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府逐瘀汤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大鼠骨髓源内皮祖细胞衰老及p53、SIRT1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9
1
作者 刘芸 谢雪娇 +6 位作者 张瑶 谢辉 郭宗耀 张秋雁 梁昊 何莉 杨漾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8期38-43,共6页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大鼠骨髓源内皮祖细胞(EPCs)衰老及对p53、SIRT1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抗衰老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EPCs,加入100 nmol/L AngⅡ诱导细胞衰老,建立EPCs衰老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大鼠骨髓源内皮祖细胞(EPCs)衰老及对p53、SIRT1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抗衰老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EPCs,加入100 nmol/L AngⅡ诱导细胞衰老,建立EPCs衰老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miR-34a抑制剂组、血府逐瘀汤5%药物血清组、血府逐瘀汤10%药物血清组、血府逐瘀汤15%药物血清组。β-半乳糖苷酶染色法检测内皮祖细胞衰老,Western blot检测EPCs中p53蛋白、SIRT1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EPCs衰老数量明显增多(P<0.01),p53蛋白表达量明显升高(P<0.01),SIRT1蛋白表达量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miR-34a抑制剂组和5%、10%、15%药物血清组EPCs衰老数量显著减少(P<0.01),miR-34a抑制剂组和10%、15%药物血清组p53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P<0.01),miR-34a抑制剂组和10%、15%药物血清组SIRT1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P<0.01);与miR-34a抑制剂组比较,5%、10%、15%药物血清组EPCs衰老数量显著增多(P<0.05,P<0.01),p53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P<0.01),SIRT1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1);与5%药物血清组比较,10%、15%药物血清组EPCs衰老数量明显减少(P<0.01),p53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SIRT1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与10%药物血清组比较,15%药物血清组EPCs衰老数量明显减少(P<0.01),p53蛋白表达差异不明显,SIRT1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1)。结论血府逐瘀汤能延缓EPCs的衰老,可明显降低衰老EPCs中p53蛋白的表达,显著增加衰老EPCs中SIRT1蛋白的表达,其中以15%药物血清组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府逐瘀汤 血管紧张素Ⅱ 内皮祖细胞 细胞衰老 P53 SIRT1 蛋白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42-3p对人乳腺上皮细胞MCF-10A增殖及乳蛋白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谢雪娇 栾生 +4 位作者 王媛 张莉 崔英俊 王春梅 李庆章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680-1685,共6页
MicroRNAs(miRNAs)是一类长度约为22nt的非编码的调控性小RNA,在诸多生命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如参与调控细胞的增殖、分化、凋亡及肿瘤的发生发展。本试验应用脂质体转染技术抑制miR-142-3p在人乳腺上皮细胞的表达。试验采用实时荧光定... MicroRNAs(miRNAs)是一类长度约为22nt的非编码的调控性小RNA,在诸多生命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如参与调控细胞的增殖、分化、凋亡及肿瘤的发生发展。本试验应用脂质体转染技术抑制miR-142-3p在人乳腺上皮细胞的表达。试验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ting、细胞增殖分析等技术,探索miR-142-3p对人乳腺上皮细胞增殖及乳蛋白合成的影响。结果显示,miR-142-3p沉默后,催乳素受体(prolactin receptor,PRLR)蛋白表达增强,同时,相关通路蛋白AKT、mTOR、STAT5、cyclinD1表达量均增加,细胞增殖能力增强。结果表明,在人乳腺上皮细胞中,miR-142-3p的沉默使PRLR蛋白表达量升高,通过调控AKT、mTOR、STAT5、cyclinD1相关通路蛋白而促进乳蛋白质的合成和乳腺上皮细胞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42-3p 催乳素受体 乳腺发育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郭振球教授对脑卒中辨病论治和辨证论治相结合的临床思维规律 被引量:1
3
作者 周德生 黄政德 +2 位作者 谢雪娇 胡华 王佳君 《甘肃中医》 2011年第6期14-16,共3页
通过总结郭振球教授治疗脑卒中的经验,论述在脑卒中的治疗过程中应以中医基础理论体系为纲领,微观辨证与宏观辨证相结合,辨病论治与辨证论治相结合,中医诊断与西医诊断相结合进行治疗。
关键词 脑卒中 辨病论治 辨证论治 郭振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运用逻辑思维克服英译汉中的翻译腔现象(英文) 被引量:1
4
作者 谢雪娇 徐畔 《海外英语》 2013年第8X期154-155,157,共3页
英语和汉语是现今世界使用最为广泛的两种语言,因此英汉翻译成为翻译中的主要类型。翻译腔主要由缺乏对原始文本理解造成,它会导致翻译的尴尬和不连贯。翻译腔已经成为英汉翻译中的主要问题。在该文中,笔者对翻译腔和逻辑思维在翻译中... 英语和汉语是现今世界使用最为广泛的两种语言,因此英汉翻译成为翻译中的主要类型。翻译腔主要由缺乏对原始文本理解造成,它会导致翻译的尴尬和不连贯。翻译腔已经成为英汉翻译中的主要问题。在该文中,笔者对翻译腔和逻辑思维在翻译中的角色进行了仔细观察和详细分析。为了展示逻辑思维在英汉翻译中的应用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列举了一些例子来阐释为什么以及怎样用逻辑思维避免翻译腔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腔 逻辑思维 英汉翻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38对小鼠乳腺发育及泌乳功能的影响
5
作者 李丹 王杰 +2 位作者 谢雪娇 李庆章 王春梅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23-227,共5页
microRNAs(miRNAs)在各种类型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miR-138参与乳腺发育周期过程中细胞增殖分化的调控。试验以小鼠为动物模型,尾静脉注射miR-138基因抑制剂,应用幼鼠体重称重法,检测miR-138抑制后乳腺泌乳量变化;应... microRNAs(miRNAs)在各种类型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miR-138参与乳腺发育周期过程中细胞增殖分化的调控。试验以小鼠为动物模型,尾静脉注射miR-138基因抑制剂,应用幼鼠体重称重法,检测miR-138抑制后乳腺泌乳量变化;应用电子显微镜等技术观测乳腺组织形态变化,抑制miR-138后,小鼠乳腺上皮细胞增加,乳汁分泌量增加;抑制miR-138后,观察小鼠乳腺组织超微结构可发现,乳腺细胞的代谢活动增强;收集尾静脉注射miR-138抑制剂的小鼠乳汁,检测发现其乳糖、乳中酪蛋白含量均有所增高。研究认为,miR-138可刺激乳腺上皮细胞增殖,增加乳腺发育泌乳过程中乳的分泌,并且调控乳汁中重要成分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38 乳腺发育 泌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42-3p对小鼠泌乳量、乳成分及乳腺组织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栾生 谢雪娇 +3 位作者 郝雨蒙 王媛 王春梅 李庆章 《中国乳品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3-15,共3页
MicroRNA(miRNA)是一类长度约18~25个核苷酸序列的非编码小分子RNA,miR-142-3p能通过调控靶基因表达,来调控乳腺发育和泌乳。通过尾静脉注射实验技术,改变miR-142-3p在小鼠乳腺组织中的表达量,观察记录48h内泌乳量的变化,使用... MicroRNA(miRNA)是一类长度约18~25个核苷酸序列的非编码小分子RNA,miR-142-3p能通过调控靶基因表达,来调控乳腺发育和泌乳。通过尾静脉注射实验技术,改变miR-142-3p在小鼠乳腺组织中的表达量,观察记录48h内泌乳量的变化,使用乳成分分析仪、光镜技术检测和观察miR-142-3p对小鼠乳汁成分和乳腺组织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miR-142-3p过表达后,泌乳量降低、乳品质下降、泌乳期乳腺组织中腺泡数量减少,腺泡体积变小。miR-142-3p沉寂后,泌乳量增加、乳品质提高、泌乳期乳腺组织中腺泡数量增加,腺泡体积增大。研究表明,miR-142-3p对乳腺发育、泌乳以及乳品质具有负向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42-3p 泌乳量 乳成分 乳腺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rong-field response time and its implications on attosecond measurement
7
作者 Chao Chen Jiayin Che +3 位作者 Xuejiao Xie Shang Wang Guoguo Xin Yanjun Chen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3期16-23,共8页
To measure and control the electron motion in atoms and molecules by the strong laser field on the attosecond time scale is one of the research frontiers of atomic and molecular photophysics. It involves many new phen... To measure and control the electron motion in atoms and molecules by the strong laser field on the attosecond time scale is one of the research frontiers of atomic and molecular photophysics. It involves many new phenomena and processes and raises a series of questions of concepts, theories, and methods. Recent studies show that the Coulomb potential can cause the ionization time lag(about 100 attoseconds) between instants of the field maximum and the ionization-rate maximum. This lag can be understood as the response time of the electronic wave function to the strong-field-induced ionization event. It has a profound influence on the subsequent ultrafast dynamics of the ionized electron and can significantly change the time–frequency properties of electron trajectory(an important theoretical tool for attosecond measurement). Here,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response time and its implications on attosecond measurement are briefly introduc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sponse time strong-field ionization Coulomb effect attosecond measurem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