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程度近视患者LASIK术后干眼症对比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谭华霞 武正清 《临床眼科杂志》 2013年第1期77-80,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程度近视患者在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后不同时间干眼的发生情况。方法对本院眼科行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的患者,低度近视﹑中度近视﹑高度近视各50例(100只眼)在行LASIK术后1周、1、3、6个月作干眼症调查,泪膜... 目的观察不同程度近视患者在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后不同时间干眼的发生情况。方法对本院眼科行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的患者,低度近视﹑中度近视﹑高度近视各50例(100只眼)在行LASIK术后1周、1、3、6个月作干眼症调查,泪膜破裂时间(BUT)及Schirmer泪液分泌检查(SIT)。结果术后6个月内干眼的发生率低度近视组﹑中度近视组与高度近视组比较P<0.05,差异均有显著意义,低度近视组与中度近视组比较P>0.05,差别无显著差异。术后1个月内BUT:低度近视组﹑中度近视组分别与高度近视组比较P<0.05,差别均有显著意义,低度近视组与中度近视组比较P>0.05,差别无显著意义。不同程度近视组组内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BUT比较:三组在术后1周﹑1个月分别与术前比较P<0.05,差异均有显著意义。术后3个月内SIT:低度近视组﹑中度近视组分别与高度近视组比较P<0.05,差别均有显著意义,低度近视组与中度近视组比较P>0.05,差异无显著意义。不同程度近视组组内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SIT比较:低度近视组﹑中度近视组在术后1周﹑1个月分别与术前比较P<0.05,差异均有显著意义。高度近视组在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分别与术前比较P<0.05,差异均有显著意义。结论不同程度近视患者在LASIK术后干眼的发生是有差别的,近视度数越高,干眼的发生越严重,持续时间也越长,但最终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缓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程度近视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干眼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前节OCT辅助PTK治疗角膜浅层病变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2
作者 谭华霞 杜玲芳 +2 位作者 何芳 宋伟琼 周丽丽 《临床眼科杂志》 2020年第4期347-349,共3页
目的探讨眼前节相干光层析成像术(OCT)辅助治疗性角膜光学切削术(PTK)治疗角膜浅层病变的疗效。方法分析在我院经眼前节OCT辅助PTK治疗的角膜浅层病变患者15例(20只眼)的临床资料。术前均行眼前节OCT检查,判断病变的形态和深度,指导PTK... 目的探讨眼前节相干光层析成像术(OCT)辅助治疗性角膜光学切削术(PTK)治疗角膜浅层病变的疗效。方法分析在我院经眼前节OCT辅助PTK治疗的角膜浅层病变患者15例(20只眼)的临床资料。术前均行眼前节OCT检查,判断病变的形态和深度,指导PTK削融方案的制定,并对术前、术后6个月内的角膜上皮愈合情况、裸眼视力(UCVA)、最佳矫正视力(BCVA)、角膜病变深度、角膜厚度、并发症等进行观察。结果所有患者的角膜浅层病变在安全范围内均得到了有效切削,术后1、3、6个月UCVA及BCVA较术前均有显著提高(P<0.05),术后3个月较术后1个月UCVA和BCVA均有显著提高(P<0.05),术后6个月患者UCVA和BCVA基本稳定。未见原发病复发及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结论眼前节OCT能对角膜浅层病变进行准确的检测,从而指导PTK治疗,术后效果好,并发症少。眼前节OCT辅助PTK治疗角膜浅层病变具有安全性和有效性,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前节相干光层析成像术 治疗性角膜光学切削术 角膜浅层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CL植入术与ICL植入联合LASEK术治疗超高度近视合并散光患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8
3
作者 杜玲芳 谭华霞 +3 位作者 何芳 宋伟琼 周小平 高娜 《临床眼科杂志》 2019年第6期518-522,共5页
目的探讨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TICL植入术)与ICL植入联合个体化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K)治疗超高度近视合并散光患者的有效性、稳定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观察2012年1月至2016年8月期间在我院行有晶... 目的探讨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TICL植入术)与ICL植入联合个体化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K)治疗超高度近视合并散光患者的有效性、稳定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观察2012年1月至2016年8月期间在我院行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超高度近视合并散光患者78例(151只眼),其中A组46例(90只眼)接受TICL植入术;B组32例(61只眼)接受ICL植入并于3个月后在我院采用个体化LASEK术进行补矫,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半年、1年、2年的屈光度、裸眼视力(UCVA)、最佳矫正视力(BSCVA)、角膜内皮细胞计数、眼压及视觉质量等。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的屈光度、UCVA、BSCVA均明显改善,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UCVA、 BSCVA、屈光稳定性略低于B组(P<0.05),而残余散光高于B组(P<0.05)。患者术后2年角膜内皮细胞计数较术前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访过程中眼压正常,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有部分患者因人工晶状体散光轴的旋转导致视力的不稳和视觉质量的下降,但无干眼症状。B组患者视力的稳定性更好,但是部分患者的干眼症状一直持续。随访2年所有患者均未发生瞳孔阻滞性青光眼和晶状体前囊膜下混浊等并发症,安全性可靠。结论 TICL植入术与ICL植入联合个体化LASEK手术治疗超高度近视合并散光的患者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屈光状态,有效提高患者的裸眼视力,改善视觉质量,且安全可靠。ICL植入联合个体化LASEK手术后视力的稳定性更好可作为对视力要求更高的患者的首选;眼表状况欠佳,有明显干眼症状的患者TICL植入术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度近视 TICL植入术 ICL植入术 LASEK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秒激光和角膜板层刀制瓣LASIK术后临床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5
4
作者 何芳 谭华霞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7年第11期2120-2122,共3页
目的:观察飞秒激光和角膜板层刀制瓣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本院眼视光中心行飞秒激光和角膜板层刀制瓣LASIK术的近视患者各50例100眼在术后1、3、6mo做裸眼视力、残余屈光度、干眼症调查、高阶像差检... 目的:观察飞秒激光和角膜板层刀制瓣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本院眼视光中心行飞秒激光和角膜板层刀制瓣LASIK术的近视患者各50例100眼在术后1、3、6mo做裸眼视力、残余屈光度、干眼症调查、高阶像差检查。结果:两组的裸眼视力及残留屈光度在术后6mo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眼症状调查显示:术后1、3mo,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mo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3、6mo高阶像差与术前对比均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mo水平彗差、垂直彗差及球差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6mo水平彗差、垂直彗差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飞秒激光制瓣LASIK术球差变化值小于角膜板层刀制瓣LASIK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飞秒激光制瓣LASIK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稳定的手术方式,干眼症发生率低,术后视觉质量更优于角膜板层刀制瓣LASI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秒激光 干眼症 视力 高阶像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基本型间歇性外斜视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何芳 谭华霞 +1 位作者 宋伟琼 杜玲芳 《临床眼科杂志》 2014年第6期524-526,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基本型间歇性外斜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基本型间歇性外斜视患者分为两组,A组行单眼外直肌退后加内直肌缩短术,B组行双眼外直肌等量退后手术,对所有患者在术前、术后进行眼位\三级视功能检查,所得结果进行...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基本型间歇性外斜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基本型间歇性外斜视患者分为两组,A组行单眼外直肌退后加内直肌缩短术,B组行双眼外直肌等量退后手术,对所有患者在术前、术后进行眼位\三级视功能检查,所得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A组40例患者术后眼位正位率为70%;B组40例患者术后眼位正位率9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I级、II级功能的恢复率虽高于A组,但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III级功能的恢复率高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双眼外直肌等量退后手术治疗基本型间歇性外斜视优于行单眼外直肌退后加内直肌缩短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型间歇性外斜视 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准分子激光视角膜原位磨镶术治疗儿童高度屈光参差性弱视的效果探析 被引量:2
6
作者 林鹏飞 谭华霞 《当代医药论丛》 2016年第8期10-11,共2页
目的:探讨用准分子激光视角膜原位磨镶术治疗儿童高度屈光参差性弱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近年来在我院进行准分子激光视角膜原位磨镶手术的80例高度屈光参差性弱视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院对这些患儿均使用准分子激光视角膜... 目的:探讨用准分子激光视角膜原位磨镶术治疗儿童高度屈光参差性弱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近年来在我院进行准分子激光视角膜原位磨镶手术的80例高度屈光参差性弱视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院对这些患儿均使用准分子激光视角膜原位磨镶术进行治疗,然后观察其治疗的效果。结果:这80例患儿在接受手术治疗后,其裸眼视力、最佳戴镜矫正视力、三级视功能以及双眼不等像等指标均明显优于进行手术前,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用准分子激光视角膜原位磨镶术治疗儿童高度屈光参差性弱视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地改善患儿的视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分子激光视角膜原位磨镶术 屈光参差性弱视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