状,采用长渠灌溉试验站水稻试验成果,对ORYZA模型进行了率定与验证。利用ORYZA模型模拟评价了中蓄、浅灌和湿润3种现行灌溉模式。针对现行灌溉模式存在问题,根据不同灌溉下限和灌水定额设置了不同方案,采用模型对不同方案进行了优化分析,提出了鄂北地区水稻适宜的灌溉模式:蓄水深度为60 mm;返青期和抽穗开花期灌溉下限为0,黄熟期自然落干,其他生育阶段灌溉下限设定为耕作层土壤饱和含水率的80%;灌水定额为30~40 mm/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 灌溉模式 优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方低山丘陵区滴灌葡萄蒸发蒸腾量实时预报
7
作者 吕成长 谭君位 +1 位作者 陈苏春 崔远来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7-52,共6页
以浙江低山丘陵区永康灌溉试验站为背景,运用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分析了永康长系列参考作物腾发量ET0及其变化规律,建立了ET0实时预报模型,并分析了参数A0取值方法对预报精度的影响。采用双作物系数法确定了滴灌葡萄逐日作物系数,... 以浙江低山丘陵区永康灌溉试验站为背景,运用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分析了永康长系列参考作物腾发量ET0及其变化规律,建立了ET0实时预报模型,并分析了参数A0取值方法对预报精度的影响。采用双作物系数法确定了滴灌葡萄逐日作物系数,建立了滴灌葡萄蒸发蒸腾量实时预报模型。运用实测的土壤含水率资料,根据水量平衡原理分析计算葡萄实际蒸发蒸腾量,与模型的预报值比较表明所建立的模型及其参数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预报 作物系数 参考作物腾发量 蒸发蒸腾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