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环丙沙星在地下水灌区土壤的吸附解吸特征
- 1
-
-
作者
黄爽兵
谢遵滨
轩晨飞
钱永
-
机构
油气地球化学与环境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质调查局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
出处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1-98,共8页
-
基金
中国地质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SK202303)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DD20230423)
河北自然科学基金项目(D2018504005)。
-
文摘
为了更全面认识环丙沙星(CIP)在不同背景土壤中的迁移特性,在华北平原地下水灌溉农田区选择有机质组成特征和理化性质显著的两处土壤样品,从动力学和热力学两方面研究CIP在土壤中的吸附-解吸机制。结果显示,动力学实验数据更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等温模式呈非线性特征、Langmuir模型拟合效果最优。吸附动力学常数(K_(2),8 772.64 vs 2 846.37 g/(mg·h))、吸附平衡速率常数(Kl,0.113 vs 0.094 L/mol)及最大吸附量(Q_(m),5 033 vs 3 167 mg/kg)参数均呈现出献县样品大于正定样品,指示献县土壤更快的吸附速率和更大的吸附容量。相应地,解吸实验得到的解吸率(5.98%vs 8.07%)、最大解吸量(6 592 vs 7 564 mg/kg)及由热力学计算所得吸附自由能ΔG(-25.08 vs-23.00 kJ/mol)大小均一致反映出献县土壤相较正定土壤对CIP的吸附性能更强。综合实验研究结果和光谱特征、理化参数特征分析得出,献县土壤的高分子、高芳香性和多官能团的腐殖质成分以及更高黏粒含量是其吸附性能整体表现更强的重要因素,腐殖质分子的疏水作用和静电作用等物理吸附机制可能对献县土壤吸附CIP起到更加积极的作用。
-
关键词
农田土壤
地下水灌溉
环丙沙星
吸附解吸
华北平原
-
Keywords
farmland soil
groundwater irrigation
ciprofloxacin
adsorb-desorption
North China Plain
-
分类号
X5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