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调理脾胃浅刺短留针法联合温针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
1
作者 谢耕耕 张少武 +3 位作者 李慧 戢珂 邱志伟 严文彦 《临床误诊误治》 2025年第4期77-82,共6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采用调理脾胃浅刺短留针法联合温针灸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122例DPN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n=62)给予温针灸疗法,观察组(n=60)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调... 目的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采用调理脾胃浅刺短留针法联合温针灸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122例DPN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n=62)给予温针灸疗法,观察组(n=60)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调理脾胃浅刺短留针法,治疗后4周后比较2组疗效、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CSS)评分、密歇根糖尿病神经病变评分(MDNS)、腓神经和正中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值、中医证候积分、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量表(DMQLS)评分、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水平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67%(58/60),高于对照组的77.42%(48/62,P<0.05)。治疗后,2组MDNS、TCS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DMQLS评分以及血清MDA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0.05)。治疗后,2组正中神经和腓神经的SNCV和MNCV值以及血清SOD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升高更明显(P<0.05)。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调理脾胃浅刺短留针法联合温针灸治疗DPN具有较好的效果,能减轻周围神经损伤,抑制氧化应激反应,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且治疗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调理脾胃 浅刺短留针法 温针灸 周围神经损伤 神经传导速度 超氧化物歧化酶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