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迷迭香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1
作者 谢阳姣 时显芸 何志鹏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951-2952,共2页
综述了有关迷迭香的化学成分及其提取、迷迭香的应用及人工种植等各方面的研究成果,并对其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迷迭香 化学成分 应用 种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瑶族医药传承瓶颈及对策 被引量:3
2
作者 谢阳姣 闫国跃 +2 位作者 冯秋瑜 符标芳 李耀燕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年第1期147-148,共2页
瑶族医药是瑶族人民在历史长河中不断与疾病作斗争的智慧结晶,是瑶族文化的瑰宝,也是中华民族共同的宝贵遗产。她以其独具民族特色的诊治方法及良好疗效,成为我国瑶族地区防病治病的重要社会卫生资源,在瑶族地区卫生保健事业中发挥着重... 瑶族医药是瑶族人民在历史长河中不断与疾病作斗争的智慧结晶,是瑶族文化的瑰宝,也是中华民族共同的宝贵遗产。她以其独具民族特色的诊治方法及良好疗效,成为我国瑶族地区防病治病的重要社会卫生资源,在瑶族地区卫生保健事业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但由于种种原因,瑶族医药的发掘整理和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落后于藏、蒙、维、傣、朝、壮等民族医药的发展,目前尚未获得执业医师开考及招生资格,其发展受到政策及教育平台等各方面的制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瑶族医药 传承 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玄参种子特性及种苗繁育技术 被引量:4
3
作者 谢阳姣 何志鹏 《农业科技通讯》 2012年第4期195-197,共3页
介绍了苦玄参种子的特性及种苗繁育技术。苦玄参种子细小,千粒重约为0.0708g,种子发芽对外界环境变化敏感,种苗繁育比较困难,田间出苗率低。苦玄参种苗繁育需要注意苗圃地的选择,苗圃土壤以沙壤土或壤土较好。田间管理主要注意水分和温... 介绍了苦玄参种子的特性及种苗繁育技术。苦玄参种子细小,千粒重约为0.0708g,种子发芽对外界环境变化敏感,种苗繁育比较困难,田间出苗率低。苦玄参种苗繁育需要注意苗圃地的选择,苗圃土壤以沙壤土或壤土较好。田间管理主要注意水分和温度的管理,做到保持苗圃地土壤湿润但不过涝,温度控制在20℃~35℃。苦玄参种子为需光型种子,种苗繁育时注意让苗圃地有一定的光照,但光照强度不宜过高,在强光下需适当遮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玄参 种子 种苗 繁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瑶族健康长寿的养生内涵初探 被引量:1
4
作者 谢阳姣 杨帆 +1 位作者 吴梦丽 李彤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年第2期81-82,147,共3页
人口老龄化已成为世界性问题,根据联合国统计的数据,1950年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仅占世界人口的5.1%,至2015年这一比例增加至8.3%,预计到21世纪末,这一比例将增至22.7%,甚至有可能达到30%[1]。同时,世界人口健康状况在不断下降,据世界卫... 人口老龄化已成为世界性问题,根据联合国统计的数据,1950年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仅占世界人口的5.1%,至2015年这一比例增加至8.3%,预计到21世纪末,这一比例将增至22.7%,甚至有可能达到30%[1]。同时,世界人口健康状况在不断下降,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全球性调查显示,全世界真正健康的人仅为5%,经医生检查确诊为病人的占20%,剩下的75%处于亚健康状态[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瑶族 长寿 养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瑶医药产业发展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侯小涛 谢阳姣 +3 位作者 谢堂贵 郝二伟 王硕 邓家刚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年第2期117-120,共4页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中国经济对外开放的日益深入,中医药民族医药产业作为我国医药行业最大的自主知识产权,成为我国医药行业新的增长点和支柱。同时,随着世界人口总量的增长、社会老龄化程度的提高、新兴国家城市化的加速,以人为本的...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中国经济对外开放的日益深入,中医药民族医药产业作为我国医药行业最大的自主知识产权,成为我国医药行业新的增长点和支柱。同时,随着世界人口总量的增长、社会老龄化程度的提高、新兴国家城市化的加速,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观、重视生活质量的消费观、崇尚自然的医疗保健观日益深入人心,人类对医疗认识观念的转变,将进一步促进中医药民族医药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秀县 瑶医药 产业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瑶族经典老班药配伍规律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闫国跃 李彤 +4 位作者 白燕远 谢阳姣 杨继峰 符标芳 马艳 《中国民间疗法》 2022年第14期30-32,共3页
“老班药”是瑶族医药最具代表性的经典瑶药,由于瑶族没有本民族文字,瑶医用药经验主要以口传心记方式传承,瑶族各族系语言及用药经验不尽相同,“老班药”的临床配伍规律至今未得到深入研究,更是缺乏统一的标准与规范,学术争论不断,也... “老班药”是瑶族医药最具代表性的经典瑶药,由于瑶族没有本民族文字,瑶医用药经验主要以口传心记方式传承,瑶族各族系语言及用药经验不尽相同,“老班药”的临床配伍规律至今未得到深入研究,更是缺乏统一的标准与规范,学术争论不断,也影响了瑶医药学术水平的提高和临床推广应用。该文针对瑶药方剂组方理论、组方特点、方剂的配伍、方剂的组成结构及变化等方面阐述“老班药”的配伍规律,为统一瑶药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瑶医 老班药 配伍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瑶族医学史》教材建设探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李耀燕 谢阳姣 +2 位作者 白燕远 庞宇舟 李彤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年第4期119-121,共3页
瑶族医药是我国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简单、便捷而又灵验的诊疗方法和丰富而功效确切的野生药用资源,是我国传统医药宝库中的瑰宝。为传承和发扬瑶族医药,培养高层次的瑶医药人才,广西中医药大学于2013年组织专家编写了本科专... 瑶族医药是我国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简单、便捷而又灵验的诊疗方法和丰富而功效确切的野生药用资源,是我国传统医药宝库中的瑰宝。为传承和发扬瑶族医药,培养高层次的瑶医药人才,广西中医药大学于2013年组织专家编写了本科专用高等学校瑶医学专业系列教材,该套教材包括《瑶医药学概论》《瑶族医学史》《瑶医医道纲纪》《瑶医生道》《瑶医诊道》《瑶医病道》《瑶医药道》《瑶医方道》《瑶医治道》《瑶医打道》《瑶医神气道》,共11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瑶族医学史 教材建设 学科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院校瑶医学教材建设探索
8
作者 李彤 冯秋瑜 +4 位作者 李耀燕 张曼 闫国跃 白燕远 谢阳姣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年第3期111-112,共2页
广西中医药大学于2010年成立了瑶医药学院,承担瑶医药的挖掘整理、传承传播、对外交流及人才培养的工作。2012年,瑶医药学院启动全国高等院校瑶医学教材编写工作。经过3年多的调研、实地考察和组织编写,瑶医学教材拟在2015年年底出... 广西中医药大学于2010年成立了瑶医药学院,承担瑶医药的挖掘整理、传承传播、对外交流及人才培养的工作。2012年,瑶医药学院启动全国高等院校瑶医学教材编写工作。经过3年多的调研、实地考察和组织编写,瑶医学教材拟在2015年年底出版。本文拟对瑶医学教材的建设进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瑶医 教材建设 问题 工作思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己薄层鉴别法优化及不同部位化学成分差异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杨帆 黄旭 +2 位作者 吴梦丽 高慧 谢阳姣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年第2期45-48,共4页
[目的]建立防己药材薄层色谱鉴别法,分析防己不同部位化学成分差异,为防己药材的鉴定和高效利用提供方法和参考。[方法]对2015版药典中的防己薄层色谱法进行优化,建立优化的防己药材鉴别方法,并对防己药材不同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差... [目的]建立防己药材薄层色谱鉴别法,分析防己不同部位化学成分差异,为防己药材的鉴定和高效利用提供方法和参考。[方法]对2015版药典中的防己薄层色谱法进行优化,建立优化的防己药材鉴别方法,并对防己药材不同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差异分析。[结果]以硅胶G为薄层板,乙酸乙酯-丙酮-甲醇-5%氨水(7∶1∶0.7∶0.3)为展开剂,稀碘化铋钾为显色剂,点样量8μl,25℃展开;在该条件下,防己根和茎均可见7个化学成分,叶可见6个化学成分,茎与根有5个相同的化学成分,均含有主要化学成分粉防己碱和防己诺林碱;叶仅含有微量的粉防己碱;各个斑点之间颜色深浅和斑点大小均有差异。[结论]该薄层色谱法操作简便、准确、可靠,能有效鉴别防己药材不同部位的化学成分;根、茎、叶在化学成分类别和含量上均存在差异,可对其功效差异进一步研究,为防己药材的高效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己 薄层色谱法 不同部位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花茶不同部位化学成分差异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高慧 何秋梅 +7 位作者 闫国跃 李耀燕 姚涵雅 天亮 刘博 苏宏新 阿里穆斯 谢阳姣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4期9539-9548,共10页
目的比较防普、越南、大叶金花茶叶、花两个部位化学指纹图谱差异,分析其化学成分类型及部分有效成分含量差异,为合理开发和利用金花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UPLC)建立防普、... 目的比较防普、越南、大叶金花茶叶、花两个部位化学指纹图谱差异,分析其化学成分类型及部分有效成分含量差异,为合理开发和利用金花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UPLC)建立防普、越南、大叶金花茶叶和花的化学指纹图谱;利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计算不同部位共有峰和相似度,并分析各部位特征峰;利用SPSS23.0,采用成对样本t检验,对叶和花间不同化学成分含量差异进行比较。结果在320和210nm波长下,防普金花茶叶和花的相似度分别为0.504、0.054;越南金花茶叶和花的相似度分别为0.151、0.478;大叶金花茶叶和花的相似度分别为0.069、0.748, 3个品种金花茶的叶和花相似度均较低。防普金花茶花中金丝桃苷、叶中二氢槲皮素含量最高且花和叶中绿原酸、二氢槲皮素、水杨酸、芹菜素含量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越南金花茶花中牡荆素、叶中水杨酸含量最高,且叶和花中绿原酸、牡荆素、水杨酸、芹菜素含量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大叶金花茶花中牡荆素、叶中二氢槲皮素含量最高,且花和叶中没食子酸、表儿茶素含量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结论 3个品种金花茶叶和花化学成分和含量均存在显著差异,叶和花在药理活性和功效上各有侧重,药用和食用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筛选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花茶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 指纹图谱 化学成分 药食同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离子阱高分辨质谱法检测2种金花茶叶化学成分 被引量:7
11
作者 姚涵雅 闫国跃 +4 位作者 高慧 李耀燕 白燕远 董志鹏 谢阳姣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4期8091-8100,共10页
目的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离子阱高分辨质谱法(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quadrupole-electrostatic field orbitrap high resolution mass spectrometry,UPLC-Q-Orbitrap HRMS)建立防城金花茶和越南金... 目的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离子阱高分辨质谱法(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quadrupole-electrostatic field orbitrap high resolution mass spectrometry,UPLC-Q-Orbitrap HRMS)建立防城金花茶和越南金花茶叶主要化学成分的分析与鉴定方法。方法样品采用ACQUITY UPLC?HSS T3色谱柱分离,以0.1%甲酸乙腈-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流速0.300 mL/min,柱温35℃,梯度洗脱,在正负离子模式下采集数据,根据高分辨质谱提供的精确相对分子质量和碎片离子信息,结合ChemSpider、mzVault、mzCloud质谱数据库和相关文献报道对金花茶叶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结果从金花茶叶中共确认180个化学成分,包含了28个黄酮类化合物,9个苯丙素类化合物,15个萜类化合物,3个生物碱类化合物和128个其他类成分。结论应用UPLC-Q-Orbitrap HRMS结合数据库可实现对金花茶主要化学成分的分析鉴定,为进一步研究金花茶的全面质量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花茶 化学成分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离子阱高分辨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城金花茶叶片表型多样性及化学成分关联表型性状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何秋梅 高慧 +5 位作者 李耀燕 闫国跃 白燕远 姚涵雅 邓家刚 谢阳姣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3311-3319,共9页
目的基于表型性状及化学成分,分析防城金花茶叶片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并采用相关分析法,筛选与化学成分关联的表型性状。方法通过叶片表型直接观察法和超高效液相色谱(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UPLC)指纹图谱检测方法,... 目的基于表型性状及化学成分,分析防城金花茶叶片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并采用相关分析法,筛选与化学成分关联的表型性状。方法通过叶片表型直接观察法和超高效液相色谱(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UPLC)指纹图谱检测方法,基于液相色谱峰数量和面积,采用主成分分析、相关分析方法对防城金花茶遗传多样性、表型性状和化学成分关联性状进行评价。结果防城金花茶叶片各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程度均较高,非数值型性状变异系数较高的为叶形(103.570%)、叶色(103.711%);数值型性状变异系数较高的为叶片总数(54.190%)和产量(57.140%)。每个株系所含的化学成分种类不尽相同,多样性指数最低的为表儿茶素(0.310),最高的为19-去甲睾酮(2.068),相对于其他已知化学成分含量,马钱苷含量最高。多数化学成分与叶尾和叶脉有显著相关性;叶面积、叶柄及叶长宽比与极少数成分有相关性,其中叶尾渐尖、叶脉浅且细脉少、叶面积较大者,多数化学成分含量较高。结论防城金花茶叶片遗传多样性丰富,不同株系化学成分存在较大差异,可通过叶面积大小、叶尾形状、叶脉深浅、细脉多少筛选多数化学成分含量高的株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城金花茶 表型性状 遗传多样性 关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