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因子对盘锦湿地芦苇生态系统土壤呼吸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谢艳兵 贾庆宇 +1 位作者 李荣平 吕国红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6期18070-18072,共3页
[目的]为优化湿地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在盘锦芦苇湿地随机选取3个样点,通过测定分析土壤呼吸作用、土壤含水量、土壤温度和生物因子揭示了生物因子对湿地土壤呼吸作用的影响。[结果]在湿地芦苇生态系统的生长季,4~9月生物因子变化较大... [目的]为优化湿地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在盘锦芦苇湿地随机选取3个样点,通过测定分析土壤呼吸作用、土壤含水量、土壤温度和生物因子揭示了生物因子对湿地土壤呼吸作用的影响。[结果]在湿地芦苇生态系统的生长季,4~9月生物因子变化较大,在4、5、6和9月土壤温度是土壤呼吸作用的主要控制因子,在7和8月土壤湿度是土壤呼吸作用的主要限制因子。仅5、6月的生物量增加与土壤呼吸作用增加呈正相关。在较短的时间段和一定区域内,生物因子是土壤呼吸作用空间变异性的主要控制因子。在湿地芦苇生态系统中,凋落物数量与土壤呼吸作用呈显著正相关。湿地芦苇生态系统0~30 cm的地下生物量与土壤呼吸作用呈显著正相关。[结论]芦苇生态系统土壤呼吸作用的空间动态主要受地表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的影响,生物因子对其日动态和季节动态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呼吸 湿地 芦苇生态系统 生物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田土壤碳氮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15
2
作者 吕国红 王笑影 +2 位作者 张玉书 贾庆宇 谢艳兵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612-1617,共6页
为揭示土壤碳氮受外界环境因子的影响,基于辽宁省51个农业气象站的代表性,分析了土壤有机碳和全氮的剖面分布及其与气象因子、地理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表层(0~20 cm)有机碳和全氮含量总体高于土壤下层(20~40 cm);不同土层土... 为揭示土壤碳氮受外界环境因子的影响,基于辽宁省51个农业气象站的代表性,分析了土壤有机碳和全氮的剖面分布及其与气象因子、地理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表层(0~20 cm)有机碳和全氮含量总体高于土壤下层(20~40 cm);不同土层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受年降水量、年平均气温的影响程度不同。土壤表层有机碳和全氮受年降水量、年平均气温的显著或极显著影响(P〈0.05,P〈0.01);土壤下层有机碳和全氮均与年平均气温呈显著负相关(P〈0.01),而与年降水量不成显著相关。经度与土壤表层有机碳和土壤下层全氮呈显著正相关(P〈0.05),而纬度和海拔不影响土壤有机碳和全氮。不同土层有机碳、全氮与气象因子的回归方程为农田生态系统的碳收支评估及养分循环提供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机碳 土壤全氮 年平均气温 年降水量 剖面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玉米根系生物量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11
3
作者 吕国红 谢艳兵 +2 位作者 温日红 王笑影 贾庆宇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72-580,共9页
开展根系生物量的观测和研究,建立通用性的根系生物量模型对于开展生态系统生物量的监测和评估具有重要意义。为得到根系生物量的实时信息, 2016年9月末利用挖土法和根系扫描系统,获取玉米根系的生物量及生态指标,分析了玉米根系生物量... 开展根系生物量的观测和研究,建立通用性的根系生物量模型对于开展生态系统生物量的监测和评估具有重要意义。为得到根系生物量的实时信息, 2016年9月末利用挖土法和根系扫描系统,获取玉米根系的生物量及生态指标,分析了玉米根系生物量的垂直分布特征并建立了根系生物量与根系生态指标之间的模拟方程。结果表明:玉米根系生物量主要集中于0~30 cm,占玉米根系垂直分布量的94.44%。利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建立根系生物量模型均存在异方差问题,增加根长作为自变量建立的根系生物量模型显著提高了模拟精度,决定系数(R2)达0.91以上。采用对数转换消除方程的异方差及比较不同的模拟方程后发现,玉米根系生物量与根径和根长的组合变量(D2H)建立的指数函数是模拟玉米根系生物量的最优方程,决定系数(R2)最高,为0.90,平均绝对误差(MAE)、估计值的标准误差(SEE)、平均预估误差(MPE)均最小,满足了模拟方程的精度要求。对该方程进一步验证发现,模拟值和实测值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2,说明此模型能较好地模拟根系生物量。利用根系生物量模型结合微根管法,可解决根系生物量实时观测难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根系生物量 根长 根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盘锦芦苇湿地凋落物土壤微生物量碳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赵先丽 周广胜 +3 位作者 周莉 吕国红 贾庆宇 谢艳兵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B03期127-131,共5页
基于盘锦湿地生态系统野外观测站芦苇群落6—10月的定位观测资料,分析了芦苇湿地凋落物土壤微生物量C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盘锦芦苇湿地凋落物土壤微生物量C未收割区大于河岸区;未收割区和河岸区垂直层次变化不明显。并进行了未收割区... 基于盘锦湿地生态系统野外观测站芦苇群落6—10月的定位观测资料,分析了芦苇湿地凋落物土壤微生物量C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盘锦芦苇湿地凋落物土壤微生物量C未收割区大于河岸区;未收割区和河岸区垂直层次变化不明显。并进行了未收割区和河岸区土壤微生物量C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锦芦苇湿地 凋落物 微生物量碳 通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施肥方式对农田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9
5
作者 吕国红 焦晓光 +1 位作者 王笑影 谢艳兵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3035-3038,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施肥方式对农田有机碳(SOC)含量的影响,为制定农田管理措施以减少碳排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我国37个试验站资料,分析不同施肥处理下SOC变化。[结果]对照(CK)、有机肥(M)、无机肥(NPK)、无机肥+秸秆(NPKS)和无机肥+... [目的]研究不同施肥方式对农田有机碳(SOC)含量的影响,为制定农田管理措施以减少碳排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我国37个试验站资料,分析不同施肥处理下SOC变化。[结果]对照(CK)、有机肥(M)、无机肥(NPK)、无机肥+秸秆(NPKS)和无机肥+厩肥施肥(NPKM)处理方式下,SOC含量上升的样本比例分别为37.86%、89.96%、72.24%、97.87%和94.43%。不同施肥处理下SOC的增长量与施肥时间呈显著正相关(P<0.01)。SOC初始值与不同施肥方式下的SOC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但与SOC年增长率呈明显或极显著负相关(P<0.05,P<0.01)。[结论]有机肥和无机肥配施,有助于提高SOC含量,增强土壤养分供贮能力,有利于维持土壤有机质的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 施肥 土壤有机碳 初始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80~2005年玉米物候特征及其对气候的响应 被引量:11
6
作者 李荣平 周广胜 +1 位作者 史奎桥 谢艳兵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1期15197-15199,15267,共4页
对辽宁省16个站点1980~2005年的玉米物候资料分析表明,玉米播种与出苗微弱提前,但成熟明显推后,导致玉米生育期明显延长;玉米播种期、出苗期、成熟期和全生育期均与温度呈显著负相关,除播种期外,玉米各个物候期与降水则呈显著的正相关... 对辽宁省16个站点1980~2005年的玉米物候资料分析表明,玉米播种与出苗微弱提前,但成熟明显推后,导致玉米生育期明显延长;玉米播种期、出苗期、成熟期和全生育期均与温度呈显著负相关,除播种期外,玉米各个物候期与降水则呈显著的正相关;年平均气温的升高导致玉米生育期缩短,年降雨量的减少导致生育期延长。因此,未来气候暖干化将对玉米生长、质量和产量产生重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物候 气候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省近50年森林碳收支定量评估 被引量:8
7
作者 王笑影 谢艳兵 +2 位作者 贾庆宇 吕国红 李荣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4202-4204,共3页
基于水热优化NPP气候模型和土壤呼吸Q10模型,对辽宁省近50年(1961~2008年)森林固碳和碳释放的年际变化特征进行分析模拟。结果表明,近50年,辽宁森林固碳量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2008年固定的总CO2量达到83.9Mt,为1961年的2.8倍;单位面积... 基于水热优化NPP气候模型和土壤呼吸Q10模型,对辽宁省近50年(1961~2008年)森林固碳和碳释放的年际变化特征进行分析模拟。结果表明,近50年,辽宁森林固碳量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2008年固定的总CO2量达到83.9Mt,为1961年的2.8倍;单位面积森林固碳水平随着气候年景而有起伏变化,固碳最高年份与最低年份偏多36.5%;辽宁森林总体为碳汇,每年单位面积平均碳汇量为2.1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 碳收支 气候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林区森林气象火险指数的适用性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于文颖 周广胜 +1 位作者 赵先丽 谢艳兵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6期14496-14501,共6页
基于1996~2005年黑龙江省大兴安岭林区的气象数据及林火数据,比较研究了3种常用的气象火险指数(KBDI、FFDI和NMCI)在大兴安岭林区的适用性。结果表明,FFDI适用于日和月尺度的大兴安岭林区森林火险预报,而NMCI更适于年尺度的大兴安岭林... 基于1996~2005年黑龙江省大兴安岭林区的气象数据及林火数据,比较研究了3种常用的气象火险指数(KBDI、FFDI和NMCI)在大兴安岭林区的适用性。结果表明,FFDI适用于日和月尺度的大兴安岭林区森林火险预报,而NMCI更适于年尺度的大兴安岭林区潜在森林火险评价,但3种气象火险指数与发生林火的相关系数均不高,需要进一步修正其初始条件或选择更合适的参数,以达到更好的预报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火险 气象火险指数 大兴安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化对植被带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8
9
作者 贾庆宇 王笑影 +1 位作者 吕国红 谢艳兵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1期11305-11307,共3页
人类活动造成的温室气体持续增长形成的全球气候变化得到了世界的关注,随着气候的变化必将影响植被带的范围和面积。综述了气候变化对植被带影响的研究方法,主要分析在我国影响的预测方法和对植被带分布影响趋势,并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植被带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田水分渗漏研究I.渗漏现状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笑影 吕国红 +1 位作者 贾庆宇 谢艳兵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5763-5766,共4页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稻田水分渗漏的研究现状,并对渗漏的成因(如土壤特性、田间水力特性、作物自身因素及田间管理等)进行了分析,指出当前水分渗漏监测研究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必须在加强单个测点监测研究的同时,开发精确可靠...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稻田水分渗漏的研究现状,并对渗漏的成因(如土壤特性、田间水力特性、作物自身因素及田间管理等)进行了分析,指出当前水分渗漏监测研究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必须在加强单个测点监测研究的同时,开发精确可靠的区域或更大尺度的理论模型及地-空综合研究手段,以实现区域尺度稻田水分管理的自动化,并为节约用水打好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 渗漏 节水 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植被-大气连续体中的尺度转换问题
11
作者 王笑影 贾庆宇 +2 位作者 吕国红 谢艳兵 李荣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3586-3589,3594,共5页
土壤-植被-大气间的相互作用强度高度地依赖于时空尺度。其中,反馈机制贯穿于土壤-植被-大气相互作用的始终。在各个时空尺度中,多因子交互作用,尺度不同起主导作用的过程和控制因子可能有所不同,从而增加了土壤-植被-大气连续体尺度转... 土壤-植被-大气间的相互作用强度高度地依赖于时空尺度。其中,反馈机制贯穿于土壤-植被-大气相互作用的始终。在各个时空尺度中,多因子交互作用,尺度不同起主导作用的过程和控制因子可能有所不同,从而增加了土壤-植被-大气连续体尺度转换研究的难度。从空间和时间尺度上总结了近年来有关学者对尺度转换及反馈机制在模拟中如何应用的研究结果,并在该基础上指出了当前合理描述土壤-植被-大气连续体区域尺度系统行为需要关注的问题和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植被-大气连续体 尺度转换 反馈 异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春玉米不同发育期干旱胁迫对根系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9
12
作者 陈鹏狮 纪瑞鹏 +4 位作者 谢艳兵 史奎桥 杨扬 张慧 蔡福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56-163,共8页
分别在玉米拔节期(BJ)和抽雄期(CX)进行水分胁迫试验,利用微根管技术观测不同发育期干旱过程中根分布动态,并利用根分布模型模拟相关参数(d_(50)和d_(95):累积根比例分别为50%和95%的土层深度),对不同干旱胁迫处理的土壤湿度、根系分布... 分别在玉米拔节期(BJ)和抽雄期(CX)进行水分胁迫试验,利用微根管技术观测不同发育期干旱过程中根分布动态,并利用根分布模型模拟相关参数(d_(50)和d_(95):累积根比例分别为50%和95%的土层深度),对不同干旱胁迫处理的土壤湿度、根系分布及相关参数时空动态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水分控制后的土壤湿度在130cm以上基本达到预期干旱效果,即BJ和CX处理在控水时段0~100 cm土层土壤相对湿度都降至40%以下,但深层土壤湿度并未受到水分控制影响;拔节和抽雄期干旱胁迫条件下,根长密度(RLD)最大值分别为2.18±0.89cm·cm^(-3)和2.10±0.47 cm·cm^(-3),所在土壤深度为60 cm,对照(CK)RLD最大值为1.24±0.77 cm·cm^(-3),所在深度为40 cm,CK和BJ处理的RLD在最大值深度以下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小,CX处理的RLD在80 cm以下仍保持较大值;BJ和CX比CK的d50分别增大45%和59%,d95分别增大8%和41%,证明玉米根系因干旱胁迫而向深层土壤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春玉米 干旱胁迫 根系分布 拔节期 抽雄期 根长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